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序3

  2009年3月,陈丽琼女士来函嘱我为她的新作《三峡与中国瓷器》撰写小序,笔者自愧才疏学浅,不敢担此重任,但又不好推辞,因为我们是陶瓷界交往较多的老友,又是中国钱币学会的老友,更重要的是,她是天府之国研究邛窑的主帅,笔者则是芙蓉国里酷爱长沙窑的一员老朽。所谓邛窑与长沙窑是一对孪生的姐妹窑,所以我们在一起经常有问题相互交流,或展开争论,因而越走越近。

  陈女士生于1932年,比我小一岁。1954年毕业于西南师院,从事文物考古工作已将近半个世纪,重点研究古陶瓷,其主要著作有1987年出版的《四川古陶瓷》和2001年出版的《古代陶瓷研究》,以及论文《茶文化起源发展与三峡地区的唐宋茶具》、《中国瓷器中佛教艺术题材的魔羯纹》等等。

  三峡位于长江中游,其支流纵横千里,交通十分发达,巴蜀、楚越、中原文化交相辉映,历代豪杰、诗人、名人荟萃,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全国主要名瓷破土而出。其中青瓷有源于越窑、湘阴窑、耀州窑、洪州窑、寿州窑、龙泉窑产品;白瓷有源于邢窑、定窑,青白瓷产品;彩瓷有源于长沙窑、邛窑、钧窑、磁州窑产品;黑瓷有源于建窑产品,另有青花瓷等等。三峡地区,简直汇成了中国古代陶瓷的地下博物馆。

  为了将三峡地区的历史、地望和名瓷公布于众,陈女士特撰写《长江三峡与中国瓷器研究》一书以飨读者。

  该书主要分两大部分:

  1.论述三峡地下出土的各种名瓷。

  2.收录中国古陶瓷的调查与研究。

  陈女士是我国著名的陶瓷专家,数十年来他不怕艰难,不辞辛苦,为调查与探索古陶瓷到处奔波,爬巴山,涉蜀水,跨长江,越黄河,赴欧美,这种锲而不舍和勇于追求的精神令人敬佩。安金槐、汪庆正等先生赞美她是中国古陶瓷四个女强人之一,笔者认为英雄所见略同。其研究成果,今试举三例,可见一斑。

  一、对邛窑的研究——2001年在《邛窑古陶瓷研究》中提出以下论点:

  1.邛窑始烧于南朝,结束于南宋中晚期,共经历了八个世纪。

  2.早期烧青瓷为主,至隋代创烧釉下彩绘瓷,唐代流行“邛窑三彩”。

  3.采用龙窑和馒头窑烧制,中唐开始采用匣钵装烧。

  4.邛窑属外销产品。

  5.邛窑与长沙窑的关系类似姐妹窑,如釉色有绿、黄、褐、蓝和使用褐斑装饰等。

  至2002年,她又在《邛窑古陶瓷发展概述》一文中进一步提出了以下论点:

  1.邛窑始烧于东晋,发展于南朝,成熟于隋,兴盛于初唐,至唐末五代长盛不衰,结束于南宋中晚期,共经历了九个世纪。

  2.隋创烧了高温彩绘瓷,到唐代又以邛窑三彩著称。邛三彩有别于中原的唐三彩,它是在釉上和釉下用铜、铁、锰、钴为着色剂进行绘画或点彩,以高温一次烧成。

  3.邛窑之釉下彩主要是高温釉,但也有黄、绿、褐、蓝、棕色的低温彩绘。

  两文相互对照,发现2002年的论文较2001年论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即:

  1.将邛窑烧制的年代提早了一个世纪。

  2.提出了邛窑产品既烧高温釉,也兼烧低温釉产品。

  二、有关陶瓷纹饰的研究——其代表作有《中国瓷器佛教艺术题材的魔羯纹》、《宋代重庆涂山窑装饰艺术》和《彭州窑的纹饰内涵》等。其中“魔羯纹”散见于古建筑、铜镜和金银器,因而研究“魔羯纹”对研究古代多种装饰工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此,陈女士翻阅了大量文献和实物资料,对“魔羯纹”的来龙去脉作了深入浅出的研究,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1.魔羯为梵语音译。雄日鲸、雌日鲸,民间称之为鳌鱼,后来演变为和尚敲击的木鱼。

  2.传说魔羯为“河水之精,生命之本”、“先世受过五戒”等等。

  3.公元前200~250年古印度所见魔羯纹的形象是:张口利齿,长鼻上卷或有双足,皆鳞身鱼尾,或似鱼形、龙形,或作非鱼非龙形。

  4.唐至明代,魔羯纹的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唐宋时期)——似鱼。第二阶段(辽宋时期)——似鱼、龙。第三阶段(明代)——似龙形。

  以上结论,对研究陶瓷和其他工艺美术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有关茶文化和茶具的研究——其代表作有《茶文化的起源、发展与三峡地区的唐宋茶具》等,该文主要论点如下:

  1.三峡地区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所谓“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中的神农氏,就是生息在川东、鄂西山区——即三峡地区的“三苗”等氏族部落。

  2.古蜀国的“葭萌”,是以茶命名的城邑。说明在战国以前此地就是以茶著称于世。

  3.两汉时,四川的武阳(今彭山双江镇)已出现茶市。唐朝是茶文化的繁荣时期,宋代是茶文化的鼎盛时期。

  4.引经据典,阐述茶文化的趣闻轶事。介绍三峡出土茶具的制作特点,釉色以及品茶、点茶的相互关系等等。

  使人读后,长知识,饱眼福,逛诗海,品茶香,不亦乐乎!

  笔者与陈丽琼女士相识屈指近30年,往事如烟,现将难忘的趣闻轶事略记一二,以备不忘。

  1984年,中国古陶瓷年会在四川邛崃召开,主题内容是研讨邛窑与长沙窑的特点和相互关系。那时,陈丽琼女士是东道主之一,虽然会务繁忙,她却一直陪同我参观窑址,详细讲解,笔者受益匪浅,但也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是邛窑与长沙窑的关系。陈说,长沙窑来源于邛窑。周说,邛窑与长沙窑的阿妈是岳州窑,互不相让。

  2001年“邛窑古陶瓷科技考古研讨会”在四川邛崃召开,笔者有幸与许多知名的邛窑专家相聚在一起交谈,大会即席发言时,笔者提出两点看法:

  1.邛窑和长沙窑是一对孪生的姐妹窑。

  2.妹妹(长沙窑)比姐姐(邛窑)漂亮,姐姐好比两汉卓文君,妹妹好比杨玉环。文君才华横溢,玉环美若天仙。

  1990年,我与陈女士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古陶瓷国际学术研讨会”相遇,会后我们要赶往苏州参加“中国钱币学会第三次年会”。旅途中,谈到我撰写的论文《马王堆汉墓“帛币”考》,《湖南考古辑刊》不肯刊用时,她却夸我写得好,果然不出所料,该文1993年荣获中国钱币学会金奖——金泉奖。

  陈丽琼女士善交际,有组织才能,国外陶瓷界的专家学者对她无人不知,哪个不晓,笔者性格内向,不善交往,有时她拉我与大伙一起凑热闹,还拍了不少照片。如今,不少知名学者已不幸仙逝,如三上次郎、冯先铭、汪庆正等,但我们当年的合影却万古长存,这一切当归功于陈丽琼女士。

  值此陈女士的大作《长江三峡与中国瓷器研究》即将于读者见面之际,特草就此序以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借此机会,谈谈往事,以留作纪念。

  湖南省考古所研究员

  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钱币学会学术委员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