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旃忻颉乖

  董国柱

  历史沿革

  鹿苑镇地处高陵县城,原为城关镇。1958年8月公社化时,与中王乡合建为东风公社。1959年1月高陵与三原县合并,时为高陵公社所在地。1961年9月1日,高陵恢复县制时,称城关公社。1984年6月,实行政社分设,改制全镇为鹿苑镇,故名鹿苑,因此地在历史上为鹿苑乡。共9个行政村,7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249人,其中农业人口19165人,耕地面积16183亩,镇政府位于县城西街。

  高陵县设于秦孝公十二年(前350),今县城始建于北魏神鹿四年(431)至今历时1570多年,是我国历史久远的县份之一。宋代高陵县设有三镇,高陵县为三镇之首镇,高陵镇即今鹿苑镇。到了明景泰年间,县城在隋代筑城的基础上,筑有城郭,正南北东西依次修有迎翠门、通远门、拒河门、接蜀门。城内有七街九巷:分别为南街、东街、西街、中街、县门街、草市街。宋家巷、牛角巷、仓门巷、抽斗巷、城隍庙巷、郭家巷、西顺城巷、神路巷,街巷商贾云集。据明《高陵县志》记载:集市贸易集中在北街、中街、南街、东街和西街,地点一定,日轮一街。今县门街时称县街,草市街称为新街,县街、西街无集市,新街设有六畜、柴草交易市场,而且其商铺出售的布、棉花、米、麦等市货较城区其他各处质优价宜。农历每旬三、八日为市集日,建国后改为一、四、九日。

  关中名镇

  高陵县在历史上是周、秦、汉、唐等王朝的京畿重地,受大秦一统、汉唐雄风的影响和熏陶,文化积淀丰厚。明清时,城内设有云槐精舍、泾野学堂、景槐书院以及学宫。明嘉靖年间进士,翰林院编纂关学名儒吕棉为镇内宋家巷人。清翰林院编纂白遇道,民国时毕业于北京大学的留学博士王崇德等寓居盐店巷。清《高陵县志》载:千百年来,“吉气所钟,人文蔚盛,甲科蝉联”,人民“重道崇义,邑学士著述弘丽,美不胜收”。而鹿苑镇历代为高陵县政治、商贸、文化的中心,故有关中历史文化名镇之誉。

  左冯翊府

  左冯翊府即左冯翊的官署。左冯翊由秦掌治京师的内史发展而来,西汉左冯翊设在京都长安,辖境约今陕西渭河以北,泾河以东的洛挥中下游地区,共24县,高陵县为其首县,阳陵为第23县。

  汉时由于高陵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远在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3)这里就设左辅都尉,驻有扼守长安的军队,于是左冯翊由长安出治高陵。在高陵县设置左冯翊府的同时,还设置有左辅都尉府。左内史改为左冯翊后,左府都尉即随之又改为佐助左冯翊的最高武官之一。地位相当于郡教尉,秩比二千石(俸禄),距汉长安城仅有一河之隔,战略地位重要,西汉时的左辅都尉府近似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部所在地。

  左冯翊府和左辅都尉府位置在今鹿苑镇西南二里的大古城村附近。解放后这里陆续出土有汉代建筑用的板瓦、简瓦、“长生无极”瓦当及陶制五角水道等。当为左冯翊故城的建筑遗物。

  东汉末年,左冯翊从高陵移治临晋(今大荔县)。三国魏改为冯翊郡,长官为冯翊太守。到了北魏,冯翊郡从临晋又迁至高陵,与高陵县城同为一城,今鹿苑镇大古城村作为郡治历时约196年。

  千春县

  西汉平帝刘箕子即位的时候,年方九岁。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称制,大司马王莽管理朝政。在平帝13岁时,王莽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平帝,立为皇后,他做了国丈。元始五年(5)也就是汉平帝即位的第五年,王莽借大臣给平帝作寿之机,给平帝酒里下了毒药,没有几天,汉平帝就死了。汉平帝死的时候才十四岁,当然没有儿子继位。于是王莽就挑选了汉宣帝的一个玄孙叫刘婴的来做天子,而他做“假皇帝”(假,是代理的意思,非真假的假)。公元九年正月,王莽以刘年幼,无法理朝为由,将其废为定安公。西汉王朝从汉高祖刘邦到汉平帝一共12个皇帝,历时214年的江山,到此就完了。王莽做了皇帝。

  王莽建立“新朝”政权以后,大肆改制,一心要把汉朝的制度按照古代的办法,改革一番。他下命令,除了禁止买卖奴隶和买卖土地以外,把全国的县制名称大都重新命名,高陵县改为千春县。

  高陵县更名千春县,当在天凤二年(15),千春象征新朝千年不衰。城邑也从今县城西南一里的小古城村迁到距今镇政府一里之地的千春村附近。1982年县文物部门在文物普查时,在村西北发现大量汉代陶片,铜钱,瓦当,及日常生活器物的残片,从而确定了千春县城遗址位置的大致范围。

  千年名邑——高陵

  高陵县远在公元前350年的时候,秦孝公就在这里设置高陵县,后来王莽改县为千春县,三国时魏文帝又改称高陆县。最后复名高陵县,当在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到现在有1400多年了。而鹿苑镇一直为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今县城始建于北魏神鹿四年(431),当初从今县城西南二里的小古城村迁到现在这个地方,以此推算,今天的高陵县城有着1560多年历史了。是我国悠久的古县城之一。当时为什么要迁县城?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注意到这样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西汉武帝当初设置左冯翊郡的时候,左冯翊府就设在今高陵县城西南二里的大古城村一带,与高陵县城分设(县城在小古城)。东汉末年,左冯翊郡从高陵迁到了临晋(今大荔县),到了南北时期的北魏,于武帝(拓跋焘)神鹿四年(431),左冯翊府又从临晋迁到高陵县(当时还称高陆县)。这时的左冯翊郡治和县治住所同在一城,如果继续置于小古城,无论从人口的容量,官署的部局,原来城域的规模,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于是在这同一年,左冯翊府从临晋迁还高陵县的时候,县城也从今鹿苑镇小古城村同时迁移今县城。左冯翊府与县城同为一城。

