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节 节日名词

  母亲节

  母亲节创立人是安娜·贾维斯。据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以后,安娜·贾维斯的母亲,当时是美国格拉夫顿城教会学校的总监,并兼职在教堂讲述美国国殇纪念日的课程。当讲述到在战役中英雄捐躯的故事时,她不禁感慨万分,认为应该给予失去儿子的母亲们一种慰藉,一个纪念日。同时也衷心希望有人会创立一个母亲节来赞扬全世界的母亲,她的想法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

  安娜·贾维斯的母亲死后,她继承了母亲遗给她的一笔庞大的财产,不过她为失母感到格外悲痛,立志要实现母亲的愿望,创立母亲节,借以纪念世上所有的母亲们,同时提倡孝道等。为此她向社会发出呼吁,结果她获得各方面热烈的支持和良好的反应,并纷纷邀请她前往演讲。至1914年,美国参众两议院终于通过决议案,将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在她的努力推动下,一共有43个国家公认这一伟大的母亲节。现在它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节日了,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想起辛勤操劳、哺育儿女的母亲。

  父亲节

  父亲节是由美国人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倡议建立的。多德夫人早年丧母,她有5个弟弟,姐弟6人的生活负担全落到了父亲身上。父亲每天起早贪黑,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孩子们的成长,既当父亲又当母亲,自己则过着节衣缩食的节俭日子。多德夫人切身体会到父亲的关爱,感受到父亲的善良与伟大。她长大后,深感父亲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应该得到表彰,做父亲的也应该像母亲们那样,有一个让全社会向他们表示敬意的节日。于是,她给华盛顿州政府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建议以她父亲的生日,每年的6月5日作为父亲节。州政府被她的真情打动,便采纳了这一建议,只是把日期改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1972年,在各方的强烈呼吁下,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了建立父亲节的议会决议,使其成为全国性的节日。目前,这个节日受到东西方世界许多国家百姓的认同。每到这一天,子女们总是向操劳的父亲致以敬意。

  “三八”国际妇女节

  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市的女工为了反对资产阶级压迫、剥削和歧视,争取自由平等,举行了大罢工和示威游行。这一斗争得到了美国广大劳动妇女的支持和热烈响应。1910年,一些国家的先进妇女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大会。大会根据主持会议的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蔡特金的建议,为了加强世界劳动妇女的团结和支持妇女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从此“三八”节就成为全世界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争取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妇女解放而斗争的伟大节日。

  我国第一次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始于1924年。

  “五一”国际劳动节

  5月1日,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国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简称“五一节”或“劳动节”。

  19世纪80年代,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2~16小时。1884年,美国和加拿大的8个工人团体在美国芝加哥开会,决定1886年5月1日举行大罢工,以争取实现工作、教育、休息各八小时的“三八制”。5月1日那天,美国芝加哥等地近50万工人举行了罢工和示威游行。由于坚持斗争,取得了胜利,争取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权利。

  为了纪念美国工人这次罢工斗争,显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力量,1889年在恩格斯领导下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决定以象征工人阶级团结、斗争和胜利的5月1日,为国际工人阶级争取解放的节日。这项决定得到了全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响应。从此,5月1日就成为世界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加强国际团结的伟大的战斗节日。

  1920年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大规模地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

  “五四”青年节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余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运动由北京发展到全国,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强大革命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列强们的和约上签字(和约上决定让日本继承战前德国在我山东特权)。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青年运动的开端。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规定,以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1950年4月,共青团中央决定5月4日作为青年团成立的纪念日。

  “七一”党的生日

  党的生日,通常是指党诞生的日子,一般以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党的活动处于白色恐怖之下,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秘密状态下召开的,组织程序也比较简单,所留下的文字记载很少,这就给准确确定“一大”召开的日期带来了一定困难。党史工作者根据尚存的当时文字记载和当事人的回忆,从几方面进行考证,确认“一大”的开幕时间是7月23日,闭幕时间是7月31日。

  把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是毛泽东同志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在延安的党的一大出席者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他们记得一大是7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确切的日期,当时的严酷斗争环境也没有条件弄清确切日期,于是就把7月的月首作为中国共产党诞辰纪念日。

  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是1941年6月党中央发的《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日四周年纪念指示》的文件。从此,“七一”就成为中共党员的固定节日,纪念“七一”成了我们党的例行活动。

