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北周的建立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西魏丞相宇文泰一直牢牢控制着西魏政权。西奔关中的孝武帝元修因想得到最高权利,很快与丞相宇文泰产生了矛盾。这年冬季闰十二月,宇文泰鸩杀元修,改立南阳王元宝炬为帝,是为文帝。最高决策极指挥权仍在相府里。

  宇文泰在积极与东魏进行战争的同时,逐渐把汉族世家大族也拉入他的统治集团,扩大了他的统治基础。他又依靠汉族大地主和士人在各个领域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把一个比较落后的军事集团逐渐改造为一个富有朝气的封建政权。西魏大统元年(535年),宇文泰便命一批汉族士人斟酌今古,参考变通,以“益国、利民、便时、适治”为准则,制定出“二十四条新制”,然后奏请文帝推行。这就是西魏最基本的制度。初期在制度建设上最有贡献的人是汉族士人周惠达。宇文泰忙于前方军务,后方的营造戎仗,储积食粮,检阅士马等事,都委托周惠达办理。仪礼制度也是在周惠达领导下创制的,当时关右政权草创,礼乐制度残缺,周惠达与礼官对北魏旧制进行一番改革,才使得“仪轨稍备”。大统七年(541年),宇文泰在大统元年“二十四条新制”的基础上,又令人制定出“十二条制”,奏请实行,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西魏制度。这时周惠达将著名士人苏绰推荐给宇文泰,宇文泰问苏绰治天下之道,苏绰为他陈述帝王之道和申不害、韩非的法治之术,使宇文泰不禁“整衣危坐”,从天黑听到次日清晨而不觉厌倦,从此对汉族士人更为重视。宇文泰极想改革时政,寻求强国富民之道,苏绰也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先后制定了文案程式,朱出墨入,计帐、户籍等法,及其裁减冗官、设立闾正、保长二长,实行屯田以资军国等措施。大统十年(544年),西魏文帝把宇文泰前后所呈的“二十四条”和“十二条新制”,规定为“中兴永式”,命苏绰重加修订,合为五卷,颁行天下。苏绰又根据汉族统治者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概括为六条:一是治心身,二是敦教化,三是尽地利,四是擢贤良,五是卹狱讼,六是均赋役。这六条,史称“六条诏书”,是西魏和北周总的施政纲领。宇文泰对此六条极为重视,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命令百官都必须认真学习。同时规定,牧守令长等地方官,不精通“六条诏书”内容和计帐的人,不得为官。此外,宇文泰又继续推行均田制度,创建了府兵制度,通过各项制度的创建、改革和实行,西魏政权逐步得到了巩固和发展。随着西魏政权的发展和军事斗争的不断胜利,宇文泰在西魏的势力也自然就越来越大。

  大统十七年(551年),西魏文帝元宝炬病死,宇文泰立太子元钦为帝,是为废帝。废帝二年(553年)十一月,西魏尚书元烈谋杀宇文泰,但事情败露,元烈被诛。元钦对宇文泰杀元烈极为不满,于是召集宗室诸王商议夺权,淮安王元育、广平王元赞等人都认为为不可,垂泣劝谏,但元钦不听。当时宇文泰诸婿李基、李晖、于翼等人均是武卫将军,分掌禁旅,元钦与宗室诸王的密谋被李基等人侦知,宇文泰任命心腹尉迟纲为大将军,兼领军将军,总典禁旅,密做防备。次年正月,宇文泰召集群臣的议,废掉了元钦,改立文帝元宝炬第四子齐王王元廓为帝,是为恭帝。信以尉迟纲为中领军,总领宿卫军,以监视元廓。这时,宇文泰诸子或幼或弱,不能堪当大任,故宇文泰对几个女婿寄以厚望,引为心腹。宇文泰还有两个侄儿,章武公宇文导和中山公宇文护,宇文导任陇右大都督、秦南等十五州刺史,宇文护任大将军,行六官之制后后,又拜为小司空。另外军队大将和朝廷重臣,也皆是早日随他起兵的六镇军官和心腹,因此西魏政权的核心人物,就是宇文泰集团的核心人物。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四月,宇文泰巡狩北方,在途中染病。九月,宇文泰回到云阳,病势转重,他遣人召来侄子宇文护,令他接替自己掌握西魏军政大权。宇文泰死后,世子宇文觉继位太师、大冢宰,年仅15岁。宇文护虽受宇文泰重托,但因他的名声和地位都不是很高,那些元老不肯服他,于是他向大司寇于谨求教。第二日,召开元老会议时,于谨正色严厉地对大家说:“中山公乃安定公(宇文爵号)亲亲兄弟的儿子,兼受顾托,军国之事,理所应当归他总管,我们都应服从他。”说罢,带头下拜,那高级将领和大臣也被迫随着于谨下拜,于是他的地位才得以保住。宇文护也尽力抚循文武,重新稳定了人心。

  西魏早在元宝炬即帝位时,就已经是“权归周室”,从文帝、废帝,直至恭帝,实际上都是受宇文泰摆弄的傀儡而已,一切政令全是出于宇文泰一人之口,皇位的取代早已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宇文泰安葬后,宇文护便开始着手安排禅代之事。这年十二月,他奏请西魏恭帝以岐阳之地封宇文觉为周公。到同月庚子这一天,恭帝元廓正式下诏让位于周公宇文觉,西魏由此而亡,共历三世,二十四年。次年正月辛丑,宇文觉即皇帝位,就是北周孝闵帝。北周建立。孝闵帝以大司徒、赵郡公李弼为太师,大宗伯、南阳公赵贵为太傅、大冢宰,大司马、河内公独孤信为太保、大宗伯,柱国、中山公宇文护为大司马。大司马掌军事,宇文护居之,把兵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北周建立以后,因孝闵帝宇文觉年幼,实际上仍然只是个傀儡,军政大事均由宇文护决定。宇文护专政,又引起了一系列争权的斗争。先是赵贵自以为是北周元勋,常怏怏不乐,联合独孤信密谋杀宇文护,有人密报了宇文护,宇文护捕杀了赵贵,并逼独孤信自尽。孝闵帝对宇文护擅权也十分不满,密令司会李植、军司马孙恒等人杀宇文护。宇文护得悉后,把李植、孙恒遣离京城,然后把其在京党羽捕杀,逼宇文觉逊位,然后改立宇文泰庶长子宇文毓为帝,是为北周明帝。明帝在位四年,又被宇文护派人毒杀,又改立宇文泰第四子鲁公宇文邕为帝,是为北周武帝。周武帝即位后,不动声色地诛杀了宇文护,北周皇帝才真正掌握了最高的统治权。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