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赤壁鏖兵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的一次重大战役,在《三国演义》中,作者以浓重的笔墨将这次战役描写得生动传神,其中不乏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如“诸葛亮舌战群儒”、“孔明用智激周瑜”、“群英会蒋斡中计”、“用奇谋孔明借箭”、“庞统巧授连环计”、“七星坛诸葛祭风”、“关云长义释曹操”等。事实上,这其中有不少情节都加入了作者的想象、夸张以及传说的成分。读起来虽然津津有味,实则离真实的历史很远。这里,我们要还历史以真实,讲述那场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赤壁大战。

  赤壁之战的始作俑者是曹操,所以要先从曹操说起。官渡一役,曹操击败了袁绍,又在随后几年平定了乌桓,统一了北方。为了实现他统一全国的理想,建安十三年(公元208)正月,曹操返回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后,开始了南下用兵的准备。他让朝廷罢去三公,恢复设置丞相、御史大夫,自己任丞相,把持朝政,在政治上稳固了地位。为了增强水上作战能力,他在邺城开凿了玄武池专门训练水军。派遣张辽、于禁、乐进等在许都附近驻扎,加强防备。将西凉马腾及其家属迁到邺城,从而减轻来自西北的威胁。在后方的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七月,曹操亲率大军十余万南下,进逼荆州。

  身染重病的荆州牧刘表闻讯,惊慌失措,不久便病死了,刘表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此时,曹操军队已到新野,面对曹军的强大攻势,刘琮不战而降。曹操不费一兵一卒便占领了荆州,曹操水军的实力进一步增强。依附刘表的刘备此时正屯驻在樊城,当他得知刘琮降曹的消息后,立即向江陵方向撤退,并命关羽率领一万水军,由汉水撤退,待到江陵会合。由于刘备不忍舍弃百姓,致使行进缓慢。曹操见刘备撤退,便亲率精骑5000,一路追击刘备,在当阳长坂,刘备被曹军追上。刘备大败,在乱军中逃脱,并与妻儿失散。随即,曹操占领了江陵。此时,通往江陵的道路已被曹军截断,刘备只得向汉水方向撤退,与关羽会合。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也率兵前来接应,刘备总算逃出了曹军的追击,随刘琦来到了夏口。

  曹操占领江陵后,决定乘胜进军,向孙权、刘备发起了攻势。

  早在刘表去世之时,孙权就曾派鲁肃出使荆州,以吊丧为名,观察荆州动静。刘琮投降,刘备南撤后,鲁肃还曾到当阳去见刘备,劝说刘备与东吴结盟,同心破曹。刘备还听从了鲁肃的建议,进驻到鄂县的樊口(今湖北鄂州西北)。当曹操即将从江陵顺江东下之时,刘备忙遣诸葛亮随鲁肃往东吴会见孙权,共商破曹之计。

  诸葛亮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后,孙权已接到了曹操写来的挑战信,信上说:“今治水军80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曹操的口气十分桀骜不逊,使孙权非常恼怒。孙权不愿受制于曹操,但又顾虑孙刘联军不是曹操的对手,处于举棋不定的境地。此时,孙权部下以鲁肃为代表的主战派和以张昭为代表的主和派也展开了激烈争辩。在这个关键时刻,诸葛亮见到孙权,为孙权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利弊,鲁肃又用激将法劝说孙权,同时将主战的周瑜从鄱阳(今江西波阳东北)召回。周瑜是东吴的名将,孙权十分信任他。鲁肃在此时召回周瑜,也是为了让孙权下定决心联刘抗曹。周瑜回来后,十分赞同诸葛亮和鲁肃的意见,他在众人面前分析了曹军的弱点,认为曹操的后方不稳定,马超、韩遂尚在关西,是曹操的后患。曹军不习水战,远道而来,水土不服,必生疾病。再加上此时正值严冬,战马缺少草料,供给不足。这些都是用兵的大忌。周瑜还认为此次南下的曹兵并没有80多万,实际数量应该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所得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对曹操也并不信任。周瑜的一番话坚定了孙权联刘抗曹取胜的信心。于是,孙权命周瑜为左督,程普为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精锐部队3万人,同诸葛亮沿江而上至樊口,与刘备会合,共同抗曹。

  周瑜与刘备会合后,继续前进,在赤壁(今武汉市江夏区西南赤壁山)与曹军相遇。曹军虽然新收编了荆州水军,但战斗力较弱,再加上北军水土不服,导致疾疫流行。十月,曹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江中进行了第一次交锋,曹军战败。曹军被迫退到北岸乌林一带,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在南岸赤壁一带,蓄势再战。由于初战失利,再加上北军不习惯船上的生活,曹操便下令用铁链将战船首尾锁在一起,以减轻风浪颠簸,准备过冬后再战。周瑜急欲速战,几次出兵向曹军挑战,曹军仍旧坚守不战。此时,部将黄盖向周瑜建议用火攻击败曹军。周瑜采纳了黄盖的建议,并安排黄盖用诈降计接近曹操战船。曹操接到了黄盖的降书,信以为真,并派人将受降的时间和信号告知黄盖。

  十一月十二日(甲子)的晚上,天空中刮起了少见的东南风。黄盖准备了十艘战舰,满载着薪草膏油,外用帷幕伪装,插上与曹操约定的旗号,还在每艘大船后拴上一些小船。黄盖率领的舰队顺风向曹军战船驶来。船离曹军战船二里多远的时候,黄盖命令各艘大船上的士兵点燃柴草,黄盖和众士兵立刻跳上小船,撤到南岸。刹那间,各艘大船变成了火船,船与火都借着风势,向曹军战船冲去。曹军战船变成了一片火海,大火还烧到了岸上各营。长江被染成了血红色,曹军人马烧死甚众。

  剩余的曹军在孙刘联军的追击下,仓皇逃到南郡,曹操留曹仁、徐晃守江陵,自己撤回北方。从此以后,曹操没有再大规模发兵南下。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孙刘联军的胜利,奠定了此后三国鼎立的格局。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