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章 各剧种同台竞技

  民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在兰州市活动的戏曲剧种除秦腔外,主要有京剧、豫剧、蒲剧及评剧、曲剧6个剧种。在各剧种的竞争和交流过程中,开阔了兰州戏曲从业人员的艺术视野,进而丰富了各自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促进了各剧种表演艺术水平的共同提高。

  民国三年(1914年),京剧便已进入兰州,最初仅是一般性的“清唱”而已,尚无舞台表演,到民国十五年(1926年)京剧在兰州拥有了一定的观众和爱好者。

  民国十七年(1928年),“进化剧社”更名为“觉民学社”后,专门聘请了京剧演员魏胜奎(花脸)、常双奎(武生)、狄瑞林(文武丑)、陈福泉(武生)、郭荣利(红净)等人任武功教练。这些京剧教练与秦腔演员同台演出拿手戏,出现了同台竞技、各擅胜场的动人情景。

  民国二十年(1931年),由蔡老二等人创办的京剧戏班“新舞台”在兰州演出。兰州观众称其为“徽班子”,主要演员有郭荣利、魏胜奎、徐玉麟(老生)、陈福泉(武生)、刘钟英(武旦)、狄瑞林(丑)、常双奎、单虎臣(文武丑)等,演出剧目主要有《大名府》、《徐策跑城》、《古城会》、《鸿门宴》、《四郎探母》、《失街亭》等,该戏班以独特的剧目、考究精致的戏箱及各怀特技的演出阵容,尤其在基本功翻打跌扑方面的深厚功夫,让其他剧种的兰州同行钦佩不已。

  民国三十五年(1936年),著名京剧老生演员孙盛甫抵兰演出。其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徐碧云、刘奎官抵兰搭入京剧戏班“胜利大舞台”(创立于1938年)演出,其后,徐碧云率亲属成立“云声大戏院”,在双城门外“两湖会馆”的戏园(即后来的中州剧院)演出。上演的剧目有《绿珠坠楼》、《泗州城》、《武家坡》、《打渔杀家》等。演员的表演水平及服饰化妆均有独到之处,尤其是徐碧云和刘奎官联袂演出的《霸王别姬》等剧目,引起轰动。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在国民党当局推行的“新生活运动”的喧闹声中,兰州的军政要员拜伟出面倡导,在曹家厅“左公祠”内建立了“新生活俱乐部”,集中了一批著名京剧票友。另外,兰州业余京剧团和由西北运输处公路局资助兴办的“西北戏剧学校”,都是以票友为骨干组建起来的,他们中的一些人在京剧演唱方面具有相当深厚的功力,许多人还是唱、拉、弹、唱、打击的多面手。他们的热心活动和积极倡导,为繁荣兰州的京剧艺术做出了贡献。

  民国三十年(1941年)以来,在兰园“思危斋”活动的“快乐生力社”,聚集了知名度较高的麒派老生肖子华、俞派老生王梓敬、金派花脸陈思霖、梅派青衣王西民、程派青衣赵笠夫、荀派武旦李春珠等。他们演出的剧目《打严嵩》、《甘露寺》、《搜孤救孤》、《窦娥冤》、《大英节烈》等,不仅一破兰垣的沉闷之气,而且唤起了人们为抗战救亡尽匹夫之责的爱国情怀。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抵达兰州,“快乐生力社”招待演出《霸王别姬》(陈思霖饰项羽,李春珠饰演虞姬),华莱士对演员精湛的演技称赞不已。自此,“快乐生力社”被观众誉为兰州的“京剧之花”。