  情人节

  情人节英文译音是“瓦伦丁”(Valentine)。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各国情人节。这一天,人们都用玫瑰花或巧克力送给自己心爱的人,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有一个基督教徒瓦伦丁,因带头反抗罗马帝国统治者对基督教徒的迫害而被捕入狱。在狱中,瓦伦丁治好了典狱长女儿的眼疾,也得到典狱长女儿的悉心照料,两个人建立了感情。

  公元270年2月14日这一天,瓦伦丁被处死。行刑前,瓦伦丁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信,表明了对姑娘的深情。此后,基督教徒为了纪念殉教者瓦伦丁,便把这天视为“情人节”,节日的标志是红心和鲜花。

  情人节最初叫“圣·瓦伦丁纪念日”(SanValentine’Day),改叫“情人节”有另一种说法是,古人认为2月14日是百鸟发情择偶的开始,林中的鸟儿啼春发情,人们推鸟及人,便认为青年男女也应该在这一天择定佳偶,或者互相致以最好的祝愿,表明心迹。由于这一天正好是瓦伦丁节,人们便沿用了瓦伦丁这个字。

  因此,久而久之,“瓦伦丁”这个字便成为“情人”的代名词了。

  愚人节

  愚人节起源于法国,与历法改革有关系。每年4月1日,是西方民间的传统节日——愚人节。这一天,人们会带着善意去任意愚弄他人。

  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

  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聪明滑稽的人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和“上钩的鱼”。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这种民间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平安夜

  每年的12月24日的晚上是平安夜即圣诞节前的一个晚上。在西方各国,平安夜这天,每家都要扎圣诞树。当晚,全家人团聚在客厅中,围在圣诞树旁唱圣诞歌曲,互相交换礼物,彼此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内心的祝福和爱,祈求来年的幸福,类似于我国的除夕。

  耶稣诞生的那个晚上,在旷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听见天上传来了声音,告诉他们耶稣降生的消息。根据《圣经》记载,耶稣来到人间,是要作人世间的王,因此天使便透过这些牧羊人把消息传给更多的人。

  后来,人们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一群小孩手拿唱诗单弹着吉他,一家一家的唱着诗歌报佳音。到处传讲耶稣降生的消息。直至今日,报佳音已成为圣诞节不可缺少的活动。

  圣诞节

  每年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它是西方各国最主要的节日,相当于我国的春节。

  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写。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人们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因而又名耶诞节。

  耶稣生辰无据可考,后来把划分世纪的那一年(即公元一年),定为耶稣诞生之年,时间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到公元354年,基督教派中的多数派,把罗马帝国密司拉教在12月25日纪念太阳神诞辰的节日定为圣诞节,旨在取耶稣为“正义的太阳”之意。

  圣诞节这一天也是世俗的农神节,这个日子正当农历冬至左右,开始昼长夜短,日照时间变长,太阳赐予人们的光明和温暖与日俱增。人们为了感谢太阳赐福,常常举行各种欢庆活动,向太阳顶礼膜拜。把耶稣诞辰定于传统的农神节这一天,其用意是为了表示耶稣的降生就是太阳的再生。

  感恩节

  感恩节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

  17世纪初,英国的一批清教徒为了躲避宗教迫害,逃往荷兰,后又于1620年11月21日到达了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

  这批英国移民们初到普利茅斯,就遇上寒冬,传染病流行夺走了过半数人的生命。第二年春天,普利茅斯来了一位附近村落的印第安人,察看情况,酋长得知情况后,当即给移民们送来了很多生活必需品,并派来不少能干的印第安人,教移民们捕鱼、狩猎,种南瓜、玉米、笋瓜、蚕豆和饲养火鸡等。这一年,移民种的庄稼获得了丰收,移民怀着愉悦感恩的心情,特地在11月底的一天,大办筵席,邀请印第安人一起共同庆祝丰收的成果。这一天,除了相互欢宴外,还举行多种活动,如摔跤、赛跑、唱歌和跳舞等,搞得喜气洋洋。从此以后,这个习俗在普利茅斯流传下来,并逐渐推广到美国各地和北美一些国家。当时的一些食物,如烤火鸡、南瓜派、玉米面包等食品,也逐渐成为这节日的传统菜肴。

