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章 重创波斯

  格拉尼库斯河初捷

公元前334年的春天,亚历山大任命老臣安提柯留守马其顿,总管一切,告别了母亲奥林匹娅斯和未婚妻西尔维亚,率领30000步兵和5000骑兵出发了。

大军经过塞新尼替斯湖和斯特赖梦河三角洲,越过潘加伊安山,然后沿海岸前进,在安菲波利斯稍作休整后,来到赫勒斯滂海峡旁的城市塞斯塔斯。他在这里向一座古墓献祭,因为古墓里埋着一位叫普罗太西劳斯的人,这个人是特洛伊战争中希腊统帅亚加米农手下的一名战将,是第一个登上亚洲土地的希腊人。亚历山大此举一方面可表明自己是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的继承者,另一方面也祈求死者保佑自己出师顺利。

这时,由尼阿丘斯率领的由160艘战船组成的船队也来到海峡,亚历山大命令帕米尼欧组织士兵乘船渡过海峡。160艘战船和一大批货船在海峡山扬帆横渡,亚历山大亲自在旗舰上掌舵,船到中流时,他令人抛下一头奶牛向海神普塞顿献祭,还用一只金碗盛满酒,洒进海里,献给海神娘娘。登陆时,亚历山大第一个跳下船,踏上亚洲的土地,并掷出手中的长矛。亚历山大用这种方式,表示要“以矛赢国”,因为,按照传统,谁把他的矛掷入敌方的土地里,就表示提出要对其国进行统治的要求。全军登陆后,他下令在欧洲的出发地和在亚洲的登陆地同时筑起祭坛,祭祀保佑他安全登陆的宙斯、雅典娜和赫拉克勒斯诸神。

亚历山大常有一些惊人之举,一般人很难理解,其实,在他这些看起来古怪的行动里,包含有其深思熟虑的计划和一定目的。他在亚洲土地上的第一个行动,不是亲自率领部队火速前进。他只派遣帕米尼欧率领主力部队向格拉尼库斯河挺进,因为那里驻有波斯军队。他在亚洲的第一个行动,出人意料,竟是带领一些部属直奔特洛伊古城遗址上的伊利亚新城。他要去那里瞻仰荷马在其不朽史诗中赞美过的特洛伊王之城,去凭吊这个著名的古战场。他从小就从杜波菲亚那里接受希腊文化的教育,后又师从亚里士多德,深受荷马史诗的影响,他对包括他的祖先在内的众多英雄战斗过的这一地方一定心慕已久,现在机会来了,他能不去吗?这个诱惑力太大了。当然,他此行还有别的用意。侦察敌情,看一看在他军队的侧翼有没有敌军埋伏;把他的东征和900多年前亚加米农的充满神话色彩的军事行动联系起来,希腊人对特洛伊之役无人不知,把两者联系起来可鼓舞士气,使他的东征充满英雄主义色彩;祈求保佑。

在伊利亚的雅典娜庙前,亚历山大把自己的全副盔甲和武器与保存在庙中的、据说是阿基里斯的盔甲和武器作了交换。后来他打仗时,就让卫士在他前边捧着这些武器。他的用意很清楚,他已取代了特洛伊英雄的位置,得到神的特别宠爱,他要把阿基里斯的事业进行到底。据说他又到宙斯庙中向勇敢的特洛伊王子普瑞亚献祭,乞求不要对阿基里斯的后裔降灾。

随后,亚历山大发现了阿基里斯的墓,按照习俗,要净身后才能祭奠祖先,他不顾卫兵的劝阻,脱掉衣服,跳进城边的小河沐浴,随从们为他的虔诚所感动,也纷纷脱掉衣服跳入河中。沐浴后,亚历山大和他的随从一丝不挂地站在阿基里斯墓前,他把油涂在墓碑上,又在墓的顶端放上花环,他的挚友赫斐斯申也把花环放在阿基里斯的知心伙伴帕特洛克鲁斯的墓上。亚历山大还和他的伙伴们赤身裸体在墓前赛跑。裸体祭神是希腊的传统风俗,表示对神的崇敬。亚历山大此次特洛伊之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次宣传活动,一次演出,应当说,亚历山大是一个很杰出的演员和宣传家。他借神灵以自重的目的显然达到了。

