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30章 斯诺登上天安门!中美解冻北京城(30)

  卡特结束谈话时,电视台的麦克风还开着,不知他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电视观众这时都听到他自言自语地说:“现在全国响起一片掌声。”显然他非常满意他刚带给大家作为圣诞假期礼物的好消息。

  在台北,昂格尔“大使”奉到国务院指示,要他待命接收一个马上就要发出的重要电报。当时台北时间已接近午夜,他正在参加“大使馆”人员的圣诞舞会。他立刻离开舞会会场,前往大使馆电讯中心等待。电传打字机上传来联合公报和美方声明全文,并指示他在华盛顿和北京同时宣布联合公报之前两小时,始可将这两份文件送发蒋经国。使昂格尔感到意外的并非华盛顿决定与中国建交――他早已料到有一天会发生这种事情――而是建交的时间,因为他起先也认为在明年春天以前不会建交。不过,真正使他愤怒的是国务院要求他把这个消息压到最后两小时才通知蒋经国。他认为用这种方式向一个“盟国”的政府领袖透露消息实在少见。他向国务院抗议,国务院勉强同意提早通知,但要蒋经国保密,在建交公报正式宣布前,只能把消息告诉少数亲信的助理。

  然后,昂格尔才与蒋经国的秘书兼译员、新闻局副局长宋楚瑜联络,请他立刻安排晋见蒋经国。宋楚瑜意识到事态紧急,因此他没有打电话,而是亲自前往蒋经国官邸报告。台北时间凌晨2时30分,昂格尔的座车开到蒋经国的官邸,蒋经国提出强烈抗议。昂格尔一离开,蒋经国就召集高级官员举行紧急会议。12月16日上午10点,蒋经国发表强硬声明:

  “美国决定与共匪建立外交关系,不仅严重损害中华民国政府及人民之权益,且将对整个自由世界产生严重之影响,其因此所引起之一切后果,均应由美国政府负完全责任。”

  “数年来美国政府曾一再重申其对中华民国维持外交关系,并信守条约承诺之保证,而今竟背信毁约,此后自将难以取信于任何自由国家。”

  “现美国对借恐怖镇压以维持其存在之共匪伪政权界以外交承认,实有悖于其宣称维护人权加强民主力量以抵抗极权专制之宗旨。”

  卡特的这一当头棒喝,使整个台湾岛惶惶不知所措。

  “台湾大使馆”里一片悲泣之声

  12月16日,天还未亮的时候,沈剑虹回到杜勒斯国际机场,内心极为凄惨。

  九点钟,沈剑虹召集“大使馆”内主要人员开紧急会议。每个人的表情都很沮丧,他还得为其他人打气,他保证说,虽然美台外交关系即将中止,其余关系会继续存在。除了共同防御条约(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条约)以外,其他59种条约和协定仍将有效,可以保证文化和商务关系的持续。他要求大家保持冷静,加倍努力工作,尽一切力量,使这段痛苦的过渡时期能顺利和井然有序地度过。

  “大使馆”的所有外交档案,都在12月底以前销毁或运到台北。所有存在银行的公款和公有车辆都转移到个人名义之下。这些资产本都应该由中国大陆接收。当时的副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宣布,中国1949年以前在美即已持有的资产均应归于北京政权。

  12月18日,沈剑虹邀请了一些亲台的律师和法学界的人士集会研究,决定把台北在华盛顿的财产所有权,包围双橡园官邸和华盛顿马萨诸塞大道上的大使馆馆舍,转移给自由中国之友协会。这个协会是由戈德华特参议员和律师柯克兰共同担任主席的非营利社团。转移文件,经过公证后在12月22日,即断交前九天向哥伦比亚特区政府注册。几天后,台湾又以同样的方式转移了武官处的财产权。台湾知道这不符合国际惯例,也经不起法院的裁决,无非是自我安慰一番罢了。

  12月22日星期五,“外交部政务次长”杨西昆抵达华盛顿协助办理过渡时期的事务。为了便于他与国务院官员交涉,台湾后来又赋予他“总统私人代表”的头衔。沈剑虹的许多官方职务因而减除,在那个时候,他才开始想到马上就要离开华盛顿的事情。