  最初的高陵县城,并无城郭,一直到了隋炀帝大业七年(611)才开始修筑城垣,面积周二里百二十步。此后历代对县城多有修葺。明清时,县城在原有的基础上,规模分别有所扩大,就是今天的县城老城。城内城隍庙香烟缭绕,街道牌坊矗立,书院童声朗朗。城内外庙宇轩昂,昌莲渠涓涓细流依北门从西向东而过,愈显古朴之色。

  古迹名胜

  昭慧院

  昭慧院在今鹿苑镇田家村,因其在咸阳、泾阳、渭阳之东北方故又叫三阳寺。

  唐宣宗崇尚佛教,下令全国“灵山胜境,天下州府凡武宗会昌五年(845)所废寺宇一律重新修复”。于是民间修寺造院蔚成风气,昭慧院就是在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重新建造的。由于年深日久,垣圮瓦脱,于是明正德庚辰、辛巳(1520-1521)年间,由该院住僧满愍率寺周围的居民捐资,召匠重修。

  今旧址内有明吕泾野撰《重修昭慧院记》碑,记载重修后的昭慧院南北长四十一丈,北面宽一十五丈五尺,南面宽一十六丈。1862年回民起义时院毁于战火。1984年这里出土北周建德元年(572)刘欢庆造像石一尊,说明这里远在唐以前就有佛事活动。

  三阳塔

  屹立于三阳寺内的高陵塔因寺又叫三阳塔。三阳塔为密檐式砖塔,高53米,八棱十三级,顶部为圆形空瓶式。底层有南北两个券门,其余各层为东、西、南、北四个券门。每层叠涩出檐,用二砖和牙子各二砖交错彻筑,第八砖后作出假飞椽挑檐,即反叠涩内收,塔梯内绕,可作攀登。

  塔又叫浮屠,是佛教的产物,原是佛教信徒用以保藏佛骨或供奉佛像、藏储经典的地方。三阳塔与大小雁塔隔河相望,因其挺拔俊秀,玲珑飘逸,成为渭北的一大盛景。1920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率靖国军僚佐,游三阳寺,其留下的遗作,成为我们研究三阳塔的弥足珍贵资料。

  载洒三阳寺,寻碑兴倍增。

  民穷先废学,庙破竟无僧。

  造像搜频得,浮图倦未登。

  归途书所见,哀雁过高陵。

  20世纪80年代末,由香港著名影星胡慧中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决战天门》就是在这里以三阳寺塔为背景拍摄的,人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崇塔即三阳塔。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华县发生八级大地震,高陵境内地裂泉涌,渭河泛溢,城无完室,昭慧院房屋及三阳塔均受到破坏,寺旁邑人银孟常等曾予以维修,于是塔固而殿宇咸新。1981年陕西省文物局曾拨专款9万元对高陵塔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维修。根据“保存现状,恢复原状”的原则,保持了原建筑的风貌。同时在每个密檐挑角共恢复安装了108个铁铃,愈加显示出其古朴的雄姿。每当晴空丽日登塔远眺,西安盛景极目可望,渭北风光饱览无遗。

  三绝碑

  位于鹿苑镇田家村的县第一中学北操场,有一座富丽堂皇的仿古碑亭,廊亭下有一通高大的石碑,它就是唐代中兴名将、西平郡王李晟的神道碑。该碑由当时的丞相裴度撰文,大书法家柳公权书丹,加之碑主李晟功勋昭著,三者见绝,俗称三绝碑。

  李晟碑碑身通高4.35米、宽1.45米、厚0.46米。螭首龟座,碑额篆书“唐故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赠太师李公神道碑”。唐大和三年(829)立。碑文主要记述李晟生平传略及战功业绩。碑阴也就是碑的背面,有明弘治十六年(1503)和正德三年(1508)李晟二十五世裔参政芜湖李赞及其弟李贡祭墓文各一篇。

  是碑由于有重要史料与艺术价值,《金石萃编》、《陕西通志》、《金石录》、《石墨镌华》、《天下金石志》、《关石文字存逸考》、《西安府志》、增补《校碑随笔》、《碑帖叙录》、《善本碑帖录》等古籍中均收录该碑全文。195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该碑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李晟碑历尽沧桑,几经迁移。由于渭水北岸不断地崩塌,明代,迁至李公祠前,位置在今渭桥村。上世纪90年代初,迁至县文化馆。2000年5月,由省、市文物主管部门拨专款,修建碑亭对碑进行重点保护,李晟碑又由县文化迁至高陵一中。

  牌楼

  在关中地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谚:“三原的桥,泾阳的塔,高陵牌楼一枝花。”作为我国古建筑艺术的象征,高陵牌楼以其气势雄浑,雕工精细而称誉关中。

  明清时期,县城所在地鹿苑镇周城无缺,四门俱修,各主要街巷,牌坊挺立。这些牌坊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木牌坊,主要有城隍庙巷门前铁狮子对面一座和东城坊村一座,一类为石牌坊,占多数,多建于明代。分布在东街口,东街张家巷北口,县门街今广播电视局门前,民政局收容站门前,而最具代表性的为草市街牌坊,位置在今城关医院门前,始建于明代泰昌年间(1620),用清一色石料砌筑。人物姿态各异,惟妙惟肖,以挺秀见长。明末李自成率起义军经过高陵县时,县人恐有损坏,曾用石灰涂之,幸得以完好。1966年红卫兵以破“四旧”为由拆毁。北街牌楼位于宋家巷西口,高大崇峻,风格浑厚,给人以肃穆之感。为明万历年间(1573-1620)刑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吕师彦监修。1958年大炼钢铁时拆掉,另有一牌楼建在西街南侧观音巷,明万历年间由邑人王邦翰立,废时无考。