凭吊特洛伊古战场后,亚历山大迅速返回军中,率军向格拉尼库斯河挺进。当亚历山大率军到达格拉尼库斯河西岸时,波斯人已在河对岸严阵以待。

在亚历山大率军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后,波斯方面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商讨对策,参加的有波斯骑兵统帅阿萨米斯、行省总督阿西提斯及雇佣军首领迈农等。迈农是个作战经验丰富的将才,他认为马其顿的步兵比波斯的强得多,亚历山大御驾亲征,士气正盛,在这种情况下,和亚历山大硬拼,刀对刀,枪对枪,对波斯不利。他建议波斯人采用焦土政策,向后撤军,烧毁村舍、庄稼甚至城池,这样,因为无粮无草,亚历山大就无法立足。这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建议,如果波斯人采纳,亚历山大的东征便可能夭折,亚历山大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深入一个无粮草的敌国领土作战。对于亚历山大来说,幸运的是这个建议是一个希腊人提出来的,而不是波斯人提出的。阿西提斯首先站出来反对迈农的建议,他用不屑一顾的语气嘲笑迈农,他说,他决不允许自己人的房子有一间被烧。出席会议的波斯人都支持阿西里斯,他们不只是认为迈农的建议是不可接受的,而且怀疑迈农是为了保住国王封给他的官位才有意拖延战争。波斯人自有一套作战方案,他们有一种大国优越感,他们看不起马其顿军队,他们的国王大流士甚至认为亲自指挥这场战争,有失他大皇帝的尊严,因此他并没有亲临前线。他的部下也和他一样狂妄,他们对自己的士兵的作战能力充满信心,他们要和亚历山大打正规战,要在阵前一见高下。波斯人的自大和眼光短浅,导致这一战役的失败和给波斯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波斯方面当时约有2万骑兵和稍少一些的步兵与希腊雇佣兵。波斯人把骑兵部署在河岸的边缘上,沿河列成一个拉长的方阵,把步兵部署在骑兵后面。这种部署在战术上犯了极大的错误,因为受步兵的影响,骑兵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难以发起冲锋。东岸地势较高,河岸陡峭,易守难攻,波斯人占有居高临下的地形之利。

亚历山大也在河西岸摆开了阵势,中间是方阵步兵;方阵右翼为近卫步兵、弓箭手和由长枪骑兵、轻骑兵、标骑兵以及近卫骑兵组成的混合兵力;左翼为色雷斯、塞萨利和希腊的骑兵。亚历山大派帕米尼欧指挥左翼,右翼则由他亲自指挥。亚历山大看出了对方排兵布阵上的错误,立即布置渡河进攻。但这时老将帕米尼欧提出了不同意见。帕米尼欧作战经验丰富,为人谨慎。他认为时间已晚,应在河边扎营,波斯人由于畏惧我军,必不敢在岸边扎营。等明天拂晓渡河必无困难。现在渡河进攻会有极大的危险。马其顿人要在如蝗的飞矢和梭镖下,冲过湍流,再爬上陡峭泥泞的河岸,然后才能进攻严阵以待的波斯军。这种行动太冒险了。他指出:

“出师首战失利,对目前来说,后果将很严重,对战争全局来说,将更为有害。”

帕米尼欧的意见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亚历山大却认为,机不可失,不能给敌人以重新列阵的机会。他回答说:

“这我知道,帕米尼欧。可是,在我们那么轻易地渡过赫勒斯滂海峡之后,如果让这条小溪挡住我们的去路,我认为这是可耻的。”

