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皇帝也要寻真爱——顺治与董鄂妃

  皇帝不是一般人,是一国之君,是政治家,好皇帝往往不是好情人,好皇后是母仪天下,统率六宫,似手与皇帝关系不大,面对这条规矩,多情多欲的顺治可不打算遵守。顺治对配偶正妻十分重视,这位风流倜傥的少年天子所倾慕的女子,既要是“佳丽”,又是“才女”。

  顺治与第一位皇后的结合完全是场政治婚姻。清入关以前,满族往往把婚姻作为政治斗争的一种重要手段,使帝王家族与皇后蒙古家族结成联盟,借以发展势力,巩固政权。顺治八年,大清国有了一位国母,她是皇太后的亲侄女,福临的表姐,但对这门亲事,福临打心眼儿里不乐意。因为这是多尔衮在世时为他订的婚。另一方面,这是满蒙联姻的政治婚姻,而此时顺治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他不愿为政治而牺牲婚姻。所以,当准皇后被从蒙古送到皇都时,清宫大臣都奏请马上举行婚礼时,顺治断然拒绝。但一国之君的责任,让顺治不敢贸然在亲密的满蒙关系中制造裂痕,为了江山社稷,小顺治让步了,承认了这门亲事,终于在拖了半年之后,委屈地当了新郎官。

  勉强的婚姻,在一开始就注定是个悲剧,这位蒙古公主虽美丽聪慧,气质高贵,但偏偏是个小姐脾气,十四岁的新郎皇帝和十六岁的新娘皇后在洞房花烛夜里爆发了战争,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合卺之夕,意志即不协。”顺治虽仅十四岁,但早熟的惊人,汉文化修养极好,连古汉语程度艰深的佛经,也能毫无困难地阅读,而这位蒙古娘娘别说汉字,连蒙古字也不认几个,她既不会讲满语,也不会说汉语,只能与顺治用蒙语交流。而且生性刁蛮,在宫中稍有不如意之事,就打骂太监和宫女,每天无所事事,只热衷于各种名贵的首饰。对皇后、对姻婚充满了希望的顺治遇到这样一位与他在各方面都不搭调的后宫娘娘。忍了三年之后,顺治终于爆发了,他废掉了这位皇后,改立她为静妃,但满蒙联姻这条政策不能变,不久,顺治迎来了第二位蒙古皇后,这位皇后虽不骄生惯养,却胆小如鼠,见到皇帝就手足无措,而且和前一位皇后一样,顺治根本没法与她进行思想上的交流。

  两位正宫娘娘让顺治失望至极,但他又不甘心自己的婚姻就这样失败,于是他流连于花丛之中,希望找到自己的爱情,他希望他的皇后不仅仅拥有美丽,也不必非得具有高贵的血统,他期望的是意志相协,情投意合,要求有爱情基础的婚姻,此外,还要求与他这个皇帝相配的才行,这种带有个性解放色彩的婚姻观念,实在是超越了他所处的历史时代,更是超越了皇帝地位给予他的责任,于是他在一次次的婚姻中被碰得头破血流。也许,上苍是被他的执著感动了,决定给他以满足,于是一个非凡的女子走进了他的生活,在他的生命历程中卷起了惊天狂涛,她就是董鄂妃。

  董鄂妃是满洲正白旗人,属于地位高贵的上三旗,她的父亲鄂硕,是正白旗的中级军官,她的母亲据说是江南才女,为苏州世家女,一次到济南,被鄂硕抢走,欲聘她为妾,她抵死不从,还留下了一首绝命诗:“生小盈盈翡翠中,那堪多难涕穷途。不禁弱质成囚系。魂化杜鹃啼血红。”写完便要悬梁自尽。鄂硕虽是武夫但也常和文人雅士在一起喝酒,看完这首诗,连呼:“唐突佳人了。”还好奴婢发现的早,把这位才女救了下来。鄂硕把这位才女带回了东北,礼若上宾,好生供养,不敢胡来。才女被鄂硕真情所打动,竟然嫁给了他。不久生下了一个宛若天仙的女儿,就是董鄂妃。从顺治二年以后,董鄂随军南征,在苏州、湖州一带驻扎。这使董鄂氏自幼受到江南汉族文化的影响和熏染。她不仅具有满洲格格的高贵气质,更具有一种独特的风韵。一种文雅、谦恭的书卷气,温柔而善解人意的女性美,有着江南女子的灵秀、妩媚和丝丝忧郁。这让她在那群满洲贵妇之中犹如鹤立鸡群,对顺治来说,大有一种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董鄂氏就这样突然出现在顺治眼前,压抑和积蓄多年的感情骤然爆发,顺治几乎立刻就燃起了对董鄂氏的爱恋,但这时的董鄂氏却已经嫁为人妇,她的丈夫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幼弟博穆博果尔,但顺治不肯罢手,任由他的性情支配自己,不管不顾的用一切手段追求她,接近她。他封了13岁的博穆博果尔为和硕襄亲王,这样身为亲王福晋的董鄂氏,必须更加频繁地进宫向皇后和皇太后请安,更加经常地参与宫中的节庆,顺治就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近她。

  面对顺治的火热爱恋,董鄂妃并非没有感觉,她的丈夫小她许多,她却已是满怀心事的少女。琴棋书画无所不精的她面对风流倜傥,学富五车,可以与她谈诗论画的英俊皇帝,董鄂氏动心了。宫中没有任何秘密,皇太后很早就看在眼里,但她希望这段感情和皇帝以前那些露水姻缘一样,时间长了,冲动过去后,爱情游戏也自动消失了。但她没料到这次皇帝是动了情的,是认真的,皇帝为了襄亲王福晋茶饭不思,朝思暮想,俨然得了相思病的样子,没有不透风的墙,纸里终究包不住火。这件丑闻终于被14岁的襄亲王知道了,龙子龙孙,焉能容忍妻子外遇,坐视绿帽子落到自己的头上?他怒不可遏地拷问董鄂氏,动了鞭子,并毫不犹豫地把他的王妃监禁起来,不许迈出内院半步!

