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节 吴越恩怨

  越国君主的祖先,是禹的远世子孙。据传夏时后帝少康有一位小儿子,被封在会稽,号称无余,负责看守供奉禹的祭祀。他的后代就留在当地,并征服了当地的土著,成为那里的首领。越国同吴国一样,原本都是远离中原的偏僻之地,越国甚至比吴国还要落后,直到战国时还被中原诸国讥笑为“断发文身”的蛮夷之地。越国在吴国兴起后还作过吴的属国。

越国的兴起同吴国一样,都是当时大国政治战略的产物。晋国为了同楚国争霸,就扶持吴国,来牵制楚国的侧翼;而楚国则为了牵制吴国,又扶持了吴国的属国越国。这从越国几位著名的大臣就可以看得出来,越国兴起的几位名臣范蠡、文种都是楚国人,是楚国著名的才士,他们到越国的目的自然是助越攻吴。

越君允常得到楚国的帮助,开始称王,并脱离吴国的统治。允常趁吴国正在大举进攻楚国之际,几次攻吴,但由于越国毕竟刚刚崛起,力量有限,并没有对吴国造成致命的危害。这也是吴越两国恩怨的开始。对于立志北上中原争夺天下霸主的吴国君臣来说,背后的越国犹如心腹大患,只有消除了这个卧榻之侧的敌人才能安心北上。

公元前496年,阖闾得知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践年轻新立,认为这是征服越国的绝好时机,于是大举兴兵,御驾亲征。伍子胥认为伐丧是一件不义之事,曾以时机不成熟为由劝阻阖闾的盲目行动,“越虽袭吴,方有大志,不应攻伐”,结果为阖闾所拒绝,阖闾也竟因犯此大忌而不幸殒命。

吴越两军在擕里(今浙江嘉兴一带)对阵,勾践看到吴军军容威壮,于是按兵不动,严阵以待。先是两次派敢死队冲锋,被吴军全部消灭,而阵势却一点也没乱。于是他又派出三十个死囚,跑到吴军阵前,先是表演了自己为什么会成为死囚,把吴军搞得莫名其妙,临了突然站成一排,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的提剑自刎了,看到这样的情景,久经沙场的吴军也被惊呆了,越军趁此冲锋,吴军措手不及,慌乱中阖闾被越将灵姑浮用戈击中了脚趾,在军队撤退途中,因为伤口感染,居然就这样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临终之时,再三嘱咐其子夫差:“必毋忘越!”一代春秋霸主,竟如此出人意料的陨落了。

越国虽然胜了这一战,但是一方面由于勾践刚继位为王,尚未在国内站稳脚跟,另一方面也慑于吴国的威势,没有敢于发动对吴国的进一步军事行动。

阖闾陨落,夫差登上了吴国王位,是为公元前495年,夫差元年。夫差上台的时候,楚国经过十年的修养已经慢慢的缓过劲来,开始了对其外围小国的清扫,正在进行着重登霸位的准备。而越国在新王勾践的统治下,也别显着一番生机。吴越,吴楚之间的纠缠依然没有结束的迹象,历史的探照灯,依然打在了中华大地的东南一隅。

夫差是一个好功业,有野心的君主,要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首先就要尽量挣脱阖闾的阴影。伯嚭就在这个时候走进了夫差政权的中心,被命为吴国的太宰。虽然吴国内部隐藏着权力分歧的暗流,此时吴国对外的大政方针却还是一致的:先南灭越国,再北谋中原。越国,这个吴国历来的心腹大患,如今又加上了阖闾的血债,便不可逃避的要成为夫差试刀的第一个牺牲品。夫差派人立在门口,每天夫差经过门庭时,门人便喝问:“夫差,你难道忘了勾践的杀父之仇了吗?”夫差便答道:“不敢忘!”于是夫差每日勤于治国,习于射御,厉兵秣马。

夫差二年,越王勾践看到吴国国中景象,知道两国终不免一场恶战,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不顾大夫范蠡的劝告兴兵伐吴。吴王也尽发国中精兵,南下越国。两军相会于夫椒,越军大败。吴军乘胜追击,直捣越国中心。把勾践和他的五千军队围在会稽山中(今浙江绍兴一带)。越国君臣商议之下,决心纳国求降,并以大夫文种为使。

文种袒露上身,膝行来到夫差跟前再拜而说道:“大王您的臣下勾践的陪臣文种在这里恳求大王:勾践愿作大王的臣子,我们的子女为吴人做牛马,我们的宝器你们可以尽管拿去。但是请不要毁坏我们的宗庙,以让夏禹的遗裔绝祀。”夫差于心不忍,正要答应。伍子胥进言道:“当年有过氏的后羿灭夏后氏,除根未尽,二世而少康复国。如今吴国不如有过氏强大,而勾践却远强于当年的孤儿少康。大王千万不能答应啊。”于是夫差不置可否的把文种打发走了。

得知吴王没有明确的回答后,勾践感到无路可走,就想要杀了妻儿,焚了宝器,作必死的一争。文种劝道:“吴国太宰伯是个贪财好色之人,可以以财色诱之,以劝吴王。”伯嚭果然欣然接受。于是文种再次面见夫差,顿首道:“恳请大王赦免贱臣勾践之罪,接受越国的宝器。否则我们的五千甲兵将个个以一当十,作最后一拼,大王的军队也未必能讨到便宜。”

