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卷第十二”

  利涉大川“原文”《易》卦辞称"利涉大川"者七,"不利涉"者一。爻辞称"利涉"者二,"用涉"者一,"不可涉"者一。《需》、《讼》、《未济》,指《坎》体而言。《益》、《中孚》,指《巽》体而言。《涣》指《坎》、《巽》而言。盖《坎》为水,有大川之象;而《巽》为木,木可为舟楫以济川,故《益》之彖曰:"木道乃行",《中孚》之彖曰"乘木舟虚",《涣》之彖曰:"乘木有功"。又舟楫之利,实取诸《涣》,正合二体以取象也。《谦》、《蛊》则中爻有《坎》,《同人》、《大畜》则中爻有《巽》。《颐》之反,对《大过》,方有《巽》体,五去之远,所以言"不可涉",上则变而之对卦,故"利涉"云。

  “译文”《易经》的卦辞说到"利涉大川"的话有七次,"不利涉"的话一次。爻辞说到"利涉"有二次,"用涉"一次,"不可涉"一次。《需》卦、《讼》卦、《未济》卦中的辞是针对《坎》卦卦体而说的。《益》卦、《中孚》卦是针对《巽》卦的卦体而说的。《涣》卦针对《坎》卦、《巽》卦而言。《坎》卦的象义是水,有大河的取象;而《巽》卦的象义是木,木可以做成船桨来渡河。因此《益》卦的彖传说"木道乃行",《中孚》卦的彖传说"乘木舟虚",《涣》卦的彖传说"乘木有功"。另外,船、桨的便利,实际上取象于《涣》卦,《涣》卦正是合《坎》(水)、《巽》(木)两个卦体取象的。《谦》卦、《蛊》卦则中爻有《坎》卦之象,《同人》卦、《大畜》卦则中爻有《巽》卦之象。《颐》卦的阴爻阳爻反过来就变成对卦《大过》卦,变成《大过》卦才有了《巽》卦的卦体。九五爻离《巽》卦卦体太远,所以说"不可涉",上位的卦如果阴阳爻互变,就变成对卦《巽》卦了,所以说"利涉"。

  光武弃冯衍“原文”汉室中兴,固皆光武之功,然更始既即天子位,光武受其爵秩,北面为臣矣,及平王郎,定河北,诏令罢兵,辞不受召,于是始贰焉。更始方困于赤眉,而光武杀其将谢躬、苗曾,取洛阳、下河东,翻为心腹之疾。后世以成败论人,故不复议。予谓光武知更始不材,必败大业,逆取顺守,尚为有辞。彼鲍永、冯衍,始坚守并州,不肯降下,闻更始已亡,乃罢兵来归,曰:"诚惭以其众幸富贵。"其忠义之节,凛然可称。光武不能显而用之,闻其言而不悦。永后以他立功见用,而衍终身摈斥,君臣亦无为之言者,吁可叹哉!

  “译文”汉朝的重新恢复,固然是光武帝的功劳,然而更始帝刘玄即天子位后,光武帝接受了他的卦爵官位,面朝北向做了更始帝的大臣。等到平定王郎,安定河北,更始命令光武撤兵,光武拒绝接受这一命令,到此时才开始发生分裂。当更始帝被赤眉军围困之际,光武帝却杀了更始帝的将军谢躬、苗曾,攻取洛阳,打下河东,反而成了刘玄的腹心之疾。后世喜欢以成败论英雄,因此对光武帝背叛刘玄之事没有评论。我认为光武帝很了解更始帝没有什么才能,必然败坏立国的大业,因此用武力夺取政权,用文教治理天下,没有什么值得指责的。但是鲍永、冯衍,作为更始帝的将军,开始时坚守并州,不肯投降,后听说更始已死,才收集军队投降光武,说:"很惭愧带领我的军队来您这儿寻找富贵。"他的忠义节操、威严正气令人称赞。但光武帝不但不重用他,听了他的这句话就感到不高兴。后来鲍永因为另立军功而被任用,而冯衍则终身被摈弃排斥,东汉的大臣们也没有一个人为他说句话,真是令人悲叹不已!

  恭显议萧望之“原文”弘恭、石显议置萧望之于牢狱,汉元帝知其不肯就吏,而讫可其奏,望之果自杀。帝召显等责问以议不详,皆免冠谢,乃已。王氏五侯奢僭,成帝内衔之,一旦赫怒,诏尚书奏诛薄昭故事,然特欲恐之,实无意诛也。窦宪恃宫掖声势,夺公主园,章帝切责,有孤雏腐鼠之比,然竟不绳其罪。三君之失政,前史固深讥之矣。司马公谓元帝始疑望之不肯就狱,恭、显以为必无忧,其欺既明,终不能治,可谓易欺而难寤也。予谓师傅大臣进退罪否,人主当决之于心,何为谋及宦者?且望之先时已尝下廷尉矣,使其甘于再辱,忍耻对吏,将遂以恭、显之议为是耶!望之死与不死,不必论也。成帝委政外家,先汉颠覆;章帝仁柔无断,后汉遂衰,皆无足责。