帕米尼欧是忠诚的,他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

但亚历山大也没有立即令部队渡河进攻,他在选择最佳进攻时刻。在一段时间内,两军隔岸对峙,一动不动,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波斯方面在等待,等马其顿人强渡时,迎头冲杀。突然,亚历山大一跃上马,令托勒密率领一支骑兵中队为前锋,令阿明塔斯率领近卫步兵、长枪骑兵和轻骑兵攻击波斯军左翼,吸引波斯骑兵增援左翼,从而削弱其中央的兵力,然后由他亲自率领近卫骑兵、近卫步兵与方阵兵攻击波斯军中央。冲锋号角一响,马其顿士兵立即高呼战斗口号,奋勇扑入河中,向对岸冲去。面对马其顿人来势凶猛的攻击,波斯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战斗异常激烈。当阿明塔斯的部队冲到对岸时,波斯人的箭矢和标枪从高处雨点般地投射过来,一些波斯骑兵还冲到河边阻击。于是,在河岸上展开了一场骑兵大混战,马其顿人拼命要登上彼岸,波斯人则千方百计阻拦。马其顿人终因寡不敌众,加上地势不利,伤亡惨重,许多士兵被急流冲走,另一些人在爬上对岸陡坡时陷入泥泞中不能自拔,有的死于箭矢或梭镖之下,那些活着渡过急流爬上岸的士兵也来不及重整队形就遭到攻击。在这危急关头,亚历山大率领右翼部队攻了过来,他身先士卒,领头杀入敌阵,与波斯人展开近身肉搏。接着,马其顿部队一队接一队地渡河攻了过来,在东河岸形成一场骑兵大战,鞍上人斗人,鞍下马战马,喊声震天,酣战如狂。混战中,亚历山大的部队逐渐占了上风,这不仅因为他们英勇顽强、纪律严格,而且也因为他们用的长矛比波斯人的短标枪更厉害。

但波斯人仍在拼命抵抗,当他们发现头戴白羽毛头盔的亚历山大时,他们中的几员大将都不约而同地向亚历山大处冲过来。古代战场,主将都亲临前线,勇敢者往往身先士卒,战斗在最激烈的地方。主将的勇敢是激发部下将士战斗激情的重要源泉。但主将的失利或死亡,也往往会导致战局的逆转。波斯人就是想通过把亚历山大阵斩马下来反败为胜。但亚历山大却在敌人的围攻中显现出他的无比勇敢。

亚历山大在敌人的围攻中,挥舞长矛,奋力抵抗。混战中,他的长矛折断了,他从卫士手中接过另一支,这时,一名波斯将领、大流士的女婿向他冲杀过来,亚历山大一闪身,挺长矛刺中他脸部,挑于马下。另一名波斯将领冲到,举起大刀劈在亚历山大头上,幸亏有头盔挡住,只劈掉了一块头盔。亚历山大奋起神威,挺枪又把他挑于马下,并用长矛刺透他的胸甲扎入心窝。这时,一名波斯将领已在亚历山大身后举起弯刀劈来,在这千钧一发时,亚历山大幼时的伙伴、奶妈的儿子克雷图斯拍马赶到,一刀砍断了这个波斯人的手臂,救了亚历山大。波斯人围攻亚历山大未得逞,却连损三将,士气大伤。波斯骑兵已无力支撑,节节败退。他们阵线的中央首先失陷,两翼的骑兵也被突破,全线溃退,争先恐后地夺路逃命,却被后面的步兵挡住了去路,步兵骑兵纠缠在一起,自相践踏,乱成一团。有1000多波斯骑兵被消灭,由于亚历山大并没穷追猛打,大部分波斯骑兵逃走了。

迈农率领希腊雇佣军坚守阵地,拼死战斗。亚历山大对这些为波斯人卖命的希腊人,恨之入骨,亲自率领方阵向他们冲击,同时令骑兵从四面八方把他们包围起来。雇佣军死伤无数,只剩下2000人时才投降。只有迈农带几名卫兵逃脱了。

