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是控制皇帝,以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群雄。这里的天子指的是东汉的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曹操对这位末代皇帝采取了这种策略,从而成为曹操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步骤,为其后统一北方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汉代的正统思想相当强烈,各路诸侯虽然互相攻伐,无视皇权,但都是打着拥护皇帝、恢复汉室的旗号进行战争的。谁能够控制皇帝,谁就能掌握主动,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曹操与袁绍两大集团都注意到了这一重要策略。

  当年,关东群雄讨伐董卓,董卓迫于压力,挟持献帝离开洛阳,西迁长安。在曹操占领兖州后,他的谋士毛玠就对曹操建议,应该“奉天子以令不臣”,只有这样才能建立霸业。曹操深以为然。年轻的献帝被董卓劫持到长安后,日夜思念东归。董卓死后,部将李傕、郭汜相争,都想挟持献帝。此后,老臣杨奉、董承与李傕、郭汜之间展开了艰苦的斗争,一路上艰苦备尝,终于将献帝护送回洛阳。此时,袁绍集团中的一些人也注意到了献帝的价值。袁绍的谋士沮授向袁绍建议:“应该在占有冀州,兵强马壮之时,迎接皇帝到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挟天子以令诸侯,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叛臣,就可以天下无敌了。”袁绍听后,稍有心动。这时,谋士郭图、淳于琼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此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把一个累赘皇帝带在身边,凡事都要向他启奏。如果服从他,我们的权力就会削弱;如果反对他,就要背上不忠的罪名。这种办法不可取。”沮授连忙说:“现在如果不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就会失去良机,反被他人占了先。”优柔寡断的袁绍最终还是没有采纳沮授的建议,他放弃了这个机会。

  早在关东群雄讨伐董卓之时,曹操与袁绍之间曾有过一次对话。袁绍问曹操:“如果讨伐董卓失败,我们应该去什么地方发展呢?”曹操反问:“我想听听您的意见。”袁绍说:“我准备南面占据黄河,北面占据燕、代,降服戎、狄等少数民族,由此向南部争夺天下,应该可以成功吧?”曹操听罢,说道:“依靠山川之险,占据一方获得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我要任用天下的有才之士,采用各种方法招纳利用他们,就会获得成功。”从袁、曹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曹操的理想比袁绍要远大得多。

  就在袁绍失掉控制皇帝的良机之时,建安元年(公元196),曹操开始聚集谋士商讨迎接献帝事宜。一些人认为献帝由杨奉等人护送回洛阳,他们自认为是大大的功臣,我们不容易战胜他们。这时,谋士荀彧挺身而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昔日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都服从他,汉高祖也曾为义帝穿孝而天下归心。自从皇帝被董卓挟持西迁,您首倡义兵,只是因为山东局势混乱,无暇远赴长安迎接天子。如今天子已经回到洛阳,洛阳残破不堪,忠义之士有保存根本的想法,百姓也怀旧悲哀。如果能够乘此良机,迎接天子,以从人望,是顺乎天理民心的行为;忠于王室以服天下,是非常正确的策略;坚守大业招徕贤才,是非常大的德行。天才诸侯即使要背叛您,他们还能有什么作为?韩暹、杨奉等人,何足道哉!如果现在不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让别人得到了这个机会,以后再想这样做,就后悔莫及了。”曹操听罢,非常赞同荀彧的意见,迎接献帝的计划由此确定了下来。

  曹操立即派遣曹洪率兵到洛阳迎接献帝,但遭到了董承的反抗。当时,杨奉与董承、韩暹都自恃功高,杨与董、韩之间产生了矛盾。曹操暗中让董昭以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信,说自己可以作为朝廷的外援,让杨奉放心。杨奉果然中计,上表献帝任曹操为镇东将军,放松了对曹操的警惕。这时,董承与韩暹也发生了矛盾。董承也想借曹操的势力为我所用,便把曹操招进洛阳,韩暹闻讯逃出洛阳。曹操到洛阳后,朝见献帝,献帝随即任命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参与朝政。

  在如何进一步控制献帝的问题上,曹操向董昭求教。董昭认为就目前的形势看,曹操如果留在洛阳,多有不利。最佳方案就是把献帝迎接到许县。但天子长期在外流亡,最近刚刚回到洛阳,只愿安定,不愿再大动迁都,这样做不符合民心,希望曹操尽快做出决定。目前杨奉的势力强大,拥有重兵,最好的办法是先使杨奉安心。曹操听从了董昭的建议,立即派使者去见杨奉,得到了他的信任。在安定了杨奉之后,曹操便正式把献帝迂到许县,并改许县为许都。事后,杨奉发现自己上当,出兵阻止曹操,但为时已晚。杨奉被曹操打败,无奈之下投奔袁术去了。

  从此,献帝对曹操十分信任,任命曹操为大将军,曹操开始了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划,总揽朝政。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