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封信给青年人的忠告

  上一封信中,针对青少年,我提出了一些建议。在写这封信时,我相信你已经步入了人生的青年阶段,并按信中提到的训令戒律为人处世。我相信你一定是一个沉着冷静、饱食有度、勤俭节约、博学多识的年轻人。在接下来写给恋人、为丈夫者、为父亲者的信中,我将阐述你的责任和为他人所依赖的责任。因此,在这封信中,我着重讨论一个年轻人应该如何管理他的财富或金钱。

  无论你生活在什么阶层,如果没有时间合理地管理自己的财产,那是十分可悲的。因不擅长管理自己的财产而导致破产的事例,屡有发生,数以万计。缺乏管理金钱的能力,会导致你的生活贫穷不堪甚至穷困潦倒。事实证明,缺乏管理财富的能力,会阻碍发展,也会妨碍个人才能的发挥。一个人,如果身受贫穷的困扰和窘迫,还认为自己适合从事高级的工作,那么他一定是一个奇迹。更不要说,他会由于贫困,而做出经不住诱惑、背弃原则、无视良言忠告的事情。

  贫困并不一定是真正的贫穷,贫困是相对而言的。伯克认为,一个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能够养家糊口,能够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能够保证充分的衣、食、住、行,这样的人不能称之为穷人。的确,与贵族相比,他确实十分贫困,他虽然称不上富有,但是他本身却并不贫穷。因此,我认为贫困源自人们的思想,源自于人的惰性和奴性。我必须要说明的是,与此同时,不幸也会随着他们自己的错误思想而产生,会随着他们那些虚幻的欲望而产生,会随着他们沉溺于那些无谓的享乐而产生,也会随着他们的贫困而产生。但是,如果他们能稍稍收敛一下自己的享乐,也就不至于贫困了。

  在谈论其他生活领域之前,我先谈谈文学领域。也许是命运安排,你也许是一个依靠自己的文学天赋来谋生的人。我认为,一个真正有文学天赋的人,却要被迫压制自己的才华,屈从于那些他明知远不如自己的人,屈从于那些他在灵魂深处都鄙视的人,这是凡人中最大的不幸。已故威廉·吉福德先生,是德文郡阿什伯顿一个鞋匠的儿子,在一位慷慨善良,名叫库克森的牧师的资助下,读了书并上了大学。吉福德曾是《默里季评》的主编,前不久,刚刚去世。吉福德先生,据我所知,曾是一位真正的天才,他在灵魂深处憎恶金钱和议席买卖制度,鄙视那些执行这些制度的人。

  但是他也有其虚幻的欲望,他是与有钱人和奢侈者一起长大的,他已经养成了奢侈放纵的习惯。大约在1798年,他面临了一场抉择,一边是熏肉、羊排和一星期10先令的房间,另一边是现成的美味、红酒、豪宅和仆人,最后他选择了后者。于是,他奴颜婢膝地成了《甘宁反雅各宾派报》的主编。他的智慧和学识超过了报社其他作家的智慧和学识之和,但是他却沦为了一个可怜的工具,那些他曾经所谴责和鄙视的体系,现在只要有人对此怀有敌意,他就会对之进行抨击。

  不过,以这种方式,他获得了美食、红酒、仆人和车夫。他在《外国文摘》中挂职当一个职员,每年可得329英镑,在彩票中心当干事的工资是当职员的两倍,可得600英镑或700英镑以上。后来的几年里,他终日驾着骏马豪车,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死后被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他的朋友和以前与他一起撰文维护William pitt的兄弟是这里的院长,再也没有听说过其他关于他的消息了!吉福德先生,如果在1798年选择的是熏肉和羊排,那么他应该会过得很幸福,身体应该会很健康,应该会很长寿,他的名字也应该会流芳百世的。就凭他渊博的学识、过人的天赋、清晰果断的推理和机敏睿智的才能,他的作品本应是广受人们欢迎,而且应该会流传百世的!他的晚年(他终身孤身一人)即使不去做那个闲职,不领养老金,不坐马车,也一样能生活得很有品质。然而,自从他委身于《默里季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后生悲惨的生活。想想这样一个人,当他1817年号召捍卫《监禁法案》时,经受了什么样的屈辱啊!在此,我就不再赘述这其中的细节了,总之,他过的是难以想象的奢华但是却又非常悲惨的生活。

