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3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教材分析

  “题解”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一标题是新颖而奇特的,读者触题生感,会产生一连串联想:

  “我”是谁?

  为什么要把心脏带回祖国?

  把心脏带回祖国,不是带给哪一个亲人,又有着什么特定背景?

  这一标题体现了表达心愿或提出此项要求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实际上,“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波兰音乐家肖邦弥留之际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作者以此入题,突出了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临终请求,集中反映了他眷顾祖国的强烈心声,有力地撞击着读者的心弦。

  原来,肖邦的祖国波兰在19世纪初被欧洲列强瓜分,尤其是沙皇俄国侵占了他们的大部分领土,他被迫离开祖国,到法国巴黎一住竟是18年,终于忧劳成疾,临终之际不忘深受苦难的祖国,爱国之情实在震撼人心啊!

  “结构分析”

  本文记叙了波兰音乐家肖邦被迫离开祖国,全身心投入音乐创作,客死巴黎的经过,突出了他“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临终请求,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全文六个自然段,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波兰被列强瓜分,肖邦被迫离开祖国。

  这一段只有三句话:第一句点明时势特点,19世纪初,波兰被列强瓜分,沙俄侵占了十分之九的领土;第二句交代波兰人民饱受苦难;第三句突出肖邦在此种形势下不得不离开祖国。可以说这是特定时代背景。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写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亲人,恋恋不舍地离去。

  这一段先交代时间、地点、告别、离开;然后详写城郊送行,老师和同学唱歌、嘱咐、赠送泥土;进而点示两情依依,不忍离别。这一段围绕“爱国”这一中心,写得情意殷殷,令人伤怀,更令人感动。

  第三段(第三至四自然段):写肖邦日夜思念祖国,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

  先围绕《革命练习曲》写,从背景、情感写到创作及作品内涵,具有特定性;接着则是概括叙写肖邦思念祖国、发愤工作的情景。两小段都紧扣爱国情深这一主旋律。

  第四段(第五至六自然段):写肖邦弥留之际请求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回应开头的被迫离开祖国,在巴黎一住18年;回应上面所写发愤工作,废寝忘食,交代肖邦积劳成疾;回应标题,点示他在弥留之际提出“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请求;末了则突出他带着亡国之恨与世长辞,重点还在爱国情深上面。

  离开祖国思念祖国想回祖国,这是一条情感主线,贯穿全文,通篇凝聚着爱国之情,给人以深沉而强烈的艺术感染。可以说,“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成为全文的焦点。

  “字词推敲”

  “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句中的“不得不”采用了双重否定以示强调的格式,表示了强调肯定的意思,表明肖邦离开祖国是无可奈何,被迫如此,这才“满怀悲愤”,他多么热爱祖国,舍不得离开啊,这一结果是帝国主义列强造成的!因此,“不得不”集中体现了当时的特定情势,体现了肖邦的矛盾心理,用得实在好。

  “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句中的“倾注”一词,表层意思是比喻把力量或精神集中到一个目标上,用在这儿还有它的特定内涵:祖国沦亡,被迫出走,作为音乐家的肖邦有什么办法?唯一的办法是在他的音乐创作中倾注全部心力,借以寄托他对祖国刻骨相思之情。从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发愤工作中可见一斑了。

  “当时他才39岁。”句中的副词“才”用得好,好在哪里?好在含义深刻,寓意丰富:肖邦具有杰出的音乐才华,然而英年早逝,饱含着无限痛惜之情;肖邦英年早逝,究其原因在于列强瓜分波兰,迫使他愤忧交加而造成的,岂不深藏着强烈的谴责之意?