  民国初期,在兰经商的山西籍人员达到了近2万人,山西“降太帮”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经商群体,兰州所有的“海菜行”、“行栈业”及一半以上的百货、五金、绸布等商号控制在他们的手中。在他们的赞助扶持下,蒲剧界的著名演员一批一批抵兰演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蒲剧班社“晋华社”抵兰,先在隍庙戏楼演出,后筹资在柏道路建戏棚一座,取名为“山西剧院”,一度更名为“晋风社”。主要演员有王根来(须生)、王金燕(小旦)、彭富魁、孙广盛、李文治(小生)、辛寅生(小旦,艺名“一点红”)、王小喜(丑角)、高金来(花脸)等。尤其是辛寅生演《送女》、《珍珠汗衫计》等戏,感情真切,柔肠百折。加之蒲剧口音腔调和秦腔相似,很快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民国三十三年(1940年)前后,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王存才(老小旦)、闫逢春(胡子生)、彭福奎(文武小生)、筱兰香(小旦)、筱月来(小生)以及筱艳秋(青衣)等来兰搭班演出。代表剧目有《五雷阵》、《伍员杀府》、《汴梁图》、《三搜府》、《翠屏山》、《潘金莲戏叔》、《沙陀国搬兵》、《藏舟》等。王存才演《挂画》,踩着硬跷在圈椅扶手的各个支撑点上单腿而立,随着情绪和人物心态的转换轻松随意地移动而不看脚下。他浑身是戏,感情和技巧溶为一体,令人叹为观止。他演《红霓关》中的东方夫人,在洞房中举杯欲饮时看见自己的前夫在酒杯中狞笑时,一个抡背翻下案去,原先的满头珠翠不见了,散发伏额,冷汗泼面、失魂丧魄的痴呆样,活画出了人物巨大的情感落差。这种神出鬼没的艺术表现手段,让范克峻先生感慨不已:“在我五十年的看戏历史中,还没见过功夫超过王存才先生的。”阎逢春无论唱腔、表演、扮相,包括髯口、甩发、纱帽翅、马鞭、板带、翎子等特技功夫无一不精,他移植秦腔的台架戏《伍员拆书》,依据秦腔的风格和规范而有所超越,当时只有他才敢与郗德育分庭抗礼,一争高下。筱艳秋擅长青衣唱工戏,唱腔刚柔相济,土而不俗,由他演出的《三娘教子》脍灸人口,几百句的唱词如江河之浩荡,完全不遵循戏曲固有的板眼节奏,而是顺着人物内心的情感之流,跌宕起伏,自然流淌,已臻于“不加雕琢、率性而为之化境”。在《三上轿》、《四贤册》、《断桥亭》等戏中的卓越表演,罕有世人能出其右。此外,孙广胜《藏舟》一剧中表演“撑船”,表现水中行船的小碎步技巧十分出色,故获“水上漂”之美誉。筱月来在《小宴》中的“翎子”功、彭福奎在《石秀杀嫂》中的“耍刀花”等等,均显露出很深的艺术造诣。在短时期内,蒲剧成了能与秦腔相抗衡的兰州地区的第二大地方剧种。

  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部分蒲剧演员返回山西或去西安演出,“晋风社”解散,蒲剧在兰州演出活动到此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元月,以豫剧名旦张凤云为主演的“豫声分团”由西安来兰募捐演出。在“中州戏园”(后称中州剧院)首场演出大轴戏《桃花庵》,开兰州戏曲舞台豫剧演出之始。他们的演出,以其古朴醇厚的中州音韵和酣畅明快的郑卫弦索,在兰州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豫剧著名小生赵义庭、花旦李兰菊、名琴师张崇儒(豫剧板胡创造者)、名鼓师李作英应兰州“中州剧院”邀请来兰献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二月,著名演员王景云应邀加盟“中州剧院”。新的演出阵容是王景云(文武花旦)、赵义庭(文武小生)、宋淑云(花旦)、李兰菊(花旦)、马景萄(正旦)、朱庆喜(花脸)、梁永杰(武生)等,全戏班共40余人。常演剧目有《三拂袖》、《凌云志》、《义烈风》、《涤耻血》、《女贞花》、《霄壤恨》、《巾帼侠》、《克敌荣归》、《叶含嫣》等30多出大型剧目。

