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九节 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继续向前发展,在中国知识界发生分裂是不可避免的。买办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胡适、陈西滢之流,日益显露出了他们充当帝国主义、北洋军阀、官僚的走狗真面目。

  于是,鲁迅便率领着一支年青的文化新军,与这些御用文人展开了激烈的复杂的斗争。

  女师大原来是一所由初级师范,改成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它的校长原是鲁迅的老朋友许寿裳。许寿裳和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他从北京大学请到许多教师来女师大兼课,鲁迅也是其中之一。

  许寿裳辛苦经营,使学校有了一番新气象,而这正惹起了代表封建势力的教育总长及其爪牙的嫉恶,反动当局对许寿裳制造了许多流言,以致使他愤而辞职。接替者是由教育总长派来的杨荫榆。

  杨荫榆的封建家长作风,很快就遭到了学生的反对。可是她不但不思改革,反而独断专行,横加弹压。她还与反动教育当局勾结起来,排除异己,极力压迫学生。为了中饱私囊,她又违反章程,向学生们征收额外的费用。这种种劣行,引起了学生们强烈的不满,于是大家就起来反对她做校长。

  11月初,3名暑假回家度假的学生,因军阀混战,交通阻塞,没能按时返校。杨荫榆却迫令他们停学。终于激起了更大的公愤,女师大风潮正式爆发。

  鲁迅坚定地站在进步学生的立场,参加进步师生组成的校务维持会,组织全校学生发起了一场“驱洋运动”。

  但是风潮闹了几个月,呈文递了无数,教育部也来人查了两次,最终还是毫无结果。

  1925年5月7日,是“国耻纪念日”,北京学生界召开纪念大会。杨荫榆就借此机会在校内布置了一个讲演会,邀请了校内校外的人士前来演讲,并以校长资格出面主持。这是一个阴谋:她想利用这个机会,把学潮平息下去。

  杨荫榆因为有北洋军阀政府教育当局的支持,她既定的阴谋正一步步开始进行着。第二天,学校公布了许广平、刘和珍等6个学生自治会代表被开除。

  全校的学生都被激怒了,她们立刻到操场上集合,整队走向校长办公室,抗议杨荫榆开除学生的无理决定。全体学生都一致表示拥护学生自治会的代表和她们的总干事许广平,并且支持着她拿封条把校长办公室封掉。斗争从此更尖锐化了。

  学生们于是不得不向各方寻求援助,他们首先求助于平日关怀与爱护她们的校内教师们。鲁迅和许寿裳,还有其他几位教授,就在这时参加了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

  鲁迅和许寿裳等几个教员在5月27日的《京报》上发表了宣言,声明对于女师大事件的态度。

  正在女师大事件发展过程中,1925年5月30日,因日本帝国主义枪杀中国工人而引起的“五卅事件”在上海爆发了。

  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于是在全国各地展开,北京的学生爱国运动和全国群众的爱国运动结合起来了,这使得为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服务的买办资产阶级文人大为惶恐。他们纷纷出来为反动势力辩护。

  鲁迅立即予以痛斥,并指出,枪杀中国人民的,不仅是帝国主义者,还有国内的封建统治阶级。

  鲁迅是反动统治者的“眼中钉”。他们以鲁迅参加女师大的校务维持会为借口,非法免除鲁迅的教育部佥事的职位。鲁迅严厉地斥责反动教育当局和杨荫榆、陈西滢等人诬蔑、压迫青年的罪恶行为,并向“平政院”提起诉讼,控告被非法免职。

  由于长期的紧张和疲劳,鲁迅病倒了。但是他却抱病坚持工作,经常出席女师大维持会、教务会,并主动提出把义务授课时间增加一倍。

  在广大的社会力量的声援下,学生终于获得了胜利。1925年11月30日,女子师范大学宣告复校,杨荫榆被撤职,女子大学取消,学生们回原址上课,“女师大”事件至此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1926年3月12日,两艘日本军舰开进了大沽口,开炮轰击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13日,日本政府就向段祺瑞政府提出抗议。16日,英、美、德、意、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和日本等8个帝国主义国家,对段祺瑞政府又提出了最后通牒,限定18日正午以前答复。

  18日,北京民众30000多人举行反对8国通牒的群众大会,会后开始游行示威。当一部分青年学生和各界代表走到段祺瑞政府门前请愿时,段祺瑞命令卫队开枪。霎时间,血肉横飞,当场40多人遇难,200余人受伤。

  枪声后,手拿大刀铁棍的散兵冲过来,他们向中枪倒地、尚有生气的人当头打去。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和她的几个女同学就在这时被虐杀。革命领袖李大钊头部也受了伤,但他仍镇定指挥群众撤离。

  第二天,段祺瑞卖国政府通缉革命领袖李大钊等人。接着又通缉了鲁迅。

  不久,为了牢记这次惨案,鲁迅写了一篇《记念刘和珍君》。他写道:

  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40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们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在惨案发生后,鲁迅被列在通缉的人之中,于是他不得不出外避难。避难生活很不安定,加之写作的疲劳,使鲁迅回到自己的寓所后,胃病发作,经过短时间的修养,身体状况有了些改善。但不久后,北京的情形起了变化,军阀吴佩孚和张作霖相继来到了北京。

  1926年8月,鲁迅与许广平不得不离开北京,由津浦路乘车南下,来到了上海。

  到上海后,鲁迅就和许广平分手了。他们互相约定,两年之后再见面。许广平由海路去了广州,在广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鲁迅离开上海,前往厦门,应厦门大学的聘请,担任中国文学系教授兼国学院研究教授。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