  贫困,除非是真正的缺衣少食,否则更多的是人们虚幻出来的非真实的贫困。自以为贫困的羞耻感,以及怕被别人认为贫困的羞耻感,是我们最大的也是最致命的弱点。在这个国家,对贫穷的羞耻感,是这个时代自身的产物。当谈到一个富人就等同于谈到一个好人时,毫无疑问,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看起来比实际还要富有。人们只对富有的人谄媚奉承,而对穷人却是轻蔑鄙视,人们谈及富人时总是带着顺从的口吻,甚至恨不得将其捧上天,只因他们富得流油。如果事实是这样,难怪人们会因为被别人认为贫穷而感到羞耻。而这,恰恰又是我们生活中最危险的信号:这种思想,不知让多少人毁在金钱之上。

  羞于被别人认为是穷人,不仅本身是一件可耻的事,这对于有才华的人更是致命的伤害。即使从金钱的角度来说,这也是极具伤害性的,这种思想对农民、商人甚至是地产绅士们也是毁灭性的。一方面,这会使人们永无休止地去掩盖自己贫穷的事实;另一方面,还要追逐可以炫富的大马车、仆人、红酒、烈酒、酒瓶、酒杯、各种桌上用品、服饰、骏马、晚宴、聚会等。不是因为他拥有或是给予这些,就能从中获得满足的快感,而是如果不能拥有或不能给予这些,就会让人怀疑他或她没有给予或拥有的能力。因此,看看你的周围,仔细观察,每年有不计其数的人为了不让别人认为自己贫穷,而使自己真正地陷入了贫穷。

  你会发现,不知有多少善良又勤俭的家庭,就因为有了这种思想而被毁掉!谨记这些教训,下定决心坚决抵制这种虚伪的羞耻感。如果你已经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你就为你今后拥有平常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千上万的家庭,仅仅是为了撑门面、装阔气而在殊死拼搏。农民们的生活环境与商人和上层社会的人相比,相对要简易得多。他们居住得相对比较独立,即使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无人察觉。他们可以不喝什么红酒,他们也可以只吃些熏肉,偶尔吃点咸肉或鸡蛋来改善改善生活,整个世界可能对他们的生活都一无所知。但是商人、医生、律师的生活如果有什么变化,就不可能悄无声息,无人觉察。万恶的红酒,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一种标准,对他们而言就像是平面图中的图例,歌曲中的基调一样不可缺少。这恰恰是首先应该摒弃的东西,接着再摒弃其他不需要的东西,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人们就能恢复其正常生活。

  那些该死的酒鬼们,高声大叫着仆人侍女,拼命摇着墙上的铃子,声音尖锐刺耳。当有人问我,“阁下,红酒是什么?”我回答说,在这个国家,红酒就是一切。它是关键的投机者,它是无谓的挥霍浪费。酒对身体是极为有害的,每喝一瓶酒就会喝进一些烈性酒精和毒素,因此,酒鬼们是医生最好的“朋友”。喝酒这种愚蠢的行为,我敢说,十之八九不是出于自己的选择,也不是因为自己喜欢,更不是为了开胃,而仅仅是为了纯粹的卖弄炫耀或其他目的。

  贫穷并不可耻,虽然与恶习、愚蠢和轻率相比,正如《圣经》中所描述的,“不要因为一个人贫穷,而去鄙视穷人”,因此我们也不能因为一个人富有而去赞美富贵。我们应该做的是,根据一个人的行为,公正地评断他的品质,根据对他品质的正确评断来尊重他或鄙视他。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我们这个国家一样,有那么多人选择自杀这种终结生命的方式。这些自杀,十之八九都是因为害怕贫穷而导致的。通常情况下,这些受害者,都太过疯狂。但是他们的疯狂来自对贫穷的恐惧,而不是担心难以维持生计;这种疯狂也不是来自害怕不能过上体面的生活,而是来自害怕被别人认为贫穷;这种疯狂来自害怕其社会地位下降;这种恐惧,在这个国家比在其他任何国家都盛行。看看真相吧,什么样的贫穷能夺走一个人的生命啊?他依然是他,一切如故:身体还是原来的身体,大脑还是原来的大脑。如果他能预见自己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又为什么会害怕贫穷而自杀呢?这就是所有人为之而拼搏的东西吗?然而,人们的心魔,仅仅源于害怕被别人认为自己是穷人。