  当年九月下旬,“中州剧场”受地痞、特务、无赖的骚扰,面临解散之际,西北长官公署政工处出面接管,更名为“新光豫剧团”。首次出现“豫剧”二字,新中国成立后统称“豫剧”。政工大队少校大队副李战(李峻恩)为副团长,并代行团长职权。李战接手后,对原演出班底,从整顿剧场、团风、整理剧目三个方面入手,迅速扭转了被动局面。主要成员有李战(编剧兼导演)、赵义庭、王景云、宋淑云(花旦)、马兰香(花旦)、李兰菊(花旦)、韩金铭(胡子生)等。先后上演主要剧目有《秦雪梅吊孝》(李战编剧)、《花媚娘》、《姜家庄》等,以及樊粹庭先生创作的大部分剧目和其他传统剧目五十余部,迎来了豫剧在兰演出的鼎盛期,使秦剧及京剧的演出相形见绌。

  为了培养后备人才,李战创办了“新光豫剧学校”,随着第一批学员开科授艺,标志着豫剧这一剧种在兰州扎下了根基。李战作为兰州早期话剧运动的开拓者,与豫剧结缘并产生浓厚兴趣后,以樊粹庭为榜样,以新的豫剧形式和戏剧理论改良传统的豫剧演出形式,为豫剧在兰的生存发展奔走呼号、弹思竭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活跃在舞台上的著名演员郑秋波、王喜云、赵传胜、冯世华、谭效国、赵长虹等大都受过他的教益。1957年,他被错划成右派后,没有消沉,坚持为剧团编戏导演,创作了《金花传》、《高歌跃进》、《泉水奔流》(与李耀先合作)、《红姑娘》等剧目。1976年,他自动请缨到兰州市豫剧团学员队,不计报酬,甘当人梯,以“梅花奖”得主周桦为代表的一大批演员没有辜负他的厚望,成为今天观众喜欢的优秀演员。

  民国三十八年(1949)正月初四夜,新光豫剧团占用的“中州剧院”发生了震惊省内外的城墙坍塌,造成死伤29人的惨剧。李战被羁押,显赫一时的新光豫剧团遂一蹶不振。

  民国三十八年(1949)二月,享有豫剧旦角“皇后之誉”的常香玉应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张治中邀请莅兰,于抗建堂演出《贩马记》,一等票价相当于普通雇员月收入,黑市票价为3块银元,但仍不乏抢购者,其演出火爆情景可想而知。3月下旬,常香玉返回西安不久,复于五月率“香玉豫剧改进社”二次抵兰公演。6月,豫剧名伶王景云率“景合豫剧团”由平凉来兰,13日于青年馆首场演出《拷红》招待各界人士。翌日,《西北日报》评价:“常香玉好比梅兰芳,王景云像童芷芩。香玉演的是豫西剧,多为悲剧风格;景云演的豫东剧,多为喜剧风格。看了香玉的悲剧,最好再看景云的喜剧,才可以窥见豫剧的全貌。”

  王景云,民国三十年(1941年)入西安狮吼豫剧团坐科学艺,是剧团一期毕业的尖子演员,文武兼备。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二月,在中州剧院演出的“高炳新班”为扭转售票演出不景气的局面,从西安请来王景云演出当时豫剧舞台最叫座的“樊戏”名剧《三拂袖》、《凌云志》、《义烈风》、《柳绿云》、《涤耻血》、《女贞花》、《霄壤恨》、《叶含嫣》等及其他传统剧目。“樊戏”在思想内容上具有强烈的反侵略和反封建主义的爱国民主色彩,在艺术上一扫旧剧粗疏、拖沓的面貌,使平淡的故事变得曲折紧凑而引人入胜,曲词宾白,力求雅俗共赏。当时,大多数演员以演“樊戏”为能事,但确能体其神髓、悟其风骨,且能身体力行者为数不多。王景云作为樊粹庭先生最为得意的学生,自然得其真传,受到了观众的肯定和热烈欢迎。

