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毅然离开沉闷的学堂

  排除前进道路上的千难万险,才能胜利地走到目的地。——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了诚实、善良、正直的性格。

  1898年,鲁迅从三味书屋毕业后,同学们各奔前程。此时周家已困顿没落,升学困难。鲁迅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他知道中国正与周家一样遇到危机。

  同年的3月21日,鲁迅写信给在杭州陪侍狱中祖父的二弟,谈到了当月13日出版的《知新报》第四十五期刊载的列强瓜分中国图。《知新报》说,英日俄法德5国,谋由扬子江先取南京,瓜分其地,英国得到浙江。

  此时,年轻的鲁迅兄弟,已开始接受新的思想,关心祖国的命运。所以,鲁迅不想去做账房先生,也不想做衙门师爷,只想学些救国救民的真本事。

  鲁迅为南京担忧,自然想起在南京的叔祖周椒生。周椒生回家探亲时,鲁迅兄弟们总要拜访这位在外见多识广的叔祖,听他谈谈国家和南京的情况。

  鲁迅知道,叔祖是个举人,在江南水师学堂教国文兼当管轮堂监督,这个学校不要学费。叔祖还介绍了鲁迅的小叔伯升进了江南水师学堂。

  小叔假期带来那些介绍长江风帆、下关商埠、仪凤门城楼、码头大轮船的照片,这些照片真迷人,鲁迅很想到两江总督署所在地的南京去上学。

  为了满足鲁迅的要求,母亲设法筹集了8块银元作为路费。她流着泪对儿子说:“绍兴有句古话,叫做穷出山,今后的路就要由你自己去走了!”

  1898年5月1日,鲁迅乘船出门远行了。

  5月7日,轮船停泊在金陵下关,鲁迅第一次踏上了南京的土地,只见江上风帆穿梭货船云集,几艘外国军舰傲然屹立。上岸后,戴白色礼帽的洋人神气活现,中国搬运工吃力地扛着麻袋,懒散的清兵闲逛着,码头货栈堆满“摩尔登糖”,这些都让年轻的鲁迅看见了世界。

  到了江南水师学堂门口后,鲁迅看到这所由张之洞建立的水师学堂大门很气派,一边写“中流砥柱”,一边写“大雅扶轮”,反映了洋务派办此学堂的良苦用心。

  随后,鲁迅拜见了叔祖周椒生。此时,鲁迅身边仅剩下两块银元了。周椒生告诉他:“豫才这个名字你不要用了,今后不好进家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你就叫‘树人’吧!”

  经过考试,鲁迅被录取在轮机堂,分配在管轮班的机关科。

  鲁迅在水师学堂秋季开学后,开始了学习。很快,这所官办学校的沉闷压抑、乌烟瘴气令鲁迅极为不满。一是课程简单、生活乏味。除了初级英文外,其余课程与旧书塾没有多大差别。作文多在三味书屋做过,仍实行八股标准。英文课本是从印度搬来的,内容枯燥。二是等级森严,待遇不平等。校长称总办,有权处置学生,甚至可杀学生的头。

  最使鲁迅气愤的是,这里的教师只会照本宣科,不愿接受新知识。他们对新名词、新概念总是望文生义。有位汉文老师居然说地球有两个,一个叫东半球,一个叫西半球;一个自动,一个被动,这让学生哭笑不得。

  鲁迅觉得学不到新知识,学校学生活动几乎没有。学生在枯燥乏味的校园里的唯一乐趣是一周一次的爬桅杆训练,爬上去后,可以眺望莫愁湖,近看狮子山,古城风光尽收眼底。

  海军学校学生按理应天天习水,学堂原有大游泳池,因为淹死了两个学生,就被填平了,还在上面造了个小小的关帝庙来镇邪。

  鲁迅觉得这所应是培养中国现代海军人才的学校,思想太陈旧太迷信。每逢阴历七月十五,还要请一群和尚到操场来捏诀念咒。这些让鲁迅啼笑不得,他开始藐视学堂里的一切。

  在第一学期期末,就发生了让鲁迅决心退学的事。年底学校新派来一个派头十足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他总是把眼睛瞪得大大的,装成学者的架势。有次上课点名,他把学生“沈钊”的名字念成“沈钧”,引起一阵哄堂大笑。

  后来,鲁迅和同学们都称这位教员叫“沈钧”。于是,总办在两天之内宣布:给鲁迅和另外十多个同学记了两次小过、两次大过,再犯一次小过,就得开除了。

  1898年12月,鲁迅回到了家乡,由于家里的强烈要求,鲁迅与弟弟周作人于本月28日参加了县试,这是鲁迅参加的唯一的一次科举考试,没想到这唯一的一次却考中了。

  但由于四弟的病逝而使鲁迅无心继续下去。鲁迅人生的这段小插曲,反映了他当时也曾在科举与进洋学堂之间徘徊,是年轻时代的矛盾与烦忧。

  回到南京后,鲁迅无法再忍受南京水师学堂的沉闷,于是他决心退出水师学堂。他听说水师学堂西边的陆师学堂附设矿务学堂,思想先进,能学到知识,于是就去报考,到矿务学堂开始了新的追求。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