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年终总结趣谈

(2010-02-15 09:04:24) 下一个

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又到了。每年要评两个业绩优秀者,往年都是老板一人定,事先无人知道,这和第二年的提职人选是密切相连的, 从次年提级的名单里,我们就能知道老板前一年底的决定。

老板今年秋天就要退休了, 想必是因为马上就要解放了, 搞年终总结也与往年不同了。

我们这里每个律师的工作都是独立的,老板基本都不参与我们的工作,我一直不知他每年如何斟酌决定不同案子, 不同人之间的评比结果。反正我对于邀功之事从来没兴趣, 他爱如何评就如何评好了。 很有意思的是, 我发现在我非常紧张压力极大, 自己认为工作超常的年份, 老是没评上优。 而我自己认为还算轻松,案子压力相对较轻的年份,老板反到给了我优。原来是为了那一年排队派到我提级了!

其实在国内咱也当过他这样的中层头头。 那时评优秀公务员, 我当了一个小官以后自己定的政策是:不让本部门的人选自己当什么优秀,把名额尽量分给那一两个当年工作很辛苦的年轻人, 鼓励他们对工作的态度责任心和努力, 让他们她们的辛苦能多换点儿实际的奖励。 结果, 只有一年,评选优秀公务员的方法换成大家匿名打钩,以得票数计, 咱也就榜上有名一回。

虽然咱原则上不当优秀公务员, 但我们当时的大老板真的很会领导人。好几次接待外国来的同行, 官员专家或学者,我给他翻译, 他给人介绍我的侍候, 常常开玩笑说, 这是我们办的外交部长。 这个介绍虽然是半开玩笑的, 其实对当时很有进取野心的我来说, 比评上优秀管用多啦。推荐你们当老板的使用我的前老板的这一招!

还有一次,单位里要在所有小官里面提拔一批人,大家都很紧张,似乎前途命运就在此一拼了。上司的上司还挺关心我的,有一次讨论工作的事, 最后只有我们两个人时, 他出其不意地问我:你知道最近办里要提一批干部吧,这次候选的挺多, 职位只有 11 个,排号的话,你的年龄和资历都不占优势啊, 还要先全办人匿名打钩,你有没有思想准备, 选不上怎么办。 领导先将了咱一军,或者也可能是先打个预防针, 万一没提上, 不是领导不关心咱,是因为很多客观原因啊。

我也知道好多人都和他们上司的上司“诚恳谈话”, 表示自己辛苦工作多年, 向来工作第一,加班加点鞍前马后为领导的命令服务。 在这个关键时候,请领导一定要帮自己陈情,自己的未来希望如何,就看这一次能不能提职了云云。 这回, 虽然咱没主动提这事儿, 领导将军了,可怎么回答呢。 我想了片刻, 还真难表态,我不能说我不在乎这个提职。每个三十来岁的人都有一个奋斗的野心,还都希望自己真能取得最大成功,表明我没有白活。 可是, 要我向人家那样也来一番诚恳祈求,咱也很难做到, 这和咱做人的风格习性完全两样。 于是我想, 咱可以不为此为难领导, 但指望他给我做最低的努力总可以吧,就凭咱干的那些具体事儿。 于是我回答他说:“如果民主测评的时候大多数人不选我, 那我就接受大家的选择”。 你听出来了吧,咱也给了领导一个小小的挑战:如果我能获得办里大多数人的选票,你领导总不该把我换成那比我得票更少的吧。 领导听了我的回答,大约有些意外,再没说什么, 我也再没提此事。过了一段时间,等结果公布的时候,咱果然还是在名单里面的。

所以说, 未见得一定要过分地巴结领导才能有好结果。还是要相信领导们也是要大致保持公正才能有人给他干活的。 当然, 那更高的官儿是完全另一回事, 咱不明白也不劳神去研究。

回到今年在欧洲这里的年终总结上来。 这个美国老板今年和我们每个人单谈, 根据我们写的一年工作流水帐,他分别问我们每个人:你觉得你在三个档次“优秀,合格, 不合格”里属于哪一挡。 这和以前在中国遇到的挑战是一样的。 我是和他求情,全说自己怎么好,还是给老板给我都有个公平机会呢。

我不知道别人都怎么说的,反正我还是那样,轮到老板和我单谈时我说:我还真的不好说, 如果优秀只有两个名额, 我并不了解别人干的案子是如何干的, 结果又如何。 很难判断我和他们比较的结果如何。 我只能说我做了什么,是如何做的,结果还是请老板您统一比较的好。

于是我给他说了上半年我干的案子里, 我的主要精力是用在如何控制程序,按时间完成每一部任务, 写案子问题研究,开庭,开内部讨论会, 问双方问题,和同事分工起草最后的仲裁报告。中间一段时间我做了两个内部职工案,其中重点是花时间研究衡平法的应用问题, 这是首次有职工援引这个法律原则。然后, 因为我不同意另两位委员对衡平法适用问题的结论, 我自己起草了一个不同意见。 再后来接了一个新案子, 我怎样和同事合作,做完了一个程序问题的初裁。

我原原本本报告了工作,也告诉他我去年初为自己设定的四项技术目标是:“保证工作质量,预先预期和计划各项工作的时间,充分沟通, 团队合作”。 我们今年的年终总结是要和年初的目标对照的, 看你有没有做到设定的目标, 这是去年才实行的新规矩。 老板根据我的一年工作,最后给了我前两项 “优秀“, 后两项“合格”的评语。 在后面一栏“管理技能”里竟然也给了我优秀的评语。 我暗想是不是他今年要退休了, 所以好话说的比往常更多了。 最后老板还在他的评语里说,他希望今年组织把我的合同转成永久合同。 这点到是很实在,我希望有永久合同的前几年,他开始没有努力,后来说他说了也不算。 今年案子忽然多了, 预算委员会通过了增加几个永久合同的决定,他也要退休了。 退休之前, 想到帮我说这个话毕竟也已经不错了,我要感谢他想到这个, 虽然开始推动这件事儿的并不是他。

可是, 年终总结只是总结而已,最多也就是一份儿纪录。 说到底, 合同也是为人服务的,即使将来有了永久合同, 也不见得人一定要在一个岗位上干到老。 每个人的生命里有很多预料不到的事发生,和年终总结和评比都没有什么关系。

只要有一天我离开了以后还能说:当我在那儿工作的时候, 我还做了一些有趣的事,还算没浪费太多生命, 那就已经很值得得意了。

对于工作有一个恰当的态度, 不高估也不低估它的价值,是我最近两年才意识到的事, 可不容易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nightrose 回复 悄悄话 不错,在年终总结中和老板的对话很机智。当然这是保守型的,保证老板能公允对待此事,而不是提拔老板自己中意的候选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