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七节 每天尽力服务他人

  我在着手写这本书的时候,为了使内容更加充实、更易理解,我曾设了一个200美元的有奖征文,征集“我如何战胜忧虑”的真实动人故事。

  为此次征文担任评委的有:东方航空公司总裁艾迪·瑞肯贝克、林肯纪念大学校长斯图沃特·麦克兰德和广播新闻分析家卡腾博图。在我们收到的众多故事中,有两篇尤为精彩,令评委们难以取舍,最后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决定两个都选,奖金一分为二。下面叙述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G·R·波顿。

  在我9岁的时候,有一天母亲离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7年后,她才给我寄来了第一封信。

  我12岁那年,父亲死于一次意外事件。他与人在密苏里州的一个小城合开了一家咖啡馆。父亲出公差时,他的合伙人出售了咖啡馆携款跑了。一位朋友拍电报给父亲叫他尽快赶回来。仓促之中,我父亲在堪萨斯州发生车祸,并当场丧生。

  我有两位姑妈,家境贫寒,身有重病,但还是收留了我们家的3个小孩,剩下我没有人要,镇上的人怜悯我,收留了我。我最怕别人叫我孤儿,但这种事情是避免不了的。我在镇上一个穷人家寄居了一阵子。当时的经济很不景气,那家的男人很快失业了,他们再也没有能力养活我。后来洛夫迁夫妇把我接到离镇11英里的农庄,并收留了我。洛夫迁先生已70高龄,长年卧病在床。他告诉我只要不撒谎、不偷窃、听话,就能一直留在他们身边。我很珍惜这个家庭,无论发生什么,我都绝对恪守这三条戒律。

  我被送入学校开始接受正规教育。但形势并不很乐观,因为其他的同学都瞧不起我,他们嘲笑我的大鼻子,骂我笨,叫我‘小孤儿’。我心里难受极了,真想揍他们一顿。但洛夫迁先生对我说:永远记住:一位真正的男子汉不会随便和人打架!我一直不和他们打架,直到有一天,一个男孩把鸡屎抹在了我脸上,我狠狠教训了他一顿,也因此交了几个朋友,他们说他自做自受,活该。

  与同学发生冲突的事情时有发生。一天,一个大女孩从我头上抢走了洛夫迁太太新给我买的帽子,并浸在水里弄坏了。她还说,她把帽子装了水好淋湿我的木头脑袋,让我清醒一点。我从不在学校哭,不过,回家后就忍不住了。

  洛夫迁太太给了我一个化敌为友的建议。她说:“拉尔夫,如果你先对他们感兴趣,尽量去帮他们的忙,他们就不会再嘲笑你,以你为敌了。”

  我听了她的话,开始付诸行动。我帮几个男孩写作文,帮人写辩论稿。有个男孩还怕别人知道是我在帮他,他只告诉他妈妈他出去溜狗,然后偷偷到洛夫迁太太家来,把狗绑在谷仓里,请我帮他温习功课。我还帮一个同学写读书报告,还用了几个晚上给一个女生讲数学题。

  后来,村中连续发生了几桩不幸的事,两位老农夫相继去世,一位太太被丈夫遗弃。我是这几家人中唯一的男性。两年来我一直在帮这几位寡妇,我利用休息时间帮她们打水、砍柴、挤牛乳、喂牲畜。从那时开始,人们不再瞧不起我,反而夸奖我,每个人都愿意接近我,与我交朋友。

  我由海军退役回来当天,有200多人来看我,他们都流露出真挚的感情。甚至有人开了80英里的车特地赶来看我。由于我一直乐于助人,13年来,再也没有人让我烦恼过。

  波顿先生真棒!他不仅懂得怎样交朋友,更知道如何战胜忧虑、享受人生。

  西雅图的弗兰克·卢帕博士已瘫痪了23年,但他与波顿先生一样能享受美好人生。因为他遵循威洋斯王子的誓言:“我服务于人。”

  他收集了许多其他瘫痪病人的姓名地址,给他们写信鼓励他们。他平均每年要写1400封信,给成千上万个同病相怜的人带来喜悦。他还组织了一个瘫痪者联谊俱乐部,让大家相互写信交流。最后,这个俱乐部发展成了一个全国性的社团组织。

  卢帕博士与其他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有一种无穷的精神力量,有一种使命感。他深切体会到,超出自我境界的奉献动机会给人带来新的生命和真正快乐。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常对那些患有忧郁症的病人说:“只要你能每天想到一个人,并尽你最大的努力让他开心,我保证你两周内就能摆脱忧郁症,过正常人的生活。”

