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节 强调一种精神认同

  一个企业的精神是这个企业全体或者是大多数员工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是他们的一直状况,是他们的一种思想境界。企业精神是一种群体意识。在一个企业中,员工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因素,如果没有全体员工一致认同的企业精神,那么就很难使员工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全体员工一致认同的企业精神带领下的企业才是最有活力、最有发展潜力的企业。

  众所周知,每一个企业都有它的企业精神,每一个企业也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认同自己的企业精神,俞敏洪也不例外。对于如何才能保证新东方的教学质量这个问题,俞敏洪就提出了一个近乎偏执的要求——成为新东方老师的前提就是必须认同新东方精神。

  俞敏洪认为,新东方精神是新东方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老师们共同认同了新东方精神,才能在新东方为其提供的这片舞台上迸发出最大的能量,才能更好地展示自己。

  2000年,俞敏洪和徐小平赴美国参加钱永强的耶鲁毕业典礼,钱永强以他的耶鲁思维,认为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哲学,而新东方所提出的“从绝望中寻找希望”理念显然不能算是哲学,顶多只是一个口号罢了,没有什么内涵。此刻,俞敏洪意识到,如果钱永强到了新东方,作为新东方的一员却不认同新东方的文化,甚至是全盘否定新东方精神的话,那么其结果必然对他们今后的合作带来不利。如果是这样的话,就算钱永强有多么厉害,那么也不可能对提升新东方这个品牌贡献力量,反而还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俞敏洪觉得有必要让钱永强了解新东方精神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俞敏洪这么看重新东方精神呢?这里就要说一件事情了,那就是从1993年新东方成立以后,直到王强、徐小平等回国与俞敏洪一起打拼天下以来,新东方虽然总是在强调“新东方精神”,但从没有明确地指出过“新东方精神”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于是,这一次,俞敏洪用了一个小故事,形象、明确地说明了新东方精神的内涵。

  小时候,俞敏洪的家门前有一条路,只要一下雨,这条路就会被水冲出一条沟,这条路不宽不窄,下雨的时候中间必须垫一块砖头人才能走过去。

  如果不垫砖头的话,人就过不去,如果人想过去,只能跳过去,可是人有时候会害怕,因此,在跳的时候就很容易掉到泥坑里。所以,每次下雨的时候,俞敏洪都会捡一块砖头垫在沟中间,这样,来来往往的行人一脚就能迈过去了。

  因此,俞敏洪认为新东方精神就是一小块砖头,能使每一个学生在奋斗最艰难的时候,在最疲惫的时候,给他垫上一块砖头,那么他就不至于在跳的时候掉进沟里了。俞敏洪说:“我们就是这块砖头,这块垫脚石,让他们可以顺利地跨过这个沟坎。新东方确确实实帮助过无数的学生顺利跨过这个沟坎,给了他们力量,给了他们知识,给了他们方向。做到这一点也就够了。我不要在雨中给他一架直升机,让他飞到阳光灿烂的地方去。我只要在这泥泞的道路里,给他垫一块砖头。如果新东方起到这样的作用,我就满足了。如果学生回过头来看,新东方确实给他在泥泞道路上、在他过沟坎的时候垫过一块砖头,没有让他摔倒,继续往前走,我觉得,新东方就可以满足了。”的确,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做到新东方这样,也就应该满足了,因为它给了别人力量、勇气和希望。

  新东方精神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因为俞敏洪在骨子里就不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他的身上不仅有做事情的激情,而且也有把一件事情踏踏实实做好、做到位的务实精神。即使后来新东方在美国成功上市,俞敏洪也不会因此而认为新东方是一个“伟大的产业”。俞敏洪曾说:“没有必要把自己崇高化。”实际上,俞敏洪从一开始对新东方的定位就不是“做一个崇高的事业”。新东方的创立其实是始于当前中国教育的现状,因为在一个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不是以学为乐,而是以学为苦,但又不得不学,这对学习效率来说并不会有好效果。而新东方成立的意义就在于,让那些以学为苦的学生能快快乐乐地学习,老师教给他们应对各种必要的考试技巧,从而让学生获得日后有助于个人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机会。

  可以说,一些学生来到新东方并不是来学习在之前的教育中获得的东西,他们来就是要掌握一种不同于以往教育中的学习经验,或者说他们是来感受一种别样的、与众不同的学习氛围。有的学生甚至只是为了来看看那些传说中的“明星老师”的风采,只是想聆听他们的讲话,从中捕捉也许能改变自己一生的思想的火花。这就是新东方存在的意义,虽然听起来并不神秘,并不伟大,但是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在新东方听过课的人都知道,新东方的老师向来都是一群富有激情的人,而且他们也从不在学生面前掩饰自己的情感和个性,因此他们在讲课的时候,常常会把一个班的学生搞得“疯疯癫癫”,甚至是有点“不正常”,学生们时而泪流满面,时而情绪激昂。经历过这些场面的学生也确实从中感受到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学习氛围,而且也感受到了一种人生精神。俞敏洪要求新东方的老师们要时刻牢记新东方的校训,他经常在学校的工作会议上和老师们一起探讨新东方的精神内涵。俞敏洪为此也写过许多相关的文章,后来还结集出版,比如《生命如一泓清水》、《永不言败》等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俞敏洪谈人生、谈事业、谈工作,内容切近现实,语言亲切,而这些感悟也在无形中融入到了新东方员工的思想当中,继而成为他们上课、工作时的思想指导。

  俞敏洪不仅通过这种谈心的方式来强调员工对新东方精神的认同,而且他还制定了一些相关规定,从而通过制度来加强员工对这种思想的认同。

  比如,每年新东方至少要召开三次培训大会,每次大会都长达两天,其间,所有的老师都要上台讲新东方的理念。平时,新东方还会给老师发一些有关奋斗、劳动、思想的书,例如英国的著名品德学家写的《品德的力量》等,同时,每一位老师都要写读后感,如果读后感写得不好就要扣工资,不写读后感的话就会扣更多的工资。这些做法在外人看来似乎显得有些过于偏执,但是它却有效地确保了新东方所有老师都拥有同样的精神认同,从而将他们因个人因素而可能带来的影响和风险降到了最低。事实上,新东方的一些管理层人物后来离开新东方时并没有对其产生太大的影响,这也是与俞敏洪的这些努力和做法息息相关的。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