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二节 伍子胥掘墓鞭尸

  在诸侯大国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大国兼并小国,扩张了土地。可是大国的诸侯不得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封给立了功的大夫。大夫的势力大了起来。他们之间也经常发生斗争。大国由于国内的矛盾尖锐起来,都想把争夺霸权的战争暂时停止下来。

  公元前546年,晋楚两国和其他几个国家,在宋国举行了“弭(mǐ)兵会议”(弭音mǐ,弭兵就是停止战争)。在这次会议上,晋国的大夫和楚国的大夫代表南北两个集团讲了和,订了盟约,规定除齐、秦两个大国外,各小国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样朝贡。晋楚两国平分霸权,以后五十多年里,没发生大的战争。

  到楚庄王的孙子楚平王即位之后,楚国渐渐衰落了。

  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把原来的太子建废掉。这时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正在城父(在今河南襄城西部)镇守。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先把伍奢叫来,诬说太子建正要谋反。伍奢说什么也不承认,立刻被关进监狱。

  楚平王在杀伍奢以前,想斩草除根,设计诱杀他的两个儿子,以除后患。他假惺惺地对伍奢说:“寡人念你祖上对楚国有功,不忍心惩罚你,你写信要你的儿子来为朝廷服务,寡人改封官职,让你回乡养老。”伍奢只好照平王说的写了书信。

  伍奢有伍尚和伍子胥两个儿子。伍子胥,博学多才,智勇双全,是楚国著名豪杰。伍子胥的兄长伍尚见信,以为楚王真要赦免他的父亲,劝弟与他同去见楚王。伍子胥说:“父亲如果得免死罪,就算万幸,我们没有任何功劳,为什么要加官晋爵?这明明是诱骗,去见楚王是一起送死。”

  伍子胥坚决不去。伍尚去了,楚平王立即将他囚禁起来,同时派兵去抓伍子胥。

  伍子胥探知有楚兵来抓他,拿起弓箭和佩剑连忙离家外逃。楚国士兵见在伍家抓不到他,便驱车紧追。伍子胥见楚兵穷追不舍,便站在一个隐蔽的地方,张弓搭箭,接连射死数人,然后厉声说:“谁再来追,立即受死。赶快回去告诉楚平王:如果想保存楚国宗庙,就不要杀我的父兄,否则,我一定要消灭楚国,亲手斩下楚王的头颅,报仇雪恨。”

  楚兵吓得赶快回去报告。楚平王一听大怒,立即将伍奢和伍尚斩首示众。楚平王问手下人:“伍奢临刑前有何怨言?”监斩人说:“他只说:‘伍子胥在逃,楚国君臣以后不得安宁了。’”楚平王听了,立刻派了一个将军,率三千兵马,继续追捕伍子胥。

  伍子胥拼命奔跑。突然,面前出现一条大江,挡住去路,后面追兵眼见很快就到。伍子胥急中生智,忙将所穿白袍挂在江边柳树上,将鞋子放在江边,另穿一双芒鞋沿江直奔而去,故意造成一种被追得走投无路,被迫跳江自杀的假象。率兵追他的将领追到这里,发现白袍和鞋子后,果然受骗停止追捕,回去报告楚王,说伍子胥不知去向,可能跳江死了。楚王仍不放心,便命人四处画像悬榜捉拿伍子胥,下诏给各路关口,严格盘查过往行人,并遍告各国,不要收留伍子胥,使他无容身之地,无法进行报仇活动。

  楚平王尽管考虑得很周到,防守得很严密,但仍无济于事。伍子胥还是想方设法混过了昭关,最后进入吴国。据说,昭关把守极严,伍子胥逃到这里,眼见昭关十分难过,急得晚上睡不着,仅仅一夜,急出了满头白发。

  伍子胥千辛万苦,历尽艰险,最后总算逃到了吴国,这时他囊空如洗,异地他乡,告贷无门,无法维生。好在他会吹箫,只好在吴市吹箫唱曲行乞了。

  天无绝人之路,正在他潦倒不堪、行乞度日的时候,遇见了吴市一个叫被离的官员,被离将他介绍给吴王的弟弟公子光作门下客,才使他摆脱了困境。

  公子光是吴王诸樊的儿子。诸樊死后,按王室惯例,本应由他继位。但却被另一个叫王僚的王子篡(cuàn)去了王位。公子光心中不服,正在访贤求能,积聚实力,伺机夺回王位。公子光见伍子胥相貌非凡,智勇双全,要报杀父兄之仇,便设法将他收为心腹,给予特殊礼遇,依靠他策划刺王僚的计谋,物色冒死行刺的男士。