亚历山大和波斯人的第一次正面战斗,就这样以亚历山大的完全胜利而告终。波斯方面损失惨重,有3名骑兵将领、2名雇佣军将领、大流士的女婿和妻舅及阿尔西克斯国王的孙子等重要将领阵亡,波斯骑兵战死2000,雇佣军死亡更多,还有2000希腊雇佣军作了俘虏。更为严重的是这一仗大大挫伤了波斯人的士气。

马其顿方面,亚历山大的亲兵马队有25人阵亡,他后来命著名雕刻家莱西普斯为这些阵亡者雕塑铜像,塑好后被竖立在希腊。阵亡的还有骑兵60人、步兵30人。第二天,亚历山大把所有的阵亡者连同他们的武器和其他装备一起埋葬了,并下令豁免他们的家属的一切税务和劳役。他对伤员也表示了极大的关怀,他亲自看望每一个伤员,查看伤情,讯问所受到的照顾情况,鼓励并聆听每个伤员讲述自己的战斗功绩。为了瓦解分化敌人,在重创敌人后,又故施仁慈,释放了一些波斯俘虏,并下令掩埋了阵亡的波斯人的尸体。但对那些被俘的希腊雇佣军,却又露出了另一副面孔,他下令把雇佣军的军官全部杀掉,把其余的人全都贬为奴隶,戴上脚镣,送到马其顿去开垦荒地。在严惩这些为波斯人卖命的希腊人的同时,却又采取一个出人意料的行动来安抚和取悦雅典人。他把300套波斯盔甲送到雅典,作为给雅典娜的祭礼,并在献词中写上“腓力和全希腊人(拉斯地蒙人除外)之子亚历山大敬献”字样。

随后,他任命马其顿的一位将军卡拉斯接任已逃跑的波斯总督阿西提斯的职位,管辖阿西提斯原来管辖的地区。他所任命的这位亚洲占领区的第一位官员,没有采用马其顿的官衔,也没有采用希腊的,而是沿用波斯的总督头衔。他还命令当地居民缴纳和过去同样数量的捐税,并号召逃往山区的人返回家园。这是一项具有深刻意义的决定,它表明,亚历山大要像波斯人那样统治亚洲占领区;这也预示,亚历山大帝国不是雅典帝国那样的,而是近似波斯帝国的。

格拉尼库斯河战役后,亚历山大的活动和措施显示,他不仅是个杰出的统帅,也是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在处理政治问题上的手段,其灵活和老练决不比其在军事上的逊色。

格拉尼库斯河一役虽不能说是场很大的战役,但对于亚历山大来说,这次战役的胜利是有决定意义的。这次胜利使亚历山大有了立足之地,为他打开了小亚细亚西部的门户。更为重要的是,这次胜利增强了将士们对亚历山大的信赖和追随他获取胜利的信心,也激发了波斯统治区不愿受波斯统治者的反波斯的勇气。

当然,格拉尼库斯河的胜利只是一个初步的胜利。波斯军的主力并没受到多大的打击,迈农也逃脱了,强大的波斯海军还安然无恙。亚历山大仍处于前后受攻的险地。前面有波斯陆军,后面有波斯海军和迈农率领的希腊雇佣军。他必须排除波斯海军和希腊雇佣军对他的威胁,才能后顾无忧地向东进军。他无力和波斯人在海上决战,但他可以攻占沿海城市和港口,使波斯海军失去根据地。这就是亚历山大的下一步计划。

亚历山大率部南下,向莱地亚的首府萨狄斯挺进。该城守卫部队指挥官不战而降,主动向亚历山大献出堡垒和财宝。亚历山大让这个投降的指挥官保留原职,随军征战,派一马其顿军官接管堡垒,允许萨狄斯人保持他们原有的风俗习惯。接着,他委派三名马其顿军官分别担任莱地亚的总督、税务官和堡垒司令,并留下一部分部队驻守。

