临时客栈

临时客,澳籍华人,职业工程师,曾任“澳洲日报社”社会新闻版记者。
个人资料
正文

孙中山与黄兴的诗才比较

(2009-07-11 06:18:51) 下一个

刘道一,字炳生,号锄非。湖南衡山人, 1884 年出生,早年曾就读于湘潭美国教会学校,通晓英语,后随兄刘揆一参加革命。 1904 年加入华兴会,联络会党,准备。事败,流亡日本,与秋瑾等在东京组织十人团,又参加冯自由组织的“洪门天地会”,任“草鞋将军”。次年加入同盟会,任书记、干事。 1906 年,刘道一领导发动“萍浏醴起义”,义军的主要活动范围在湖南省的萍乡、浏阳、醴陵等地区。此次起义的规模很小,只有几百人左右的规模,很快就被清军镇压了下去。 1906 年 12 月,起义失败,刘道一在长沙被捕。审讯的时候,刘怒斥说:“士可杀而不可辱,死则死尔”。 12 月 31 日 ,被清政府杀害在长沙浏阳门外,年仅 22 岁。

与后来的武昌首义的影响力相比,刘道一所领导的“萍浏醴起义”简直不值一提,但是,正是千万次这种小规模的反清起义星星之火,形成了后来的燎原全国之势!当时的同盟会主要领导人孙中山和黄兴都很重视此次起义,对刘道一的英勇就义,感到非常的惋惜和悲痛!纷纷写挽诗悼念刘道一。孙中山写的七律云:

挽刘道一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孽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我以为:这首诗算得上是孙中山诗作之中的上佳作品了。只可惜流传得并不广,可能因为这只是一首挽诗的缘故吧!

诗的一开头就气势不凡:“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有一种气吞山河之势,英雄壮志未酬之憾。紧接着的两句:“尚余遗孽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对于清廷余孽的痛恨之意,对于顿失战友的惋惜之情,跃然纸上。

最为点睛的是五六句:“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把挽诗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对仗之工整,寓意之深远。堪称是挽诗中的绝句!

最后两句更是写得异军突起,壮志凌云!“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以岳武穆的豪情自勉,“直捣黄龙,与君痛饮耳”。发誓要推翻腐朽的满情王朝,实现烈士的遗愿!

看来,孙中山除了是革命领袖之外,文采也是极佳的。在这一点上,同盟会的另一位领袖黄兴就远不及孙中山了。同样是七律,同样是“挽刘道一”这个命题诗文,黄兴的诗才就相差甚远了。诸位若是不信,不妨再看看黄兴的这首挽诗:

挽刘道一烈士

英雄无命哭刘郎,惨澹中原侠骨香。

我未吞胡恢汉业,君先悬首看吴荒。

啾啾赤子天何意,猎猎黄旗日有光。

眼底人才思国士,万方多难立苍茫。

相比之下,黄诗写情有余、写意不足。沉痛有加,豪迈稍逊。如果没有孙诗在前的话,黄诗本来也是一首上乘佳作,但是,有比较才有鉴别。两首诗一对比,水平的高低就不言自明了。这样看起来:“孙黄”两人的诗才,跟两位革命领袖的历史地位一样,也是孙在前,黄在后。

2009 年 7 月 11 日 写于 悉尼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Desertman 回复 悄悄话 孙中山的诗的确气势非凡,文采飞扬。你的评介也非常出色!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