  “译文”弘恭、石显商议把萧望之投入监狱,汉元帝明明知道萧望之不愿接受狱吏的欺凌,却还是同意了弘恭等的上奏。萧望之果然自杀了。元帝召见石显等人,责问他们考虑不周的过错,石显等人免冠请罪,竟然完事了。外戚王氏五个获侯爵的人,骄奢僭越,成帝内心怀怨。有一天赫然发怒,命令尚书上奏,追究诛杀薄昭的往事。但他仅仅是恐吓一下他的舅舅们,实际上并不打算诛杀他们。东汉窦宪仗着自己的妹妹是汉章帝的皇后,夺取公主(章帝姐)的园苑,章帝痛斥他,用孤雏腐鼠来比喻他,但竟然没有对他绳之以法。三位君主的失政,以前的史家已常常地讥刺过了。司马光认为元帝开始怀疑萧望之不肯去监狱,而弘恭、石显认为一定没有忧虑,他们的欺罔既然已很明了,但元帝始终没有追究他们,可以说汉元帝是好欺骗,但难醒悟啊!我认为太师、大臣的提拔、斥退、有罪无罪,做皇帝的应该决断于心中,何必与宦官商议呢?而且萧望之曾受过廷尉的审讯,假使他甘心接受污辱,忍着羞耻面对狱吏,这不是认为弘恭、石显的建议是正确的吗?萧望之的死与不死,不必谈论了。成帝把政事托付给外戚,致使汉朝覆亡;章帝仁厚、柔弱而少决断,导致东汉的衰微,都不值得责难。

  晁错张汤“原文”晁错为内史,言事辄听,幸倾九卿,及为御史大夫,权任出丞相右。张汤为御史,每朝奏事,国家用日旰,丞相取充位,天下事皆决汤。萧望之为御史,意轻丞相,遇之无礼。三人者,贤否虽不同,然均为非谊,各以他事至死,抑有以致之邪!

  “译文”晁错担任内史之职,提的建议皇帝都听从,宠幸超过了九卿。等到做了御史大夫,权力比丞相还大。张汤担任御史大夫,每天上朝奏事,谈及国家政事,有时到天晚,丞相充位而已,天下大事都取决于张汤。萧望之为御史大夫,心中轻视丞相,遇到丞相也不行礼。这三个,贤良与否虽有差别,但所为都不合时宜。他们各自均没得到好死,或许有招致这种结局的因素吧!

  逸诗书“原文”逸《书》、逸《诗》,虽篇名或存,既亡其辞,则其义不复可考。而孔安国注《尚书》,杜预注《左传》,必欲强为之说,《书》"汩作"注云:"言其治民之功"。"咎单作《明居》"注云:"咎单,主土地之官。作《明居》,民法",《左传》"国子赋辔之柔矣"注云:"义取宽政以安诸侯,若柔辔之御刚马",如此之类。予顷教授福州日,林之奇少颖为《书》学谕,讲"帝厘下土"数语,曰:"知之为知之,《尧典》《舜典》之所以可言也;不知为不知,《九共》、《槁饫》,略之可也。"其说最纯明可嘉,林君有《书解》行于世,而不载此语,故为表出之。

  “译文”散失的《尚书》、《诗经》,虽然有些篇名还保存着,但既然它的内容已经亡佚了,那么这些篇名的意义就不能够考证了。然而孔安国注释《尚书》,杜预注释《左传》,一定要给它们作出解释。《尚书》的"汩作",孔安国注释说:"这是讲治理百姓的功劳。""咎单作《明居》"注释说:"咎单,管理土地的官吏,写了《民居》,内容是关于民法的。"《左传》中有一句"国子赋辔之柔矣",杜预注释说:"它的意义在于,要以宽松之政安定诸侯,就像柔软的缰绳驾驭刚烈之马一般。"其注释大约都是这种注法。我最近在福州任教授时,林之奇(字少颖)做了《尚书》学的教谕,在讲授"帝厘下土"几句时,他说:"知道就知道,这就是《尧典》、《舜典》可以为它作解释;可知道就是不知道,《九共》、《槁饫》可以略去不讲。"这种观点最纯正明了,值得称赞。林之奇有《书解》流行于世,但没有记载这几句话,因此我特为他发表出来。

  刑罚四卦“原文”《易》六十四卦,而以刑罚之事著于大象者凡四焉:《噬嗑》曰:"先生以明罚敕法",《丰》曰:"君子以折狱致刑",《贲》曰:"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旅》曰:"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噬嗑》、《旅》上卦为《离》、《丰》、《贲》下卦为《离》,离,明也。圣人知刑狱为人司命,故设卦观象,必以文明为主,而后世付之文法俗吏,何邪?

  “译文”《易经》有六十四卦,其中把刑罚之事写入大象中的共有四卦:《噬嗑》卦说:"先王靠说明刑罚来整顿法纪。"《丰》卦说:"君子靠判断诉讼来给以处罚。"《贲》卦说:"君子靠政治清明,不轻易判刑断案。"《旅》卦说:"君子以清明治理,谨慎用刑,不滞留疑案。"《噬嗑》卦、《旅》卦的上位卦为《离》卦,《丰》卦、《贲》卦下位卦为《离》卦。所谓"离"就是明的意思。圣人知道刑罚牢狱关系到人的生命,因此安排卦辞,观察意象,必须要以文明为主,可是后代把刑罚牢狱的事交付给负责刑罚的庸俗官吏,这是为什么呢?

