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偏执,从不改变的偏执

  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性格偏执的人给人的感觉总是不好相处的样子。有些个性偏执的人思想会比较死板;有些会表现得疑心很重;还有一些喜欢主观分析问题……史玉柱也是一个个性偏执的人,他是一个自命不凡的人,所以他非常钟爱“巨人”这两个字。在史玉柱的思想中,一直认为只有偏执狂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在新一轮的上市狂潮之中,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团又一次乘风破浪,占领了绝对的优势地位。

  从1995 年的内地富豪榜第八位,到1997 年的巨人集团“名存实亡”,到 1999 年的东山再起,再到 2004 年的网络征途……一路走来,史玉柱让我们见识到了一个偏执狂的成功。

  在最初的时候,是葛洛夫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影响了史玉柱,因为这句话在当时的计算机行业已经是一个固有的模式了。而史玉柱本身就是搞这些统计、编程的。他作为中国第一批计算机的创业者,在开始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不同于常人的“偏执”,这种偏执的基因在他进军网络游戏产业之后表现得尤为突出。

  所以,在史玉柱的字典中,偏执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褒义词,说明他对自己的目标非常执著,但是其他人并不是这样认为的,很多人都觉得史玉柱赌性十足。但是,史玉柱说:“偏执和赌性是不一样的,它们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赌性十足的人在自己的‘大胆假设’之后不会‘小心求证’。这是区别一个赌徒和一个优秀企业家的关键所在。这就好像是勇气和鲁莽的关系一样,勇气只是比鲁莽多了一些缜密,但是这就是事情成功的关键。”

  关于史玉柱偏执的事例非常多,相信现在连三岁小孩都对“送礼就送脑白金”这句话不陌生了。很多人说他一直在媒体上投放这种“恶俗”的广告,甚至还有人认为他品位低下。但是史玉柱对此并不理会,因为对于史玉柱这样搞数学出身的人来说,广告的投放就是需要一个所谓的“沸点”,他还说现在的许多广告之所以像是“煮不开的温水”,关键就在于这些企业没有一种偏执精神,最终只能功亏一篑。精通数学的史玉柱非常清楚,一旦自己的产品达到“沸点”之后,只需要一点点的“火力”,就能够让自己的产品一直保持着沸腾的状态。

  正是有对广告思路和想法的这种偏执,史玉柱在做《征途》的时候,保留了很多脑白金的痕迹,有很多专业人士已经对此作出了判断,说《征途》就是在步脑白金的后尘。但是,换一个角度想,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大量的广告,巧妙地规避相关的政策管制,这本身就是史玉柱偏执个性的表现。大家都在感叹史玉柱怎么舍得花钱在中央电视台进行广告宣传,殊不知这个广告的制作成本其实是非常低的,但很多人或许不会想到,这个广告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后,对于《征途》当时的渠道性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史玉柱的大胆尝试的背后总是隐藏着非常缜密的思维,在看似充满赌性的习惯中总是夹杂着非常谨慎的关键步骤。这些在史玉柱身上总是会非常巧妙地表现出来,其他的人之所以认为史玉柱是一个捉摸不透的人,原因也在于此。

  巨人大厦计划失败,对史玉柱自己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自己也对自身作了一个很大的调整,不管是对任何人,他都不再下达具体的经营目标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呢?后来他是这样解释的:“如果我把目标定得不高的话,员工在工作的时候就不会有挑战性,那么他们奋斗的激情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我把目标定得很高的话,那对我、对我的员工,不就都成了口号、空话?这对于管理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没有具体的目标,团队积极向上的精神优势怎样维系?如何保证企业是在向前发展的?这些都是摆在史玉柱面前的问题。对此,史玉柱的表现依旧偏执,他认为与其花很多的心思制定目标,还不如制定完成目标所需要做的准备事项和步骤。这在外人的眼中,或许觉得史玉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其实不然,这是他心思缜密的表现。但是他的这种表现一直没有被媒体和公众察觉。

  这种不定目标、谨慎小心、步步论证的习惯,一直贯穿着《征途》的整个发展。当《征途》第一次实施测试,同时在线的人数一下子飙升到2"000 人的时候,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非常兴奋,因为这个时候史玉柱并没有给他们规定任何的目标,《征途》做到同时在线人数达到 100 万的时候,整个团队欣喜若狂,他们的目标这个时候才真正实现,而史玉柱也如愿以偿了。

  其实,在《征途》的研发阶段中,他们走了不少的弯路。当公司投入的第一笔资金被消耗殆尽的时候,产品依旧只是半成品,整个团队的情绪都非常低落,他们甚至感到前途一片渺茫。但是这个时候史玉柱又表现出了他特有的偏执,他告诉《征途》的研发团队,公司没有退路,必须向前走。并且他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偏执,不断地对《征途》追加投资,还亲自去找相关的投资商追加投资……就是这样的偏执,让整个团队又重新看见了希望和光明。

  和其他企业家不同的是,史玉柱的偏执个性还体现在他对工作的态度上,对于他来说,工作完全就是娱乐。工作是史玉柱唯一的热爱,除此之外他几乎没有任何的业余爱好,特别是公司涉足网游之后,史玉柱的生活更是单调得很,不是在公司,就是在家,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和公司的研发人员没有区别。按照常理来说,史玉柱应该把自己更多的心思都用在公司的事务上,但是事实上他基本上不出去应酬,而且他本身也不擅长这些事情,每天玩游戏的时间都在 12 个小时以上。试想一下,有哪一位企业家可以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公司产品的研发上呢?

  当然,史玉柱在网上也不是纯粹地玩游戏,他有一个任务就是和其他的玩家进行沟通和互动,他甚至为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规定自己每天都要接触一定数量的游戏玩家。在对方被“杀”的时候及时进行安慰,在对方愤怒、生气的时候及时了解原因……总之,和其他的游戏玩家整天泡在一起已经成为史玉柱的一种习惯。也正是因为对周围玩家的了解,让史玉柱有了更多的“本钱”去做网游。

  史玉柱玩《征途》的过程也让《征途》的研发人员非常头疼,因为他们常常在半夜的时候接到史玉柱的电话,告诉他们游戏设计中出现的不足,督促他们马上修改。史玉柱对《征途》如此偏执的精神,才让它在质量上超越竞争对手成为强者。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