  一个相信“借实力达成和平”的民间组织――美国安全协会请沈剑虹出席一项有关美国和台湾的记者会。在这项记者会举行之前数小时,“末代大使”接到台北打来的电话,叫他不要参加这个记者会。而在大约同时,美国国务院打电话,希望他慎重考虑是否要参加。沈剑虹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沈剑虹在被允许参加的一项由传统基金会以及其他团体举行的晚宴上表示,他对美国及其人民具有深厚的感情和敬意。他说,他第一次来到美国时还是一个求学的研究生,随后四年担任台湾宣传部驻美国西岸的代表。在他七年八个月的“大使”任期内,接触过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有的后来变成了朋友。他说:“美国人有许多优良的特性,最显著的是他们的开朗、友善和热情。每到一处,我都受到礼遇和款待,我已经视美国为我们的第二故乡。我的三个子女都在美国念过书,现在都已成家,在美国定居。所以,我对美国人只有友情的感觉。”

  “我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离开美国,我觉得悲伤,但不怀恨;我感到失望,但不绝望。我对美国人民的荣誉感、正直、正义感所具有的信心,仍然不变。”

  亲台的参议员戈德华特去与沈剑虹道别,他对在场的记者说:“今天是美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悲哀的日子。因为我们的总统采取了不合法的行动,中国大使即将离去。我希望有朝一日,这个行动会被扭转过来。”

  戈德华特承认,“从目前参院外委会成员的组成情况来看,几乎完全不可能迫使卡特改变承认中国(共)的决定。”但是他说将采取法律行动,以推翻卡特终止协防条约的决定,他誓死要为立法权与行政部门打一场保卫战。

  这位亲台参议员说:“总统不仅违法,他还蔑视宪法和国会。国会认为,任何影响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的改变,应该由国会与行政部门事先磋商。”

  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为卡特事先不与参议院咨商的举动辩护,他说,与北京的谈判不可能在公开的情形下获得成功。他说:“我认为美国人民已经成熟到可以知道,不能一面谈判,同时把每个细节公开,这样只会阻碍谈判。”

  一股亲台势力,包括六位参议员及八位众议员,共同连署戈德华特参议员提出的诉讼案,将卡特总统和万斯国务卿列为被告。他们指控两人在终止条约关系上,违反美国法律和漠视先例,不给国会就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一事进行表决的机会。

  戈德华特指出,总统不能单独废除一项条约,正如他不能单独废止一项法律一样,条约本身就是法律,他在取消条约之前,须先取得国会同意,至少取得参院同意。在批准条约时,都是由参议院与总统共同处理的。

  白宫引用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中任何一方可于一年前通知对方止约的条款,作为终止条约的法律根据。但是戈德华特在诉讼书中指出,条约中所称缔约一方可以在一年之前发出通知终止条约,并不是说总统个人可以单独采取一年前通知解决条约行动。

  戈德华特等人指出,依据过去习惯,美国总统一直是与参院或整个国会一起终止条约的。在过去48项被终止的条约中,有30项是由国会立法通过,8项是由两院通过决定案,两项由参院通过决议案,另外4项是改由新条约或法律所取代。还有4项是由总统终止的,但是这4项条约解除的情况特殊,当时已经无法履行条约中规定的义务,所以无人提出异议。

  国会议员们要求华盛顿地方法院宣告卡特不能单独片面终止与台湾的防御条约,而且任何止约决定必须得到国会的同意。这场诉讼一直打到美国最高法院,在1979年12月,最高法院受了政治压力将原诉驳回而告结束。

  从卡特12月15日宣布与中国建交,一直到沈剑虹离开华盛顿,他只到过国务院两次。他于12月18日见到助理国务卿霍尔布鲁克。他们之间已没有什么可谈。但沈剑虹还是指出,华盛顿过去一再承诺美国政府在达成有关与中国关系正常化的最后决定之前,一定会与台湾磋商,这些承诺到那里去了?霍尔布鲁克的答复是伍德科克在北京的谈判进展得太快,根本就没有时间和台湾磋商。除此之外,他说因为台湾的立场早已众所周知,华盛顿与台北的磋商只会耽误美国与中国间达成协议,而这些协议对美国极端重要。事实上美国政府已经有意回避台湾。沈剑虹与霍尔布鲁克的会谈极不愉快,惟一得到的一项确实消息就是卡特决定派克里斯托弗在12月27日到29日到台北访问两天,希望双方能够谈出一个在1979年1月1日以后维持非官方关系的方式。

  在克里斯托弗去台湾前,沈剑虹拜会了他,因为万斯当时不在华盛顿,沈剑虹会晤副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性质上也是他的辞行拜会。

