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八章 文人和秋

  寒蝉几声,落叶几片。当夏日燃尽最后一点火热时,那段万紫千红、叠碧堆翠的记忆便姗然退去,雁去一声声:秋到了。

  古人曾经感慨“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失意人眼中秋是悲凉的,却也未否定秋之壮伟。高天下,风清云淡,萧萧落木,花叶飘零。卷帘西风不再似夏季扶柳,淅沥秋雨不再象春日如酥。失意人往往更充满诗意。无论独步幽径,或并肩古桥,要么叹赏路边瘦菊,要么吟哦池中残荷。秋在此时诚如一种心情,最能打动困惑的人。

  文人与秋总有一种不解之缘。失意中的文人能更多感知秋的落寞。东坡泪眼问花,清照舴艋载愁,太白举杯邀月,子美惊心别恨。文人是敏感的,可洞察于精微,感味大千万变,情仇离合。

  文人也是寂寞的。在霜月倾洒,白露映窗的漫漫秋夜里,耿耿秋灯下,遐迩凝思,纵横古今。他们领悟到一切愉悦和喧腾终会销声匿迹,于是常常在喧嚣中卓然沉默,在宁静中反躬自省,找寻生活的崇高,诠释生命的本来。

  文人又是超拔的。他们已敏锐地觉察到:秋过后必要经历一段萧索才能重回蓬勃,只要耐住一时孤独才可步入高境。于是,他们惯于在平淡中从容地经历和感味,不缠绵于恩怨是非,不起落于狂喜痛悲。因为并不试图让人接受他们固有的高昂与消沉,所以脸上多了一份洒脱,行动上多了一份坦然。

  文人眼中的秋是一种境界,秋色里的文人自成一种高格。

  成长心曲

  历数日记,在大学第一年里,我度过了七十二个彷徨的日子。我不允许自己再有那么多的不确定,我必须明确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和必须做些什么。抱着这个信念,我开始规划起大二的生活。我不但要适应环境,过好充实而独立的每—天,而且要进一步地丰富自己,改造自己,争取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有新的突破。为了自信的将来,就要着眼于切实的现在。

  读书还是每天的主题,不但课下读,在枯燥无味的专业课上也要读,因为对自己实在提不起兴趣而又与主导方向无足轻重的东西,也没必要强逼自己。在读书范围上我在以文学为主的前提下,还广泛涉猎心理学、美学、社会学、人类学、逻辑学等人文学科,以博采众家之长兼收并蓄为我所用。读书尽兴时,我也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读书为我增添了力量,使我的创作不再是苍白无力。

  有力量和涵藏的人,创造起来才更游刃有余。大二刚开始,我便更加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抓住机会在汉写课上做演讲,在哲学课上做报告。我参加公开招聘会,并加入校内两个文学社团。我在编辑部和外联部工作期间,认真地写稿,审稿,编稿,投入地进行专题演讲和读书报告,并渐渐形成了个人风格:语速缓慢,情绪激昂,强调重音,掷地有声。我深知我的文章和语言之所以能打动读者和听众,不仅仅是因为我的文采和声音,而主要是因为我的精神力量与人格力量,因此我必须不断地完善人格,加强精神修养。

  在担任协会职务期间,我锻炼自己的组织和领导能力,与会友通力合作,发挥各自的长处,争取办好每一期版报。我们的工作量很大,往往要用上两天的时间出版。我除了要负责六个版面稿件的统筹安排以外,还要负责两到三版的直接撰稿,尤其版头的撰写难度很大。不过听同学说常有驻足观看的校友在那里抄写和默读我的版头文章,我也时常接到一些来信谈他们对我文章的感觉或感动,我觉得欣慰。除了会内工作,我还积极地与外校社团建立联系,由此我认识了更多的朋友,也在现实中提高了做事能力。既有名师贤人的指点,也不乏诤友的劝谏,我觉得未来的路宽了许多。

