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四、曲折的人生

  1.“谈判老了周恩来,也老了我”

  王炳南清晰地记得1946年4月28日,也就是中共中央代表团由重庆移至南京谈判的前夕,在曾家岩五十号举行的向文化界人士话别的茶会上,年仅48岁的周恩来感慨万端地说:“重庆真是一个谈判的城市。差不多十年了,我一直为团结商谈而奔走渝、延之间。谈判耗去了我现有生命的五分之一,我已经谈老了。”

  王炳南没有想到,“已经谈老了”这句话会成为他生命的写照。“逝者如斯夫”。解放前,在周恩来身边,长期与国民党谈判。建国后,他的外交生涯中有九年是在谈判桌上度过的。一而再,再而三地谈,直到1964年,他才奉调回国,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之职。这一次工作和职务的变迁,结束了他的谈判生涯,使他肩上担着更重的担子。所以王炳南常说:“谈判老了周恩来同志,也老了我。”

  2.三次婚姻,停职反省

  谁曾料到,回国才刚两年,“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便席卷全国,王炳南随即被停职反省。在那个黑白颠倒、人妖不分的年代里,堂堂外交部副部长竟被关在北京六国饭店的地下室里,失去了自由。

  更大的曲折还在于他一生的三次婚姻。

  1954年前,王炳南的第一位妻子是金发碧眼的王安娜。她从1931年起积极参加了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斗争,为此曾两度被捕入狱,自1936年她随王炳南来华后,就一直在中国生活了20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宝贵的贡献。王安娜热爱中国,称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她和中共的一些主要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叶剑英、李克农、廖承志、邓颖超和一些社会知名人士如宋庆龄、何香凝、杨虎城、沈钧儒、鲁迅、茅盾以及在华的国际友人如斯诺、史沫特莱、马海德、艾黎等都有密切交往。

  1945年王炳南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在他身边的王安娜则这样回忆说:“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是在延安的一个剧场里。毛泽东的座位离我不远。他的前额很宽,颧骨并不显露,嘴唇就像一弯新月,很女性化。他的脸部表情丰富,不住地变化。看他笑嘻嘻的,忽然之间又若有所思,很严肃地不知在说些什么。”

  后来,王安娜与毛主席如亲如友地共话家常,他们谈社会,谈文学,谈辣椒粉做调味品的菜的特色,谈各种话题。

  一次,当话题谈到王安娜的儿子黎明是黑眼睛、黑头发、皮肤都接近中国人的颜色时,毛泽东幽默地说:“这真有趣,你的同胞李德的太太是中国人,他们的孩子也是黑头发、黑眼睛,肤色也和中国人一样。一般说来,你们德国人总是以德国的强大而自豪,可是似乎怎么也敌不过中国人,我们的人种好像比你们强呢?”1955年,王炳南的第一个妻子王安娜因与他志向不合,便“好朋友似的”与他分手,返回德国定居。关于她和王炳南分手的原因她自己这样写道:

  “或许,重新恢复夫妇关系确是没有希望的了,那么还是趁着我们之间还没有发生更大的纠纷,像好朋友似的分手的好。不管怎样,有一点我是清楚的,要是我仍是炳南的妻子,就必须依归他的‘信念’,也就是说,必须加入共产党。他多次指责我,说我太‘无政府主义’,说不管对党有利还是不利,都把坚持己见看成是当然的权利!”几年后,王炳南与在外交部办公厅工作的张裕云结为伉俪。

  1967年8月的一天,天气闷热得令人透不过气来,几个造反派来到地下室,声色俱厉地通知王炳南:“你的妻子张裕云畏罪自杀了。”

  这无异于晴天霹雳击在王炳南身上!当他被带到停尸房,看到遍体鱗伤被剃了“阴阳头”的妻子时,他顿觉心如刀绞,天旋地转,欲哭——却已无泪。

  王炳南是个极富感情的人,他于同志情之外,还需要另一种情感。1976年“四人帮”粉碎后,王炳南与他相识近半个世纪的老战友潘自力(八届中央委员、前中国驻苏联大使,1972年被迫害致死)的遗孀姚淑贤结为伉俪。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年纪大了,找个可以说话的伴儿吧”。

  姚淑贤则说“做梦也没想到后半辈子和早已认识的王炳南生活在一起。”

  王、姚两人的结合在北京的老干部层中一时传为佳话。姚淑贤是三十年代就参加革命工作的一位老战士,“文化大革命”中历尽艰辛。她与王结合真是珠联璧合。老俩口在一起并非像青年夫妇那样缠绵、浪漫,更多的时间是姚淑贤默默地照料王炳南的生活和身体。

  特别是在王炳南几次病重,孩子们又都在国外上学读书时,姚淑贤承担起全部责任和义务。她每天为王炳南洗衣服、买菜、做饭、打扫房间,很长一个时期,姚淑贤每天要徒步去医院给王炳南送饭并安慰他。

  “文革”期间,在那间冷阴潮湿、空气龌龊的地下室里,王炳南一关就被关了一年多。1969年,在林彪所谓的“一号命令”下,他又被押送到江西“五七”干校实行监督劳动改造。在干校,无论是劳动、吃饭,还是住宿、反省,都不能与其他人在一起,他一直被两名造反派看管着。他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能保留,被迫改名为“王浮”。如此几年,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使王炳南心力不济,猝然苍老了。