  “句子含义”

  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

  ——这一句式似曾相见,列宁就提出过“学习、学习、再学习”。但“工作、工作、再工作”有其特定含义:列强瓜分波兰,肖邦被迫背井离乡,远赴法国,在此国难当头之际,他只有将全部精力倾注于音乐创作,以音乐的旋律表现祖国人民的呐喊与抗争,借此稍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吧,所以他才孤灯长夜、不眠不休地工作,“工作”的连续反复,固然在勉励自己,其实也是他已经这样工作的真实写照。

  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弥留之际”指病重快要死的时候。肖邦临死之前还要嘱托姐姐,在他死后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表现了他至死不忘祖国,他要与祖国永远在一起的强烈的爱国之情。远离华沙的异国他乡虽然也可以给他提供一席安眠之地,但毕竟不是自己的祖国,将心脏带回去,长眠祖国的地下,多么执着,多么炽热,多么情深啊,真是爱国之心跃然纸上,催人泪下!

  “语段理解”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写得情深意浓,十分感人。理解这一语段,着重抓住以下几点:

  一是告别。

  作者先点明时间(1830年11月的一天),渲染景色(雾霭弥漫,景色凄迷),点示年龄(20岁,与下文18年、39岁照应),突出华沙(波兰首都,表明这次告别是离开祖国),暗示了肖邦的心情。

  二是送行。

  送行之人(老师和同学,可见亲近),临行唱歌(老师“特地”谱写,从《即使你远在他乡》的标题,联系老师的话语,可以想见其内容不外乎要他时时刻刻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赠送泥土(祖国波兰的泥土,象征着祖国,而“特殊礼物”的含义正在于此吧,泥土而用闪闪发光的银杯装贮,更表明泥土的珍贵,寄托了希望肖邦的心永远和祖国在一起的深意)。

  三是离别。

  肖邦泪水盈眶(听歌的触动,泥土的寓意,深深地感染了肖邦,自然忍不住,激动不已),接过银杯而回望华沙(老师同学的深情、对祖国的眷恋促使他回首远望华沙,“祖国”已在他的心灵深处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了)。

  总之,这一语段无论肖邦告别,师生送行,再度回望,都集中体现了大家热爱祖国、不忘祖国的满腔深情,分外感人。

  “写作特色”

  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一以贯之,这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特色。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能感人。阅读《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文章,就会情不自禁地被肖邦的满腔爱国之情深深感动。那么,本文是如何以爱国之情为红线贯串全篇的呢?

  一是不得不离开祖国的悲愤之情。

  欧洲列强瓜分波兰,尤其是沙俄侵占了波兰十分之九的领土,整个波兰陷入苦难深渊。眼看侵略者横行无忌,广大人民饱受欺凌,作为热爱祖国的年轻音乐家怎能不满怀悲愤?祖国已经没有了他的容身之地,“不得不”忍心离开,多么无可奈何,多么难以割舍啊!

  二是离别祖国时的眷恋之情。

  肖邦不得不告别亲人,离开祖国了,师生们前来送行,咏唱《即使你远在他乡》,叮嘱“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赠送装有祖国波兰的泥土的银杯,点示这是“特殊礼物”,无不以热爱祖国为依托,而肖邦“感动”不已,“再也忍不住”溢满眼眶的泪水,尤其是手捧盛满祖国泥土的银杯,回首远望首都华沙城,无不显示了他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三是日夜思念祖国的赤子之情。

  肖邦虽然离开了祖国,远在异国他乡,然而日日夜夜、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祖国,他关心祖国命运,发愤忘我工作,他要将全部精力倾注到音乐创作中去,表现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他要工作、工作、再工作,把自己的有限力量投注到报效祖国的努力中去,这思念祖国实际上是强大的感情动力啊!

  四是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

  肖邦不分日夜,忘我工作,终于积劳成疾,走向生命的终点,然而,他在弥留之际仍然紧握姐姐的手发出临终请求,请求姐姐在他死后将他的心脏带回祖国,他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这是多么执着的爱国深情!这种爱国之情至死不渝,该是何等感人,何等催人泪下!(贾美院)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主要是写著名钢琴家肖邦在祖国遭受列强瓜分的时候,满怀悲愤之情,离开祖国。在远离祖国的日子里,他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将一腔热血化成音符,激励祖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全文字里行间都流淌着肖邦强烈的爱国热情。为此,可作如下教学设计: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课始,通过谈话,导入课文。接着,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并且自主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二、精读课文,体会肖邦的爱国情怀

