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7章 第一良相——萧何(1)

  萧何画像萧何(?—前193)不仅是协助汉高祖刘邦开国的功臣,还是安定汉初政局的良相。称赞他一身而系天下安危,并不为过。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之中,他所表现出的大智慧、大才干,赢得了后世的尊重和敬仰,自然也在情理之中。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萧相国世家》的结篇处,对萧何有以下评论:“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及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谨守管龠,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淮阴、黥布等皆以诛灭,而何之勋烂焉。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与闳夭、散宜生等争烈矣。”司马迁对萧何的评价,虽然有“位冠群臣,声施后世”的好评,但是实际上仍然有所讥贬。司马迁的“微言大义”却不被后人所认可。南宋时期的学者叶适就为萧何打抱不平:“萧何虽不逮古人,然汉非何不兴也。(司马)迁既不能品第其人,而始但轻之为刀笔吏,……迁殊不能辨,而后世因之,使人废卷叹息而已。”(《习学记言序目》卷十九《史记一》)萧何被推崇为中国古代的良相楷模,决非虚誉。

  一、丰沛故交汉王首相

  萧何与汉高祖刘邦的关系非常特殊。他们都是沛县人,而且私交甚好。萧何以精通律法却不周纳害人而成为沛县主吏掾,比起做亭长的刘邦地位要高。萧何经常给刘邦以帮助。刘邦以小吏身份服役咸阳时,有交谊的官吏们都送钱三百,萧何却送了五百。此事令刘邦终生难忘。两人关系密切,可以从一件事上看得出来。刘邦与未来的岳父吕公第一次见面,是在沛县县令为吕公举办的接风宴上。当时萧何受委托招待客人,在向吕公介绍刘邦时,他这样说:“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这种调侃式的语言,只能出自于好朋友之间。

  后来,刘邦回到沛县起兵反秦之时,萧何与曹参实为其左右手。

  萧何政治家的风采,第一次表现出来,是在乱兵之中抢救和保护了秦代的律令和档案文书。刘邦率军进入秦都咸阳时,其他将领们都争先控制府库,分抢藏于其中的金帛财物,唯独萧何却独具慧眼,首先进入秦丞相、御史大夫府中把律令文书收藏起来。由此掌握了宝贵的档案资料。刘邦之所以详尽地知晓争夺天下的形胜之地,以及各地的户口多少、百姓疾苦等情况,就是因为萧何从所得到秦朝的律令文书中为他提供了依据。并且,萧何因此而掌握了秦朝的立法状况,为开国之后,借鉴秦律,建立和完善汉朝的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

  在鸿门宴之后,由于项羽刻意压抑刘邦,改变楚怀王的约定,封刘邦为汉王,以巴蜀汉中为封地,迫使刘邦一度准备领兵进攻项羽。以当时双方的势力对比而言,如果没有奇迹出现,恐怕刘邦难逃全军覆灭的厄运。在刘邦出于激愤而失却理智思考的关键时刻,萧何表现出了深思熟虑的政治家风范。萧何进谏说:“虽然称王于汉中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仍然胜于死亡吗?”刘邦说:“为何说到死亡呢?”萧何说:“现在军队兵力不如项羽,百战百败,怎么会不自取灭亡?《周书》说‘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俗语说‘天汉’,此名甚好。能够屈服于一人之下,而最终能得意于万乘大国,是商汤、周武王的事业。我希望大王您称王于汉中,善待百姓,招徕贤能人才,发挥巴蜀之地的优势,将来规复三秦之地,就可图谋天下。”刘邦这才心平气和地接受项羽的分封。刘邦受封为汉王,即任命萧何为丞相。

  如果说,萧何在进入关中之初,就抢先保存了秦朝的档案文献,是为刘邦未来的帝王之业,所建立的第一件大功,那么,劝谏刘邦在形势不利的条件之下忍辱退让,以求得未来的东山再起,就是萧何的第二件大功。

  萧何极力向刘邦推荐军事天才韩信,促成了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最终成为战胜项羽的决定性因素。则是萧何为刘邦所建立的第三件大功。详见“兵家智圣蒙冤元戎——韩信”一节所述。

  萧何为刘邦所建立的第四件大功,是在楚汉之争中,先后为刘邦经营巴蜀和关中,替刘邦建立了牢固的后方基地,保证了军需物资和补充兵员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楚汉之争的正面战场上,使得刘邦在多次挫败之后,都能够重新振作起来。对此,《史记·萧相国世家》有一段概括性极强的文字,照录如下:

  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

  萧何实际上全面经营着刘邦的后方和根据地。为了适应战时形势瞬息万变的需要,刘邦赋予了萧何不必奏请就可以便宜从事的特殊权力。在刘邦陷入正面战场的对峙之时,萧何是关中根本之地的实际统治者。好在,萧何没有辜负这样特殊的信任,没有利用这种特殊的权力为自己谋求利益,而是全心全意地服务于刘邦的兴汉大业。如果没有萧何提供的后勤保障,刘邦根本不可能屡败屡兴。大规模的战争,持续时间稍长,所较量的就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攻防能力,而且包含了后勤保障能力的比拼。古人把这种关系形象地表述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萧何的功劳,由此可以不言而喻。

  因此,萧何虽无攻城野战之功,但他对楚亡汉兴所起的作用,汉高祖刘邦心中是很清楚的。天下初定,刘邦与群臣有 “南宫论功”的一段历史佳话。刘邦称赞萧何“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完全出自真诚,也是完全符合历史真实的。

  二、论功定位两居首

  汉家开国之后,在朝廷论功封赏之时,面对着群臣争功的复杂局势,汉高祖刘邦认定萧何的功劳第一,封他为〖〗侯,食邑八千户。这是当时所封侯国中户口最多的。

  一批武将不服,向皇帝发出质疑说:“我们在战场上身披铠甲、手执兵器,多者曾经历一百余次战斗,少者也有数十次,攻城夺地,功劳大小各有不同。而今萧何没有征战之功,仅以操持文书、出谋划策之功,现在论功反而居于我们之上,为什么呢?”刘邦毫不客气地挫辱这些恃功争赏的武将,他用打猎为喻,说:“诸位知道打猎吗?” 武将们回答说:“知道。”刘邦又问:“诸位知道猎狗吗?” 武将们回答说:“知道。”刘邦说:“打猎,追逐捕杀野兽的是狗,而放开猎狗、指出猎物藏身之处的却是人。如今各位仅能奔跑捕得野兽,是有功之狗;至于萧何,他的功劳在于下达指令,是有功之人。况且诸位仅是一个人追随我,多的也仅有三二人;萧何全族数十人都跟随我,功劳不可忘记啊!” 听了这番“功狗”、“功人”的妙论,武将们以后都不敢再说此事了。

  列侯论功受封完毕,在议定朝班的排列位次时,不服萧何的武将们再次发难,他们共推战功显赫,而且与萧何有矛盾的曹参应该位居朝班之首:“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余处创伤,攻城略地,功劳最多,应当第一。” 武将们合力推曹的做法,显然是为了借以抑制萧何。刘邦前不久在封赏时,迫使武将们屈从了自己的意旨,“抬举”了萧何,在排列朝班位次时感觉不宜再驳斥他们的意见,然而心中仍希望萧何居于第一。幸好有善于揣摩君主心意的鄂千秋,挺身而出代为立言:“群臣所说都不对。曹参虽然有野战夺地的功劳,只不过是一时之事。皇上与项羽相持五年,常有损兵折将之时,甚至几次脱身逃生,形势何等危急。幸得有萧何坐镇关中,屡次输送兵员补充兵力。其中,未等皇上下令征召,萧何就组建了数万人的后援军队,恰逢陛下在困绝危急的关键时刻到来,这样的事情就有多次。汉军与楚军相持荥阳数年,军中没有现粮,又是萧何从关中转运粮草,供给不断。陛下虽然多次失去山东土地,萧何常保全关中之地以待陛下,这是万世不朽的功勋啊。即便是没有曹参之类的战将上百人,对大汉而言有何损伤?为何要将一时之功凌驾于万世功劳之上呢!萧何理应为第一,曹参第二。”汉未央宫遗址刘邦自然大喜,乘势拍板定案,让萧何朝班位次第一,并且恩赐特许他“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即可以带剑穿鞋上殿,入朝时可以缓步慢行。萧何位居群臣之上的特殊地位和荣宠,由此再度得以彰显。刘邦还将萧何父母兄弟十余人都加以封赏,赐给食邑。又加封萧何二千户。刘邦还特意解释:“这是因为我服役去咸阳时唯独萧何所送的钱比他人多二百的缘故。”

  萧何是汉初荣宠无二的朝廷重臣,至少从表面上看来,是没有疑义的。

  当然,萧何在帮助刘邦稳定汉初局势方面,一直是尽心尽力的。而且,在有的方面,他所表现出的政治远见,甚至超过了刘邦本人。

  汉高帝八年(前199),刘邦率兵平定韩王信的余部,离开了关中。萧何按照惯例,总管关中事务。在萧何的直接主持之下,一座规模宏大的未央宫建成了。这座拔地而起的宫殿区,包括有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等建筑物。刘邦归来,见到“宫阙壮甚”,却对萧何发怒了:“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刘邦此怒,有珍惜民力的因素,自有其可敬之处。但是,萧何的见解,却更有政治家的远见在内:“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史记·萧相国世家》)刘邦听后也就心领神会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