  沈剑虹说,他怀着沉重的心情向美国告别,他为了维护台湾与美国之间的“外交”与防御关系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已徒劳无功,美国政府最后还是采取了难以想象的行动,其原因只有其决策者才能明了。他确信,总有一日美国会了解他们犯下多大的错误。可是对于台湾,这个行动已经造成极大损害。他认为,美国政府这样做的原因是真的相信此举可以得到甚多地缘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时间会证明这一切都是幻想。现在原本不必发生的事已经发生了。

  沈剑虹指出,台湾和美国不必太担心文化和经济上的关系,因为这些关系无论如何总是能够自然的持续下去。真正需要费心的是如何为台湾未来的安全做打算,因为美国已经决定在1980年1月1日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这是非常重要的事,因为美国政府并未取得中国不以武力攻打台湾的任何承诺。虽然,卡特曾说美国政府会继续提供防御性武器给台湾。

  沈剑虹继续说,他很清楚流行于美国官方的论点,即中国没有能力进攻台湾,更何况中苏间关系恶劣。但是台湾在自己安全的事情上,是很慎重的。沈剑虹希望克里斯托弗在与台北方面会谈时,能够向台湾重新保证美国政府准备提出继续供应防御所需武器的具体建议,借以证明美国自称对维持台湾海峡安全一事的关怀。

  沈剑虹还告诉克里斯托弗说,卡特12月15日的宣布已在台湾激起愤怒,人们情绪非常激昂。在与台湾官员商谈未来关系时,不要使用任何高压手段。最重要的是,不要以为去台北一趟,就能带回一项协议。克里斯托弗说,除了双方间外交关系要结束,以及一年后终止协防条约外,所有中美两国间其他条约和协定都将继续有效。美国政府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步骤设置一个非官方组织,以使商务、文化和其他关系不致中断。

  沈剑虹告诉克里斯托弗,他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美国,但是将会一直视美国人民为友。说完这句话后,他起身与克里斯托弗握手,最后一次以“中华民国大使”的身份步出国务院。

  克里斯托弗代表团于12月27日夜晚抵达台北,由“外交部常务次长”钱复在机场迎接。

  钱复提醒克里斯托弗,美台之间具有悠久友谊,人民有共同的观念和利益,他并且提醒克里斯托弗“我们一向珍惜中美邦交,信守条约义务”。他对美国政府的断交之举表示遗憾,他说,此一行为不仅破坏了美台间传统友谊与和睦关系,而且严重损害了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钱复说,他希望该团在台期间,对台北政府的立场和人民的态度能有充分认识。然后他强调下列几点:

  一、台湾将以更坚定之决心及更大之努力,实现“国家”之目标,以增进亚太地区之和平与安定,并确保世界之和平。

  二、美国曾经一再声称希望继续维持与台湾的文化、经济、贸易及科技等各项关系。他们坚决认为美国上述目标,只有在政府与政府间关系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

  三、维护自由,保障人权,素为美国传统立国的精神,且卡特总统曾一再强调“人权是美国外交政策的灵魂”,可与中国大陆建交,实为一大讽刺。美国一再表示美国是太平洋国家,并且关心西太平洋及台湾的安全,美国决定在一年以后终止美台协防条约,美国究竟将采取何种具体有效措施,以确保此一地区的安全,必须给予个说法。

  蒋经国在12月29日接见克里斯托弗代表团,并且告诉他们,两方未来关系应以五项原则――持续不断,事实基础,安全保障,妥订法律,以及政府关系――为依据:

  一、台湾的存在一向是一个国际上的事实。美国应当继续承认并尊重台湾的法律地位和国际人格。

  二、美台虽中止“外交关系”,但人民应继续加强合作,促进友谊。

  三、目前这一地区情势动荡不安,为确保西太平洋地区,包括台湾在内之和平及安全,美国亟需采取具体与有效的措施,并对此一地区各国重申其保证。

  四、美台中止“外交关系”后,美国已经表明在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终止以后,仍将关切此地区和平、安全和繁荣,并继续以防御武器提供台湾。美国又曾表示除了防御条约外,其余五十几种其他条约和协定继续有效。这些承诺和保证以及建立拟议中“政府对政府”关系和其他关系,只有借立法才能有效履行和维护。