  近年来距镇政府500米外的建筑工地出土一巨形牌楼构件,长约3米,厚约1米,精雕细刻,人物千姿百态,似有别于草市、北街牌楼,这是否就是观音巷牌楼的残部,还有待考证。

  云槐精舍

  “云槐精舍”原为一座古寺,位置在鹿苑镇东街村,系明时吕枘授徒讲学的地方。

  元明清时期,镇内设有“东林书屋”、“北泉精舍”、“云槐精舍”、“泾野书院”、“景槐书院”。惟云槐精舍因其地古槐耸天,绿翠成荫而闻名。据载在精舍门前,有一千年古槐,翠影参差,根盘枝屈,有一种苍老扶苏离奇之态,宛若虬龙。院后有一巨大湫池,绿树环绕,芦苇丛生,鸟翔虫鸣,碧波荡漾。加之曲径通幽,书声朗朗,曾是高陵有名的景观之一。

  有关云槐精舍的景观,时人多有述颂。明吕枘有《云槐夏霁》诗:

  夜雨云槐霁,南风夏阁幽。

  郊钟省午梦,野日归西楼。

  绕树他庚捷,行沙白鹭遒。

  葵花开满径,聊足慰观游。

  清人王起鹏在任高陵县知县时,赋诗《云槐精舍》:

  云槐谁所植,幽景不可穷。

  翠色蔽其上,夭矫盘虬龙。

  禅房与精舍,都在槐阴中。

  武侯庙前柏,疯爽将毋同。

  高贤端士

  关学名儒吕枘

  吕枘,字仲木,号泾野,世称“泾野先生”,鹿苑镇北街宋家巷人,明代中期著名的学者。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高中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时权阉刘瑾(兴平人)在朝结党营私,权倾天下,威福任性,深得武宗皇帝的宏信。刘瑾以同乡的名义,拉拢他,而吕枘不愿与其同流合污,坚辞不就。宁夏之变时,吕枘上书武宗皇帝入宫亲政,消除祸本。于是遭到刘瑾的嫉恨和迫害,欲置吕枘于死地,吕枘遂愤然以病为由辞官回家。刘瑾被诛杀后,王廷相等朝廷名臣纷纷举荐,枘获准起用,仍供旧职。

  正德九年(1514)乾清宫遭火灾,吕枘乘此机会对武宗“荒政”陈言,而朝廷将此陈言久久不奏皇帝,他深感失望,又一次辞官回家。明世宗即位,他应召还朝参与撰修《武宗实录》,并知经筵事,力劝世宗重温圣学。嘉靖三年(1524)在争议朝廷皇室法统大礼中,以“十三事自陈”,违背了皇帝的意愿,又遭帝派大臣的反对,认为他陈述的“十三事”是宰相分内的事,超越了他的职权范围,被贬为解州(今山西解县)判官,摄行州事。在解州的三年时间里,他兴利除弊,推行《吕氏乡约》、《文公家礼》,抚鳏寡,恤孤独,减丁役,劝农桑,兴水利,筑堤护盐池。因政绩卓著,升任南京吏部考功郎中。虽然他离开了解州,解州民众仍然忘不了他,在县内树碑,记载他治理解州的功绩,并塑像以寄托对他深切地怀念。不久选为国子监祭酒,晋升礼部右侍郎。在南京的九年中,他先后与湛若水、邹守益讲学于柳湾精舍,太党南所,风动江南,吴、楚、闽、赵士从者百余人。他提出“仁心说”即“格物致和,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主张从事父母,待兄弟、妻儿、仆从等日常的人伦做起。这一学说在关中影响极大,为明代关学之冠,并得到各地学者的尊崇。

  嘉靖二十年(1541)吕枘辞官回到了高陵故居,潜心治学。先后在县城北泉精舍、泾野书院讲学。同年受陕西巡抚赵廷瑞礼聘,编修《陕西通志》。其主要著述有《四书因问》、《周易说翼》、《毛氏说序》、《诗乐图谱》,以及《高陵县志》、《解州志》、《泾野文集》。其《高陵县志》为县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方志,因其体例合宜,考究严谨,文笔通畅被方志学家誉为陕西八大名志之一。

  吕枘官至三品,历任30余年,家无长物,室无妾媵,生不以私于人,亦不受人私干,门人相守数十年者,未尝见有蝓语惰容。嘉靖二十一年(1543)卒。终年64岁。谥名简公,葬仪盛况空前。据《明史》记载,在安葬时“皇上辍朝一日,赐祭葬,高陵人为罢市者三日,解梁及四方学者闻之,皆设位,持心丧”。墓在鹿苑镇北街村田野,其父渭阳公墓旁,光禄卿三原马理撰墓志铭。墓前司马道两侧有华表、翁仲、石马、石羊。文革破四旧期间,县内石刻多遭损毁,惟泾野先生墓前这些石刻,依然如故,足见县人对这位学者的敬仰之情。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知县封日在城内东街创建吕文简公祠,以祭祀这位关学大师。清乾隆四十年(1775)毕沅抚陕。毕沅是一位资深学者、考古学家,曾对陕西境内的陵墓树立标志牌,他向朝廷奏请,奉旨民间每年春秋两季祭祀这位刚直不阿的一代名儒。