  巽为鱼“原文”《易》卦所言鱼,皆指《巽》也。《姤》卦《巽》下《乾》上,故九二有鱼,九四无鱼。《井》内卦为《巽》,故二有射鲋之象。《中孚》外卦为《巽》,故曰"豚鱼吉"。《剥》卦五阴而一阳。方一阴自下生,变《乾》为《姤》,其下三爻,乃《巽》体也。二阴生而为《遁》,则六二、九三、九四乃《巽》体。三阴生而为《否》,则六三、九四、九五乃《巽》体。四阴生而为《观》,则上三爻乃《巽》体。至五阴为《剥》,则《巽》始亡。故六五之爻辞曰"贯鱼",盖指下四爻皆从《巽》来,如鱼骈头而贯也。或曰:"《说卦》不言'《巽》为鱼',今何以知之?"曰:"以类而知之,《说卦》所不该者多矣。如'长子'、'长女'、'中女'、'少女'见于《震》、《巽》、《离》、《兑》中,而《坎》、《艮》之下,不言'为中男'、'为少男'之类,他可推也。"

  “译文”《周易》卦中所说的鱼,都是指的《巽》卦。《姤》卦的卦体为《巽》卦在下,《乾》卦在上,因此它的九二爻辞提到鱼,而九四没有鱼。《井》卦的下位卦为《巽》卦,因此第二爻有射猎鲋鱼的卦象。《中孚》卦的上位卦是《巽》卦,因此说"豚鱼吉"。《剥》卦为五个阴爻,一个阳爻。当最下一爻为阴爻,其余为阳爻时,《乾》卦就变成了《姤》卦,《姤》卦下面的三个爻,就构成了《巽》卦的卦体。最下二爻为阴爻,其余为阳爻时,就成了《遁》卦,那么它的六二、九三、九四就构成《巽》,卦的卦体。下为三个阴爻,其余为阳爻,就成了《否》卦体。下为三个阴爻,其余为阳爻,就成了《否》卦,则六三、九四、九五乃《巽》卦的卦体。下为四个阴爻,其余为阳爻,就成了《观》卦,《观》卦上面的三个爻正好是《巽》卦的卦体。有五个阴爻为《剥》卦,《巽》卦的卦体就不存在了。因此《剥》卦的六五爻辞说到"贯鱼",是说下面的四个爻都是从《巽》卦而来,就像鱼的头尾相接依次而过。有人说:"《说卦传》里没有说《巽》卦的象义是鱼,现在怎么会知道它的象义是鱼呢?"回答是:"根据类推得知。《说卦传》里没有提到的东西很多,例如'长子'、'长女'、'中女'、'少女'在《震》卦、《巽》卦、《离》卦、《兑》卦中出现,而《坎》卦、《艮》卦等等,却不说'为中男','为少男'之类的话,这是因为其他可以类推的缘故。"

  三省长官“原文”中书、尚书令在西汉时为少府官属,与太官、汤官、上林诸令品秩略等,侍中但为加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而秩稍增。尚书令为千石,然铜印墨绶,虽居几要,而去公卿甚远,至或出为县令。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初遂为三省长官,居真宰相之任,犹列三品,大历中乃升正二品。入国朝,其位益尊,叙班至在太师之上,然只以为亲王及使相兼官,无单拜者。见任宰相带侍中者才五人:范鲁公质、赵韩王普、丁晋公谓、冯魏公拯、韩魏王琦。尚书令又最贵,除宗王外,不以假人。赵韩王、韩魏王始赠真令,韩公官止司徒,及赠尚书令,乃诏自今更不加赠,盖不欲三师之官,赘其称也。政和初,蔡京改侍中、中书令为左辅、右弼,而不置尚书令,以为太宗皇帝曾任此官。殊不知乃唐之太宗为之,故郭子仪不敢拜,非本朝也。

  “译文”中书令、尚书令在西汉时是少府的官属,与太官令、汤官令、上林令等诸令品秩大略相等。侍中只是加官,在东汉时也隶属少府,但品秩稍微高一点。尚书令的俸禄为千石,给予铜印墨绶(挂印的丝带),虽然位居机要部门,但位望比公卿差得远,甚至有离开京师到地方担任县令的。魏、晋以来,地位逐渐显赫重要。唐初尚书令成为三省的长官之一,为真宰相的职位,官阶为三品,代宗大历年间升为二品。到了宋朝,尚书令的地位更加尊贵,等级排列甚至在太师之上,但只以亲王以及使相的兼官,不单独除授。现任宰相而带侍中官号的只有五人,他们是:鲁公范质、韩王赵普、晋公丁谓、魏公冯拯、魏王韩琦。尚书令最尊贵,除宗室诸王以外,不授给别人。韩王赵普、魏王韩琦开始授予真尚书令,韩琦的官职只是司徒,到赐给他尚书令后,就下令从今往后不再增加官号,这是不想用三师的官号重复加于尚书令的称号之上。宋徽宗政和初年,蔡京改侍中、中书令为左辅、左弼,而不设置尚书令,以为太宗皇帝曾任此官,却不知道是唐朝的太宗曾做过此官,因此郭子仪不敢拜授,不是本朝的太宗。

  王珪李靖“原文”杜子美《送重表侄王评事》诗云:"我之曾老姑,尔之高祖母,尔祖未显时,归为尚书妇。隋朝大业末,房杜俱交友。长者来在门,荒年自糊口。家贫无供给,客位但箕帚。俄顷羞颇珍,寂寥人散后"云云。"上云天下乱,宜与英俊厚。向窃窥数公,经纶亦俱有。次问最少年,虬髯十八九。子等成大名,皆因此人手。下云风云合,龙虎一吟吼,愿展丈夫雄,得辞儿女丑。秦王时在坐,真气惊户牖。及乎贞观初,尚书践台斗。夫人常肩舆,上殿称万寿。至尊均嫂叔,盛事垂不朽。"观此诗,疑指王珪。珪相唐太宗,赠礼部尚书。然细考其事,大不与史合。蔡條诗话引《唐书·列女传》云:"珪母卢氏,识房、杜必贵。"质之此诗,则珪母乃杜氏也。《桐江诗话》云:"不特不姓卢,乃珪之妻,非母也。"予按唐《列女传》元无此事,珪传末只云:"始隐居时,与房玄龄、杜如晦善,二人过其家,母李窥之,知其必贵"蔡说妄云有传,又误以李为卢,皆不足辨。但唐高祖在位日,太子建成与秦王不睦,以权相倾。珪为太子中允,说建成曰:"秦王功盖天下,中外归心,殿下但以长年,位居东宫,无大功以镇服海内,今刘黑闼散亡之余,宜自击之,以取功名。"建成乃请行。其后杨文干之事起,高祖责以兄弟不睦,归罪珪等而流之。太宗即位,乃召还任用。久之,宴近臣于丹霄殿,长孙无忌曰:"王珪、魏征,昔为仇雠,不谓今日得同此宴。"上曰:"珪、征尽心所事,我故用之。"然则珪与太宗,非素交明矣。《唐书》载李氏事,亦采之小说,恐未必然,而杜公称其祖姑事,不应不实。且太宗时宰相,别无姓王者,真不可晓也。