  阿德勒博士建议我们每天取悦一个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有什么好处呢?原因很简单,人之所以平生忧虑、恐惧与抑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只想到自己。而想要取悦他人时,就不会有时间想自己了。

  穆恩秘书学校校长威廉·穆恩太太就是在两周内祛除忧虑的。事实上,由于一对孤儿的出现,她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治好了。下面就是穆恩太太给我讲述的故事:

  5年前的圣诞前夕,过了几年快乐的婚姻生活后,我失去了我的先生,我陷入了人生的低潮,内心充满了自怜与悲伤。我从未有过一个人过圣诞节的经历,我害怕圣诞节的来临。朋友们都来请我去他们家,可是我不想,我知道我在谁家都会触景伤情的。我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

  圣诞夜那天,我很早就离开了办公室,在第五大道上漫不经心地走着,希望能驱走内心的自怜与忧郁情绪。街上满是快乐的人们——令人不由得忆起逝去的快乐年华。我害怕回到那个空荡荡的家,害怕想起曾有的温馨时刻,我不知所措,禁不住泪眼朦胧。

  逛了一个多小时后,我发现自己站在公车站前,不禁想起从前我先生和我坐公车去探险。我上了进站的一部公车。过了赫德逊河,又走了一段路,我就听到乘务员说:“终点站到了,女士。”我下了车,连地名也不知道。那地方很小,不过倒很安静。在等车回去的时候,我开始逛住宅区的街道。我经过一座教堂,里面传出优美的《平安夜》的乐声。我走进去,里面除了一位风琴手,再没有其他人。我静静地坐在教友席上,看着圣诞树上美丽的装饰灯,听着美妙的乐曲,再加上我一天都没有吃东西——我打起盹儿来。

  我睡得很安稳,一觉醒来,我有点害怕,风琴手走了,而我也忘了自己怎么会在这个地方。接着我看到前面有两个小孩,显然是进来看圣诞树的。其中一个小女孩指着我说:“她难道是圣诞老人带来的?”看来,我把他们吓了一跳。我告诉他们我不会伤害他们。他们衣衫褴褛。我问他们的父母在哪?他们说他们是孤儿。

  看到这两个小孤儿的境况,让我感到很惭愧。我带他们看圣诞树,又带他们去小店买些零食、糖果及小礼物。我的孤独感奇迹般的消失了。这也是我几个月以来第一次感到真正的快乐与忘我。我跟这两个孤儿聊天,发现自己是何等幸运——我过过那么多开心的圣诞节,我也有父母的关爱和照顾。这两个小孩带给我的远比我给他们的多得多。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圣诞夜,这次经历让我学会了很重要的一件事——要让自己开心,只有先让别人开心。我发现快乐是具有感染力的。我通过帮助别人、爱别人,克服了忧虑、悲伤与自怜,找到了生活的目标和方向。此后我确实有了重大的改变——不只是在当时,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的。

  有关忘我而找回健康快乐的故事太多了,我可以写成一本书。下面再说说玛格丽特·泰勒·耶茨的故事,她是美国海军最受欢迎的女性。

  耶茨太太是一位小说家,由于心脏不好,一年多来她必须卧床不动,每天只有两个小时可以动一动,不过也只能是由女佣搀扶着从房间走到花园去进行日光浴。她的改变是从日本偷袭珍珠港那天早晨开始的。她向我讲述了那天早晨的事情。

  当时,一切都陷入了混乱。一颗炸弹在我家附近爆炸,把我从床上震落在地上。陆军派出卡车去接海陆军人的妻儿到学校避难。红十字会的人打电话给那些有多余房间的人,他们知道我床旁有个电话,问我可不可以帮忙做联络中心。于是,我开始记录那些海陆军的妻儿的暂住地点。红十字会的人则叫那些军人们打电话来我这里查寻他们家属的下落。

  很快我知道我丈夫是安全的。我一直都在鼓励那些不知丈夫生死的妻子们不要失望,要坚强,同时也安慰那些寡妇们——很多妻子都失去了丈夫。这一次阵亡的官兵共2117人,另有960人失踪。

  起初,我还躺在床上接听电话,后来我坐了起来。最后,我越来越忙,又亢奋,忘了自己的毛病,我开始下床坐到桌边。因为帮助那些比我还不幸的人,使我完全忘了我自己,除了晚上睡觉的8个小时,剩下的16个小时,我都是坐着或站着度过的。如果不是日本空袭珍珠港,我可能下半辈子都是个废人。我躺在床上非常舒服,我总是在消极地等待,现在我才明白当时我在内心已然放弃了治愈的信心。

