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三顾茅庐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诸葛氏是当时琅邪的大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圭,东汉末年曾任泰山郡丞。诸葛亮幼年便失去了父母,由叔父诸葛玄抚养。袁术任命诸葛玄为豫章太守,诸葛亮便与其弟诸葛均随叔父到豫章赴任。不久,东汉朝廷又派朱皓任豫章太守,诸葛玄无力抵抗,无奈弃官到荆州投奔刘表。诸葛玄死后,诸葛亮便带领亲属移居到襄阳以西二十里的隆中隐居起来,过着躬耕田间的生活,以维持生计。诸葛亮非常好学,师从于襄阳名士司马徽,并与避乱到荆州的崔州平、徐元直、石广元、孟公威等名人结成好友。诸葛亮熟读经书,他读书与当时大多数人不一样,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略,喜欢吟诵《梁父吟》。他通晓天文地理,精通战术兵法。他志向远大,常自比管仲、乐毅,虽在田间,但胸怀天下,非常关心当时的时事政治。诸葛亮在隆中积累力量,等待着识马的伯乐发现他,以酬壮志。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刘备“三顾茅庐”,恳请二十六岁的诸葛亮出山。在隆中,刘备与诸葛亮第一次见面,向诸葛亮求教统一天下的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州、益州作为根据地,利用地理上的优势,安抚西南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加强自身的政权建设,等待时机,命一得力上将率领荆州军马北上南阳、洛阳,刘备亲自率领益州军马北上关中,两路出兵北伐,夺取长安,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诸葛亮这一精辟透彻的分析,使刘备顿时豁然开朗,他终于看到了前途的光明。刘备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欣然答应了刘备的请求,从此走出隆中,辅佐刘备创业,从此刘备的事业开始出现转机。

  就在诸葛亮出山的第二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开始南下,进逼荆州。面对曹操的强大势力,刘表忧郁病死,次子刘琮被拥立为荆州牧,投降曹操。刘备得知曹操南下后,弃新野,走樊城(今湖北襄樊),向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撤退。刘备路过襄阳,众百姓都愿跟随刘备南逃,人数已经达到十余万,辎重数千辆,一天只能走十余里。虽然行动缓慢,但刘备不忍舍弃。与此同时,刘备派遣关羽乘数百艘船先行一步,然后到江陵会合。曹操派遣了五千精骑追赶刘备一行,在当阳的长坂(今湖北东阳东部),曹操军队追上了刘备。刘备的军队大败,他和妻子在乱军中失散,只得突围逃走。后在汉津遇到关羽,与刘表长子刘琦万余人,一起逃到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此时,东吴孙权派鲁肃到夏口来探听消息,刘备派诸葛亮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军,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赤壁之战后,刘备上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又征荆南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雷绪也率部曲数万口人投效。后刘琦病死,众人推举刘备为荆州牧,孙权也将其妹嫁给刘备。建安十九年(公元214),益州牧刘璋投降,刘备夺取益州,势力增强。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孙权派诸葛瑾向刘备索还荆州,刘备不从。孙权大怒,派遣吕蒙率军夺取荆州三郡。后双方商定,以湘水为界,分割荆州,但孙刘关系已趋恶化。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夏,刘备率军北上,占据汉中,自称汉中王,同时占领上庸。同年冬,孙权占领荆州,关羽被杀。孙刘联盟正式决裂。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曹丕篡汉称帝,建立曹魏。刘备也于第二年在成都自立为帝,建立了蜀汉政权。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决心夺取荆州。同年七月,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亲率五六万军队,发兵东吴。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打败,撤退到白帝城。刘备忧郁成疾,不久于人世。在临终前,刘备将其子刘禅托付于李严与诸葛亮。章武三年(公元223)春,刘备病逝,谥号为昭烈帝。刘禅即位后,诸葛亮忠心辅佐,对内精心治理蜀国,对外南征北战,鞠躬尽瘁,将蜀汉政权又延续了数十年。

  从历史事实上看,诸葛亮真正发挥作用是在刘备死后,总揽蜀汉军政事务之时。在此之前,除诸葛亮的《隆中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外,诸葛亮基本没有参加过多少重大的军事决策和行动,所以,《三国演义》中那些近乎神话的情节都是后人为了神化诸葛亮而进行的艺术虚构。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