  又有杜光庭《虬须客传》云:"隋炀帝幸江都,命杨素留守西京,李靖以布衣往谒,窃其一妓,道遇异人,与俱至太原,因刘文静以见州将之子,言其真英主,倾家资与靖,使助创业之举,即太宗也。按史载唐公击突厥,靖察有非常志,自囚上急变。后高祖定京师,将斩之而止,必无先识太宗之事。而炀帝在江都时,杨素死已十余年矣。此一传,大抵皆妄云。

  “译文”杜甫《送重表侄王评事》诗说:"我之曾老姑,尔之高祖母。尔祖未显时,归为尚书妇。隋朝大业末,房、杜俱交友。长者来在门,荒年自糊口。家贫无供给,客位但箕帚。俄顷羞颇珍,寂寥人散后。。。。。。上云天下乱,宜与英俊厚。向窃窥数公,经纶亦俱有。次问最少年,虬髯十八九。子等成大名,皆因此人手。下云风云合,龙虎一吟吼。愿展丈夫雄,得辞儿女丑。秦王时在坐,真气惊户牖。及乎贞观初,尚书践台斗。夫人常肩舆,上殿称万寿。至尊均嫂叔,盛事垂不朽。"读此诗,怀疑是指王珪。王珪是唐太宗的丞相,死后赠官礼部尚书。但详细考察这事,与史籍又很不相吻合。蔡條诗话引《唐书·列女传》说:"王珪母亲卢氏,看出房玄龄、杜如晦今后必定大富太贵。"跟这首诗对证,则王珪的母亲姓杜。《桐江诗话》说:"不仅不姓卢,还是王珪的妻子,不是母亲。"我考证《唐书·列女传》原本无此事,只《王珪传》的后面说了一句"当初隐居时,与房玄龄、杜如晦相友善,二人去王珪家,母亲李氏暗中观看他们,知道他们必然会富贵。"蔡條胡说有传,又误把李氏作卢氏,都不值得分辨。但唐高祖在位之时,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不和睦,玩弄权术,相互倾轧。王珪担任太子中允,他告诉建成说:"秦王功劳盖天下,中外归心,您仅以年长而居太子之位,并没有大功可以镇服天下人,对刘黑闼被打散的余部,宜自己带兵出击,以便取得功名。"李建成于是请求高祖同意他出战。后来杨文干的事情发生了,高祖把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不和睦的原因,归罪于王珪等人,并将他们流放。唐太宗即位后,召回予以任用。很久以后,太宗在丹霄殿设宴,宴请身边的大臣,长孙无忌说:"王珪、魏征,过去是我们的仇敌,没想到今天竟然在一起喝酒。"太宗说:"王珪、魏征,尽心尽力于所服待的人,所以我任用他们。"这里可知,王珪与唐太宗并非早就有交道,是很明白的了。《唐书》记载关于李氏的事,也是从小说中采摘来的,恐怕不一定对,而杜甫称说他祖姑的事,不应该不是事实。而唐太宗时期的宰相,除王珪外,再没有姓王的了,真是弄不明白啊!

  又有杜光庭的《虬须客传》说:"隋炀帝到江都去,命杨素留守长安。李靖以平民的身份拜访杨素,暗中带走了他的一名歌妓,路上遇见一个奇异之人,奇人与他们一起到了太原,通过刘文静见到了当时州将的儿子。奇人说州将之子是一个真正的英明之主,把所有的家资送给李靖,使他帮助创建国家大业之事。州将的儿子就是唐太宗。根据史书记载,唐公攻打突厥时,李靖察觉他有不同寻常的志向,自己作主把唐公李渊抓起来,准备押送长安告变。后高祖平定京师,将斩杀他而没有实行。故李靖必然没有先认识唐太宗之事。再说隋炀帝在江都时,杨素已死了十余年。这一篇传奇,大概都是虚妄的故事。

  虎夔藩“原文”黄鲁直《宿舒州太湖观音院》诗云:"汲烹寒泉窟,伐烛古松恨。相戒莫浪出,月黑虎夔藩。"夔字甚新,其意盖言抵触之义,而莫究所出。惟杜工部《课伐木》诗序云:"课隶人入谷斩阴木,晨征暮返,我有藩篱,是阙是补,旅次于小安。山有虎,知禁。若恃爪牙之利,必昏黑搪突。夔人屋壁,列树白桃,镘焉墙,实以竹,示式遏。为与虎近,混沦乎无良宾客。"其诗句有云:"藉汝跨小篱,乳兽待人肉。虎穴连里闾,久客惧所触。"乃知鲁直用此序中语。然杜公在夔府所作诗,所谓"夔人"者,述其土俗耳,本无抵触之义,鲁直盖误用之。

  又《寺斋睡起》绝句云:"人言九事八为律,倘有江船吾欲东。"按《主公偃传》:"上书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谓八事为律令而言,则为字当作去声读,今鲁直似以为平声,恐亦误也。

