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十三章 交通运输

  本栏编辑 邓玉兰

  公路

  “概况”2012年,江西交通运输部门围绕规划抓落实,破解难题强保障,稳中求进促发展,实现“一个重大突破、两个历史新高、六个明显成效”。

  “一个重大突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实现4000千米的重大突破。建成奉新至铜鼓、浮梁至桃墅岭、德兴至上饶、吉安至莲花、抚州至吉安、赣州至崇义、龙南至杨村等7个项目,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18千米,占全国新增里程的5.6%,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260千米。续建九江新长江大桥、井冈山(厦坪)至睦村2个项目,开工建设九江绕城、宜春至万载、寻乌至全南、昌樟高速改扩建工程、昌九高速通远段高速扩建工程等5个项目。通车里程由上年的全国第十位跃升至全国第八位。高速公路密度由“十一五”末的1.85千米/百平方千米提高到2.55千米/百平方千米。国家高速公路网项目建设中江西境内“三纵四横”主骨架全面建成贯通。新增5个通往安徽、湖南、广东的高速通道,结束了9个县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全省通高速公路的县达到98个。

  “两个历史新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年度投资超过350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年中央补助资金57.22亿元,省高速投资集团年度融资超过300亿元,创造了国内和同行业企业融资的多项纪录。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352亿元,其中公路建设完成338亿元。交通重点工程占全省重点工程投资比例达17.6%。农村公路硬化里程累计超过10万千米,创历史新高。全省农村公路硬化总里程达到10.3万千米。以建设农村客运网络化体系、县乡道升级改造、新农村道路建设为重点,年内完成建设改造6300千米。农村公路成为农民群众最欢迎、最满意、最受益的“民生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六个明显成效。”公路、水路、运输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民生服务保障取得明显成效,安全监管和应急能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行业管理强化取得明显成效,科技教育、节能减排和信息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行业文明和自身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全年站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8亿元,同比增长145%。严格站场项目建设管理,开展项目季度督查工作。以省政府名义在宜春召开全省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现场会,明确创新加快项目建设的措施方法,推动了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的项目建设,2012年57个试点项目,已开工73个。大力推进综合运输一体化平台建设,开展客运、货运、旅游集散等枢纽站场项目前期工作,有效推动了项目建设,全年开展南昌综合客运枢纽、吉安河西物流园区、井冈山旅游客运站等15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其中6个项目已通过发改部门审批立项。宜春客运总站、抚州客运综合枢纽站、南昌综合客运枢纽、宜春汽车客运东站、井冈山经济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区、赣州综合物流园区等项目开工建设。完成遂川等6个罗霄山脉连片扶贫县级站前期工作,其中3个项目批准立项。

  道路运输生产指标实现稳步增长。到年底,全省营运汽车拥有量达到32.2万辆,其中营运客车1.9万辆、49.2万座位,增长2.2%、5.8%;营运载货汽车30.3万辆、182.2万吨位,增长11.8%、26.8%,吨位数增长快于车辆数增长,充分说明江西省货运车辆朝着大吨位、大型化方向发展。全省公路运输累计完成客运量7.8亿人次、旅客周转量371.9亿人千米、货运量11.4亿吨、货物周转2559.8亿吨千米,分别增长7.07%、9.09%、15.6%、23.85%,四大指标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分别为92%、38.1%、90.5%、74.7%,显示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全省城市公共汽电车9849辆(10899标台),完成城市公交客运量14.8亿人次,分别增长7.7%(8.9%)、4%;出租汽车16219辆,完成出租汽车客运量6.5亿人次,均增长5.5%。道路运输从业人员75.4万人,增长9.7%,其中持证上岗人员66.6万人,增长12.0%,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6.7万个。

  道路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圆满完成春运、“十一”黄金周等重点时段旅客运输,保障了煤、粮、油、矿等重点物资运输。景德镇市城市客运管理体制得到理顺,其管理职能已移交至市交通运输局,实现全省设区市层面城市客运管理体制的全部统一、统筹城乡客运发展。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进一步扩大,行政村班车通达率为91.4%。推进甩挂运输试点,萍乡市达金物流有限公司、江西三志物流有限公司和江西昌荣物流有限公司列入国家第二批公路甩挂运输试点项目。开展全省维修企业服务规范达标创建工作,全省共106户企业达标。全省建立健全了燃油消耗季度报表制度,每个设区市各选择一户客、货运企业作为能耗重点联系企业。组织全国机动车检测维修职称考试。大力发展运输辅助业,全年完成维修业务量333.8万辆次,培训机动车驾驶员62.5万人次,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的运输服务需求。