  我们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财富,应该谨慎适度地去使用这些财富,还要尽可能地做到量入为出、量力而行。要做到这一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现金来购物。圣·保罗说过:“永远不要欠债。”这毫无疑问是他所提出的众多戒律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一点了。信用被誉为是最公正的一样东西:信用尽失者,人皆弃之。

  我是在40年前读的这篇文章,也就是已故彼特先生在议会宣誓不久后,他在宣誓中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只有拥有社会信用的人,他的名字才有资格被刻入纪念碑!”时间告诉我们,社会信用是指一个永远也偿还不清的债。在我有生之年,我希望能看到这位圣洁女神在我的国家发挥作用。这是一位令人痴迷的女神,她对个人产生的影响远不如对公共事务产生的影响大。在公共事务中,几乎所有的交易,无论多么微乎其微,都是以利用社会信用进行的。在伦敦,有一种交易,称为记账式交易,无论是家用品、煤、衣服还是其他东西,都是以记账的形式出售的。卖家记账,买家再一点一点地还账。显而易见,这样买家的收入只有一个去处,就是用来还债,在他们还没有将钱拿到手或挣到手,这些钱已是归他人所有了。卖家,当然也会因此获得比实际利益更多的利润。

  假如你还没有贬低身份至此,或者即使你是律师、医生、牧师或商人,情况也是一样的。如果你通过赊账的形式购物,这是极为有害的。因为这样会使你禁不起诱惑,花高价购买你并没有真正打算买的东西。由于现在不需要为之而付钱,所以此时的花费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据观察,人们很不情愿花掉手中的一英镑,但是却很愿意以赊账的形式花掉一英镑。人们潜意识中认为前者的价值要比后者的价值的保持力更长久。前者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这就在人们的大脑中形成一种定论,赊账中的一英镑是用来舍弃的,而手中的一英镑却是用来保存的。这也就是赊账与现金消费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了。无数的东西,如果是用现金,人们是不可能购买的,但是如果是以赊账的形式购买,人们就会毫不吝啬。订购一样东西要比花现钱去买一样东西容易得多。 然而,你为之付钱的那一天终会到来,这是绝对的,但是人们当时是不会去想这一点的。当钱从账户中扣除时,当所买的东西到达的那一刻时,你是否问过自己:“不买这个东西会怎样?这是必不可少的吗?”

  据我所知,商人们的生意、购买房地产或其他大型交易,不能以这种赊账的方式进行,但是这只是极少数的例外。即便如此,我们的账单、债券也没有因此而减少,买卖双方的官司也是接连不断。然而,在我们日常的买卖中,那些肉贩子、面包师、裁缝、鞋匠所从事的交易,还有那些商人在轮船上和交易所进行的交易,哪个敢说没有赊过账呢?曾经,有人给我讲了一个年轻人的故事,让我感到很欣慰,当有人让这个年轻人把自己所买的东西和花的钱都记下来时,他回答说他没有必要记账,他肯定地说对他自己的收入、花销非常清楚,他手中的那个钱袋子非常可靠,因为他从来不会去购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

  总的来说,我认为不会有人会否认,同一样东西,以赊账的形式购买,算上利息,比用现金购买要多付费用。人们不仅根据不同的支付方式而规定不同的价格,更荒唐的是,人们都在争相效仿,乐此不疲。他们不仅因为人们没钱可用而收取费用,而且因为赊欠带来了潜在的损失和风险,他们还会因此额外收取费用,而这些风险在通常情况下,就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货品赊欠给那些没钱的不幸之人而造成的。因此,通过赊欠方式购买货品的人,不仅要为赊欠行为付费,同时还要为因赊欠造成的损失,向商人支付他应支付的费用。商人们把赊账人的名字记录在记账本上,也正因为这个名字的存在,使得商人不能及时地到市场中进行补给。因此,那些用现金购物的顾客自然比他们更受欢迎,也理所当然地享有相对较低的价格。