  “译文”黄鲁直(庭坚)《宿舒州太湖观音院》诗说:"汲烹寒泉窟,伐烛古松根。相戒莫浪出,月黑虎夔藩。"夔字非常新奇,大概是抵触之意,可是没有人能探究它的出处。只有杜甫的《课伐木》诗序说:"督促奴隶到山谷砍伐山阴的树木,早出晚归。我有篱笆,哪儿缺了就在哪儿补上,居住稍得安宁。山中有虎,也知道禁忌。如果它凭藉爪牙的锋利,必须是天黑来冲撞。夔人的墙壁,是排列着的白桃树干,涂上泥而成,中间用竹子填实,表示阻遏。因为居住地不远有老虎,把墙壁弄得混沦响时并不是有宾客到来(而是老虎来冲撞)。"其诗句是:"藉汝跨小篱,乳兽待人肉。虎穴连里闾,久客惧所触。"可知鲁直引用的是这个序中的语言。然而杜公在夔府所作的诗,所谓的"夔人",是记述当地的风土民俗罢了,本无抵触的意义,黄鲁直大概是错误地引用了这个字。

  又《寺斋睡起》这首绝句说:"人言九事八为律,傥有江船吾欲东。"根据《汉书·主父偃传》:"上书说了九件事,其中八件都是谈论律令的,一件是谏伐匈奴的。"意思八件事是就律令而说的,则"为"字当作去声读,现在黄鲁直似乎是指它作平声读的,恐怕也错了。

  曹操用人“原文”曹操为汉鬼蜮,君子所不道。然知人善任使,实后世人之所难及。荀彧、荀攸、郭嘉皆腹心谋臣,共济大事,无待赞说。其余智效一官,权分一郡,无大无小,卓然皆称其职。恐关中诸将为害,则属司隶校尉钟繇以西事,而马腾、韩遂遣子入侍。当天下乱离,诸军乏食,则以枣祗、任峻建立屯田,而军国饶裕,遂芟群雄。欲复盐官之利,则使卫觊镇抚关中,而诸将服。河东未定,以杜畿为太守,而卫固、范先束手禽戮。并州初平,以梁习为刺史,而边境肃清。扬州陷于孙权,独有九江一郡,付之刘馥而恩化大行。冯翊困于鄜盗,付之郑浑而民安寇灭。代郡三单于,恃力骄恣,裴潜单车之郡,而单于詟服。方得汉中,命杜袭督留事,而百姓自乐,出徙于洛、邺者,至八万口。方得马超之兵,闻当发徙,惊骇欲变,命赵俨为护军,而相率还降,致于东方者亦二万口。凡此十者,其为利岂不大哉!张辽走孙权于合肥,郭淮拒蜀军于阳平,徐晃却关羽于樊,皆以少制众,分方面忧。操无敌于建安之时,非幸也。

  “译文”曹操是汉朝的魔鬼,是君子所不愿谈及的。然而他知人善任,实在是后代的人难赶得上的。荀彧、荀攸、郭嘉等都是他的心腹谋臣,共同成就大事,无须称赞评说。其余的人,智慧能效力于一个官位的,权变能分掌一个郡的,无论官职大小,才能与职位表现得十分相称。他担心关中诸将为祸,让司隶校尉钟繇负责西边的事务,结果关中将领马腾、韩遂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朝廷来作人质。当天下战乱,各地国队缺乏粮食时,则让枣祗、任峻建立屯田制度,结果军队与国家都很丰饶,凭此剪除了群雄。想恢复官营盐铁,以获取利益,就把卫觊派去镇抚关中,使将领心服。河东没有平定,就以杜畿为太守,结果河东的割据者卫固、范先束手被擒被杀。并州刚平定,以梁习为刺史,致使边境平静安泰。扬州被孙权攻陷,独存九江一郡,交付给刘馥管辖,结果恩德教化大行。冯翊被鄜州盗贼所困,就将冯翊交给郑浑去统辖,结果百姓安定,盗寇消灭。代郡有匈奴三位单于的军队,恃其势力,骄横恣肆,裴潜乘一辆车进入代郡,而使单于心中折服。刚取得汉中,就命令杜袭都督留守事,结果百性自愿迁往洛阳、邺城的达八万余口。刚刚收编的马超的军队听说要将他们发配他地,惊恐之余,准备发动兵变,曹操命赵俨为护军,结果相继前往投降,迁到东部的就达二万余人。以上十件事,产生的好处难道不大吗?张辽在合肥把孙权赶跑,郭淮在阳平抵御蜀国的军队,徐晃在樊城阻挡关羽,都是以少数军队制服多数军队,缓解了一个方面的忧患。曹操在建安时期没有真正的敌手,不是侥幸的。