  学习第二段,通过朗读、想象、背诵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从文中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感受老师埃斯内尔对肖邦的殷切希望。

  学习第三段,通过抓住关键的词语和句子,不断朗读、比较、体会,感受肖邦忘我工作的精神,感受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学习第四段,反复朗读、理解肖邦去世前对姐姐说的一段话,感受这位伟大的钢琴家临终之前对祖国的深深眷恋。

  三、拓展延伸,感受肖邦的人格魅力

  引导学生收集肖邦的故事,听听肖邦的音乐,从而更深层地了解人物,感受其人格魅力,使肖邦这个人物形象更生动、更丰满,使其永远活在同学们的心中。

  “思路提要”

  依据“离开祖国思念祖国想回祖国”这条情感线索,整个教学思路为:

  谈话导入,初步感知课文的梗概感受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感受老师对肖邦寄予的无限希望体会肖邦为了祖国而忘我工作的精神感受肖邦至死不忘祖国,希望能将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永远躺在祖国的怀抱中的爱国热忱。

  “过程揭示”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著名的音乐家,他们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你们了解哪些音乐家的故事呢?

  (聂耳、冼星海等)

  今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长河,去聆听那震撼人心的壮美旋律,去感受一位伟大音乐家炽热强烈的爱国情怀。(板书课题)

  (二)初读质疑

  指名读课题,质疑:

  1.“我”是谁?怎么会离开祖国的?

  2.“我”不在祖国,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呢?

  3.“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三)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交流:

  1.为什么埃斯内尔要把“盛满泥土的银杯”作为礼物送给肖邦?

  2.捧着盛满泥土的银杯,肖邦为什么会流下激动的泪水?

  3.肖邦那么热爱自己的祖国,为什么又要离开祖国呢?

  ……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更深入地去学习课文。

  给课文分段,说说各段的大意。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波兰被列强瓜分,肖邦不得不离开祖国。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亲人。

  第三段(第三至四自然段):写肖邦日夜思念祖国,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

  第四段(第五至六自然段):写肖邦弥留之际请求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二、精读课文,体会肖邦的爱国情怀

  (一)精读第一段,感受悲愤之情

  过渡:肖邦为什么要离开自己深爱的祖国的呢?自由朗读第一段,边读边做批注,尝试自己解疑。

  交流:

  1.“我”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简介肖邦:

  肖邦,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

  2.你还理解了哪些新词的意思?

  瓜分:像切瓜一样分割。

  深渊:很深的水。文中比喻波兰人民遭受的苦难很重。

  3.出示句子:

  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引导理解词语“满怀悲愤”、“不得不”。

  自由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正当肖邦可以为祖国和人民施展才华的时候,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他该是多么悲愤啊)

  指导朗读体会肖邦的悲愤之情。

  (朗读时语调低沉,速度稍慢,重读“不得不”)

  自由朗读。

  指名读,学生点评。

  教师范读。

  齐读第一段。

  (二)精读第二段,感受师生情谊

  过渡:那“不得不”离开的场面是怎样的呢?一定令人感动、令人难忘。我们一起继续学习第二段。

  1.自主朗读课文第二段,思考:这一段写了哪几个告别的场景?

  集体交流:

  咏唱送别曲 老师叮嘱 赠送银杯

  2.埃斯内尔和同学们在肖邦怀着凄凉而又悲愤的心情离开首都华沙时,特地谱写了一首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来为他送行。请你想象一下,老师和同学们咏唱送别曲时是怎样的神情?

  交流。

  3.指名读有关句子,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1)出示句子:

  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

  指名读这句话,想象老师激动的神情。

  指导读好“紧紧”、“无论”、“都不要”等词,读出老师的殷切希望。

  齐读。

  (2)出示句子:

  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

  思考: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老师希望肖邦不要忘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朗读体会埃斯内尔的感情。

  自由练习朗读。

  指名朗读。

  4.此时此刻,肖邦怎能不激动呢?指名读有关句子。

  抓住“郑重地”、“回首望了望”,理解肖邦对祖国的牵挂和难舍之情。

  朗读第二段,体会师生之间真挚深厚的情感。

  5.指导背诵。

  (想象画面背诵;抓关键词语背诵)

  自由练习背诵。

  检查背诵情况。

  指名背诵。指出错误,及时纠正。

  集体背诵。

  (三)精读第三段,感受肖邦的爱国行动

  过渡:肖邦在国外是怎样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三段。

  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什么?