  “祁浮高速公路建成通车”8月28日,开工于2010年8月9日的祁门至浮梁高速公路工程建成通车。祁门至浮梁高速公路属江西省地方加密高速公路,是规划的江西省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7918”方案中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的加密线。

  该项目东起自赣皖交界处良禾口,与安徽省境内的黄山至祁门高速公路相连,向西经潘溪、西湖、中亭,横穿浮梁县西湖乡中部,终于赣皖交界处桃墅店,与济南至广州高速公路相交,路线全长15.66千米,总投资6.32亿元。项目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建设,路基宽24.5米,行车速度80千米/小时,全线桥梁13座、互通式立交2处(其中枢纽式互通1处)。

  “景德镇至鹰潭高速公路项目通过交通运输部竣工验收”9月12~13日,交通运输部对景德镇至鹰潭高速公路项目进行竣工验收。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李华以及来自全国各省的专家参加此次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委员会听取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接养单位、质量监督单位等工作情况的汇报,查阅工程建设有关文件和资料,对项目全线进行现场检查,认为景德镇至鹰潭公路路线平纵组合合理,线形顺适,排水系统完善,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齐全。经过4年多的通车试运营,公路各项功能完善,运转正常,项目符合竣工验收条件,同意该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并评定项目综合等级为优良。

  景德镇至鹰潭高速公路是济南至广州国家高速公路在江西境内的北段,是江西省规划的“三纵四横”公路主骨架的组成部分,公路全长202.63千米,北与安徽境内济广线安庆至景德镇高速公路相接,途经景德镇、上饶和鹰潭3个设区市的7个县(市、区),南与鹰瑞高速公路相接。工程于2005年11月22日开工建设,2007年11月28日建成通车试运营。

  “抚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12月31日,省重点工程抚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抚州至吉安高速公路项目是江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重要的地方加密高速公路,也是该省对接海西经济区的跨省主通道之一,全长179.19千米,工程总投资91.5亿元。其中抚州市境内全长98千米,投资55亿元。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26米。抚吉高速公路项目连接抚州和吉安两个设区市,起点位于抚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崇岗镇长岗街,与已建成的福银高速公路相连,终点为吉安市吉州区长塘镇,途经抚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临川区、崇仁县、宜黄县、乐安县和吉安市的永丰县、吉水县、吉州区等8个县(区)21个乡镇,终点接樟树至吉安高速公路,由此打通了福银与赣粤两条高速公路的横向连线。

  抚吉高速通车,结束了崇仁、宜黄、乐安3县无高速公路的历史。至此,抚州市所有县(区)全部通高速,初步形成抚州高速公路网,可使抚州至吉安的车程由以往的4小时缩短至2小时,也为抚州与吉安形成1小时经济圈提供了一条快速通道。

  “抚州市提前三年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至12月31日,抚州境内高速公路达4条计488千米,黎温高速公路,即云南昆明至上海国道主干线江西黎园至温家圳段,穿经抚州东乡境内34千米。京福高速公路,即北京至福州国道主干线江西温家圳至沙塘隘段,全长177.36千米,经抚州市临川区、南城县、黎川县,计158千米。鹰瑞高速公路,即济南至广州高速公路江西鹰潭至瑞金段,全长308.78千米,其中抚州境内198千米,总投资85亿元,途经金溪、资溪、南城、南丰和广昌5个县的21个乡镇,是抚州市至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最大、线路最长的一条高速公路。抚吉高速公路,即抚州至吉安高速公路,全长179.19千米,工程总投资91.5亿元,其中抚州市境内里程约98千米,投资55亿元,经抚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临川区、崇仁县、宜黄县、乐安县,终点接樟树至吉安高速公路。至此,抚州11个县区全部通高速公路,提前三年实现省委、省政府“十二五”末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

  (凌景坡)