  汉士择所从“原文”汉自中平黄巾之乱,天下震扰,士大夫莫不择所从,以为全身远害之计,然非豪杰不能也。荀彧少时,以颍川四战之地,劝父老亟避之,乡人多怀土不能去。彧独率宗族往冀州,袁绍待以上宾之礼。彧度绍终不能定大业,去而从曹操。其乡人留者,多为贼所杀。袁绍遣使迎汝南士大夫。和洽独往荆州,刘表以上客待之。洽曰:"所以不从本初,避争地也。昏世之主,不可黩近,久而不去,谗慝将兴。"遂南之武陵,其留者多为表所害。曹操牧兖州,陈留太守张邈与之亲友。郡士高柔独以为邈必乘间为变,率乡人欲避之,众皆以曹、张相亲,不然其言。柔举家适河北,邈果叛操。郭嘉初见袁绍,谓其谋臣辛评等曰:"智者审于量主,袁公多端寡要,好谋无决,难与共济大难,吾将更举以求主,子盍去乎?"评等曰:"袁氏今最强,去将何之?"嘉不复言,遂去依曹操。操召见,与论天下事。出曰:"真吾主也。"杜袭、赵俨、繁钦避乱荆州,钦数见奇于表,袭曰:"所以俱来者,欲全身以待时耳,子若见能不已,非吾徒也。"及天子都许,俨曰:"曹镇东必能济华夏,吾知归矣。遂诣操。"河间刑颙在无终,闻操定冀州,谓田畴曰:"闻曹公法令严,民厌乱矣,乱极则平。请以身先。"遂装还乡里。畴曰:"颙,天民之先觉者也。"孙策定丹阳,吕范请暂领都督,策曰:"子衡已有大众,岂宜复屈小职!"范曰:"今舍本土而托将军者,欲济世务也。譬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败,此亦范计,非但将军也。"策从之。周瑜闻策声问,便推结分好,及策卒权立,瑜谓权可与共成大业,遂委心服事焉。诸葛亮在襄阳,刘表不能起,一见刘备,事之不疑。此诸人识见如是,安得困于乱世哉!

  “译文”汉朝自灵帝中平年间爆发黄巾之乱,天下动荡不宁,士大夫都在选择跟随的对象,以此作为保全自己、避免祸害的长远大计,但是如果本人不是真正的豪杰之士、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荀彧独自率领他的宗族前往冀州(今河北)。时占据冀州袁绍待他以上等宾客的礼遇,但荀彧思量袁绍此人终究不会成就大业,就离开袁绍去跟随曹操。他的家乡人留在颖川的,大多数被强贼乱军所杀。

  袁绍派遣使者迎接汝南(今河南上蔡东南)的士大夫,和洽独自去了荆州,刘表待以上等宾客之礼。和洽对人说:"我所以不跟从袁本初(袁绍字本初),是要避开争战之地。昏世之主,不可过分接近,久留不走,谗言匿信就会兴起。"于是南往武陵(今湖南常德市),那些留在荆州的,大多数被刘表杀害。

  曹操为兖州(今河南滑县东)牧,陈留(今河南陈留)太守张邈与他亲密友善。郡中士人高柔却认为张邈必然会乘机反叛,打算带领家乡人躲避一下。众人都认为曹、张二人很亲密,不同意他的看法。高柔把全家都迁到河北,张邈果然叛变曹操。

  郭嘉初次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等人说道:"明智的人将会慎重地衡量他的主人,袁公头绪很多,但不得要领,好为谋略,但不果断,这样的人难于与他共济大难,我要再次行动,另找新主人,你们怎么不走呢?"辛评等人说:"袁氏在当今天下是最强大的,离开他往哪儿去呢?"郭嘉不再说话,离开袁绍,去依附曹操。曹操召见他,与他谈论天下大事。郭嘉出门后说:"这才真正是我的主子。"

  杜袭、赵俨、繁钦因躲避战乱到了荆州,繁钦在刘表面前多并次显露奇才。杜袭说:"我们所以一同来荆州,是想保全自已等待时机而已。你若表现才能不停,就不要同我们在一起。"到汉献帝立都许昌,赵俨说:"曹镇东(曹操时为镇东将军)一定能够拯救华夏,我知道归顺谁了。"于是投奔了曹操。

  河间(今河北献县东)邢颙在无终(今河北蓟县),听说曹操平定了冀州,对田畴说:"听说曹公法令严明,百姓已经厌恶战乱了,乱到极点就会平定,我请求先去投靠他。"于是收拾行装回到家乡。田畴说:"邢颙,是天下士人中的先觉者。"

  孙策平定丹阳(今安徽宣城),吕范请求暂时让他兼任丹阳的都督。孙策说:"子衡(吕范字子衡)已有了大批大马,哪能再让您屈任小职位呢?"吕范说:"我现在舍弃故土而投靠您的原因,是要拯济时世,譬如同坐一船过海,一件事没做好,就可能翻船,同时受害。这也是为我吕范考虑,不完全只是为将军考虑啊!"孙策依从了他。周瑜听说了孙策的声誉,便与他推诚相结友好。及孙策死。孙权即位,周瑜认为孙权是可以与之共同成就大业的人,就一心为他服务了。诸葛亮在襄阳时,刘表不能够起用他。一见刘备,就毫不迟疑地为刘备服务。这些人都有如此的卓识远见,怎么会在乱世中遭受困厄呢?

  刘公荣“原文”王戎诣阮籍,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阮谓王曰:"偶有二斗美酒,当与君共饮。彼公荣者无预焉。"二人交觞酬酢,公荣遂不得一杯,而言语谈戏,三人无异。或有问之者,阮曰:"胜公荣者,不得不与饮酒;不如公荣者,不可不与饮酒;唯公荣可不与饮酒。"此事见戎传,而《世说》为详。又一事云,公荣与人饮酒,杂秽非类,人或讥之,答曰:"胜公荣者,不可不与饮;不如公荣者,亦不可不与饮;是公荣辈者,又不可不与饮,故终日共饮而醉。"二者稍不同。公荣待客如是,费酒多矣,顾不蒙一杯于人乎?东坡诗云:"未许低头拜东野,徒言共饮胜公荣。"盖用前事也。