伯嚭趁机说到:“既然越人愿意臣服于我们,与其杀了他们不如让他们为我们服务。”伍子胥进言道:“如今上天把越赐给吴国,可是我们居然不接受。勾践是个有志之人,又有文种、范蠡、计倪等贤臣。将来必定祸乱吴国。”

夫差却有着自己的打算,一方面他要极力摆脱阖闾的影响,于是伍子胥越是如何说,他越是要反其道而行。另一方面他看到之前吴国并没能有效占领楚国,因此对占领和统治越国也没有绝对的把握。毕竟越国的地理环境比起楚国又要复杂得多。这样,夫差最后还是赦免了勾践,解兵而去,北上实现他的争霸中原梦想去了。勾践被暂时的允许留在越国作一些必要的国事交待,然后入臣吴国。

在去吴国之前,勾践想让范蠡来主持越国的政事,范蠡说:“领兵作战,文种比不上我;但治理国家,让百姓拥戴,我比不上文种。”勾践于是就让文种来主持国家的政事,而他带着范蠡到越国去作人质。

公元前495年,勾践同妻子,以及大夫范蠡来到吴国,拜见吴王夫差。勾践恭敬地自称“臣下”,向夫差磕头拜了两拜,说:“东海边上的卑贱之臣勾践,上愧皇天,下负后土,自不量力,侮辱了大王的兵士,侵犯了上国的边境,现在大王赦免了我的死罪,我来为大王持帚执箕,服侍大王,让我保存了性命,实在是大王的恩典,臣万分感激,勾践向大王叩头拜上。”

伍子胥劝吴王杀掉勾践,而吴王说:“我听说诛降杀服,祸及三世,我并不是钟爱越而不杀勾践,而是敬畏上天的责怪才赦免他。”而太宰伯嚭已经与子胥成为政治上的对手,也收了越国的贿赂,就对吴王说:“子胥只不过知道些眼前的小利,并不懂治国的大政。希望大王按照自己的想法,不要听小人的谗言。”夫差也就没有杀掉勾践,让他住到父亲阖闾的陵墓边,为阖闾守墓,为自己驾车养马。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

三个月之后,吴王召见勾践。勾践跪伏在吴王面前,范蠡站在勾践身后。吴王起了爱才之心,就想召纳范蠡。范蠡说:“臣听说亡国之臣,不敢谈论国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臣在越国时不忠不信,致使越王不奉大王号令,用兵与大王征战,现在得到了惩罚,我们君臣都归降了大王。蒙大王鸿恩,得君臣相保,希望能在大王出门时为大王牵马,回来时为大王打扫,就已经是我心愿了。”吴王知道无法让范蠡做自己的臣子,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在吴国时,勾践和妻子都穿着粗鄙的衣服,勾践铡草喂马,妻子打水除粪。整整三年过去了,勾践和范蠡君臣几人仍然恭恭敬敬,从来没有流露出一点怨恨的神情。一天吴王登上高台,远远望见勾践、妻子和范蠡坐在马粪旁边,但还是保持着夫妇之间、君臣之间的礼仪。吴王对太宰伯嚭说:“这个越王是一个有节操的人;范蠡也是一个有操守的贤士。他们虽然在困境里,但还是不失君臣之礼。寡人也为他们感到悲伤。”伯嚭趁机劝说吴王释放勾践。

而伍子胥则极力反对,他向吴王说:“昔日夏桀囚禁了商汤,纣王拘役了周文王,但没有杀掉,结果原来的福气变成了灾祸,反而他们都被灭国。现在大王囚禁了越王而不杀他,我希望他们能吸取夏桀和商纣的教训。”

得知伍子胥向吴王进言要杀自己,勾践就和范蠡商议对策。范蠡就献计,让勾践去问候吴王的病情,趁机尝一下吴王的粪便,来赢得吴王的欢心。

第二天,勾践就请求入宫看望吴王。在门口等候召见时,正好碰上仆役端着吴王尿粪从里面出来。勾践便要求,“请让我尝一下大王的粪便,来判断一下大王的病情。”尝完后勾践就进去向吴王问安。勾践说:“囚臣勾践向大王贺喜,大王的病到三月中旬就会痊愈。”

吴王很奇怪,“你凭什么知道我的病到那时就会好?”

勾践恭敬地回答道:“小臣曾经向医者学习过,听说粪便因循天地的征兆,凡违背时令元气的便是不治之症,而顺应了时令元气的就没有大碍。刚才我私下尝了一下大王的粪便,味道又苦又酸,正好是此时春夏的元气,所以我说大王的病在三月便会痊愈。”

到了三月,吴王的病真的好了,吴王不禁为勾践的忠心所打动。吴王决心要赦免勾践。第一步就是开始善待越国君臣。在大宴群臣时,以待贵宾的礼节来款待勾践。

由于伍子胥和勾践有着相似的亡命异国、忍辱负重的经历,对勾践君臣从来没有放松的警惕。在得知吴王的心意后几次向吴王进谏,力劝他不要放虎归山,最好是将越国君臣杀掉,斩草除根。但是,此时吴王夫差已经和子胥产生了隔阂,根本听不进伍子胥的劝告。

很快,吴王就释放勾践君臣回国。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