  泾野趣事

  吕泾野在高陵是一位有影响的学者,几百年来,在这里留下许多妇孺皆知的逸闻趣事。

  虫馊石狮子

  吕泾野很小的时候开始念书了,由于他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很受老师喜爱。有一天,先生有事不在学堂,这一帮娃娃们自己放声在学堂诵读四书五经,念着念着就厌烦了,于是都跑到外面去玩耍,学堂外面有一对石狮子,吕泾野费了好大的力气,爬上了石狮子,骑在上面尽情的玩呀玩。

  这时候不知谁喊了声:“先生回来了!”这些孩子“哗”地朝屋里跑去。吕泾野由于年龄小,心一急怎么也从石狮子上爬不下来,先生这时也正从石狮子旁经过,于是便问:“你在这干啥?”吕泾野信口答道:“一群虫虫正在馊石狮子,我在这捉这些虫虫哩。”先生朝前走了两步,仔细一看,果然这狮子满身坑坑洼洼,上面有好多像蚂蚁大小的虫虫在上边爬来爬去。原来这对石狮子石质疏松,长年累月,严重风化,难免出现剥落,于是里边常有一些小虫在此寄生。

  虫馊石子曾是高陵城外一景,一直蹲放在县城东门外。现在,这对石狮子已迁至县文化馆崇文门两旁,供人们观赏。

  妙对诗句

  明朝时候,在高陵县城西18里有一个寺院叫寇莱公祠,它是祭祀北宋名相寇准的祠庙,由于这里修竹茂密,又叫竹林寺。

  寇准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华州下(今渭南市)人。景德元年(1004)辽军进攻开封时,他任宰相,反对王钦若等人南迁的主张,力主抵抗,促使真宗往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不久,被王钦若排挤罢相。到了宋仁宗朝,丞相王旦有病,仁宗就问王旦,你死了后谁来做相。王旦说:“寇准。”仁宗不言,王旦临危之际,仁宗又问王旦,王旦还说是寇准,仁宗说:“寇准在我面前说你的坏话。”王旦说:“我当丞相不知做了多少坏事,你我不知,寇准说了,不是都知道了吗?这正是我推荐寇准的原因所在。”于是晚年再起为相,人们为了颂扬这位具有政治远见、有民族气节的一代名相,几百年来,在戏曲如《杨家将》、《调寇准》、《寇准背靴》、《潘杨颂》中,传唱着他的故事,同时在民间又修寇莱公祠以为祭祀。

  明嘉靖二十年(1541),陕西巡抚赵廷瑞礼聘三原马溪田(马理)、高陵吕泾野(吕枘)编修《陕西通志》。由于这里环境幽雅,又处于三原和高陵之间,加之吕泾野有着和寇准同样遭权阉陷害的经历,对这位前朝忠良厚爱有加,于是他们就决定在竹林寺这个地方修志。

  一天,二人奋笔疾书一大晌后,不免有些困顿,于是泡了一壶清茶,对坐而饮。虽说是休息,还不时就修志中的事比比划划,互谈高见。一不小心撞倒了他们面前的茶壶,一滩茶水流向桌子中央。马溪田有情趣地看着那滩茶水,伸出一指来,向吕泾野这边一戳,说:“一曲流泾野”,吕泾野笑了笑,不假思索地伸出两指,把茶水朝马溪田那边引去,说:“二水灌溪田”,二人同时开怀大笑。从此,这段文人佚事,遂成佳话,至今流传在泾(阳)、三(原)、高(高陵)一带。

  半副对联

  吕泾野晚年辞官归里后,在县拒河门(东门)外办起了景槐书院,潜心于传道、授业、解惑。虽说他做了多年的京官和地方父母官,但他刚直不阿,为官清廉,常常关心地方的黎民百姓。他亲眼目睹高陵这样一个小县,官府以各种赋税在民间横征暴敛,巧取豪夺,很是愤慨,但又无能为力。有一天,他亲笔在拒河门上写了一副上联:“田地仅两千顷奇而差赋若冠”。下联空着,希望能有人补上下联。也许是由于先生才高学显,无人勇于承对,一直未能见到下联。记于此,使人不免想起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到黄鹤楼,目睹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诗,倍加佩服,有人让他也写一首赞颂黄鹤楼的诗,他连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陈大纲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楼与湖北武昌城西的黄鹤楼、江西南昌市的滕王阁同为名扬天下的江南三大历史名楼。

  在岳阳楼除了文人题咏,还有为数不少的匾额和楹联,有着很高的文献和艺术价值,凡登过岳阳楼的人都清楚地记得,走近岳阳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悬在正楼门楣上方的一块匾额,上面写有“岳阳楼”三个苍劲有力的金色大字,它是我国当代大书法家,当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于1961年题写,大门两旁檐柱上醒目地刻着一副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而此联就是清代高陵人陈大纲所撰,黄亮时书写。

  陈大纲,字福臣,高陵郭下里(今鹿苑镇)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历任湖南桑植、湘阴马陵知县,他的文才在当时是很出众的。上面这副楹联就是其任巴陵县令时所题。由于年深日久,多有剥落。巡抚胡林异看到后,予以重加修饰,并题写了跋语。高度评价了陈大纲居官清正,爱民如子,有范仲淹先忧后乐之心,其德才不止县令。

  后人每当提及陈大纲“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时,常常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提并论,称为姊妹作。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美轮美奂,但由于他做官异域他乡,至今县人对陈大纲及其妙作知之甚微。近来,一些地方人士在议论到这副对联时,企盼能将这副对联镌刻在县内的醒目处,因为这副对联在今天仍不失深远的现实意义。