  不计其数的人因为以赊账的方式购物而一败涂地。他们不知订购了多少根本没用的东西,有的甚至是多余的东西,有的是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东西,所有这些,如果是用现金购买,都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如果钱是从他自己的手中花出去的话,都需要实实在在地把钱数出去,因此他会合理地使用这些钱,把这些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所买的东西也是实实在在可以看得见的。

  农场主们似乎很少考虑,甚至根本就没考虑过,他们买啤酒、红酒、糖、茶、肥皂、蜡烛、香烟和其他东西所上交的税费,但是为什么对付给工人的工资却精打细算、斤斤计较呢?你会发现,这些农场主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原因是,他们能实实在在地看见每个星期六晚上付给工人们的钱,但是他们却看不见他们为上述物品所付的税费。他们为什么强烈地抗议每年交六七百万英镑的贫民救济税,但是对每年征收的六七百万英镑的其他税收却只字不提呢?消费者支付了一切,因此,他们应该关心所有的税收,然而农场主们却只关心救济税而不顾其他。其原因是,前者是从他们手中征收的,他们亲眼看着自己手中的钱流进了别人的口袋,因此,他们会千方百计地减少给穷人的救济税,想方设法地将这部分费用控制在最低限度。

  因此,当人们用现金来购物时,就会尽可能地将花费控制在最低限度,这种方式再加上节俭,就会给他带来额外的收入。因此,最后,他可以节约出很大一笔可以用的钱,而且他的精神也会一直处于平静中,避免了赊欠体系中的那些无休止的文件、收据、账单、争吵、法律诉讼等。我绝不是教你吝啬,更不是教你囤积钱财,因为用现金去购物,真的可以使你节约更多的钱,这样你可买到数量更多、种类更丰富的东西。假如你想要一匹马,只要你在平时的购物中采用谨慎的、专业的现金购物方式,我可以肯定地说,你所节约下来的钱,足够你买两匹马。在城市,用现金购物,可以加快你逛街的步伐,因为当你看到橱窗中的种种诱惑时,当你用手拍到口袋里的钱时,你的大脑中就会立刻闪现一个问题:“我真的需要吗?”因为,只要你的手碰到你口袋里的钱,就会带出这个问题来。

  希望被别人认为是富人的思想,或准确地说,是不希望被别人认为是穷人的思想,还会导致另一种严重的也是极具毁灭性的罪恶,这种罪恶现在被冠上了一个动听的名字,叫“投机”,而实际上,这就是“赌博”。投机,就是购买一些你的家中或普通交易中不需要的东西;再次卖掉这些东西后,可以获得很高的利润,同时,这样的买卖,又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如果用现金来购买这类东西,人们应该还能保持理性,也就不会有太大风险,但是如果用借的钱来买这些东西,那就是地地道道的赌博。在这个国家,这就是毁灭、痛苦和自杀的根源。我认为投机是人们可以用虚构的方式轻而易举地购买到需要的东西导致的,这种投机是由我们的体系所创造出来的,毒害着我们的生活。但是,我在此不是请求你不要从事这种赌博行为,我是请求你,如果你已经从事了这种赌博行为,尽可能快地从中解脱出来。如果你从事了这种赌博行为,你的一生,将是赌徒的一生,是充满忧虑,充满不切实际的欲望、恐惧的一生;你的一生都充满阴暗,阴暗中只有一丝偶尔会因为侥幸而成功的希望,支撑着你的生命。即使这种侥幸成功也会使你的未来充满风险,最终,你的生活百分之百将会苦不堪言。

  就像其他赌博一样,这种赌博最大的诱惑就是,只有极少数人可以成功。例如,为了能够获得一官半职和声誉名望,年轻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去参军,但是他们却没有看到那个埋葬了他们无数同伴的大陷阱,他们的眼里只有大将军这个位置,好像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这个职位,他们每一个人好像都肯定自己具备大将军的资质,好像他们每一个人都会有几个助手紧随其后,整个军营和军队都会听命于他似的。因此年轻一代的“投机者”们,只看到了巨大的财富,却看不到努力学习和辛勤劳动。他们只看到那些坐着大马车,游走于酒吧中,身边围着谄媚之人的人,但是他们却忘了,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到这样。他们忘了千千万万的人,都有着这种企图,为了那些他们本应该知道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企图,却把自己变得赤贫如洗。

