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北齐的鲜卑化

  北齐政权的奠基人是高欢。在高欢、高洋父子建立东魏、北齐政权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以北边六镇兵民基础,以六镇中怀朔镇军人新兴贵族为核心的统治集团。怀朔镇军人原是六镇起义队伍中的一部分。六镇起义后,六镇首领先后有破六韩拔陵、杜洛周、鲜于修礼与葛荣。尔朱荣击败葛荣后,六镇兵民二十余万被迫迁居到并州和肆州,归尔东兆统辖。尔朱兆部下虐待六镇兵民,迫使六镇兵民不断举行武装反抗。尔朱兆深感头痛,便把六镇兵民交给高欢,命他统率,于是高欢成为继葛荣之后的六镇统帅。他率领六镇兵民占据了河北,打败了尔朱氏集团,建立了东魏。高欢死后,高洋能轻而易举地以禅代方式建立北齐,也是依靠着六镇军人。从葛荣到高欢,又到高洋,在六镇军人当中,逐渐产生出一个“怀朔集团”。葛荣曾是怀朔镇将领,他当六镇首领时,曾重用潘乐、任延敬、王基、可朱浑元、张琼等怀朔镇人,使怀朔镇将领在六镇军人中的地位开始上升。后来高欢成为六镇首领时,这些人也随之成为高欢的骨干将领。高欢本人也是怀朔镇人,他在怀朔镇一度任过队主、信使等职,当时便与怀朔镇省事司马子如、户曹史孙腾、外兵史侯景等官吏以及刘贵、贾显智、尉景、蔡俊等人相互友好。在他起家的过程中,这些人也都追随着他,立下了许多功勋。除早死者外,其余人都成为东魏和北齐高氏政权中的核心人物。另外,在高氏统治集团中,一些将领大臣,如段荣、窦泰、韩轨、尉长命、斛律金、傅伏、库狄盛、贺拔允、莫多娄贷文、步大汗萨、赵猛、韩贤、徐远、万俟普、破六韩常等人,也都是怀朔人,高氏政权中的上层统治集团主要由这些新兴的军事贵族组成。

  鲜卑军事贵族和鲜卑化的汉人军事贵族在东魏和北齐仗着他们的权势,以及强大的六镇兵民组成的社会基础,在朝野形成一股强大的鲜卑化势力,使自孝文帝汉化改革后逐渐缓和的民族之间矛盾又激化起来。早在高欢起兵时,就针对上升的民族矛盾与六镇鲜卑约定:“不得欺汉儿。”但事实上这个约定无效,他的军队依赖汉族农民养活,却不断欺压汉族农民,使鲜、汉民族矛盾日益尖锐。高欢恐民族矛盾影响他的政权统治,曾力图调和这种矛盾。他在鲜卑军人面前说:“汉民是你们的奴婢,男子为你们耕种,女子为你们纺织,供给你们粮食布帛,使你们温饱,你们为何要欺凌他们?”他在汉族人面前则说:“鲜卑人是你们雇来的客人,吃你们一石粮,穿你们一匹布,却为你们作战,使你们得以安宁,你们为何要仇恨他们?”

  高欢既想调和民族矛盾,又想维护鲜卑人的特殊利益和社会地位,实际上他只实现了后者,民族冲突是越来越激烈。表现在政治上是维护鲜卑贵族的利益,不断打击汉族士大夫。鲜卑勋贵为政不廉,贪污收受贿赂,横行霸道,搞得东魏政治一团黑暗,汉族大臣杜弼请求首先要澄清吏治,严惩贪官,后又建议“先除内贼,后讨外寇”。高欢问内贼是谁,杜弼说:“诸勋贵掠夺万民者皆是。”高欢大怒,令军人张弓举刀、分站两列,令杜弼从中间通过,恫吓杜弼,不让他再攻击鲜卑勋贵。北齐建立后,高洋曾问杜弼:“治国当用何人?”杜弼回答:“鲜卑车马客,会须用中国人。”高洋听后默然无言,却对杜弼怀恨在心,这构成了杜弼后来被杀原因之一。侍中、尚书右仆射高德政也常建议,治天下应多用汉族士大夫,少用鲜卑人。高洋杀了他后,公开宣布,这是杀他的一个重要原因。北齐政治中鲜卑化色彩之浓,最典型地表现在杨愔事件上。高洋称帝后,尚书令是高欢的女婿、中原世族大地主杨愔。高洋委政杨愔,杨愔也始终以选拔人才为己任,重用贤才,对稳定社会、巩固北齐政权统治来说是颇有成效,故到高洋后期,仍能保持“主错于上,政清于下”的局面。高洋死后,子高殷继位,是为废帝,杨愔、燕子献、郑颐等人受遣诏辅政。这几人都是汉人,高殷的母亲李太后也是汉人,鲜卑勋贵不希望他们掌权。不久之后,高洋弟高演、高湛在鲜卑勋贵高归彦、贺拔仁、斛律金、斛律光等人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杀了杨愔、燕子献、郑颐、宋钦道等大臣。高欢妻娄太后不仅不指责高演等人,还对高殷母说:“岂可使我们母子受汉族老太婆摆布!”连废帝高殷也说:“岂敢惜此汉辈?”

  经过这次政变,鲜卑勋贵更加嚣张,汉族大臣的地位也就更进一步降低。高演未执朝政时,汉族名士王晞是他的至交密友,执朝政后,却恐王晞不合勋贵之意,每人夜便用车载入宫商议,到白日则甚至连话也不交谈。直至北齐末年,政治上歧视汉族官吏的情况仍未改观。齐后主高纬时期,高纬的近幸韩凤虽是一个鲜卑化的汉人,曾任禁军都督,但他对于汉族大臣,屡次骂:“狗汉大不可耐,惟须杀却。”后主要到晋阳,崔舒、张雕、刘逖等台湾省族大臣联名进谏,劝阻韩凤竟上奏说:汉族文官联名进谏,表面上是劝阻去并州,实际上有反心,应诛杀这些人。齐后主昏庸至极,听信韩凤的话,立即将联名上奏的汉族官吏召集在含章殿,把为首的崔季舒、张雕、齐逖、封孝琰、裴泽、郭遵等人当场斩杀,弃尸于漳水。

  除了在政治上鲜卑化特征非常明显,汉族官吏常遭到歧视打击外,在当时的北齐社会上,也是鲜卑化风气兴盛,一切早被北魏孝文帝改革掉或禁止的东西又广泛流行。如鲜卑语、鲜卑服,早被禁断,而这时纷纷复兴,尤其是鲜卑语,在北齐成了最时髦的语言,通晓鲜卑语是汉族官吏得宠和晋升的一个重要条件。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如琵琶、笛子、五弦等,也渐渐日益兴盛,许多汉族士大夫反过来学习鲜卑语或其乐器,还有的汉族士大夫为求名利,教子女也学习鲜卑语和鲜卑乐器。齐后主高纬常常是“自弹胡瑟琶而唱之”,被人称为“无愁天”,又大大助长了社会上的鲜卑化之风。

  北齐兴盛的鲜卑化风潮,尤其是政治上的鲜卑化,使汉族许多较先进的统治思想和制度难以推行到底或遭到破坏。固然鲜卑勋贵依仗着铁骑甲士野蛮掠夺,很快暴发,但从根本上和北齐全部历史来看,它也加速了北齐政权的腐败和崩溃,北齐很快失掉人民的拥护而被北周灭亡。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