  1970年,王炳南才被允许回京探亲访友。因为不是被调回工作,这位外交部副部长没有北京户口,没有工作,甚至没有住房。原先,他一直住在北京东城史家胡同一所四合院里,后来也被勒令搬家,一家八口人挤进建国门附近一个小单元房内,只好按性别分配住房,老头子住一间,四个儿子住一间,媳妇和两个孙子住一间。

  纵然身处困境疾病缠身,王炳南也依旧保持着豪爽健谈的洒脱心态、乐观向上的外交家气质。他的日记里当时写了这样一首诗:《卜算子·咏梅》:

  疏枝立寒窗,笑在飞花前,怎奈笑容难为久,春来反凋残。

  残因不胜残,何须自寻烦,花谢必有花开时,需其待来年。

  也许是因为当时缺个老伴的缘故吧,王炳南的小屋里摆满了日常生活用品,杂乱不堪。但有一个普通的小橱柜却十分干净,上面只放有一个大镜框,十分显眼。摆在里面的是张建国初期周恩来与王炳南并肩而立的合影照片,两人都气宇轩昂,神采奕奕。这个相框放在拥挤杂乱的小屋中显得极不协调,但在那个年代,它又像一件奇珍异宝熠熠发亮,令小屋满堂生辉。

  3.晚霞与遗言

  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期,王炳南才算正式从江西干校回到北京,被分配到对外友协工作。然而,1976年“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时,他因在一次“批判会”上讲了几句邓小平的好话,再度受到冲击。情况很不妙,幸而当时是中央副主席的叶剑英元帅专门为他题赠诗作《远望》,在《人民日报》上公开发表,才使他得以解围。不幸的是,过分的刺激、紧张和劳累,使他身体每况愈下,终因患心脏“心房纤颤”,住进了医院。

  病愈出院后,王炳南又以百倍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从1975到1986整整12年,王炳南担任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党组书记。他亲自接待了上百个官方和各方面人士组成的代表团,又组织许多团体出国访问,足迹遍至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表彰他对各国人民友好往来所做的工作,卢森堡大公国、波兰政府、奥地利维也纳市长都曾授予他勋章。

  1979年,他飞越太平洋,首次访问美国。当他见到20多年前轰动世界的中美大使级会谈中遭逢的三位对手:约翰逊、比姆、卡伯特时,双方都抑制不住激动和兴奋。在卡伯特专门为他举行的盛大宴会上,他们遥忆当年,畅谈中美交往的现在和未来,感慨万端。30年风风雨雨,中美关系也经历了风云变幻,跨入了建交、发展关系的新阶段。正是这种变化,促使王炳南回国后写下了中美大使级会谈这段复杂、曲折、不凡的过程。在这本名叫《中美会谈九年回顾》的书中,他写道:“我这篇回忆录的卷首,先要写上周恩来的英名,他是这场谈判的领导者和指挥员,也是我一生最尊敬的领导人,我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了三十年。”只可惜当他满怀深情地写下这段话时,我们敬爱的总理再也不能为国操劳奔波、运筹帷幄了,三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夜,他已走完了辉煌的人生历程,永远地去了。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一生没什么遗憾的……”这是王炳南生前的最后一句话。一个人,在他临终时,能以这句话作为自己的碑文而问心无愧,这,需要用毕生献身于理想的热情、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及辉煌的业绩来奠基。

  1988年12月23日,一个风雪交加冰冷刺骨的清晨,王炳南缓缓走向他生命的终结点。病房里的世界和窗外的雪一样白,王炳南躺在病榻上静静等待那个清静、安逸的时刻到来。

  噩耗传出后,几天内,仅海外就来了上百封唁电信函,其中有不少是享誉海内外的知名人士。

  王炳南在30年代就认识的好友,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的妻子海伦·福斯特·斯诺,写了这样一首诗悼念他:“老银杏树的叶子,落下一片又一片。它坚强的一枝——王炳南,是比谁都不差的好汉……”

  遵照他的遗嘱,他的家人把王炳南余有的两万多元积蓄,全部捐献给了老家农村——陕西省乾县好畸村。如今,村里人用这笔钱盖起了一座小学校。遵照他的遗嘱,他的家人未把他的骨灰盒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而是把他的骨灰撒在了家乡的原野上。王炳南不想打扰任何人,对人无所求而尽心为他人,他生前不争名与利,死后也要把位置留给别人。

  皑皑白雪覆盖了大地,覆盖了人世间长长短短的路,却覆盖不了王炳南对人民的赤诚和他那辉煌的履历。中央给予他的评价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外交家”。王炳南“哀荣”盛矣,他可以瞑目,可以满足了。

  因为他早在去世前十年,就立下这样一份遗嘱:

  必要的话

  西方人作长途旅行时,总要留几句话,当作遗言,这是很科学的,我很赞成。

  我是一个长期心脏病患者,一直同疾病坚持斗争。为发展人民友好工作,即将出访伊朗、索马里、伊拉克,临行之际,书此留言。

  我从一九二五年初参加党团工作时,没有想到今天能看到革命的胜利。没有想到还能活到今天。这一切伟大的成果我都看到了,尤其难得的是我曾在毛主席、周总理和叶帅身边工作过,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人总是要死的,万一出现不幸,恳切要求组织:

  一、一切后事从简。不搞追悼会,不保存骨灰。骨灰撒在祖国的原野上。

  二、回首平生无憾事。只恨许多有益的工作还未做完。只要同志们想起我时说一声“是个好同志”也就满足了。

  §§第十一章 周恩来与章文音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