  岁月给了我成长的机会,我也回报给它一份坚强和收成。我将前行,义无返顾。

  一点体味

  成功,的确是个令人垂涎的词眼。大千世界人们忙碌的目的,无非就是希望自己能干出个名堂来,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在求学的道路上,我已走过了十九个春秋,回顾一下自己所走的路,既是平平淡淡亦是铮铮有声。是的,这是一条苦甜相伴的路,奋斗的艰苦,收获的喜悦,失败的酸楚,成功的欣慰,我早巳深味——这色彩斑斓的生活。

  多少次,父母为我出色的学习成果欣喜万分;多少回,老师的褒奖,同学的敬慕,更使我受宠若惊。在这个时候,我才尝得了轻松快乐,因为我没有令关心我的人失望,我没有令努力的汗水白流!成在一时,功在平时。每一次成功的背后,相约的是苦,相伴的是累。

  晓风初起,我正诵读信心的长诗;娇日当空,我正推理意志的元素;夜深露重,我又演算耐力的方程式。对朋友的邀请,我说抱歉;对电视的吸引,我视而不见,对琴棋书画,我已将其封入不知名的角落……紧张,成了我学习生活的“惯性”,重复是“周期”。然而,这一切却使我并不感到无聊,因为我始终在收获着,收获着希望……

  久之,我有了成功,有了力量,有了对未来的自信……

  于是,便有这一点体味。

  友情岁月

  “咳咳……”我又感冒了,每年冬天都逃不了,这对我来说早已不稀奇了。我一病起来十分难缠,咳嗽没完没了,还持续几天高烧不退,自己遭罪,也拖累了朋友。他们对我嘘寒问暖,为我端饭送药,陪我看病打针。冬是冷的,但每每想起朋友的善良和友爱时,总会令我心头一热。

  友谊是一种助力,总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带给你真切的关怀和照顾,使快乐倍增,悲哀减半。

  常常是,因为别人的冷眼和无视而痛感茫然和心寒,又因别人的良言和帮助而顿觉畅意和肠热。我的过于敏感和心重常令朋友们担待不起,而我又以倔强的我行我素,表现与环境的不合作。于是在冒冒然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同时,缄默与独处成为至理名言。寂寞与失落中,才真正懂得:和谐的友谊需要宽容与豁达。

  一个飘雪的日子,朋友都记得那天对我有特别的含义。一张卡,一本书,一盘磁带,或只是默默地陪我吃一顿简单的晚饭。不同的朋友总有表达这份情谊的不同方式,虽然不说出,也许未做到,只要彼此心里存有一份至诚的郑重,也就足以让人去体会和感动。

  友谊是一种默契,而这心灵的契合绝非貌合神离。就在相互心照不宣中,真正的朋友已为你想到、说到和做到。

  严肃和说笑必要时我都缺少。自私和虚伪是我难以容忍的,庸俗与狭隘是我所鄙弃的。我还原始和固执,朋友从我这里更多读到的是紧张、沉重和压抑。交往中,我们缺少轻松的话题,更极少有玩笑和打趣,与朋友沟通变得很困难,拒绝和疏远也就再所难免,尽管我们之间仍能相互理解和信任。我相信友情亦缘,不能苛求得到,不要勉强维持。