  无论是谁,都会想方设法躲避法律的束缚。但是如果没有法律,人性一定会发生变化。一个人,即使根本没有任何财产,也不敢说自己和法律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只不过大部分人都在尽其所能地避免官司上身。

  那些经常官司缠身的人,已经习惯在法庭上使用法律专业术语了,他们还引以为荣,这些人一定是智者所不齿的对象。对于这样的人,官司已失去本来性质了,对于他们反而是一种享受。而对于普通人,官司却是忧虑的根源,是真正潜在的灾难。打官司的人们总是你争我吵,互不相让,利用一切机会做无益于他人的事。多少人仅仅是因为过于愤怒,而走上法庭。

  在打官司之前,你应该考虑考虑代价,因为如果你赢得了官司,你也会比以前更穷,那你打官司的意义又何在呢?你只不过对你的对手发泄了愤怒,你虽然伤害了他,但是同时你也伤害了自己。如果损失了一两英镑,忍忍就算了,因为如果你要打官司,不仅浪费了时间,惹来了麻烦,还要忍受打官司的屈辱和焦虑。如果一个人欠了你的钱可又根本还不起,你又何苦在自己根本得不到任何好处的情况下再给他施加痛苦呢?那些诉诸法律的人多数都伤害了自己,几乎没有几个人因为诉诸法律而得到改善。因此,如果能避免,尽量不要诉诸法律。

  至于时间安排,你的工作或者你的职业应该是先于一切的。只有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你才可能获到真正的快乐。作为人,除了工作以外,应该有娱乐休闲的时间,你的快乐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你所选择的娱乐休闲方式。如果你生活在田野和花园附近,那就是最理想的休闲场所了。至于伙伴,我在上封信中已明确告诫年轻人要远离那些酒鬼和混混。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无所事事地闲坐着,一边喝着酒,一边吞云吐雾,还时不时地愤世嫉俗一番,这是最无聊、最乏味、最没有意义、最不理性的休闲方式了。然而,这也是个人习惯。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同伴,如果年轻人经常这样孤身一人、形影相吊,那么他必将一事无成、虚度终生。

  读书是另一种消遣时间的方式。理性又有教养的伙伴当然更有意义,但是书籍永远不会让你生气。书的成本很低,而且随处可得,随时等待着你的召唤。读什么样的书,主要由你的追求而定。但是那些旨在教育年轻人修身养性的书,是每个年轻人必备的。在上封信中,我提到了历史书与地理书。我依然坚定地认为,无论是历史还是地理,都应从本国的历史和地理知识学起,你应该熟知本国的历史和地理,不仅了解古代的相关知识,还要了解所有重要体系的来源。那些关于国家之战,王侯将相阴谋篡位的野史与低俗的男欢女爱的故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参考,它记录了过去发生的事情,指引我们了解现在的状况。但是,对于传奇野史,却不能给我提供任何指导,因为这些所谓的历史没有给予我们任何有关现在的或将来的参考。

  读书,就是对知识的一种储备,会让你终生受益无穷。以阅读为休闲娱乐,历史并不是唯一可以阅读的内容,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诗歌、地理、寓言故事、各类哲学、旅行游记、博物学和种类自然科学的书籍,都是可供你选择阅读的书籍。当你读书时,有一点应该谨记,永远不要从众地赞美和赞同你所读到的东西,切记不可人云亦云。阅读时要有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判断,坚持自己的判断,哪怕是文人学者的名言,也不要轻易跟风相信。

  我在拜读蒲柏和斯威夫特的作品时,对他们能够抨击丹尼斯我非常欣慰。但同时,我也明白他们为什么要煞费苦心地抨击这样一个傻瓜。

  有一次,纯属偶然,我走进美国一个小山村的一个小酒馆里,当我的游伴们在隔壁喝酒时,我拿起了一本旧书,以打发时间。当看到这本书的作者就是那个备受批评的作家丹尼斯时,我就准备放弃不读了,正当我要把书放下时,书中一篇名叫《卡托》的文章映入我的眼帘,因为我所读过的书中,都对这部由艾迪生所写的文章大加赞赏,文章中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智慧与才华,我怀着谦逊的心态拜读起来,虽然这出自那个傻瓜丹尼斯之手。