  “译文”王戎到阮籍那儿去,当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也在坐。阮籍对王戒说:"偶然得到了两斗美酒,应当与您一起喝。那个公荣嘛,不要他参加。"于是二人交杯劝饮,而刘公荣始终没喝到一杯,但是三人谈笑嬉戏,并无异常。有人问起这事,阮籍说:"胜过刘公荣的人,我不得不与他饮酒,不如刘公荣的人,不可以不跟他饮酒,只有刘公荣,可以不与他饮酒"。这件事载于《晋书·王戎传》,《世说新语》记载更为详细。又有一事说,刘公荣与人饮酒,其对象多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人,与刘公荣不是一类人。有人讥刺他,他回答说:"胜过我刘公荣的,不可不与他饮酒,不如我刘公荣的,也不可不与他饮酒,同我刘公荣是一类的,又不可不与他饮酒,因此整天同他们一起喝酒,一齐醉"。二种记载稍微有点不同。刘公荣这样对待客人,耗费的酒很多,为何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一杯酒喝呢?苏东坡诗说:"未许低头拜东野,徒言共饮胜公荣。"大概引用的就是上面所说的事。

  元丰官制“原文”元丰官制初成,欲以司马公为御史大夫,又将俟建储时,以公及吕申以为保傅。元祐初,起文潞公于既老,议处以侍中、中书令,为言者所攻,乃改平章军国重事。自后习以为制,不复除此等官,以谓前无故事,其实不然也。绍兴二十五年十月,中批右正言张扶除太常卿,执政言自来太常不置卿,遂改宗正,复言之,乃以为国子祭酒。近岁除莫济秘书监,济辞避累日,然后就职。已而李焘、陈骙、郑丙皆为之,均曰:"职事官,何不可除之有?"

  “译文”宋神宗元丰年间的职官制度刚刚修改完成,就打算让司马光担任御史大夫。又当将立太子时,以司马光与吕公著分别担任太保、太傅。哲宗元祐初,起用了年纪已老的潞公文彦博,商议要让他担任侍中、中书令,受到谏官的反对,改授为平章军国重事。从此以后相沿成为制度,不再授予侍中、中书令这类官职,理由是以前没有这样的制度。其实际情况不是这样。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十月,皇帝亲自批复右正言张扶为太常卿,执政者说太常寺从来不设卿,于是改为宗正。又有人进言说不妥,才改授他国子祭酒。近年除授莫济为秘书监,莫济推迟回避了好几天,然后才就职。不久李焘、陈骙、郑丙都担任了此职,都说:"职事官为什么不可以任命?"

  耳余袁刘“原文”张耳、陈余少时为刎颈交,其后争权,相与致死地而不厌,盖势利之极,其究必然。韩馥举冀州以迎袁绍,而终以惧死。刘璋开门延刘备,坐失益州。翟让提兵授李密,而举族不免。尔朱兆以六镇之众付高欢,而卒毙于欢手。绍、密、欢忘其所自,不足深责。孰谓玄德之长者而忍为此邪!

  “译文”张耳、陈余少年时是生死之交的朋友,后来相互争权,致把对方置之死地也不满足。大凡权势利益到了极点,就必然表现得穷凶极恶。韩馥把冀州拱手让给袁绍,最后却忧惧而死。刘璋打开城门迎接刘备,却失去益州的地盘。翟让将军队交给李密,而整个家族不能免于被杀害。尔朱兆把六镇的军队交给高欢,而最后死在高欢的手下。袁绍、李密、高欢这种人忘记了自己的地位是从哪里来的,不值得深切指责。可是谁料想到刘玄德这样的长者却忍心干这种事呢?

  周汉存国“原文”周之初,诸侯千八百国,至王赧之亡,所存者才八国耳,七战国与卫也。然赵、韩、魏分晋而立,齐田氏代姜而兴,其有土各不及二百年,俱非旧邦。秦始皇乃吕氏子,楚幽王乃黄氏子,所谓赢、芈之先,当不歆非类。然则惟燕、卫二姬姓存。则卫至胡亥世乃绝,若以为召公、康叔之德,则周公岂不及乎!

  汉列侯八百余人,及光武而存者,平阳、建平、富平三侯耳。建平以先降梁王,永夺国。平阳为曹参之后,富平为张安世之后。参犹有创业之功,若安世则汤子也,史称其推贤扬善,固宜有后,然轻重其心,杀人亦多矣,独无余殃乎!汉侯之在王莽朝,皆不夺国,光武乃但许宗室复故,余皆除之,虽酂侯亦不绍封,不知曹、张两侯,何以能独全也?

  “译文”周朝初期,诸侯国有一千八百个,至周赧王灭亡,所留存的诸侯国只有八个了,就是战国七雄与卫国。然而赵、韩、魏是分裂晋国而建立的,齐国的田氏是取代姜氏而兴起的,他们拥有国土不到二百年,都不是照旧有的封国。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楚幽王是黄氏的儿子,所谓嬴氏、芈氏的祖先,应当不会喜爱非己之类。那样只有燕、卫两个姬姓国留存下来,而卫国到秦二世胡亥时才绝灭,如果认为是召公、康叔之德的作用,那么周公难道还不如吗?

  汉朝封侯有八百多人,到光武时还留存的只有平阳、建平、富平三侯。建平因先投降了梁王,被永远剥夺了封国。平阳是曹参的后代,富平为张安世的后代。曹参还有创建汉朝基业的功劳,而张安世是张汤之子。史称张汤推举贤人褒扬善行,当然应该有后代。但他好用心计,杀人很多,偏偏就没有留下灾殃吗?汉代的侯在王莽朝时,都没有被夺国,光武时只允许宗室恢复封国,其余的一律废掉,虽然是酂侯(萧何后代的封国)也不许续封。不知曹、张两姓的侯爵为什么独独能够保全?