  伍子胥向公子光推荐了一个叫专诸的英雄。此人是他在吴国结拜生死之交的兄弟,武艺高强,行侠仗义,专好打抱不平。他听伍子胥说王僚用阴谋篡位,慨然答应为公子光效命。

  公子光得到专诸以后,想立即谋刺王僚,但伍子胥认为时机不成熟,不能冒险行事。他说:“王僚有两个心腹大将掌握兵权,还有儿子庆忌勇猛无比,日夜随身保护他。只有设计引开这三个人后,才能动手行刺,否则,王位即使夺回,也会得而复失。”公子光听他说得有道理,只好暂时忍耐,等待时机。

  当时正逢楚平王病逝,伍子胥听到消息以后,整天痛哭,捶胸顿足,近似疯人。公子光知道以后去问他:“楚平王是你的仇人,他死了,应当高兴才是,为什么反而捶胸痛哭呢?”伍子胥说:“我不是哭楚王之死,而是恨我不能亲自斩下他的头颅来祭奠父兄的亡灵。”公子光听了,很赞赏他的一片孝心,答应在登位以后,为他出兵伐楚报仇。

  伍子胥自恨不能亲手杀了楚平王雪恨,气得一连三夜失眠,反复思量,想出了一条妙计献给公子光。他说:“我日夜苦思,想出了一个实现公子愿望的妙策。楚平王刚死,缺良臣,公子可劝王僚趁楚国丧乱之际,发兵攻楚,以图霸业。吴王好大喜功而不善计谋,定会听从你的主张。”

  公子光说:“如果命我派兵伐楚,那怎么办呢?”伍子胥说:“你可以先伪装乘车不慎摔伤,吴王就不会命你去,而派他的两名心腹武将率兵前往。让公子庆忌去联合郑卫两国出兵。那时,公子就派专诸行刺王僚了。”

  公子光按伍子胥的计策行事,王僚果然中计。专诸用“鱼肠剑”行刺成功。吴国国王换成公子光,改名阖闾(hélǘ)。王僚两名武将率兵在外,听到王僚被刺的消息,不敢归兵,各自投奔他国自保性命。庆忌则被新吴王派去的一个刺客杀死。从此无人敢与阖闾争位。

  吴王阖闾消除了心腹大患,大宴群臣,嘉奖有功之臣。伍子胥趁机向阖闾哭诉:“陛下的祸患已除,但微臣的家仇未报,不知何日才能雪恨?”

  阖闾答应考虑他的要求,第二天一早就召见伍子胥进宫。他说:“寡人想为你出兵伐楚报仇,你看谁可率兵当将帅?”伍子胥说:“只要大王下命令,自当效命。”当时还有一个叫伯的,也是楚国臣子,受楚王迫害后投奔吴国,受到重用,这时在场,跟伍子胥一样答话。

  阖闾见两人都是楚国人,担心他们报仇以后不愿再为吴国效命,一时犹豫起来,站在窗前沉思不语。

  伍子胥很敏感,察觉了阖闾的心事,便说:“陛下是不是顾虑楚国兵多将广?臣举荐一人当将军,保证可以战胜楚国。”他接着详细介绍情况,“此人叫孙武,吴国人,幼读兵法,造诣很深,自己著有《兵法》十三篇。无人知道他的才能,现在隐居在罗浮山中。”伍子胥又说:“如果能得到他当军师,吴国可以无敌于天下,楚国就更不在话下。”

  阖闾一听孙武是吴国人,心里非常高兴,立即派人找来,向他询问用兵之道。孙武对答如流,向吴王详细介绍了《兵法》一书的内容。

  阖闾见孙武果然是个精通兵法的将才,善于练兵和用兵,便拜他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发兵六万伐楚。楚军惨败,楚国郢都被攻破。伍子胥为报父仇,劝吴王阖闾灭了楚国,拆毁宗庙,并准他去挖掘楚平王的坟墓,开棺斩首,鞭尸雪恨。

  伍子胥获准后,找到楚平王的坟墓,挖出他的尸体,痛打三百钢鞭,并割下楚平王的头,仰天长笑道:“父亲、哥哥,我终于为你们报仇雪恨了!”

  吴王阖闾回到吴国都城,把第一大功归给孙武。孙武不愿意做官,回乡隐居去了。他留下了一部《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杰出的军事著作。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