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

孤帆远影, 一阵风, 来去无踪
个人资料
正文

落日熔金飞鹅山

(2007-11-14 20:25:20) 下一个

 

“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 人在飞鹅山。。。。。。

 

每个清晨, 一抬眼远远的就看见飞鹅山(Kowloon Peak), 她是九龙山脉之首, 山虽不高, 但气势不凡。

2007年11月11日, 深秋, 气温20-25摄氏度。

下午两点到七点半, 从宝琳地铁站到黄大仙。登高首当602公尺的飞鹅山, 接著是585公尺的象山(Middle Hill) 和544公尺东山(Tung Shan)。

 

一、 小夏威夷

经过将军澳村口, 原在海边的小村, 现在要坐两站地铁再走二十分钟, 你能想像得出当时依山傍海的情景吗?

过村进山, 有小夏威夷径沿涧而上。此地竟然叫作小夏威夷, 令人费解。据说当时这里涧深水清, 乡民筑坝蓄水, 开辟泳池, 有著一段快乐的时光, 便封为小夏威夷。那年一位小男孩不幸遇溺, 雏魂不散, 往後年年都有一两个小孩在此遇难, 最後只好炸了堤坝, 平了泳池。如今经过小夏威夷径, 还可看到断堤頽坝, 一块石碑面向涧沟刻著南无阿弥陀佛, 每当经过这里, 总是会让人想像当时的怪异景象, 孩童的嬉水声笑声哭声呼救声还是招魂吆喝声???


春日观花秋分看叶

小夏威夷径上的桥头伯公神位

曾以小夏威夷称著的山涧泳池, 已是堤断壁颓, 水臭流细

小夏威夷径出林段

鸟屋似的山村小信箱

 

二、 井栏树村的黑羊、蟒蛇

出了小夏威夷就是新地村,接上卫奕信径第四段, 穿过清水湾道直入井栏树村, 村後一片陇地, 被围成多块小园子, 栽松种菜。上次经过此地拍了三苹黑羊, 想不到一周後其中那苹小黑羊的便被大蟒蛇吞噬而死, 如今只剩下两苹悠闲地啃著青草。

要是我也能遇上蟒蛇那才刺激!

从菜园子後面重新进山, 深入黄麖仔丛林, 盘根弥径, 鸟鸣幽谷, 当一切声音嘎然而止, 要不是大蛇出动, 就是被我的脚步惊扰, 单身独步, 多少也有点惊悚......

一路上只有少数缘叶泛黄, 变红, 枯萎, 水常流, 草照发, 行人依旧。

原来酒瓶还有这个功能

 

三、 西贡古道 - 百花林

离开卫奕信径沿西贡古道上行百花林, 西贡古道是以前西贡往九龙的主要通道, 现在保留的这段都是先人铺设的石径, 蛮好走的。再由右边沿指示牌转入南陔径上百花林, 这并不是花园, 只是一片墓冢, 其中有不知名的大户人家和知名的孙中山先生母亲长眠於此, 孙母墓与众不同的是边上多了一座小亭, 柱子上满是歌功颂德的招贴, 小亭的内檐却已露出的锈蚀的钢筋,无言。

西贡古道

 

出了百花林, 就是飞鹅山道, 上行数十米, 可见登山小径口上立著一面黄色的圆牌。以前只从这里出山。这是飞鹅山的东面, 此时已照不到阳光, 小径虽陡峭, 却没有南面的险峻, 亦不如西面的崎岖, 也不象北面要翻山越岭, 途中不歇脚半小时便可登顶, 捷径。

 

四、 落日熔金飞鹅山

飞鹅山是九龙最高峰, 英文名就叫Kowloon Peak, 直接了当。山顶铁塔很快便清晰可见, 满山的扫把草精神抖擞, 迎著秋风翻起阵阵金浪。

原来直升机停机坪拆了正在重建, 搭起了钻机平台, 铁桶钢筋七横八竖, 可能又一座铁塔就要诞生。

远山一派苍茫, 从北面向东扫, 狮子山、观音山、大老山、象山、东洋山、黄牛山、水牛山、马鞍山似乎都变得更加遥远, 西面维港两岸之国际大都会也只落得个迷迷混混, 只道烟霞重锁九龙城, 轻纱漫掩狮子山。八面萧瑟, 无奈。

飞鹅山顶的铁塔

象山、东洋山、黄牛山、水牛山、马鞍山

烟霞重锁九龙城, 轻纱漫掩狮子山

 

一霎那, 落日溶金, 暮云合璧, 让人不忍离去, 遂取道北面山脊纵行象山、东山, 可以尽浴斜晖, 可以游目骋怀。山远近, 路横斜, 荒草齐眉, 风卷夕阳, 竟作飞鹅展翅, 忽远忽近, 欲拍散这漫天烟霞, 还我晴空, 万里。

连过了五个山头, 飞鹅山顶的铁塔也渐渐隐退, 象山上有石冢一座, 不知谁压上了两张白纸, 像在暮色中凄泣, 悲凉。    

下了东山, 钻过高压铁塔, 黑暗中抵达晓晨亭, 此刻已作夜归亭, 重新踏上卫奕信径第四段, 沿飞鹅山道西行, 夜幕下多辆小车泊在路边, 情侣缠绵, 车窗里隐约只见两个身子一个头, 苦恋。 

 

 

五、九龙小夜曲

飞鹅山道尽头才有路灯, 连接扎山道和沙田坳道, 麦理浩径第五段也在这里上了沙田坳道, 和卫奕信径第四段重叠, 一直到沙田坳狮子亭前才分道扬镳。两天前毅行者通过这里, 大约走了一半的路程, 多数也在夜里, 如今已重归静寂, 只留我一人, 独行。

越向下走, 维港两岸的灯火渐渐明亮起来, 疑似繁星落九天。相思摇曳, 秋蟀和鸣, 电缆横空, 是谁在拨动这琴弦, 奏出一段段轻盈的小夜曲?

 

 

过了狮子亭, 渐入文明, 法藏寺隔墙传出隐隐念经声, 外墙上“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 如果换成像西藏寺庙外的转经筒, 此时此刻是否会有虔诚的信众转筒颂经? 

沙田坳道越走越宽, 坡度越来越大, 有时索性反身倒退著走, 以舒缓脚指的压力, 最长一段从电力公司一直倒著走过黄大仙医院门口。没想到黄大仙庙晚上如此漆黑静穆, 顺其外墙大路直取地铁站, 走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江南伊人 回复 悄悄话 香港还有这么美的地方,我以为到处都是人呢
惠兰 回复 悄悄话 好美!
多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