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我无法为儿子代笔

  帮儿子做“大秘”,我时常会遇到一种纠结,儿子写得磕磕绊绊的时候,我会着急,这点事情你还写成这样;儿子写得特别好的时候,我又想笑,靠,你写成这样,人家会以为是你妈代笔的!就像《在金陵刻经处看古老的雕版印刷》这篇游记。前面按参观的顺序流水账一样地往下写,偶尔提醒他“在你告诉别人你的感受之前,你要先告诉别人你看到了什么”,他就添加几句话。一直到参观结束,他要对这篇文章进行结尾了,他在一旁想着,我就切开页面,忙到QQ上去了。他问我:“老娘,你觉得要怎样结尾呢?”我说:“我也不知道哇,这样,你把你写好的游记先读一遍吧。”我关掉自己的QQ对话框,又切回WORD文档,给他看。他拖动滑杆,很快就看完了,说:“我扫完一遍了,还是不知道怎么结尾好。”我说:“那你就再读一遍,而不是扫一遍。”他哈哈笑,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还是很快,一边看着一边用个手指在自己脑袋边转着,模拟机器人的声音说着:“大脑正在思考中,请稍候……”“大脑正在思考中,请稍候……”

  突然,他小胸脯一挺,催我:“打打打。”我把手放上键盘,说:“说。”他就开始说:“这次我参观了金陵刻经处……”我立即打断了他:“你要是说‘我很高兴’‘很有意义’我就不打了。”他哈哈笑,说:“你先往下打。”我就接着往下打。他说:“知道了它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听到他这一句,我仍然有停下来的冲动,但想想,还是且听他下文吧。谁知他一下子就提到“活字印刷”,并由“雕版印刷”推及“活字印刷”,又推及后来的发明打印机、印刷机等,我一路打下去,心里真是有几分震惊的。他在举了“一个不会做饭的人”的例子后,站了起来,在屋里四处张望,寻找下一下例子,我插播问了一句:“你确定活字印刷是在雕版印刷后面发明的?”他答:“当然,你想啊,雕版印刷上面的字是固定的,坏掉了只能挖掉;活字印刷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坏掉了换一个就行了,肯定是在雕版印刷后面发明的。”我说:“好吧,你继续想你的例子,我去百度,确认一下。”在去年我们行程一开始的时候,我就坦承过,我不是一个知识丰富的妈妈,并且偏科得厉害,除了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文学,其他很多知识并不了解。或者说,有很多知识都是似是而非的,只有个模模糊糊的印象,并不太确定。

  我当即打开百度,开始搜索这个知识点,很快得到确认,儿子是对的。这时候,儿子又有了新的例证:“如果一个不会用电脑的人……”我刚敲完,他又说:“不对,给改成‘一个不会装电脑的人’,很多人会用电脑,但不一定会装电脑,像你就是的。”我遵嘱改正。

  举完例子,当他接着“所以,书是很重要”的句子说出下面的话时,我真的是惊叹了。如果说我前面只是有几分震惊的话,这会儿我是完全地惊叹了。我由衷赞叹:“儿子,你这个结尾真是太好了。”小伙子又用手指在脑袋边转,仍然模拟着机器人的声音说:“大脑运转过度,咚,倒下……”然后,就真的咕咚一声往床上倒去。我笑,又不甘心地问:“儿子,你是怎么知道活字印刷的呢?”“我跟同学借的书《欧洲寻宝记》上看来的。”

  我知道了,他1月16日当天考试完毕,我17日当天忙到下班,恰好结束一期杂志编务,好开始后面的休假。这天白天,他在姨妈的陪伴下,去了一趟凤凰书城,就买了好几本“寻宝记”系列的书。这个系列有几十本,当时就听他说,他没有全部买,有些他跟同学已经借来看过了。

  他又意犹未尽地告诉我:“这套书很好看的。”

  是,这个系列的书买回来之后,他简直就是手不释卷,可惜我还没有去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内容。依照他今天的运用,我觉得似乎值得把全套的书都给他买回来。