  (炽热的爱国情感,身在国外,心系祖国)

  2.出示:悲愤欲绝。

  查字典,理解词语。

  3.引读: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肖邦是怎么做的?

  (华沙爆发了反抗沙俄统治的起义。可是,不久起义失败了。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

  想象:波兰人民起义失败后,当他们听到《革命练习曲》时,精神振奋,重新拿起武器抗争的情景。

  4.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

  (肖邦忘我工作)

  5.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全部倾注”、“工作、工作、再工作”、“彻夜”、“没有了时间的概念”等)

  出示句子: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

  自由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朗读体会肖邦思念祖国的情怀。

  6.朗读体会肖邦忘我工作的精神。

  指导观察文中的插图。

  思考: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肖邦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工作着,思乡情,亡国恨,随着琴声从他的作品中流淌出来。因此,这段时间,肖邦无论是在钢琴演奏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就是这样,将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

  7.小结:这一段主要写肖邦日夜思念祖国,将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

  (四)精读第四段,感受肖邦强烈的爱国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出示句子:

  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理解:弥留之际。

  肖邦为什么要紧紧握着姐姐的手?

  (积聚全部力量,请求姐姐一定要记住他的话)

  朗读:体会这句话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想象:肖邦此时在想什么?

  (我的灾难深重的祖国呀,整整18年,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你,我竭尽全力做着一个赤子应该做的一切。我生不能回到你的身边,死也要长眠在你的怀抱)

  2.引读第六自然段。

  理解:与世长辞。

  句子训练:

  肖邦就这样与世长辞了。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

  讨论:第二句更突出了肖邦的悲愤之情、亡国之恨。

  朗读时,语速要缓慢,语调要低沉。

  三、拓展延伸,感受肖邦的人格魅力

  1.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有关肖邦的故事,听一听他的音乐作品,进一步感受他的创作才能和满腔的爱国热情。

  2.收集中外音乐家的故事,讲述并交流。

  “课时建议”

  三课时。

  精彩片段

  (一)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课文第二段当中哪些细节最感人?请大家默读课文,好好体会体会。

  (教师巡回指点)

  生:我觉得埃斯内尔和同学们站在路边咏唱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的场面最感人。

  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两句话。

  (出示句子: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

  生:(读)

  师:你能说说这个细节中什么最令你感动吗?

  生:“一大群人”都来送行,可见场面大。

  生:大家一起唱送别曲,可以想象大家感情多么真挚,内心是多么难受。

  师:是呀,如果你就是送别队伍中的一员,相信你也是依依不舍。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句话,要读出人们内心的不舍之情。

  生:(自由练习朗读)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

  (一生读,很投入)

  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你能作一个简短的点评吗?

  生:我觉得他读得很投入,很有感情。我也来读一读。

  (掌声响起)

  师:大家觉得还有哪些地方使你很感动?能说一说吗?

  生:我觉得,肖邦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登上马车,疾驰而去的情景最令人感动,因为肖邦是“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可见肖邦是多么的留恋,多么的痛苦。

  师: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段的最后两句话?……

  生:老师,我认为是老师再三叮嘱肖邦,并且将盛满泥土的银杯作为礼物送给肖邦这个细节最能打动人。

  师:请同学们看这两句话。

  (出示句子:

  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

  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

  生:(自由朗读这两句话)

  师:谁能说说,你从老师的话里读出了什么?

  生:老师希望肖邦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生:老师对肖邦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师: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老师说的这两句话。

  生:(齐读)

  师:同学们,假如你就是送行人群中的一个,此时,你会对即将离开祖国的肖邦说什么?

