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题记

  西汉二百余年的统治,使得中国此后近两千年的专制政治制度得以确立。

  西汉政治的繁荣和安定主要集中在前几代帝王的在位时期。汉高祖统治时,由于与异姓王的矛盾不断加剧,战争从未彻底停止。到文帝、景帝年间,随着异姓王与同姓王相继被铲除,国家才逐渐走向安宁、繁荣,出现了“文景之治”。景帝之后的汉武帝,是西汉最有作为的君主,在他统治的半个世纪中,“外事四夷,内兴功利”,达到了全盛时期。但由于他一生与匈奴作战,也留下了西汉政权由极盛转向衰败的祸根。即使有后来的“昭宣中光”,但毕竟元气大伤,无法恢复盛势。而从昭帝、宣帝时出现的外戚专权局面,最终发展到王莽篡汉称帝。

  刘秀西汉时期,休养生息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农业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得到了更新,工、商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以纸的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果得以运用。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凿通,揭开了中外文化交往新时代的序幕,更促进了西汉经济的发展。

  政治、经济的统一,必然要求思想文化的统一。汉初崇尚黄老思想。汉武帝时,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学确立为封建统治思想。

  大一统的西汉史,是极其丰富而又复杂的。它经历了兴衰更替,包含着治乱得失;它优劣长短并存,既有巨大成就,又有诸多弊端。这些都使得西汉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公元25年,刘秀称帝,重新建立起汉朝的统治。其后经过10年左右,逐步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基本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因他建都洛阳,历史上称他所建的汉朝为东汉。

  东汉王朝所依托的核心力量是以南阳豪强为基础的豪强地主。对于开国功臣,刘秀采取了在政治上限制,经济上优待的政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刘秀多次下诏释放官私奴婢,并下诏检查垦田与户口实数,使西汉后期极其紧张的土地问题和奴隶问题得到部分解决。刘秀还改革官僚制度,裁撤地方武装,注意招揽人才,严厉抑制诸侯王势力,从而有力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与此同时,刘秀还不断调整经济政策,发展生产,休养生息。明帝、章帝都继承了刘秀的做法,使东汉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与西汉相比,东汉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科学技术也有了发展,造纸术的改进,水车等农机的出现,数学、天文学、医学的进步,不仅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还对后世产生了以深刻的影响。

  东汉政权从公元25年建立到公元220年曹丕废黜汉王朝最后一个挂名皇帝献帝共经历了196年,但实际上早在东汉中期,刘氏帝位便开始由外戚和宦官两大权力集团所控制。公元184年爆发的黄巾大起义基本上摧毁了东汉王朝,使其陷入分崩离析的境地,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继而爆发董卓之乱,新立的汉献帝成为名副其实的傀儡。公元196年之后,献帝又落入曹操之手,因而东汉皇帝实际上只是“守位而已”。公元220年,曹丕废献帝为山阳公,自己称帝。刘氏汉室终为曹氏所代替。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