  但是,读着读着,我大笑了起来,不是笑丹尼斯,而是笑艾迪生。由于我的笑声太大了,以至于走廊里的老板都走了过来,来探个究竟。这是我一生中读到的最诙谐的作品。我为丹尼斯而感到高兴,也为我以前对《卡托》的赞赏而感到羞愧,更对蒲柏和斯威夫特对这最有才华和最有智慧的评论无休止的辱骂而痛恨不已。在我的记忆中,这是我第一次改变了我的阅读理念,从那以后,我不再轻信他人的评论,我会自己进行判断,既不轻信任何作者的观点,也不轻信所谓当前的潮流。在一场关于美学的演讲中,布莱尔博士告诉我,如果我想进行合理的写作,就应仔细解读艾迪生。当我在编写《英语语法》时,我读了几期当时的《旁观者》,但是我并没有按照布莱尔博士所讲的那样拜读艾迪生,反而从他的书中找到了大量错误的语法案例。在第二次阅读中,我发现了丹尼斯对这本书的指正。

  有关莎士比亚作品的评论,那些30年前对其作品的评论,是不应该被人们所忘记的,也是现在的年轻人应该熟知的,以引导年轻人形成自己的判断。过去的人们就开始高度赞扬莎士比亚的每一句话,现在人们依然如故。那些不赞美莎士比亚的人,就会被认为是缺乏理解力和鉴赏力。加里克先生和他的追随者们,之所以如此夸赞这位大诗人的作品,是有原因的。当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有专门为莎士比亚而举行的庆祝节日。据说,莎士比亚种了一棵桑椹,用这棵树做的小礼盒和其他小饰物,被销往全国各地,就好像这些东西是用古老而又神圣的树木制作的似的。新教徒们总是嘲笑那些天主教徒们,过于崇拜遗物,但是却没有一个天主教的信徒像这个民族对这棵桑椹树那样,疯狂地崇拜圣人的遗物。

  这种疯狂崇拜缓和了几年后,到18世纪末,又卷土重来,而且更加猛烈。伦敦有一名叫博伊德尔的议员,出版了莎士比亚的作品,每部作品的订阅价是500英镑,里面配有图片。在当时那些疯狂崇拜的人中,有一个叫爱尔兰的先生,他好像比任何人都疯狂。出于对这位诗人的崇拜,他甚至亲自到诗人位于斯特拉特福镇附近的房子进行朝拜,那里据说是诗人的出生地。当他到达那座房屋时,他请求农夫和他的妻子让他进屋搜寻诗人的遗作。然后,他双膝跪地,以诗人样子,双手合十,虔心祈祷上帝能够满足他的愿望。结果他没有找到什么诗人的遗作,但是,他却得知农夫的妻子,几年前在打扫一个阁楼的时候,找到了一些破旧的文稿,这些文稿,有的被她当柴烧了,有的被她用来包猪肉以防老鼠偷吃。“哦!这个可悲的女人!”他大呼,“你知道你都干了些什么吗?”“哦,不!”女人吓得半死,“我以为那都是没用的废纸,因为那些纸都很破旧了,我敢说和这房子差不多破旧。”这些话,让他,用现在的话说,备受刺激,他又是咆哮,又是顿足,唾沫横飞,劈头盖脸地责骂那个可怜的老妇人,最后愤愤地离开了老屋,匆匆返回斯特拉特福镇,搭了一个驿站的列车就回到了伦敦,将这个可怕的亵渎神明的不开化的女人的故事,告诉了他那些疯狂的兄弟们。