  我感谢,在错过、悔过、喜过、怨过的历程中,我不孤单,因为犹有知交的慰勉和挚友的扶助。同享生命的岁月,生活将会微笑着继续。

  文学十年

  非典那年我看了电视歌手大奖赛,看那个散文家评委吹得邪乎,使我对当代文人的劣根性有了直接认识。小题大做,借题发挥,也许是一种管用的伎俩,至少我也在用。

  九四年之前,我也爱好学习语文,偶尔能被古诗词文句深深打动。1989年12月参加初一作文比赛获地区第二名,奖一高级日记本,我便开始在上面涂鸦,初三时有了笔名,日记里的文字就叫《信恒志》,像中学生毕业代表作。这个蓝绒菊花印本直到大一上半年快结束时才耗尽纸张,我现在还保留着。高中三年共写文几十不成体统成文稀少发文三篇,真够寒碜的!所以一九九四年五一弃理从文前的懵懂努力或曰理想吧,统统归入文学启蒙阶段——不得不谦虚。从1994年6月24日发表第一篇作品以来,我已经从文十年了,一直没有放弃。但我不想当功能性作家,怕沾染不良习气,急功近利,以卖文为生是被我鄙弃的。文学只是一种我酷爱的兴趣,文人只是我的存在状态,不应该牵扯到谋生和功利。所以从事文学这么多年,愈加淡化名利幻想。一味浪漫地“精记人生”,计就月中擒玉兔,谋成日里捉金乌。

  曾经对朋友师长说过自己伟大的理想:追随鲁迅先生的足迹,写出国人魂灵。我的天性跳荡不羁,志趣性情一至于此,才华放肆得却远不如陈确、袁宏道、李卓吾、王小波,也不能大气崇高,诗仿李杜文学苏曹。憾事,喜事?不去分辨,不想负重曲己,丧失真性至情。我相信,文学中有信恒的精神存在,有庄酷的渴望复活。自由是自由人的信仰,快乐是快乐者的希望。

  于是,关于理想,曾经坚定地执着实现,在积重难返的爱情,苦不堪言的友情,长吁短叹的亲情,若即若离的恍惚人情感触中,变得遥远和忘却。

  理想是什么?文学是什么?

  如果你有一张机票

  你是否愿意登上快乐的飞机

  飞往我为你守侯的天堂

  如果你有一张船票

  你是否愿意驾驶自由的航船

  徜徉在我期待的海洋

  传说在海与天之间

  有个热爱你的人望眼欲穿地张望

  真诚化作纵情四海

  热情烧成纵火天堂

  绿色的大海红色的天堂

  我用黑色的文笔

  书写蓝色的理想

  这理想的年代,就是文学十年啊!十年文学,仍无藉藉之名。仅纪念1994—2004.

  自励二十年

  二十年,风雨飘摇的日子里,我的痛苦与困惑定格成执着。

  二十年,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的快乐与随缘定格成达观。

  二十年,世事微小的变迁,折进苦短的人生,显得多么的巨大。从会做坏事的儿童,到做过错事的少年,再到时而做些无聊事的青年,平凡的历程也有不凡和出色。其实,轰轰烈烈的事业并不很多和常有,唯自然平淡的生活,才是真实,才能长久。

  二十年,辛苦劳累的奋斗,使本有缺撼的人生,变得充实而有力量。从幼稚园,小学,到中学,大学,在每一天的紧张和奔忙中,学知识,学生活,学做人。计算着得失,权衡着利弊,思量着荣辱。似有倦意的心不会再刻意于痛悲与狂喜,无论在治业,在求学,唯知用信心、汗水和毅力,去争取不做碌碌的平庸。

  二十年,苦乐从容的经厉,造就丰富独特的内在:不卑不亢,自信自强。初涉人生,避免不了盲目与无知,我庆幸自己仍不失单纯。曾也希图,痛快淋漓地表达自我,坦然自若地面对一切。因为我知道,热衷空名与荣利,奢求显赫与权贵,都是一种偏激和狭隘,易使人变得庸俗和过于执迷。于是,唯愿自己始终以豁达的心境,卓然立于人间,寻到人的本真。

  二十年,我不贫穷,因为我有亲人和朋友。亲情给我幸福,友谊令我感动。我以真心,爱心,细心,去打动周围或远方关怀我的人;我以我的诚挚去理解和帮助我的朋友。我珍视亲情,友情,以至将来的爱情。我一如既往,追求生命至真,人格至善,情物至美,并且深深懂得,情义难得,情义无价,唯用我特别的方式回报。

  七千三百多个日日夜夜,或可怀念,或已忘记。记下我感慨的思绪,献给逝去的二十年,慰勉过去,励志将来。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