  铁路

  “概况”2012年,南昌铁路局管辖赣闽两省境内以及鄂湘两省部分铁路。具体线路分界站(点):京九线北端(蔡山站)K1277+000处与武汉铁路局分界,京九线南端(定南站)K2008+200处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分界;沪昆线东端(新塘边站)K502+200处与上海铁路局分界,沪昆线西端(株洲站)K1102+000处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分界;皖赣线(倒湖站)K342+500处与上海铁路局分界;武九线(西河村站)K185+809处与武汉铁路局分界;合九线(孔垄站)K278+871处与上海铁路局分界;漳龙线(琥市站)K143+037处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分界;铜九线(香隅站)K164+000处与上海铁路局分界;杭深线(苍南站)K664+589处与上海铁路局分界。年末,南昌铁路局营业里程5166.3千米(江西2697.2千米)。其中,国家铁路营业里程3810千米(江西2543.1千米),合资铁路营业里程1356.3千米(江西154.0千米)。线路总延展里程1.02万千米,比上年增加373千米,增长3.8%。复线里程2230.5千米,复线率为43.2%。电气化里程3413.1千米,电气化率66.1%,增长1.5%。国家铁路正线无缝线路里程4328.6千米,比上年增加123.5千米,无缝化率74.9%。时速120千米及以上线路营业里程2545.4千米,时速160千米及以上线路营业里程1186.0千米,时速200千米及以上线路营业里程1104.1千米,时速250千米线路营业里程570.2千米。

  全年完成17个基建大中型项目投资计划482.44亿元(含合资项目),完成计划率100%。铁路沿线绿化里程2841千米,比上年增加224千米。

  4月26日鹅岭隧道贯通仪式。

  2012年,南昌铁路局实际运输收入176.24亿元,比上年增收4.74亿元,增长2.8%,完成年度预算94.2%,较预算欠收10.88亿元。其中旅客票价96.39亿元,增收6.18亿元,增长6.9%;货物运费50亿元,减收1.05亿元,下降2.1%;其他收入17.06亿元,增收6792.7万元,增长4.1%;建设基金12.79亿元,减收1.07亿元,下降7.7%。

  年内,铁路发送旅客1.17亿人,增加771.4万人,增长7%。其中管内旅客发送7454.6万人,增加670.2万人,增长9.9%;直通旅客发送4277.1万人,增加102.8万人,增长2.5%;中转人数2.4万人,减少1.6万人,下降40.1%。

  年内,铁路发送货物9310.5万吨,减少395.5万吨,下降4.1%。其中管内货物发送6151.1万吨,增加72.4万吨,增长1.2%;直通货物发送3159.4万吨,减少467.9万吨,下降12.9%。重点物资运输有增有减。煤炭完成2330万吨,减少583.6万吨,下降20.0%;粮食完成64.0万吨,减少54.7万吨,下降46.1%;化肥完成179.6万吨,减少10.5万吨,下降5.5%;石油完成294.0万吨,增加13.3万吨,增长4.8%;钢铁完成1077.8万吨,减少17.7万吨,下降1.6%;金矿完成2349.4万吨,增加436.2万吨,增长22.8%。

  “发展实力增强”2012年,南昌铁路局增加动车组11组,配属达到65组。机车配属1215台,增加和谐型大功率电力机车92台,电力牵引比重占71%;客车配属2895辆,增加空调客车407辆,空调客车比重占80.1%。铺设无缝线路541.9千米。车辆5T和GSM-R无线网络、CTC调度集中、CTCS-2列控系统等先进设备设施覆盖面扩大。全年下达科研开发经费506万元,科研攻关项目54项。举办各类脱产培训班618期,培训干部1.31万人次、职工1.69万人次。晋升工人技师446人、高级技师60人,南昌铁路局技师、高级技师分别达到4090人和299人。

  “服务质量提升”年内,开展“服务旅客创先争优”和“货运服务质量年”活动,完善客货服务标准,增强干部职工服务意识,落实便民利民措施。加大投入,改善服务设施,提高站车保洁质量,保证旅客货主基本服务需求。增开动车组15对,提升3对旅客列车等级。在完善电话订票、互联网售票系统的基础上,购置58台自动换票机并推出地级以上城市订送票服务,将车票代售点延伸到181个乡镇。规划建设84个VIP候车服务区,方便旅客购票和出行。实施货运组织改革,推进货运网上受理,严格按“实货制”安排装车,为货主提供方便快捷的运输服务。加强客服中心建设,客服座席由15个增至32个,人工电话接通率81%,在服务社会、展示形象中赢得旅客货主的认可。