亚历山大随后来到以弗所。守卫以弗所的雇佣军早在格拉尼库斯河战役的消息传来时就逃跑了,亚历山大的到来受到了居民的欢迎。亚历山大取消了该城的寡头政治,恢复了民主,召回了被放逐的居民。民主的恢复导致了多次集体报复行动,那些召来迈农的人、洗劫狄安娜女神庙的人、推倒腓力雕像的人等都被处死,支持僭主的人甚至他们的孩子都被愤怒的人们用石头砸死。亚历山大亲自干涉,才制止了这种报复行动。他也因此而很得人心。

小亚细亚沿海一带的希腊城邦的波斯总督纷纷逃往内地,亚历山大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顺利地一个又一个地接收了这些城邦。他摧毁了各地的寡头政治,建立起新的地方民主政权。他允许各地制订自己的法律,并继续缴纳和过去缴给波斯一样数目的捐税。由于他打着“解放”和恢复民主的旗号,有一些城邦是把他当解放者欢迎的。但也有不欢迎并进行抵抗的。在米利都,他就遭到波斯驻军的断然阻击。该城守将希望得到波斯舰队的支援,守住该城。但波斯舰队行动迟缓,坐失良机,致使该城港口被希腊舰队抢先占领了,当波斯舰队到来时,已经晚了,亚历山大已在三天前就把米利都包围了。由于得不到外援,这个重要的海港城市很快就被亚历山大攻陷了。

剑劈戈尔迪乌姆之结

波斯人有一支强大的舰队,掌握着制海权,但不知是什么原因,波斯人没有利用他们的这一优势。他们既没有利用舰队去阻止亚历山大横渡赫勒斯滂海峡,也没能在阻止亚历山大占领小亚细亚沿海城市中有所作为。波斯人甚至想都没想利用这支强大的舰队去扰乱马其顿的后方,煽动希腊的反马其顿势力。

亚历山大占领米利都之时,波斯海军曾想挑起一场海战,打击亚历山大的气焰。亚历山大的一些将领、特别是帕米尼欧,在陆战胜利的鼓舞下,也想在海上打败波斯人。帕米尼欧劝亚历山大向米利都港口外的波斯舰队发动进攻,因为有一只鹰落在亚历山大船尾的海岸上,帕米尼欧把这解释为海战的预兆,同时,他认为,如果打胜了,对整个远征有很大的好处,万一打败了影响也不会太大,因为波斯海军本来就控制了海上。他愿意亲自率领舰队和敌舰决一死战。亚历山大认为帕米尼欧的判断是错误的,他指出,用160只战船的小舰队去碰一支有400艘战船的大舰队,用那些缺乏训练的水兵去对付久经训练的由塞浦路斯和腓尼基水手组成的海军,简直是发疯。在毫无把握的情况下,他不能拿马其顿人的武艺和勇气去冒险。如果打败了,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害,并会引发希腊人的暴乱。他还指出,那只鹰是落在陆地上,这意味着,他将在陆地上打败波斯海军。

亚历山大的分析是正确的,这证明亚历山大的形势判断和指挥才能都高出他的副手一头。他扬长避短,发挥陆军的优势。他认为,只要把沿海的波斯海军基地都占领了,也就等于打垮了他们的舰队。这就是他从陆地上征服波斯舰队的计划。他不让海军出战,下令严密把守米利都港口,阻止波斯海军登陆,切断波斯海军的淡水供应,波斯海军除在海面游弋外,无计可施,只好离开米利都。

公元前334年夏,亚历山大干脆解散了他的海军,这一方面是考虑到这支希腊舰队根本无法战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占优的波斯人的舰队;同时,他还担心希腊海军在战败的情况下会倒戈反叛;另一方面是财政困难,他没有财力维持这支舰队。解散海军后,他把从海军中抽出来的兵力补充到陆军中去,率军向米利都以南的卡里亚挺进,去夺取波斯人的最后的海军基地——卡里亚的首府哈利卡纳苏斯。