  曹操杀杨修“原文”曹操杀杨修之后,见其父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石单)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操为之改容。《古文苑》载操与彪书,数修之罪,以为"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将延足下尊门大累,便令刑之"。且赠彪锦裘二领,八节角桃杖一枝,青牸牛二头,八百里骅骝马一匹,四望通奥七香车一乘,驱使二人。又遗其妻裘、靴,有心青衣二人,钱绢甚厚。卞夫人亦与袁夫人书云:"贤郎有盖世文才,阖门钦敬。明公性急,辄行军法。"以衣服、文绢、房子官锦、香车送之。彪及袁夫人皆答书引愆致谢。是时汉室将亡,政在曹氏,袁公四世宰相,为汉宗臣,固操之所忌,彪之不死其手,幸矣。呜呼危哉!

  “译文”曹操杀了杨修后,看见杨修的父亲杨彪,问道:"您为什么如此瘦弱?"杨彪回答说:"惭愧没有金日單那样的先见之明,仍然怀着老牛舐犊的爱心。"曹操听后为之改容。《古文苑》记载曹操给杨彪的信,数落杨修的罪过,认为杨修仗恃父亲的权势,累累不与我同心,这将会使您的家门受到牵累,便命令判杨修死刑。并且赠送给杨彪锦裘二件,八节角的桃杖一杖,青色的母牛二头,能日行八百里骅骝骏马一匹,四望通奥七香车一辆,奴仆二人。又送给杨彪妻子袁氏皮裘、靴子、有心计的女仆二人,赠送的钱、绢都很厚重。(曹操妻)卞夫人也写给袁夫人一信说:"贤子有盖世文才,我们家都很钦佩敬重他,我家明公(指曹操)性情急躁,对他实行了军法。。。。。。"。并且送给袁夫人衣服、文绢、房子、地方出产的官锦以及香车。杨彪与袁夫人都回了信,并引咎致谢。这时候汉朝将要灭亡,政权在曹氏手中,袁绍四代宰相,为汉朝的宗臣,当然是曹操所忌恨的,杨彪没有死在曹操手里,已经是很幸运的了。哎呀,危险啊!

  古人重国体“原文”古人为邦,以国体为急,初无大小强弱之异也。其所以自待,及以之待人,亦莫不然。故执言修辞,非贤大夫不能尽。楚申舟不假道于宋而聘齐,宋华元止之,曰:"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亡也。杀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乃杀之。及楚子围宋既急,犹曰:"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郑三卿为盗所杀,余盗在宋,郑人纳赂以请之。师慧曰:"以千乘之相,易淫乐之矇,宋无人焉故也。"子罕闻之,固请而归其赂。晋韩宣子有环在郑商,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大国之求,无礼以斥之,何厌之有?吾且为鄙邑,则失位矣。若大国令而共无艺,郑鄙邑也,亦弗为也。"晋合诸侯于平丘,子产争贡赋之次,子大叔咎之,子产曰:"国不竞亦陵,何国之为!"郑驷偃娶于晋,偃卒,郑人舍其子而立其弟。晋人来问,子产对客曰:"若寡君之二三臣,其即世者,晋大夫而专制其位,是晋之县鄙也,何国之为!"楚囚郑印堇父,献于秦,郑以货请之。子产曰:"不获。受楚之功,而取货于郑,不可谓国,秦不其然。若曰郑国微君之惠,楚师其犹在敝邑之城下。"弗从,秦人不予。更币,从子产而后获之。读此数事,知春秋列国各数百年,其必有道矣。

  “译文”古代人建立国家,把国家的形象看得很重,这无论是小国、大国、弱国、强国莫不如此。他们怎样看待自己,也怎么看待他人,没有哪国不是这样。因此发表言辞必须要十分斟酌,不是贤明的大夫不能作出详尽的表述。楚国的申舟不向宋国借道而派使者送礼给齐国,宋国大夫华元阻止了他,说:"经过我宋国而不向我借路,这是鄙视我。鄙视我国,我国就要亡了。杀了他们的使者,他们必然会讨伐我们,也将会灭亡,都是亡国,是一样的。"于是杀了楚国使者。当楚国围攻宋国已经很危急的时刻,还说;"兵监城下订立盟约是被迫的,也会使国家灭亡,不能听从。"

  郑国的三位卿大夫被盗贼杀害,而后盗贼逃到了宋国,郑国人送来礼品请求帮助抓获盗贼。郑国师慧说:"以千乘之国的国相,换一个沉浸于靡靡之音的瞎子,宋国实在是无人了。"子罕闻说后,坚持请求把礼品退回郑国。

  晋国的韩宣子有个玉环在郑国商人手里,就谒见郑伯,子产不给他,说:"大国的要求,不讲礼还要呵斥人,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我国本是边远之国,(若满足他们)国君将会失去君位。假若大国强行命令而不讲道理,郑国虽是边远之国,也不会附从他们。

  晋国召集诸侯于平丘(今河南封丘东),子产为贡赋的顺序而争,子大叔责备他。子产说:"国家不竞争,就会遭受欺凌,那时还有什么国家可言!"

  郑驷偃在晋国娶了妻子,驷偃死后,郑国人不立他的儿子,却立了他的弟弟,晋国派人询问,子产对来客说:"假若我国国君的几个大臣,他们去世的话,晋国大夫就专权控制他们的继位人,那么郑国就成了晋国县邑边境了,还有什么国家的尊严可言?"

  楚国囚禁了郑国的印堇父,并送给秦国,郑国用钱财来请求秦国放回印堇父。子产说:"不会有收获,接受楚国的战利品,又从郑国获得钱财,这不是一个国家所干的,秦国肯定不会这样干的。若说郑国可以给予秦国一些政治上、经济上的好处,而楚国的军队还在郑国的城下呢?"郑国没有听从子产的话,结果秦国果然不肯放人。又派遣使者拿着礼物,按照子产的话做,这才获得印堇父。

  读到上面这几件事,知道春秋列国各有几百年历史,各个国家一定都有他们的治国之道。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