  偷袭珍珠港,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但对于我个人来说却是人生的一大转机。让我发现我从来不知道自己拥有的力量。它迫使我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别人身上。它也给了我一个活下去的重要理由。我再也没有时间去想自己或照顾自己。

  假如心理患病的人都能像耶茨太太那样去帮助别人,起码有三分之一可以不治而愈。这不是我乱说的,是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结论,他说:“我的病人中有三分之一都不能在医学上找到任何病因,他们只是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方向,而且自怨自怜。”

  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可以给你带来更大的快乐、更大的满足,更以自己为荣。亚里士多德把这种态度称为“开化了的自私”。波斯宗教家左罗斯特说:“对他人好是一种享受,并非一种责任,因为它能增进你的健康与快乐。”富兰克林说得更简单:“你对别人好的时候,也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时候。”

  把目光多停留在他人身上,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可以有效使自己不受烦恼所扰,也使自己有了更多的知心朋友,生活也会由此快乐得多。我曾为此请教耶鲁大学的威廉·费尔普斯教授,以下是他的回答:

  我去旅馆、理发店或商店时,都会跟我遇到的人交谈。我要让他们觉得他们是一个人,不是一部机器上的螺丝。有时我会赞赏理发店里女服务生的头发或技术。我会问她整天站着是否很累,我问她是怎么进入理发业的——干多长时间啦?理过多少回啦?我发现对人们感兴趣,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乐趣。我常跟行李搬运工握手。工作了一整天,这会令他精神振作。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到火车餐车上去吃午餐。餐车里闷热无比,客人很多,服务很慢。我坐下很久,才有一个服务生过来招呼我,我说:“在厨房做菜的那些人今天可惨了。”服务生开始咒骂,我以为他生气了,他说:“老天啊!客人都在抱怨食物不好,他们埋怨服务太慢,又嫌这里太热、东西太贵。我听这些抱怨听了十几年,你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对厨师表示过同情的客人。如果客人都能像你这样善解人意,我就是累死也心甘情愿。”

  可见,人所企求的,只不过是希望自己被当做人对待。平时我若遇见牵着狗散步的人,总会称赞那只狗几句,而那人常会很欣赏地拍拍他的狗,我的赞赏重新引起了他的欣赏。

  一个经常称赞理发员,又很理解服务生与厨子的人,或是常夸奖别人的狗有多好的人,你能想象他会终日愁眉不展,需要心理医师吗?你一定想象不出吧!中国谚语“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就意在于此吧。

  也许有人看到这里会说:“不过是在讲故事而已,现实中怎么可能有这种事呢?我就不愿管别人的闲事,只要自己能赚到钱,得到我所追求的东西就行了,何必管那么多呢?”

  当然,你是自由的,你可以按自己的意思去做。不过,如果你是对的,那么所有的古圣先贤——耶稣、孔子、佛祖、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等——就全错了。也许你对宗教大师有反感,那么,让我来举几个无神论者的例子。

  当代著名学者、剑桥大学教授豪斯曼先生,他于1936年在剑桥做的演说《诗之名与质》中曾提到:耶稣说:“人因我失去生命者,将得永生。”这是永恒的真理,也是最深刻的道德发现。

  豪斯曼先生不仅是一位无神论者,也是一位悲观主义者,然而他却依然发现:一个人只想到自己,是不可能活出真正的人生来的道理。

  如果这还不能说服你,我们再来看看西奥多·德莱塞——20世纪最杰出的美国无神论者。他把全部的宗教都看成神话,而人生只是“一出傻瓜说的故事,没有任何意义”。但他却遵循耶稣的一个道理——服务他人。德莱塞说:“如果你想从人生中得到快乐,那就不能只想到自己,而应为他人着想,因为快乐来自于你为别人、别人为你。”

  如果我们相信德莱塞所说的,帮助别人会过得更好,我们就应该立即行动,不要再迟疑。人生这条道路,我们只能经过一次,我们应该力行善事——请让我们现在就做,不要让我们拖延,也不要让我们轻视,因为,我们再也不能回到这条路上来。

  如果你想从本书获得最大限度的教益,有一个比任何规则或技术都更加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除非你具备了这种基本的必要条件,否则任何规则对你来说都毫无意义。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