  生:即使你远在他乡,但你永远是波兰人民的儿子,祖国永远是你的母亲。

  生:即使你远在他乡,但是我们心心相印,我们会为祖国的完整、为赶走侵略者作坚决的斗争。

  生: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会日日夜夜思念着你,我们会永远记住这一刻。

  师:同学们的话真是令人感动,请想象一下,当肖邦听到这些,当他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他会深情地说什么?

  生:肖邦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默默地说:“祖国,同胞,我带着悲愤而去,我一定会带着骄傲和自豪而回来的。”

  生:祖国,我会为你而不懈奋斗,我永远是你的儿子,你一定会以我为骄傲。

  生:老师,再见了,同学,再见了,祖国,再见了,我会用我的方式和你们一起,为祖国的完整、为赶走侵略者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让我们在优美的旋律中朗读课文,感受品味课文。

  (学生悄然泪流)

  “评点” 这一片段的教学有两点值得欣赏。

  一是重视朗读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要加强朗读训练,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是训练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教者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最令人感动的细节。然后,通过示范读、配乐读、分角色读、齐读等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课文中流淌的那股浓浓的师生情谊,体会老师对肖邦寄予的殷切希望,真实体验了一回生离死别的痛苦。这样一段饱含深情的文字,只有朗读,学生才能有最真实的体会,才能跟作者、跟课文产生共鸣,当学生的眼泪悄然滑落的时候,谁能说这不是朗读的魅力所在呢?

  二是重视语言训练。

  语言训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以上教学片段中,教者精心设计了两处说话的训练。

  一处是肖邦的老师和同学来为他送行,咏唱送别曲,他们会说些什么?此处的语言训练,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一、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会联系课文内容,想象当时的情境,将自己置身于那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之中,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身处地地去思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二、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这个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口语表达是多么的精彩,“你永远是波兰人民的儿子,祖国永远是你的母亲”,多么感人而又亲切的话语,“心心相印”、“日日夜夜思念”,这是多么直白的情感表达。听到孩子们说出这番话,相信所有人都会怦然心动。虽然我们都不知道《即使你远在他乡》这首曲子的旋律和歌词的内容,但我们的孩子不就是在为这首曲子填词吗?

  还有另一处语言训练,就是肖邦接过银杯,眼里溢满了泪水,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这个细节是课文情感的高潮,课文中肖邦是一言未发,所有的话都藏在那一个“望”字里了。此时,教师设计的语言训练,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解读这个“望”字,走进肖邦的内心,感受他的痛苦、不舍和对祖国那份炽热的爱。从学生的回答我们不难看出,学生是真正读懂了课文,读出了这个“望”字里所包含的肖邦内心的一片深情。

  (二)

  生:(疑惑地)老师,既然肖邦那样爱国,为什么不留在国内呢?

  师:(笑)胡阳阳,按你的想法,肖邦应该怎么做呢?

  生:他应该拿起武器参加反抗沙俄统治的起义。

  师:(扫视全班同学)哦,行吗?大家想想。

  生:不行。肖邦是波兰著名的音乐家,会受到沙俄侵略者的残酷迫害的。课文不是写他“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吗?(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

  生:反正我觉得他应该拿起武器与敌人斗争。

  师:(微笑地)反抗侵略者的斗争难道就只有这一种方式吗?

  生:(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肖邦最有力的武器是他的音乐作品。

  生:是啊,像《革命练习曲》那催人奋起的旋律会使波兰人民振奋起来。那充满思乡情、亡国恨的作品会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都来关注波兰的命运,谴责侵略者的暴行。

  生:(点头)我想通了,这就是肖邦热爱祖国的最好方式,难怪他在国外夜以继日地“工作、工作、再工作”。

  (大家点头)

  “评点” 这一片段妙在教者抓住一位学生质疑的契机,引导全体学生深入思考、讨论,在解疑的同时,深化了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升华了他们的爱国情感。(徐美琴 杨建新)