  1789年,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宣布每年的11月26日为美国的感恩节,可是在1863年,林肯总统又把感恩节定在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二战”期间,罗斯福总统与有些州的州长在感恩节的日期上发生争执。最后,经过国会讨论,1941年以法令的形式确定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为感恩节。

  复活节

  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是欧美各国仅次于圣诞节的重大节日。

  据圣经上说,耶稣是在他去耶路撒冷参加犹太教“逾越节”的那天遇难的,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复活升天。这一天又是古代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庆祝大地回春的“春太阳节”。后来,“复活节”逐渐替代了“逾越节”和“春太阳节”。公元325年,在罗马帝国的一次教士会议上,决定将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作为“复活节”。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是“初”的意思,而古人常把五写成“午”,所以“初五”也可以写成端午。古人把午时当作阳辰,于是“端午节”又称“端五节”、“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有其他一些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2000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这些活动许多至今盛行于我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和演变,有多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唐代的诗人文秀写过一首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意思是说端午节的起源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楚国名臣屈原,这也是流传最广的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

  据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所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间习俗中,中国人民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和纪念屈原联系在了一起。

  节日与爱情

  少数民族节日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在节日期间,人们穿起本民族节日的盛装,拿出本民族的风味和美食,载歌载舞,饮酒狂欢,走亲访友,更少不了青年男女在一起谈情说爱。少数民族节日既是展示民族文化、民族风情、民风民俗的舞台,又为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和谈情说爱提供了场所和机会,如云南白族的“三月街”、云南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赛歌会”、京族的“哈节”等等。甚至有些节日就是专门为青年男女进行社交、谈情说爱而设的,如贵州苗族的“姊妹节”、云南哈尼族的“姑娘节”、湖北土家族的“女儿会”、青海土族的“花儿会”、云南、广西壮族的“歌墟节”(云南称为“花街节”)、海南黎族的“爱情节”、台湾高山族的“背篓会”、贵州侗族的“情歌送饼日”、贵州仡佬族的“跳姑娘节”、闽浙地区畲族的“歌会”等等。过节时,人们放下手中的农活和工作,共同欢聚庆祝节日,青年男女唱歌对歌、舞蹈饮酒、娱乐戏耍,青年男女相互结识,结交为友,寻觅意中人,最终结为情侣,成就一桩美好婚姻。

  火把节

  火把节的日期为农历六月二十四。相当一部分山地民族也过“火把节”,被称为“火的民族”。彝语支民族的彝族、纳西族、白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都要过火把节。彝族地区的火把节源于天神恩梯古兹放蝗虫骚扰人间,人间燃火把烧蝗虫的传说。每逢节日,彝族地区的白族、纳西族和彝族,家家门前要竖一个火把,村口竖一个高四、五丈高的大火把。通常选一松柱,拿松枝和干柴层层围成巨大的宝塔,上面插花挂果。晚饭后,锣声、号声一响,男女汇集广场,点燃火把,并用松香粉扑撒火把,顿时光焰冲天,欢呼声此起彼落。老人们举杯畅饮,年轻人围着火把,还要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人们挥动着火把绕山串田,意为烧死田里的害虫,迎来光明迎来丰收。

  各民族火把节的内容和形式也有所不同,就是彝族各支系也有差异。云南路南、圭山等地的彝族人民,在火把节那天,人人穿上新装,弹着月琴、大三弦,吹着芦笙跳起欢乐的舞蹈,同时还举行摔跤、斗牛。武定、禄劝等地的彝族人民,还开展射箭、赛马、打秋千等活动。傈僳族则有火把节出猎的习俗。四川的彝族节目更丰富多彩,除了赛马、斗牛和摔跤之外还有选美活动,选出俊男靓女是彝族火把节的重要节目之一。火把节的歌,彝族称之为“都荷”,是流传在四川凉山的一种古老的女子集体歌舞。由一人领唱领舞,其余的人跟随其后边歌边舞,时而向顺时针方向转,时而向逆时针方向转。达踢舞是四川凉山彝族民间一种古老的舞蹈,男女排成一行或围成一圈,以踏脚为主。

  腊八

  农历十二月八日为腊八节,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民间有食腊八粥的习惯,腊八粥也叫做八宝粥,相传腊八节是佛祖“成道”之日,佛寺要仿效牧女献糜的故事,取八种香谷和果实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等等总计不下20种,制粥供佛,故名八宝粥。腊八粥制法简单,营养丰富,味道香甜。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八宝粥后来成为一道深受人民喜爱的美食。