  爱尔兰先生去拜访莎士比亚故居的时候,把他儿子带上了,谁也不想到,这对爱尔兰先生,对他那些生活在大都市的有学问的兄弟们,对莎士比亚的名声竟然带来了极大的不幸。他的儿子大约16岁,在伦敦给一个律师当学徒。当爱尔兰先生和他的儿子从莎士比亚的故居返回时,他的儿子显然没有他父亲那么痛苦,在路上,他突发奇想,他要重现那些被那个异教徒妇女所毁掉的剧本!他想了又想,要写出像莎士比亚那样的著作来对他来说没什么困难!首先他只需要找到伊丽莎白女王时期制造的纸张,以及能写出和原作一模一样的墨水,这有点儿难,但是还能克服。小爱尔兰认识一个卖旧书的书商的儿子,这些旧书的空白页为小爱尔兰提供了纸张,最后,他也找到了能制作他所要的墨水的方法。首先,他写了几部戏剧和几封情书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又找了一本莎士比亚时期的《圣经》,在空白处写了些备注。他把所有这些,再加上大量的十四行诗,和其他一些零碎作品,呈给他的父亲,告诉他这是一个绅士给他的,只是这个绅士不肯透露自己的姓名。

  于是,这位父亲就向文学界宣布了其举世瞩目的大发现:他的发现轰动了整个文学界,最权威最有学识的博士们都认定这些手稿是真实的,他们中有些人(包括帕尔博士和沃顿博士)还郑重其事地声明这些手稿就出自莎士比亚之手,因为这个世上除了莎士比亚外,再无人可以写出这样的作品来!

  爱尔兰先生以高价出版了这些新写的但又是珍贵的手稿,还准备将其中一部戏剧《沃尔蒂格恩》进行公演。但是在这部戏剧上演后没多久,由于他儿子不谨慎,泄露了秘密,立刻,那些曾经宣称这些作品出自莎士比亚之手的那些人,又不惜一切代价开始诋毁他!律师把他从事务所赶了出去,他的父亲也把他从家里赶了出去,总之,他落了一个“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下场。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在很多书中都有记载。这个年轻人,我想他应该还活着,没有人会再质疑这些事实了。

  看过这个故事后,还有没有人仅以潮流为导向了?那些不想被欺骗的人,在他读过一本书后,会不会形成自己的判断?经过庆祝日、朝拜者,博伊德尔500英镑一本的书稿,被称为“不朽的诗人”,正如我们谈论摩西和艾伦一样,是独一无二的诗人后,出现了一个16岁的孩子,写出了连学问渊博的博士都认为一定是出自莎士比亚之手的文章,当最后得知,这个男孩才是这些作品的真正作者时,那些博士们立刻将矛头转向他,报纸、杂志、评论等也都在背后与这些人同流合污,辱骂他是一个骗子。因为被冠上了这个恶名,他被整个社会所遗弃,注定会被饿死!这个教训告诉我们,不要太依赖于学者们的论断和所谓的文学界高层的定论。每一个年轻人,从一开始读书时,就应该记住这个故事,如果他能够牢记这一点,就不会受到潮流的影响,也不会被那些批评家们的意见所左右。

  我希望你能够远离那些可憎的作品,他们利用自己的思想去腐化他人的思想。他们以令人神魂颠倒的方式将毒药灌输给其他人,要想抵制这些诱惑,必须要有良好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

  除了读书外,有能力有时间的年轻人还应该多写作。如果你想牢牢记住一件事,那么就把它写下来,哪怕你写完后立刻把它烧了,因为眼睛是你大脑的最好助手。记忆储存着一连串的主题、地点、时间和情形,这些都可以帮助你回忆事实,没有什么比写下来能更有效地再现事实了。每个年轻人都应该有一本日记,把每天发生的事都记录下来,哪怕只是记录当时的天气情况。这样坚持一年,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好处。我们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记忆,这样做可以帮助你减轻大脑的负担。写作是很有意义也是很有用的一件事,年轻人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忽视这一点。有多少次,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记住事情发生的地点和发生的那个准确时间,而无法将发生在我们身上和朋友身上的趣事陈述出来啊!有多少次,就因为我们没有记录时间和具体情况,而引发不必要的争执啊! 只要有一定价值的东西,通常都是极为有用的。一天24小时中,你只需要花一分钟,利用这一分钟来记录,有规律地坚持下来,每天多一点点关注。我个人从中受益匪浅,因此,我强烈建议每一个读者都要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