  “多元化经营发展”2012年末,南昌铁路局非运输企业(法人企业)48家,全年完成营业收入162.92亿元,增加52.05亿元,增长47.0%。多元化经营平均从业人数9208人,减少2348人,下降20.3%。劳动生产率为176.94万元/人,增长83.8%。

  “综合能耗降低”2012年,南昌铁路局单位运输工作量综合能耗4.32吨标煤/百万换算吨千米,比铁道部指标计划降低0.7%。能源消耗73.99万吨标准煤,减少2.53万吨标准煤,下降3.3%。其中,煤炭消耗1.42万吨,减少423.47吨,下降2.9%;柴油消耗28.25万吨,减少3.99万吨,下降12.4%;电力消耗25.39亿千瓦小时,增加2.70亿千瓦时,上升11.9%;汽油消耗2250.39吨,减少7.37吨,下降0.3%。新鲜水消耗2078.80万吨,减少80.58万吨,下降3.7%。

  “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年内,南昌铁路局化学需氧量排放量77.39吨,比铁道部计划减少0.61吨,降低0.8%,比上年减少2.49吨,降低3.1%。二氧化硫排放量135吨,比铁道部计划减少4吨,降低2.9%。

  “衡茶吉铁路鹅岭隧道贯通”4月26日,全长10.45千米的衡茶吉铁路鹅岭隧道贯通。鹅岭隧道位于井冈山下的鹅岭乡,横穿罗霄山脉,是江西境内最长的铁路隧道,也是衡茶吉铁路第一长隧道。隧道为单线行车,设计时速160千米,预留时速200千米。

  鹅岭隧道途经8条断层破碎带、3个褶皱带,岩体节理裂隙发育,被列为极高风险隧道。2009年5月开工,衡茶吉铁路建设指挥部加强隧道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采用地质雷达、红外探水、超前地质钻孔等科技设备,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实现工程人身安全零死亡。

  衡茶吉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起京广线衡阳站、东接吉井线井冈山站,正线全长211千米(江西境内49千米)。建成通车后,井冈山至衡阳只需1个半小时。

  “鹰厦铁路线实现无缝化”鹰厦铁路修建于特殊年代,线路等级低,维修作业难,多个区段为国内最小的250米半径曲线。鹰厦线无缝化改造始于2005年7月,至2012年11月23日,全线彻底告别轨缝。持续半个世纪的轮轨撞击声在鹰厦线永久消失。承担施工任务的单位是南昌铁路局鹰潭工务机械段。

  (刘仁)

  民航

  “概况”截至2012年,江西省机场集团公司已建成南昌与京、沪、穗之间的穿梭航班,构建通达国内44个城市的航线网络,开通南昌直达曼谷、首尔、香港、台北的国际地区航线,架起了江西对接长珠闽、连通港澳台的空中交通走廊。省机场集团公司先后获得江西省发展提升年工作先进单位、“十一五”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江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先进单位、江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江西最具影响力企业、南昌市开放型经济行政服务奖等荣誉称号。

  全年省机场集团公司完成旅客吞吐量752.03万人次,起降7.24万架次,货邮吞吐量4.53万吨。其中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601.82万人次,赣州机场分公司完成旅客吞吐量60.17万人次,吉安机场分公司完成旅客吞吐量40.16万人次,景德镇机场分公司完成旅客吞吐量42.55万人次,九江机场分公司完成旅客吞吐量7.33万人次。

  安全形势保持平稳。2012年,江西省机场集团公司加强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开展安全教育和专项整治,应急处置能力稳步提升。10月9日,南昌机场成功处置CA1578航班非法干扰事件,保障了十八大期间运行安全。年内,全集团5个运营机场未发生责任范围内事故、事故征候及其他严重不安全事件,实现第九个安全年。

  “服务质量稳中有升”2012年,江西省机场集团公司面向社会发布以“热情”为核心价值的品牌理念和LOGO。机场运行品质及客户满意度稳中有升,南昌机场ACI全年旅客整体满意度测评为4.71分,其中二季度达到4.73分,在全球500万~1500万量级机场排名第二。