  民俗风情

  节日

  过节俗称过年。从腊月三十日下午开始,村村敲锣打鼓、燃放花炮敬请神灵(灶神、土地神、牛马神)和祖先亡灵回家享受祭祀,正月初一天亮前,吃过早饭,合族男女向本族长辈依次拜年祝好。然后,又逐户向该村长辈拜年祝好。小孩给大人拜年,大人要给压岁钱。初二到初五,晚辈要去长辈亲戚家拜年,其礼品多为包子和糕点。新女婿拜丈人,需是酒、肉等四色礼。初五,俗称“破五”。天不亮,各家在院内燃放花炮,意在祛除邪恶和穷困,群众谓之“打五穷”。初六至十四,长辈要去晚辈亲戚家追节,又称送灯笼。随灯的礼品多为罐馍和粽子。对新婚女子还要送一对吉祥的“莲理生子”或“麒麟送子”灯。

  元宵节在正月十五日,晚上家家吃元宵,取元宝滚滚来临之意。城乡到处灯火通明,锣鼓喧天,闹社火、耍狮子、舞龙灯、跑竹马等民间文化娱乐活动长夜不息,家家门前院落、祖宗墓地遍插蜡烛,门口燃放花炮。

  游百病正月十六吃过早饭,大人小孩外出游转,谓之“游百病”。这天还有上三阳寺塔登高远眺的习俗。

  补天正月二十日,县人兴吃煎饼,并在屋顶放上几张,谓之“补天”。

  避干(疳)在正月二十三日,旧时这天不炒菜,不熟油,古时还有封刀之俗。大人不上地,不干家务,意在避疳。至今还流传着“正月二十三,老驴老马歇一天”的民谚。

  咬干(疳)二月初二,县有咬干之俗,是把正月以来阴干的馍全部吃掉。意为“疳”由此可以消失了。还要给小孩炒棋思豆(面豆)、黄豆、爆玉米花等。认为小孩吃了这些豆颗,就不患疳积肠胃病,不长走马疳疮了。

  清明节清明这天,合族男子祭扫社坟,俗叫“上老坟”。上罢老坟,分户上坟,在坟顶和坟盘四角放压纸钱,表示后继有人。清明前一个月,儿女要向上年清明节后去世的上辈亲人扫墓,连续三年,俗称“上新坟”。清明节时,县人还有荡秋千、放风筝、吃粽子的习俗。

  看麦熟当小麦变黄的时候,出嫁的女儿要带上礼品回娘家看望父母。俗有“麦稍黄,女看娘”的说法。

  端阳节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此日,家家门旁插艾条,大人小孩佩带苍术香、喝雄黄酒,以祛除虫蛊。早饭兴吃粽子、甑糕。大人除给小孩七窍处涂抹雄黄酒外,还要给小孩脖子或手腕上系丝线所做的“百索”(即百家锁),认为这样能够使蛇、蝎不蜇咬。

  端午节前,娘家要带上礼品给女儿家追五月节。若是新亲,礼品更讲究些,一般要送衣料、鞋袜,竹帘、扇子等一些过夏东西。

  看忙罢夏收过后,出嫁女儿要拿上石子馍或饦饦馍至娘家走一趟,表示大忙后的慰问,俗叫“看忙罢”。县人有“场里卸簸枷,女儿回娘家”之说。

  迎女节六月六日,娘家要将出嫁女儿接回躲暑,叫“迎女节”。

  乞巧节七月七日是姑娘的节日,当晚由七个姑娘主持这一活动,先把用谷草扎成的巧姑娘坐像,高高安置在供桌上,前面摆好供品,焚香后开始乞巧。第一场,姑娘们挨个向巧娘娘礼拜默祝后,每个人将自己事先浸泡的大麦或豆蘖芽抽出一苗,剪去头置于水盆之中,以验证巧拙,叫“悬针”。浮于水上者为“巧”,沉于水底者为“拙”。第二场,姑娘们又挨个默祷后,各抽一撮巧芽投入水盆中,若能浮现出一个花瓣图形来,算是最吉祥的兆头。第三场,姑娘们再次默祷后,轮流钻到供桌下边摸着穿针引线,谁能穿得上,就验证谁心灵手巧,预示将来遇合一定会好,乞巧活动民国后期渐少,今已绝迹。

  中秋节在八月十五日,当晚月到中天时,县人摆糖果、月饼等供品敬月,以祈求好运。现已被淡化。是日,出嫁的女儿要带上月饼等礼品去娘家送节,此俗今依旧很浓。

  重阳节九月九日,又称登高节。古时这天,人们离家登高,以避灾难,今遇节日之时,娘家要带牛蹄馍去女儿家追节。若是新亲,一定要拿糕馍,即一种贴着大枣的四花馍,用一层厚厚的馍底托着,表示登高之意。九月,正处秋杂作物的收获季节,农事繁忙,为不误农时,故追节日期无定,只要在九月份之内均可,因此,群众俗称“九月节”。尽管时间拉的较长,但一定得追节,县俗有“不追九月九,亲戚两丢手”之说。

  送寒衣十月一日是给死者送寒衣的日子,故称“鬼节”。古时,人们用馄饨祭献祖先,并用纸做成棉衣送至祖先坟墓焚烧,以示霜露来临,寒冬将至,送衣御寒,免受冻馁。寒衣的棉花县人讲究用籽棉,表示子孙人丁兴旺,送寒衣的时辰是在当日天将明时。故有“冬至黄昏年半夜,十月一日鸡叫唤”之说。现在已变成为先一日黄昏烧送寒衣和纸钱。

  五豆腊月初五这天,人们要吃一次用豇、绿、豌、白、小豆或其他五种豆颗搭配成的五色豆煮成的甜食。豆谐音“毒”,俗传吃了五豆甜食,可以避免蛇、蝎等毒虫蜇咬。小孩吃了五豆饭不长水痘、天花。

  腊八腊月初八。这天早饭,吃各种粮食和蔬菜搭配成的八味臊子面或八味粥,以庆丰收。

  民间忌讳

  历代相沿,县域内民间流传着很多不成文的忌讳,有些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禁锢人们的思想,阻碍生产的发展。随着文化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发展,一些违反科学和不健康的嫉讳,逐渐消亡,现将群众中仍流行的忌讳予以检录。