哈利卡纳苏斯是波斯帝国从小亚细亚到爱琴海南部通道上的主要海军基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该城地势险要,城墙坚固,易守难攻。城外有一45英尺宽、22英尺深的护城河,它向陆地的一面有三个卫城,包括西北角海岸上的萨尔马西斯要塞和西南部靠海的小岛上的“国王堡垒”。这里集中了大批波斯部队和雇佣军,港口则有战船驻守。守城的指挥官就是从格拉尼库斯河战场上逃脱的雇佣军首领迈农,他早已被大流士任命为下亚细亚地区的总督和海军的总指挥。迈农作好了一切准备,他不只是要守住该城,他的目的是配合大流士,使亚历山大处于两面夹攻的境地。

公元前334年秋亚历山大兵临哈利卡纳苏斯城城下并面向该城安营扎寨。亚历山大知道,该城不是一两天就能攻下的,但也不能长期滞留在这里,因为有腹背受敌的危险,因此,必须尽一切可能早日夺取这个战略据点。哈利卡纳苏斯城的攻防战是异常激烈的。亚历山大在这里几次受挫。他先是令部队把护城河填平,然后竖起攻城塔。但波斯守军乘夜进行偷袭,虽被惊醒的马其顿部队赶了回去,那些好不容易竖起的攻城塔却被烧毁了。就这样,亚历山大千方百计攻城,而迈农则想方设法守城。攻城时,攻城塔和扭力石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无数大块石头从塔上擂过去,威力无比;迈农也搭起木塔,从木塔上向攻城塔上射箭、投火把,力图把攻城塔烧掉。经过多日的反复拼杀、攻夺,双方都死伤惨重,亚历山大的部队不仅有四五十人死亡,还牺牲了几个著名的军官。波斯方面损失更大,死亡近千人,负伤者就更多,城墙的一部分已倒塌,另一部分也已百孔千疮。哈利卡纳苏斯已无险可守了,也没有力量守了。在这种情况下,迈农和波斯将领欧戎托巴提斯开会,决定放弃该城,将部队的一部分撤到岛上的堡垒里,一部分撤到名叫萨马基斯的高地上。他们在撤出的同时,在大约当晚二更天,放火烧毁了用于对付攻城塔的木塔和一些军械库,城墙附近的民房也被烧毁,由于火猛风大,其他民房也被烧着了。亚历山大见城内火势猛烈,立即令部队进城救火,捉拿纵火者,不管是谁,抓住就当场处决。他还下令士兵抢救屋里被困的老百姓。

天明,亚历山大发现该城已无保存价值,便令部下把全城夷为平地,留下一些部队驻守残城和卡里亚地区。他考虑到波斯部队和雇佣军退守的堡垒和要塞地势险要,围攻要费很多时日,决定暂时放弃围攻。这个决定是明智的。这两个要塞直到一年后的公元前333年秋,经多次苦战,才最终被马其顿人攻下。

在卡里亚,亚历山大做了一件出乎人们意料和有违他老师亚里士多德教导的事,他没有像过去那样,任命马其顿人为当地总督,而是任命卡里亚的一位女王为卡里亚总督。这位女王叫阿达,原是老国王的妹妹和妻子,老国王去世后,她继位为王,在家族的内部冲突中,被赶下了台,只占有阿林达一地。亚历山大进入卡里亚地区,阿达就前往拜会,请求帮助,并把阿林达献给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占领哈利卡纳苏斯和卡里亚全境后,任命阿达统辖卡里亚全境。这说明,亚历山大已打破他只是马其顿国王和科林斯同盟盟主的身份的局限,不仅马其顿和希腊人是他的臣民,亚洲被征服地区的人民也是他的臣民。当然,他这样做可以缓和当地人和马其顿人的对立情绪,有利于巩固他对这一地区的统治。为了他的帝国,他已开始抛弃亚里士多德的亚洲人只能当奴隶的思想了。