  参考资料

  肖邦(1810~1849):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

  1830年,因祖国受沙皇俄国侵占,肖邦被迫来到法国巴黎。这期间,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方面,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很多名曲就是在这时写成的,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思乡情、亡国恨,时常在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肖邦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还涉猎各种舞曲、幻想曲、叙事曲、前奏曲、奏鸣曲等。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为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当时波兰有一位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他的名字叫埃斯内尔。埃斯内尔很有远见卓识,他预言肖邦将来一定会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艺术家而被载入波兰的文化史册。他把肖邦收作自己的学生,给他讲音乐理论,教他怎样作曲。肖邦中学毕业后就进入了由埃斯内尔担任院长的波兰音乐学院,埃斯内尔仍坚持亲自给肖邦上课。埃斯内尔不但是一位音乐家,同时也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当时的波兰正处于沙俄的统治铁蹄之下。沙皇俄国不但剥夺了波兰人民的自由,还妄图取缔波兰民族文化。埃斯内尔和当时一些进步的波兰知识分子一起,挺身而出,捍卫波兰民族文化。他身体力行,尊重民族文化传统,也教育学生应该这样做。埃斯内尔老师在肖邦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文化的种子。

  在法国,由于远离祖国和亲人,思乡之情和对祖国波兰前途的深刻担忧一直在折磨着肖邦,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健康。肺病久治不愈,日渐恶化,稍一走动就虚汗如雨,弱不禁风。1848年2月16日,肖邦在巴黎举行了他最后一次音乐会。那天,音乐厅布满鲜花,音乐会的票在几天以前就已预售一空。演出前,肖邦是被人用一顶轿子抬上后台的。虽然他已虚弱得难以支撑,但是那天晚上他的演奏依然是那么出色,扣人心弦,像他风华正茂时的演奏一样,充满生气和诗意,优美而动人。当他用尽全身力量弹出最后一个音符时,听众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了。肖邦把手指从琴键上移开,擦去额头上渗出的汗珠,慢慢从钢琴旁站起身来。这时,静穆的音乐厅突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像大海的波涛一样向肖邦袭来。过度的辛苦和兴奋,肖邦只觉眼前金花飞闪,一切都在晃动,人们连忙把他搀扶下去。

  音乐会的第二天,肖邦的病情就加重了:发烧,气喘,极度虚弱。给肖邦看病的医生感到这对一个重肺病患者不是一个好兆头。而这时,正是1848年大革命风暴席卷欧洲之时。巴黎人民反对暴君、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烈火已熊熊点燃,肖邦躺在病床上,望着映在窗玻璃上的火光,倾听着远处枪炮轰鸣和大街上“自由万岁”的口号声。没过多久,革命的烈火已蔓延到整个欧洲,人们奔走相告:柏林革命了,维也纳革命了,意大利米兰人民赶走了奥地利侵略者。密茨凯维支正在组织波兰军团。波兰的波兹南地区爆发了起义——病弱的肖邦听到这些消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祖国波兰又有了希望。有的波兰同胞要回国去参加战斗了,肖邦感慨万分,不管医生怎样劝阻,他坚持要到车站去为他的同胞送行。从车站回来,心情的激动、行动的劳累使他严重的肺病进一步恶化了,他的心脏急剧地跳动,大口大口地喘息着。

  他在病痛中延缓了一年,1849年10月,“钢琴诗人”肖邦离开了人世。遵照肖邦的遗嘱,他的朋友们取出十八年前从波兰带来的银杯,把杯里保存了十八年的祖国泥土撒在了他的棺木上。他一生想念祖国,死了也要嗅着祖国泥土的芳香离去。遵照肖邦的遗嘱,他的朋友们又把他的心脏装在一个匣子里,从巴黎运回到波兰。赤子之心只有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里才能得到安息。

  肖邦的心脏被安置在华沙的圣十字大教堂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占领了波兰。在那白色恐怖的日子里,波兰人民冒着生命危险把盛有肖邦心脏的匣子珍藏起来,使它免于遭受德国侵略者的破坏。1949年10月17日,肖邦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那天,肖邦的心脏又被庄严地迎回到古老的教堂里。

  肖邦虽然离开了人世,但是,他的心永远在祖国人民中间跳动,他的音乐成为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留给了世界人民。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