  福临很快就知道了心上人在受苦,勃然大怒,断然采取了使矛盾激化和公开化的强制手段:召襄亲王博穆博果尔进见,董鄂氏的丈夫和情人面对面了。一个是皇帝,一个是亲王;一个是18岁的哥哥,一个是14岁的弟弟;哥哥的母亲是皇太后;弟弟的母亲是皇太贵妃。两个小男人都气急败坏,脸色大变,兄弟间说的当然是董鄂氏,但说什么,怎么说,没人知道。只知道皇帝狠狠地抽了亲王一个大耳光!亲王当然要臣服于皇帝;弟弟多半都害怕哥哥,博穆博果尔悲愤交加,既没有力量与福临相抗衡,又不堪忍受这样的屈辱,小小年纪,已经无路可走,七月初三日,襄亲王自杀了。襄亲王一死,再没有什么障碍了,按照满蒙习俗,福临可以顺理成章地将董鄂氏收进自己的后宫。

  八月,在襄亲王七七四十九天丧满之时,董鄂氏被封为贤妃,两个月后,又封董鄂妃为皇贵妃。董鄂妃本是个极聪慧之人,她不因自己受顺治宠爱就自大。相反,她对其他嫔妃也十分友善,不摆架子。永寿宫的恪妃去世,她亲自去照料,三天三夜不曾合眼;悼妃逝世时,她又主动提出负起抚育两个幼子的责任。平时给皇太后请安,侍候皇太后无微不至,宫中上下都称赞她贤惠,她的所作所为,后妃们十分称赞,佩服不已。连不太赞同她入宫的孝庄皇太后也被她的乖顺灵巧打动。第二年十月,董鄂妃和顺治的爱情结晶——他们的儿子出生了,爱屋及乌,顺治十分高兴,有意要将这个刚刚出生的皇子立为皇嗣,又颁诏书,使天下人都知道。这个孩子应排行老四,可诏书中却说成“皇第一子”,足见福临对这个孩子是多么喜爱了。可惜这孩子薄命,仅出世三个半月就离开了,连名字也没有来得及取,福临遭受到了一次精神上的沉重打击,然而更悲痛的是董鄂氏,她仅此一子,却百日而殇,能不伤痛吗?福临为了安慰董鄂氏,谕令追谥此儿为“和硕荣亲王”。在京东蓟黄花山建立寝园安葬,第二年,陵园告成。八月二十七日,将这位“荣亲王”的金棺入葬,奉安地宫。董鄂妃在分娩时,是难产,受了内伤,可能不会再有孩子。福临对此说:“夫妻之谊即同老友,何必接夕乃称好合?”福临与董鄂妃的关系超越了世俗的肉与欲,向灵与情转化。福临的多情、深情、专情是这样的特殊,董鄂妃在他心中已经不是一般的妻子,是他的半条命。自从儿子死后,董鄂妃身体越来越瘦了,形容憔悴,一病不起。多方调整也不见起色,福临本想立董鄂氏为后,遭到了孝庄太后的反对,外面的传言四起,对董鄂氏也是极大的刺激,在福临迎娶她入宫的第五年,董鄂氏溘然而逝。董鄂氏之死,对福临是一次致命的打击,他悲痛得泣不成声,几次昏倒过去,连续辍朝五日,不顾太后的反对,追封董鄂氏为皇后,谥号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命亲王以下,满汉四品官员以上,公主、王妃以下命妇等,聚于景运门外集体哭丧。而且还让二品大员亲自抬董鄂妃的棺材。而福临在董鄂妃离开的最初几天因痛苦所致,竟至寻死觅活,不顾一切,人们不得不日夜守着他,使他不能自杀。

  八月二十三日,按照礼部奏准的仪注,举行了追封典礼和祭会。福临下令,将承乾宫内大小太监、宫女等三十余人全部“赐死”,以备皇妃在阴间役使。清入关后,这么多的人生殉,还是第一次。

  董鄂氏的死,使福临心灰意冷了,也似乎绝望了,看破了人间事,厌倦了人世。对他来说,也许惟一的去处就是落发为僧,投入空门。他忧伤成疾,在董鄂氏死后四个月,也郁郁而终。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最后的军礼
3天下兄弟
4烂泥丁香
5水姻缘
6
7炎帝与民族复兴
8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9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10绿眼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

  • 绝对权力

    作者:周梅森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李东方临危受命,出任某省会城市市委书记,被迫面对着几届前任留下的一堆垃圾政绩工程和一团乱麻的腐败局面。火炭落到自己脚上,李东方知道疼了,于是绝地反击,顶着各种压力,收拾残局,前任们的垃圾政绩和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