  “运输生产快速发展”2012年,南昌昌北国际机场运输生产总量从全国31位上升至29位。新开柳州、鄂尔多斯、乌鲁木齐、银川、西宁5个空白点城市航班,共通航44个城市。开通曼谷--南昌旅游包机和南昌--首尔定期旅游航班。首次在正班南昌--台北航线上实现A330宽体客机运营。年内,厦航南昌分公司投入运力为1440架次,东航江西分公司为8951架次。年内,省旅游局与省机场集团公司签订《航空旅游战略合作协议》。省市政府也积极推动江西省航空运输发展,明确提出2013年航空发展资金配套比例和支持方向(省、市按1:2配套)。各支线机场所在地政府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各地政府累计投入1.9亿元助力江西航空市场开拓。

  “稳步推进基本建设”2012年,省机场集团公司基本建设稳步推进。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项目进入决算收尾阶段,宜春明月山机场工程飞行区工程于10月23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12月26日,航站区非民航专业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全年省机场集团公司固定资产投资计划5.17亿元(其中争取到政府及民航补贴资金1574万元),实施完成4.04亿元。

  “宜春机场分公司正式运行”根据省机场集团公司与宜春市政府签订的《宜春明月山机场管理体制协议》,11月14日,宜春机场分公司正式成立。宜春明月山机场位于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湖田镇,属国家和江西省“十一五”建设规划的重点项目,该项目于2011年11月17日破土动工,建成航站楼面积为7164平方米,飞行区等级按4C标准设计,跑道长度为2400米,垂直联络道长度为210米,站坪面积2.3万平方米,3个C类机位,其中,两个近机位,一个自滑机位,工程总投资为5.93亿元。

  “上饶三清山机场奠基”7月8日,上饶三清山机场在上饶县尊桥乡举行奠基仪式。三清山机场是江西省“十二五”期间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之一,是江西省第七个民用机场。一期投资6.62亿元,按4C级标准新建2400米跑道,6000平方米的航站楼,以及空管、供电、供水、供油等配套设施。

  (谢丽)

  水路

  “概况”2012年,全省完成全社会水路货物运输量7915.6万吨,货物周转量201.66亿吨千米,同比分别增长6.6%和2.8%,旅客运输量254.8万人次,旅客周转量3169万人千米。内河完成货物运量7426.2万吨,货物周转量133亿吨千米。其中进入长江干流的货物运量1191.7万吨,货物周转量56.35亿吨千米;沿海完成货物运量489.4万吨,货物周转量68.66亿吨千米,分别增长1.8%和下降1.2%。

  至年底,全省内河拥有各类运输船舶4188艘,增加26艘;船舶净载重量总计225.29万吨位,增加16.66万吨位;载客量总计1.10万客位,减少647客位;船舶总功率70.88千瓦,减少1.04万千瓦。沿海运输船舶51艘,与上年持平。总载重量为22.20万吨位,增加5851吨位,功率为6.28万千瓦,减少262千瓦。全省水运经营业户根据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依据航道条件的改善,着力更新改造老旧的运输船舶,大力进行经营结构和船舶运力结构的调整,更新改造和新增船舶向大型化、标准化方向发展,2012年全省货物运输船舶平均吨位达到585吨。旅客运输的格局还是长途旅客运输呈萎缩趋势,短途的特别是库区内和旅游景点的旅客运输量保持上年同期水平,客运船舶向安全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2012年,全省拥有港口59个,港区73个,港口管理部门66个,港口经营人1071户,船厂19户。其中生产性码头泊位1721个,泊位总长度6.34万米;非生产用泊位75个,泊位总长3765米。最大靠泊能力5000吨级,拥有千吨级以上泊位116个。

  年内,全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53亿吨,其中出口1.71亿万吨,进口8191.4万吨,分别增长7.3%、5.6%、10.9%;旅客吞吐量为467.4万人次,下降1.7%,其中出港233.3万人次,进港234.1人次,分别增长1.4%、-4.7%。集装箱吞吐量为22.6万标准箱、256.1万吨,分别增长10.8%、7.7%。

  全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9.52亿元。其中,建筑工程4.24亿元,设备购置3.28亿万元,其他费用2亿元。施工项目17个,其中年内新开工2个,建成项目1个。新建客运码头泊位4个,泊位岸线长度160米,新增旅客通过能力10万人/年。