  豫剧《三拂袖》是一出唱念做打俱全、文武兼备的重头戏。王景云对剧中主人公蒋琴心这一人物的刻画,融汇了花旦、武旦、小生、武生等行当的表现手法,体现了她表演细腻、扮相俊美、基本功扎实、戏路子宽的特点。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二月五日,《和平日报》刊登文章,“新光豫剧团的河南梆子,在兰州市有将近五年的历史,其得人之欢迎及实座之盛,打破了兰州市旧剧界以往之纪录,近日来因坤伶王景云、名小生赵义庭之出演,更大红而特红到不可收拾,这固然是豫剧伶人演技的成功所至,但也可以说中原的艺术的确有它独特的奇光异彩”。王景云因此被群众誉为“艺术之花”。解放后,王景云主演现代戏《白毛女》、《十二把镰刀》等戏。在兰州市郊慰问解放军进藏部队演出《白毛女》时,曾引起战士进戏忘情,持枪冲上舞台替白毛女伸冤报仇之事。“文革”后,王景云由于声带退化从事教学,为造就豫剧人才尽心尽力。

  “香玉”、“景云”、“新光”三个豫剧班社齐聚兰州,一时名伶荟萃,除带班人王景云、常香玉外,还有著名的文武小生、享有“活猴”、“活牛郎”之称的常香玲,有著名文武小生赵义庭,著名胡子生曹子道,名老旦朱庆喜(男),还有优秀的豫剧演员宋淑云、马兰香、史彩云、马景萄、蔡君生、肖喜玲等人,软硬场面上有豫剧界著名的琴师“三张一郭”——张崇儒、张伯让、张金山、郭世广以及名鼓师李作英等人,一时名角竞技,演出十分火爆。

  豫剧琴师张崇儒(1906—1985),1945年来兰加盟“中州剧院”,与豫剧著名伴奏员张伯让(三弦)、张金山(板胡)、郭世广(二胡)并称为豫剧在西北的“三张一郭”。张崇儒曾与陈素真、赵义庭合作多年,默契无间,为演出增光添彩。每逢拉长过门(大慢板)时,掌声如潮,满场若沸。张崇儒先生对豫剧的最大贡献是对伴奏主乐器的改革,原用丝弦(即皮翁),栓短、弓轻、音筒瘦长,故出音尖细单薄,不甚悦耳。经他反复钻研试验,将音筒改为四方桐木壳和桐木板面,结束音似二胡。后用槟榔筒壁,又将丝弦改为皮弦(又叫老弦、须戴铁皮指帽弦),柱体加高,弦弓加长,马尾加粗,演奏时用“下把”,长弓大调,声音宽宏刚劲,昂扬激越,很少用“碎弓”,一弓可出多至十余字,着重手指技法,在豫剧板胡演奏中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他为人正直严谨,工作精益求精,其艺德和技巧在豫剧界堪称一代楷模。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由杨星星、郑伯范、金彩霞等人组成的评剧戏班来兰演出。地址在兰州隍庙及中山林、双城门外茶园等地。上演《李三娘打水》、《王二姐思夫》、《大过年》、《花为媒》、《三节烈》、《免奶奶回娘家》等剧目。其演员中有当时年仅十三四岁,以后成为评剧著名演员的新凤霞。据她后来回忆:“解放前我经常赴甘肃流动演出,记得在1942至1943年之间,那时我很小,也就是十三四岁,跟着师傅年年要到陕西、甘肃一带演出一至二次……”

  河南曲剧。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河南曲剧某戏班曾进入兰州演出过。上演主要剧目有《三搜索府》等。该戏班人员少,戏箱简陋,为走江湖性质的流动演出,未在兰州产生较大影响。

  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蛰伏于兰州的戏曲从业人员自发地组织起来,立即投入到欢庆胜利、慰问解放军的活动之中。“西北剧校”师生演出京剧《霸王别姬》,在副校长柴佩如的带领下,随三军文工团开赴河西。8月31日,朱军、薛炳坤、范克峻、米精华组织在兰著名秦腔演员刘金荣、沈爱莲、刘清华、靖正恭、刘德卿等在农民俱乐部为解放军演出,欢庆兰州解放。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兰州的戏曲演出活动,在中国共产党及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