  泼水节

  泼水节是云南傣族人民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泼水节也就是傣历新年,傣语称“尚健”、“尚罕”,是送旧迎新的日子。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农历清明前后一周左右)举行。泼水节的来历,相传傣族地区有一个凶狠残暴的魔王,他无恶不作,到处烧杀抢劫,奸淫妇女,人们对他恨之入骨。魔王抢来许多民女作妻子,她们为替人间除害,设计杀了魔王,但其头颅滚到哪里,哪里就大火成灾,民女们只好轮流抱住这个血淋淋的魔头,由于魔头滚烫,大家只好轮流不停地泼水降温,冲洗血污。傣族人民为了纪念她们为民除害的勇敢精神,便在翌年傣历六月举行泼水节,作为洗污净身的一种祝福。泼水节的节日庆祝活动一般延续3~5天,欢庆节日的活动中包含了一些宗教(南传佛教)内容,人们用清水泼到佛像身上,为佛洗尘,所以泼水节亦称“浴佛节”。

  每逢泼水节,儿童们纷纷砍竹作水枪,家家户户的门框、窗户上都贴上各式各样的剪纸,城镇的主要街道上搭起牌坊,顶端站立着象征幸福吉祥的金孔雀。傣族男女老少则穿上节日的盛装,成群结队地上山去采摘野花做花房。中午,妇女则各挑一担清水泼到佛像身上,为佛洗尘。接着青年男女提着木桶、脸盆,互相追逐,你泼我泼,水花飞溅。被人泼得越多,说明受到的祝福也就越多,被泼的人也就越高兴。节日里,傣族人民还要放孔明灯,举行龙舟比赛。当龙舟在江上前进时,船上会不断传来响亮的锣声和“水!水!水!”的欢呼声。

  清明节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淮南子·天文训》有:“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岁时百问》有:“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传说起源于纪念割大腿肉给晋公子重耳吃的晋国大臣介子推。后来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晋文公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惟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屑于争功讨赏,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很羞愧,亲自上绵山请介子推,找寻不到,依大臣计火烧绵山,想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介子推抱着一棵老柳树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所以寒食、清明两节相接,后来寒食节及其活动逐渐融合于清明节。

  清明节有祭扫坟茔的习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不见于有关书籍记载。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扫墓即祭墓,到墓前祭奠先人。出于对先人尊崇怀念之情,祭墓时人们皆先剪除荆草,修整陵木,添土培坟,故而称之为扫墓。清明节扫墓的风俗一般认为在隋唐时才盛行起来。据《汉书·严延年传》记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由于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所以,清明节扫墓的风俗就长久地延续下来了。

  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时恰值三秋之半,故叫中秋节。据说这天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这天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中秋节拜月的风俗传说起源于“嫦娥奔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又说起源于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唐代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使之充满浪漫色彩,赏月之风方才大兴。中秋吃月饼,最先见于苏东坡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之句。唐和五代时赏月的食品只见有“玩月羹”等,未见有月饼。月饼作为一种食品的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始见于南宋的《武林旧事》。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又叫做“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重阳节人们佩带茱萸登高、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把节时所吃的糕点叫做“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还要赏菊饮菊花酒。旧时登高是为了“避邪”,此说始于东汉,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里说:当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颇擅仙术,能知人间祸福。有一天,他对其徒汝南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全家有难,但如能给每人做一红布袋,装上茱萸系在手臂上,然后去登高,并在山涧饮菊花酒,即可幸免于难。桓景照办,果真九日晚间,全家从山上回来后,见家中鸡、犬、牛、羊俱已暴死。事后,费长房告知,此乃家畜代为受祸。这种神奇故事经过传播,便形成了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农历九月,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登高眺远,使人心旷神怡,于是登高也就成为一项很好的健身活动。重阳节赏菊饮菊花酒,有人认为起源于陶渊明,有人认为饮菊花酒可以延年益寿。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章泽
4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5从日记到作文
6西安古镇
7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8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建国以来刘志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收录对刘志丹同志的研究文章,包括《论刘志丹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刘志丹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刘志丹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贡献》、《共产党人的楷模》、《刘志丹在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