  重点港口建设项目方面,总投资24.38亿元的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2012年完成投资8.06亿元。截至年底,累计完成总投资19.10亿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10.92亿元,设备投资4.46亿元,其他投资3.72亿元。赣江(南昌--湖口)航道整治(改善二级航道)工程计划总投资1.83亿元,整个工程正紧张进行,完成建安工程费1.05亿元,预计2013年12月底可全部完工。南昌龙头岗综合码头一期工程于11月2日召开开工建设动员会,12月27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凌成兴下达开工令,南昌龙头岗综合码头一期工程正式开工。万年港综合码头工程水工部分及道路堆场及大型土石方工程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机械设备购置招标工作,已完成投资4650万元,占总投资的59%。

  中小港站建设有序进行,完成永丰县龙蟠客运码头工程、吉安县敖城货运码头工程、弋阳龟峰旅游客运码头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上饶龙潭湖旅游客运码头工程的浮码头设备正在进行招标工作,中小港站建设的工程质量合格率继续保持100%,未发生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

  “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首台发电机组并网成功”2月29日,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首台发电机组首次并网成功。继船闸通航后,首台发电机组成功并网标志着该项目正式产生发电效益。石虎塘航电枢纽是一座以航运为主,兼顾发电等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建设项目。项目包括:渠化赣江III级航道38千米,建成千吨级船闸1座,设计单向年通过能力880万吨。装机容量120兆瓦发电厂1座,年平均发电量5.27亿千瓦小时。

  “赣江东河航道整治工程交工验收”3月30日,赣江东河(南昌--瓢山)航道整治工程交工验收会在南昌召开。省局基建处、南昌分局、上饶分局、路港局及航道局负责人及省交通运输厅、省交通工程质监站相关人员,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与会人员察看工程现场,听取工程参建各方的情况汇报,经认真研究,一致认为工程达到设计要求,符合交工验收条件。省交通工程质监站对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为合格。

  赣江东河(南昌--瓢山)航道整治工程上起南昌八一大桥,下至鄱阳湖瓢山江佳尾,在此与信江航道工程的湖区航道相连,全长87千米。整个工程由疏浚工程、筑坝工程、护岸工程、航标工程及配套设施工程、环保工程组成。工程于2007年11月28日正式启动,2010年年末竣工。

  “海螺水泥专用码头工程通过竣工验收”4月11日,南昌市港航管理处主持召开江西赣江海螺水泥专用码头工程竣工验收会。参加会议的有省港航管理局、省质监站、省安监局、南昌市地方海事局、市环保局、新建县消防大队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会上,竣工验收小组听取该码头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工作报告,审核竣工验收的各项资料,并现场查看工程实体质量。通过现场查看和资料审核,验收小组认为码头各项手续基本完善,设计先进合理,工程质量优良,符合港口工程竣工验收的有关规定,同意该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江西赣江海螺水泥专用码头位于赣江西支左岸龙头岗港区内,使用岸线380米,建设1000吨级货运泊位4个,设计年通过能力450万吨,工程概算6234.39万元。

  “中石油湖口油库码头项目通过竣工验收”由九江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组成的中国石油江西九江湖口油库码头竣工验收委员会于7月中旬对该工程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委员会成员深入工程现场进行踏勘,并听取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关于该工程的情况汇报以及质量监督部门的工作报告、建设单位的试运行情况报告,审查工程竣工验收资料。验收委员会认为竣工验收资料齐全,设备安全运行,各项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经使用单位试运行,满足使用要求,具备竣工验收条件,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评定为合格,同意该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该码头正式投入使用。

  中石油湖口油库码头工程于2010年9月开工,2011年2月完工,同年5月进入试运行。工程建设3000吨级成品油泊位1个,设计年成品油吞吐量91万吨,设计年通过能力102万吨。

  “南昌港集装箱吞吐量再创历史新高”2012年,在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速趋缓的形势下,南昌港年内集装箱年吞吐量和月吞吐量分别再次刷新历史记录,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6.61万标箱,增长7%。其中重箱4.72标箱,增长3%;空箱1.89万标箱,增长19%。二、三季度受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影响,集装箱运输船舶进出港减少,导致港口吞吐量下降。在此不利局面下,通过狠抓管理、加强服务、挖掘潜力,在三季度末的九月份单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680标箱,创月度新高,四季度赣江、鄱阳湖出现丰水位,集装箱年吞吐量保持了稳步上升的态势,再度创下历史新高。

  (凌景坡)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