  生活交往大年初一,忌别人来家借东西,谓水火不出门,认为借给别人东西是跑财,不吉利。

  祭祀

  家祭家族祭祀祖宗。在民间,大姓望族多建有祠堂。如元时,县迎翠门东南五里有杨文康公祠,于每年春节入庙,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祭毕,演戏、续家谱并处分本族违犯族规者。家庙一般有地、房、家什器物等公产。祭礼结束后,还要聚饮一次,此俗建国后已废。一般家庭春节均在家设祖宗香案祭祀。清明节去祖先墓地上坟,冬至、中元节黄昏在家祭祖。此外,逢年过节各家各户在家还要敬灶君、仓神、牛马王神、菩萨神、财神等。农家敬土地神比较普遍,多在进家门后的墙壁上设有土地神堂,俗有“进门土地堂,家有万石粮”之说。

  行业祀各种不同行业,为了使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兴旺发达,而把与本行业有关的神话传说或历史人物奉为神灵,予以祭祀。商贾祭财神;食品业祭雷神;医生、药店祀药王;雨伞、油篓业祀火神;木匠祭鲁班;教师学生祭孔子;纺织、缫丝业祀嫘祖;酿造业祀杜康;屠宰业祭“三义”(刘、关、张);理发业祭罗祖;线铺、染房祭“葛梅二仙”;铁匠、小炉匠祀太上老君;船工水夫祀“平水明王”;裁缝祭轩辕;农民祀土地神等。

  公祭旧时,鹿苑镇境内神坛、祠庙较多,祭祀活动频繁,由县官和社人主持公祭。

  社稷坛在接蜀门北百余步,今鹿苑镇草市村,每岁春秋仲月上戌日,由县官率僚属至坛祭祀土神谷神,为民祈报。各里亦有社稷坛,由社人致祭。

  先农坛在迎翠门外偏东,今草市村六组,是祭农神的地方。每岁仲春亥日,主祭官及诸官俱穿朝服齐集先农坛行祭礼。

  文庙在今镇辖区东街村,是祭先师孔子及孔子三代五王的地方。每年春秋,县官率诸官并入学生员,在鼓乐吹奏下进行礼祭。民国时期曾改秋祭日为教师节,逢节县长主祭,师生参加。

  关帝祠今东街村东,每岁春秋二仲及仲夏中旬三日致祭关羽(云长)和关帝先代三公。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迎翠门外偏东,今草市村岁以春秋仲月取吉日祭风云雷雨之神。

  城隍庙在今城隍庙巷,每岁清明节、七月望、十月朔日,主祭官率属员穿朝服跪拜。

  后土官在距河门外偏北六七十步面南,今教师村,是东街社人春祈秋报,祈雨禳疾之所。

  节义祠在镇治东偏南面。每岁春秋祭祀本地忠臣、义士、孝子和有功德者。

  东岳庙在通远门内偏东面南,为北街社人所祀。

  紫清官在迎翠门外偏东,为南街社人祀紫微星。

  龙王庙在迎翠门外西侧,为南街社人祷雨祭祀之所。

  义勇武安王庙在接蜀门外南面,为西街社人祀关羽之所。

  晋文公庙在通远门三里面南,今鹿苑镇何家村,为安信社人祀重耳。

  吕文简公祠在文庙东南面,为地方官春、秋时祭祀吕枘。

  其次,民间还有八腊庙、三皇庙、西岳庙、三官庙、药王庙、牛马王庙、娘娘庙、老爷庙、菩萨庙、桃花仙姑庙、黑虎庙等多处,是群众春祈秋报祭祀诸神的场所。

  旧时的祭祀活动,因祠庙遭兵燹被毁或年久失修圮而淡化。建国后,祠庙多改作学校。今除祭祖外,其他祭祀已绝迹。

  婚嫁礼俗

  旧时,镇辖居民婚俗源自古礼,遵循古制,诗礼之家讲究门当户对,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礼程序严格遵照纳采(媒人向女方提亲)、问名(向女方索取姓名和生辰八字)、纳吉(男方向女方送订婚礼物)、纳征(男方向女方送嫁娶礼物)、请期(男方向女方通知结婚日期)、亲迎(男方迎娶新娘)等六礼规范。一般家庭因经济状况而异各有删减。允许纳妾,提倡女子守节。寡妇改嫁,晚上出门,被卖者居多,自找者为少。其婚嫁礼俗各异。

  结婚婚期确定后,男方购置家具,收拾洞房,女方则备办嫁妆,为使出嫁荣耀于人,妇方还要举行添箱仪式,俗称“看饭”。亲友给女儿添置嫁妆,主人盛情款待亲友。迎娶当日,男方亲友要前来祝贺,女方亲友要送女儿完婚,主要要设宴款待。然后新娘坐花轿,送亲的亲朋坐围棚马车陪行,谓之吃筵席。女儿的嫁妆也要随车送来,以示富有。迎娶的车队返还后,先举行隆重的结婚仪式,拜高堂、谢亲友、夫妻互拜。礼毕,新郎、新娘分别由各自的亲友簇拥,抢入洞房。随后,主人宴待亲友和乡邻。

  行业习俗

  农业习俗

  祭神催春明时,立春的前一日,在镇东门外后土宫(土地祠)塑芒神(后稷)、春牛像,并设祭坛于其前,县令率僚属,穿朝服,戴花冠,以鼓乐作先导,迎置公共场所。立春日早晨,置酒果、香表示祭坛,县令致祭文后,率诸官以改跪拜三奠酒,酒后,执彩杖鞭打春牛,直至破碎。以此祈神灵保佑,催农人春耕。清时,立春之日,县令率僚属、农夫致祭于先农坛农神前,祭品为当时当地所产全部农作物品种的籽粒。祭毕,又率僚属、农夫行耕播种,以召示人勤春早。此俗清末后渐废。