  五、美国已经声明,今后仍将与台湾保持所有文化、经济、贸易、科技、旅行等关系之意愿。鉴于两方间具有相互利益之活动,异常复杂频繁,决非民间团体和个人所能处理。为了便利一切关系之保持之增进,将来在台北与华盛顿必须互设双方间代表机构,负责处理一切业务。

  台北会谈,因为双方观点差距太远,并没有达成结果。台北方面希望未来关系能建立在双方政府的基础上,华盛顿方面坚持只能维持非官方关系。这种僵持情况,一直到1979年2月中旬才勉强解决。华盛顿坚持立场,认定在哥伦比亚特区设立的美国在台协会是一个非政府组织,而台北方面则声称他们为了处理双方关系而设立的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具有官方性质。到了1980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台湾关系法,这项争执才算告一段落。

  克里斯托弗代表团于29日在台北遭到一伙示威青年的攻击,他们聚集在松山机场外的街道上,阻止代表团坐车前进,抛掷番茄、鸡蛋及泥土,有些人甚至用木棍打车上的玻璃。幸而大批警察及时赶到,救出车队。美国人极为愤慨,台湾立刻道歉,并且采取措施保障克里斯托弗一行人的安全。

  12月29日,沈剑虹在华盛顿的最后一天,家人一同共进午餐。孩子们帮助沈剑虹夫妇收拾书籍、衣服,以及多年来积存的个人物品。他们看起来都很沮丧,大家都知道,这一别,恐怕到很久以后才有见面的机会了。

  午餐后,“大使馆”馆员和他们的眷属陆续到来,整个接待室站满了大人、小孩、男人、女人,面对门口形成一个半圆形。周围的人都流下了眼泪。有些女人更泣不成声。整个气氛十分悲伤。沈剑虹向大家抱歉未能控制住情绪,并讲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聚会散后,每个人都走到沈剑虹夫妇面前握手道别。大使馆里充斥着哀伤、悲痛的气氛。

  美国新闻记者、电视人员和报界摄影记者当时在场。他们晓得这是台湾的内部事务,都静静地站在一旁观看。沈剑虹后来对他们说,台湾和美国是多年来的“友邦和盟国”,从来没有想到双方会最终有这样的下场。

  沈剑虹说:“由于我们的努力,我们勤恳的工作,我们认为我们有权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而不受他人摆布。”对于美国与台湾断交而与中国大陆建交之举,他说:“这是美国政府所做的一个极不寻常,而且没有必要的行动,以后会证明这是完全不智的行为。”

  有一家华盛顿报社形容沈剑虹的谈话是针对卡特政府临行前的一记回马枪,事实上,沈剑虹表达的情感应是哀伤大于愤怒。

  沈剑虹夫妇到杜勒斯机场的时候,有许多人到机场送行,包括许多记者和亲台的人士。美国国务院主管政治事务的国务次卿纽松以及台湾事务科科长费浩伟也来晚了,但是他们没法到飞机上与夫妇二人道别。这大既是美国政府维持的起码的最后礼貌。

  五小时以后,他们到了旧金山。沈剑虹的大外孙问他的爸爸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公公失业了?”他爸爸说:“大概是这样吧!”由此看来,一个七岁半的小孩能够多快而正确的了解一种看起来很复杂的情况。

  一位美国记者问起沈剑虹此时的感受如何。他回答说:“我对卡特政府为什么这样对待我国,感到非常困惑。就像两个人正在打架,你们的总统不去帮助正在奋力拼搏的弱者一边,反而站在强人一边。这违反了美国一向帮助弱者的传统。美国人不值为了地缘政治利益的理由讨好中共,而把我们一脚踢开。这完全不是美国人的作风。如果这是你们政府对待那些愿意与你们维持友谊的国家的做法,愿上帝保佑美国!”

  沈剑虹在加州停留两天后,12月31日,他们搭乘波音747班机直飞台北。当天下午杨西昆在双橡园代他主持了下旗典礼。

  第十二节 小平旋风登陆美国,反华势力螳臂挡车

  美国副总统蒙代尔和各界代表却怀着“有朋自远方来”的愉快心情,冒着风雪严寒,踏着轰鸣作响的礼炮,走过一公里长的红地毯。

  邓副总理:他们不能忽视全世界人民的反对。

  美国社会情况复杂,治安秩序不好,是人所共知的。

  布热津斯基端出了上等的美酒

  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正式建立全面外交关系,中美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