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节 天坛

  1937年,苏联的考古工作者希金发现了胡拉夫厦宫殿遗迹。它是一座气势宏伟,技艺非凡的布哈拉·胡达特王朝宫殿。

  胡达特王朝的宫殿,建造在围有高墙的城堡内,拥有许多房间,其中红厅是一座80米长,12米宽的大厅,厅中壁画从离地0.8米的地方开始,向上一直绘制至与天花板相接处。

  在宫殿内墙壁上绘有大量的壁画,这些壁画分上下两段。上段已经模糊不清,下段绘制的是骑象打猎的图像,每头象上骑两人,正在与老虎猛兽或有翼怪兽搏斗。骑在象上的人,肩披轻飘长衣,头上戴着犹如王冠一般的华丽装饰品。

  东厅是一座长约17米,宽11.5米半的大厅,壁上全是壁画,虽然破损严重,但仍能看出身穿盔甲的战士骑马交战的场面。南厅的壁画,好像是描绘正式拜见时的热闹场景。虽然这些壁画已年代久远,但是有些壁画上的人形图案还依稀可见,而且其造诣精深令人叫绝。

  胡拉夫厦宫殿的壁画作者是谁?其制作的年代如何呢?由于缺少较为可靠的文献记录,人们观察的角度和依据的事实又不同,所以对这些问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苏联的考古学家认为,胡拉夫厦宫殿是3世纪开始建造的,作者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庞大的艺术团体。这些作画者除了具有极高的艺术涵养外,还具备多方面的操作技能,他们一般广泛活跃于中亚地区。

  还有学者认为,胡拉夫厦宫殿壁画应该是创作于8世纪。他们根据的是宫殿内还存有各式各样的泥塑装饰,而泥塑装饰是8世纪最为盛行的一种工艺。创作壁画的人有可能来自外族。因为在那时,本雅特王国与外族交往频繁,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相当普遍。

  有人根据783年在胡拉夫厦宫殿里发生的一起刺杀本雅特王的疑案,推测壁画也有可能是外人所作。

  据说有一天,本雅特王正在胡拉夫厦宫殿的一间宫室里与近臣们宴欢的时候,突然一群骑士奔驰而来,直奔宴室,不动声色地砍掉了本雅特王的脑袋,据认为这些人是奉当时巴格达的哈里发命令而为。可见本雅特王朝与外界联系十分频繁,而这种交往必然会反映在文化艺术上。

  还有学者认为,胡拉夫厦的繁荣是在10世纪左右,不久就逐渐被掩埋在红沙漠之下了。因此,有理由认为壁画的制成当在10世纪左右,这从壁画所反映出的政治、军事、狩猎、交往、娱乐等内容便可得到证实,这只有在一个王朝的繁荣时期才有可能。

  没有最终的结论

  虽然苏联考古工作者发掘考察胡拉夫厦宫殿已经有100多年了,但是由于当时历史记载和参考资料的贫乏,这使得对于宫殿壁画的制作年代及其作者究竟是谁等问题,至今还没有最终的结论和具有说服力的观点,也使得某些推测和观点听起来有些牵强附会,难于让人们信服。因此,这些还需要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

  阅读点击

  位于我国宁夏中卫市大麦地岩画,面积约450平方千米,遗存有史前岩画10000多幅以上。在方圆6平方千米的原始环境中遗存个体图像达8532个,超出了国际公认的世界岩画“主要地区”规定标准的140多倍,堪称世界之最。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