同时,他还做了一件更令人难于理解和接受的事,阿达要认亚历山大为义子,亚历山大竟高兴地答应了。一位令人崇拜的马其顿的伟大国王竟成了一位蛮族女王的儿子!这种继嗣方式在古代是很普遍的,义子和亲子有同等的地位。亚历山大现在不是以征服者的身份而是以合法的君主的身份进行统治了。

他的上述行为显示了他政治家的胸怀,为了达到目的,他可以采取任何手段,当然也可屈身为一位土著女王的儿子。如果说,他的这一举动使他的部下有些疑惑不解,那么,他的下一个命令却使部下欢欣雀跃,皆大欢喜。他的部下的不少将士,是新婚不久出征的。他下令让这些人回马其顿和妻子团聚,度过冬天,来年春天再返回。他派皇家警卫队员托勒密作领队,由尼阿丘斯组织船只运送。他要求他们明年春天返回时,沿途招募骑兵和步兵,越多越好。

亚历山大计划利用冬天休整并征服周围地区。他派帕米尼欧率3000步兵和200骑兵向萨地斯、弗里吉亚进军。他自己则率军沿海岸线向莱西亚和潘菲利亚挺进。目的是占领沿海一带,使敌人的海军起不了作用。这次进军很顺利,大军到处,沿途城堡纷纷前来归顺,弗西利斯的使者还献给亚历山大一顶金王冠,表示奉他为他们的王。他委派总督等官员接管了莱西亚、弗西利斯等地。

亚历山大离开弗西利斯沿海向北进军途中,遇到阿斯潘达斯的全权代表前来献城,但乞求不要在城内驻军,亚历山大答应了他们,但要他们缴纳50金塔仑作军费,还要他们把为向波斯国王进贡而饲养的马匹交出来。阿斯潘达斯的代表答应了。但随后阿斯潘达斯人后悔了,不想履行他们的诺言。他们不但不把马匹交给派去接收的马其顿人,甚至款也不交。他们还加固城防,并把日用品搬进城里。亚历山大得知后,立即领兵前来把阿斯潘达斯团团围住。兵临城下,阿斯潘达斯人屈服了,他们派出代表,要求按原来的条件投降。亚历山大同意他们投降,但条件变了,更苛刻了。原来要交的马匹和钱款照旧交,钱款再增加50金塔仑,把最有权势的那些人交出来当人质,服从他指派的总督,每年向马其顿进贡。还要调查他们是否霸占了邻区的土地,因为有人控告他们。阿斯潘达斯人屈辱地接受了一切条件。

亚历山大处理完阿斯潘达斯的事情后,率军北上,向弗里吉亚挺进。沿途有只要大军一到就开城投降的,也有据城固守的。但挡不住亚历山大一路攻城夺寨。在塞拉那,驻守这里的弗里吉亚总督,由于久等援军不到,率领1000多守军投降了。亚历山大任命了新的弗里吉亚总督,然后率军向戈尔迪乌姆进发,同时,命令帕米尼欧也率军到那里与他会合。

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和帕米尼欧在戈尔迪乌姆会师了,那些返回马其顿和妻子共度冬季的新婚青年也在托勒密的率领下,来到这里与亚历山大会合,他们带来了一支生力军,其中有马其顿步兵3000人、骑兵400人、色雷斯骑兵200人和艾吉里亚士兵120人。几路大军会合使军营一片欢腾,军心振奋达到顶点。