  工匠习俗

  拜师学艺,是工匠行业的重要习俗。孩子成人后,欲求谋生手艺,需寻求师傅。征得同意后,家长偕子弟,带重礼去行拜师仪式,徒弟向师傅跪拜,许诺之后,方确定为师徒关系。期限三五年不等。一边潜心学艺,一边侍候师傅,不挣工钱。三五年期满后为出师,方能独立承揽活路挣钱。

  小镇街景商业习俗

  旧时,农村缺少集贸市场,商贸店铺和贩运客商全在县城城关镇内。为解决农民生活日用品的需求,几乎村村都有些小商贩为了谋生,担上担子或者推上小车带上日用小杂货沿村叫卖。大部分以梆声、铃声、卜朗鼓声、锣声、叫卖声为信号。其叫卖声抑扬顿挫,悦耳引人。群众的生活日用品大多是从他们手中购置的。

  生活习俗

  饮食

  居民饮食习惯向为一日三餐。早饭一般在上午十点左右,以稀饭、馍为主,配有群众自腌的咸菜、酸菜或野菜。稀饭多为小米、玉米糁或大米稀饭、馍、锅盔、花卷、玉米面蒸糕、菜盒等。午饭一般在下午四点左右,以面食为主,常见面食有连锅面、两米面、粘面、卜刀面、搓面、扯面、油泼面、清汤面、臊子面、蒸卤面、搅团、耳子和水饺等。为调剂口味,也吃大米蒸饭,伴以馍、蔬菜。晚饭一般在傍晚,俗称“喝汤”,主要食馍,佐以蔬菜,饮白开水或茶水。县境渭河以南的耿镇地区,晚饭有喝稀饭的习惯。

  平时家庭来客人或过节日,中午饭一般多改变花样,配两热两凉的四盘菜,馍有油饼、菜包子、煎饼等。逢婚丧喜庆或过大年待客人,一般家庭均设宴席,宴席有荤席和素席之分,视家庭经济情况而为。富人家待客,一般先喝茶,再吃酒,后吃饭。喝茶:四盘油炸中间放一盘点心,俗称“五大盘”,边吃边饮茶水。也有七盘,俗称“七星剑”;九盘,俗称“九枝梅”;十三盘,俗称“十三花”。种类除油炸果外,还有水果、糕点、糖果、瓜子、花生等。吃酒:旧时吃酒先上八个小水菜,然后再上下酒菜。多为莲菜头、丸子尾。讲究八道吃、十道吃、十二道吃不等。中等家庭多以蒸碗菜为主,兼有炒菜。讲究五碗(白片、肘子、酥肉、杂烩、丸子)四盘子(四种炒菜)。主食为小馒头(俗称花馍)。

  服饰

  明代,男子穿短衣,束发于顶,头裹巾子,妇女发髻多垂于脑后。清朝,男子着长衫,套马褂,穿套裤。剃头梳辫垂于脑后。戴瓜皮帽、毡帽、风帽等。女子穿旗袍,罩马甲,梳如意头、一字头、大拉翅头等。汉族妇女上衣穿大襟、琵琶襟等,老年兴扎裤脚。出外走亲时穿凤尾裙或百摺彩裙。少女发式梳单辫或双辫,中年妇女多梳长髻,戴首饰,老年人脑后梳发髻。

  辛亥革命后,长袍短褂渐被上下两截装取代。先为宽、大、短,后兴窄、紧、长,俗称“扫脚面”。服式因职业不同而别,公职人员始穿中山装;商人穿长袍戴瓜皮帽;教师、郎中和有文化的人穿长袍戴帽;学生穿制服戴熨头帽;农民穿大襟或对门襟袄衫,叠腰裤,系布腰带,足穿手工缝制的土布鞋袜,头戴软瓜皮布帽或方巾包头,富户之家妇女有穿旗袍者。绸绫、呢绒、裘皮等贵重衣料多为官绅、富商所享有,寻常百姓多为靛染土布,小康人家有机织布的,俗称“洋布”。颜色多为灰、蓝、白、黑色。男孩脑门留发,带裹肚、长命锁、手镯等;少女留长发,垂单辫于脑后,辫根辫梢用红头绳结扎。有文化的女子有留齐耳短发者,出嫁女一般将长发梳成荆钗头,俗称“马鞍头”、“泡泡头”、“麻花头”、“罐罐头”等。有钱人家妇女戴手镯、耳环等首饰,头发别簪子、插签子,少妇戴珠花。一般老年妇女留发髻罩网络(俗称络络)。

  居住

  一般家庭喜欢南北坐落,二九抬丈(即传统木工计量单位,两个九尺,一个一丈)的庄基,建土木结构的砖瓦形式多为单面三间厦房或对峙面六间厢厦。

  民间艺术

  鹿苑镇民间艺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受秦汉唐皇家文化的影响,粗犷豪放通俗,俗中但见高雅,由于深厚的群众基础,时至今日广泛流传,形成了具有高陵特色的地方传统文化。

  社火灶火有芯子、狮子、龙灯、竹马、旱船、舞流星、大头舞、秧歌等多种形式。旧时多在庙会、春节、元宵节单独或联袂表演,自娱自乐。自古到今,社火场面壮观,前边有彩旗仪仗,社火牌匾,后有锣鼓家伙。著名的有张家村的锣鼓、春城堡的狮子、田家村的高跷等。

  剪纸剪纸艺术源远流长,遍及全镇。旧时,每逢喜庆节日,农村妇女多以剪纸来装饰房间。有窗花、炕帏花、顶棚花等类,以窗花最为普遍,分熏剪、染剪、套剪等种,以熏剪最为常见。剪纸题材广泛,有木石鱼虫、飞禽走兽、各类花卉、戏剧人物等。家庭院落多剪喜、福、寿、禄等大字;炕帏多剪花卉图案;窗花多剪鸟草虫;顶棚中间常剪《龙凤呈祥》、《凤凰戏牡丹》等大圆花,四角剪云朵图案相对,还有《八仙过海》、《十二生肖》等作品。

  刺绣刺绣普遍流传于民间,常见于枕头、鞋子、围裙、信插、门帘、儿童衣帽等。花样有《凤凰戏牡丹》、《狮子滚绣球》、《金鱼摆莲花》、《鸳鸯戏水》、《青松白鹤》、《腊月红梅》、《梅菊竹兰》等40余种。针法有长针绣、拉丝绣、反底绣等19种之多。

  面花面花是民间用面食做成的一种工艺礼馍。高陵在历史上一直盛产小麦,年深日久,一些民间巧妇将这一工艺水平不断提高,以至形成了流传至今的传统工艺品。

  面花的制作通常用上等小麦面粉搅和,一种是将图案直接做在礼馍上,一种是在做礼馍前,先将各种图案单独做出来,分别用蒸笼蒸熟,然后用小竹签插上去。图案有莲花、小动物、小鸟、虫类等,不同图案,涂以不同的颜色。

  带有面花的礼馍,并不是逢节走亲必送,通常是比较隆重的节俗如孩子满月,婚、丧等走亲戚时才带上这种礼馍。主人家往往把所有带来的这些礼馍放在院子里供人观赏,旁观者免不了对那些佳品大加赞赏一番。

  雕刻

  砖雕多见于大户人家门楼、上房山墙、屋脊上。用青砖磨制成花鸟,吉祥动物或几何图案,以此用来进行装饰。它给人一种幽雅、富丽堂皇的感觉,也有给长辈在造墓时,用雕砖装饰墓门。这些砖雕从格局和档次上也能反映出主人的身份。

  石雕历史上石雕主要有石狮、石门墩、石槽、拴马桩等。石狮多置于前门两旁,拴马桩也多见于门外拴骡马的固定场所。饮马槽外围刻有各种图案,拴马桩的雕饰部分主要在顶部,县内常见的有猴子、狗、胡人牵马状等。

  宗教信仰

  道教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明时,县职官中设道会司一人,管理道教活动,见之史载的场所有:

  又玄观在城隍庙巷中南面,明正统元年(1436),由道士钟子鸣所建。

  道院在城东门外后土宫东道院(今教师村附近),由道人张道隆掌管香火。

  紫清宫在城南门外偏东,由南街社人所建,修建年代不详。

  昭慧宫原址在西街兴国寺之左,称二郎庙。明万历九年(1581)改建于东察院左前边,称二圣宫。

  三官庙在镇西门外,建筑年代不详。据清雍正《高陵县志》载,清时住道人杨碧天,泾阳县人。杨少时云游四方,经名道点化,学得医术后寓居三官庙。凡学士大夫有病求医者,以调摄之法治疗,无不痊愈。亦能炼制药丹,耄耋之年,童颜鹤发,80余岁卒。

  基督教

  基督教又称耶稣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唐初传入中国,清代传入高陵县。

  基督教派别较多,县境内有英属浸礼会和灵恩派。清光绪二十年(1894),英属浸礼会牧师敦崇礼来高陵传教,发展教徒。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英籍牧师邵涤源与三原教徒孙观海、冯文泉等来高陵,租赁县城鹿苑镇东街民房为聚会场所,礼拜日演讲教义,发展教徒。清末,聚会点移至正街北段,时有教徒约5000余人。民国十二年(1928),又将教会移到盐店街,时有基督教教徒73人,其中男42人,女31人。三十六年(1947),教会又迁至南门路东。1995年迁至古城村。1949年,有教徒205人。教会经费来源,早期由英国差会供给,后由教徒捐助。民国三十五年(1946),灵恩派由经泾阳县永乐店传入本县泾渭镇,三十六年(1947),基督教灵恩派马家湾新庄支会成立,并修建新庄礼拜堂一座。教会费用靠教徒捐款。

  城关教堂民国三十六年(1947),由李荫生、李梦庚、李效膺、田德言、王道生等人发起募捐,购买县城南门里路东民屋大房三间作教堂。

  基督教的主要活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敦崇礼去北京参与“辛丑条约”文稿的起草工作,后又积极进行破坏辛亥革命的宣传活动。民国十年(1921),由李荫生长老主持,聘张学向、张雅各等人为教师,郭家巷办教会普通小学堂一所,收教徒子女40余名。教会学校除开设民国时期规定的课程外,另外加“早祷”和“宗教课”。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爱国教牧人员成立了由朱晨声牧师为总队长的“基督教负伤将士服务协会西北区总队”,高陵教会李效膺牧师随队赴山西、河南战区救死扶伤。三十六年(1947),城关教堂设福康诊疗所。

  今日鹿苑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鹿苑镇各项事业均呈快速发展态势。进入本世纪,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泾河工业园带动战略、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和城镇化建设战略。该镇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主体,进一步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城乡一体化步伐,实现了镇域经济新的跨越。将城中村建设纳入县城建设规划,沿街居民住宅进行了彻底改造,昔日的北城壕建成了园林式广场,东街村投资260万余元建成了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喜人,第三产业发展迅猛,精神文明建设蒸蒸日上。2005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7.5亿元,财税收入24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264元。镇政府被西安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8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建国以来刘志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收录对刘志丹同志的研究文章,包括《论刘志丹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刘志丹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刘志丹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贡献》、《共产党人的楷模》、《刘志丹在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