亚历山大要把这种高昂的士气保持下去,为此,他做了一件令军心进一步振奋的事。

戈尔迪乌姆有一卫城,卫城上有戈儿迪和他儿子迈达斯的宫殿,宫殿里放有一辆戈尔迪的战车,车辕和车轭之间用一个无法解开的结连接。关于这辆车和这个绳结有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故事说:戈尔迪是古时弗里吉亚的一个穷人,有一次,他正在耕地,忽然有一只老鹰落在他的牛轭上,直到他卸牛时才飞走,戈尔迪以为这一定是什么兆头,便到台米萨斯去找人释疑,碰到一位姑娘,姑娘告诉他要回到现场去向宙斯献祭,于是,戈尔迪就请这位姑娘一起去向宙斯献祭,事后,戈尔迪娶了这姑娘为妻,后来生了个儿子叫迈达斯,弗里吉亚苦于内战时,有神喻说将有一辆战车给他们载来一位国王,他将制止内战。正在人们议论时,迈达斯和他的父母恰好驾着战车来到这里。弗里吉亚人以为神喻应验了,便立迈达斯为王,制止了内战。后来他把他父亲的战车放在卫城上,作为给宙斯的谢礼,感谢他派那只鹰下凡。这辆车还有一个故事,说谁能把车轭上的绳扣解开,谁就是亚洲的霸主。这个结非常结实,看不出头尾,还没有人能解开。亚历山大听说这个故事后,立刻产生了解开这个结的强烈欲望,他要通过解开这个结,使他的部下将士和老百姓相信,他就是亚洲的主人。

他很自信地带领卫士来到卫城,但他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个结的两端都巧妙地藏在结里,用手根本无法解开,而他既然来了,势成骑虎,不解开这个结,将会影响军心,动摇部下将士和老百姓对他的信任和崇拜,好在神喻并没有说用何种方式解结,在众人的注视下,他拔出了宝剑,一剑就把这个绳结劈开了,同时他大喊一声:“我把它解开了!”在场的人齐声欢呼,赞誉他是超凡的神人,只有他才能这样按神喻解开戈尔迪之结。这天晚上,雷电交加,亚历山大和他的将士更加高兴,因为通常都认为,这是上天示兆诸神的意愿将得到满足。第二天,亚历山大特向诸神献祭,感谢他们事先示谕,事后证实。

亚历山大剑断戈尔迪之结这件事,也可能仅仅是亚历山大的宣传,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它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亚历山大不仅用这一出人意料的举动(近代“哥伦布的鸡蛋”和这类似)显示他过人的智慧,也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他要做亚洲的主人。他征服亚洲之行,现在成了神的旨意、神的安排。他因此而可赢得更多的人民的拥戴,他的部下将士因此而更加振奋,他的敌人则因此而气馁。

亚历山大斩断戈尔迪之结,表明他注意激发和提高将士的士气,同时,他也通过关心将士的休息和娱乐来保持高昂的士气。战斗的间歇,他常在军中组织竞技、文学和音乐比赛等活动。亚历山大本人的生活也是有紧有松的,只要有可能,他也要享受悠闲的日子,遇上这样的一天,他一起床便祭祀诸神,然后吃早饭,剩余的时间或狩猎或执法或读书或处理军务。如果正在行军而军情又不紧的话,他往往挽弓练射,或从车上攀上跃下,锻炼体力。夜间安营后,他要洗浴,他会召来厨师头和面包师,询问他们是否已做好开晚饭的全部准备工作。亚历山大剑劈戈尔迪乌姆之结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

亚历山大总是和朋友们共进晚餐,席间,他会花费很长时间边饮酒边同朋友们叙谈。常参加这样的聚餐会的有他童年好友阿里斯坦德、赫斐斯申、克雷图斯、哈巴鲁斯及帕米尼欧之子菲洛塔斯等。亚历山大偶尔也会喝得酩酊大醉,但一般而言,他是很有节制的,并不酗酒成性。酒酣耳熟时他会和部属、朋友轻松地叙谈童年的往事,了解他们的思想。这样重温旧谊可使他和朋友、部属保持亲密的关系。

亚历山大的戈尔迪乌姆之行,不仅使军心大振,也使他的威名响遍小亚细亚内地。亚历山大要全力以赴去对付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