  写到这儿,其实我已经坦然了,我儿子的写作特点和我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是文的,就文论文(就像在金陵刻经处的经版楼里,看着满屋琳琅的经版,看着经版上雕刻的佛像线条流畅、衣袂蹁跹、形态生动,我对金陵刻经处的吴老师说:“我不懂佛法,也不懂雕版印刷,但是看着它们,我就觉得美。”那种感受就是,你的视线所及之处,都会带给你一种胸怀满涨的感觉,你体会到一种难言的感动,又有一种深沉的静谧,你会想深呼吸,你的眼睛会想一直停留在那里,永不离开);而他是文理兼备的,常常由理的东西推及到文。想想这篇游记的结尾,如果是我来写,我可能就会从杨仁山居士的情怀和精神出发去描写,根本想不到活字印刷这桩事。这是我的缺陷,也是我的局限。“发明”这样的事情是多么地科技,多么地硬啊,放在过去,我是连碰都不会碰一下的,但现在跟着儿子,我也会去了解一些,但无论怎样补课,到底比不上人家的童子功啊。面对这样的童子功,我想代笔也代不了啊。在我使用百度时,他对百度还有一番“洞见”:百度就是个知识的集合,真正的知识像一棵树,一到二,二到四,四到八,八到十六,十六到三十二,三十二到六十四,六十四到一百二十八……再往上我算不过来了。

  儿子的描述不尽完整,但我懂得他的意思,我们用百度,只是看到其中的某个知识点,而真正的知识是系统性的,是有严密架构的。我既为孩子的认知感到骄傲,又羡慕他,为什么我就那么偏科呢?

  暖心小贴士

  南京火车站

  儿子说:火车站有什么可看的,我都去过多少回了!

  老公说:这时候去火车站就是去赶春运的!

  那好,我们就去感受一把春运!

  虽然定下主题去看春运,但我们依旧像第一次到访的游客一样,把南京火车站好好看了一遍。售票处、候车室,如潮的人流,我们既在人群中,又在人群外。

  火车站门前的辟邪雕塑,以前我们匆匆赶车,哪里顾得上仔细看过它?火车站面临玄武湖,我们只从玄武湖的角度看过火车站,哪里有空站在火车站前,好好欣赏过玄武湖呢?

  南京火车站位于南京古城城北,地处浩浩扬子江畔,巍巍紫金山下,前临玄武湖,后枕小红山,整个南京火车站从外观上看去就像一艘跃跃欲试、风帆扬起的巨型帆船,等待着乘风远航,被誉为“全国最美的火车站”,可我猜想,有谁可以慢下脚步,用心去欣赏过它呢?

  所以,作为“新金陵48景”之一的南京火车站,我们可以不去赶车,纯粹以游客的心态去好好看一看它!

  金陵刻经处

  金陵刻经处位于南京淮海路和延龄巷的交界处,淮海路35号,乘坐60路、80路、306路、313路至淮海路东站下,步行可至。

  吴大奇写游记难得这么按部就班地进行,但写金陵刻经处,他却一步一步写出他看到了什么。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与一般的景点太不相同了,所以值得如此一一道来。

  金陵刻经处的看点即为杨仁山居士墓塔、深柳堂、祗洹精舍(杨仁山当年在此讲经的地方)、经版楼,可我还想记下一笔的是,出于弘扬佛法的考虑,杨仁山还为金陵刻经处规定了“三不刻”例,即:疑伪者不刻,文义浅俗者不刻,乩坛之书不刻。

  所以,你今天在金陵刻经处看到的,无论是它的老屋黄墙,古木参天,庭院幽深,还是它经文流通处的卷卷蓝皮白线装的经文,你都可以体会到一个字:净。

  金陵刻经处,一堵矮墙,一扇红门,隔开了两个世界,门内步步莲花开,门外滚滚红尘来。

  方山

  方山景区位于江宁科学园内,公交江宁区7路、金龙线可抵达。

  关于方山有好多传说,一说秦始皇路过金陵,听说这里有“王气”,就掘断地脉,以泄“金陵王气”,地点就在方山。二说古人送别至方山。古人牵牛绳引船过方山埭时,要交牛埭税,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收费站。所以,古人送别,关系近、感情好的也就送到方山。宋朝诗人谢灵运就曾在这里写下《邻里相送至方山》。三说方山山体呈方形,孤耸绝立,山顶平坦,故名方山。又因四角方正,犹如一枚玉印从天而降,又称为天印山。

  方山没开发前,我们登过几次,极富野趣,开发后就是一个完善的风景区了,各有各的好,无法妄断。有时候我们喜新厌旧,有时候我们又怀旧弃新,可世间万物就像流水滔滔不绝向前奔流,留下的,带走的,大自然自有拣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像谢灵运在方山写下送别诗后,去了浙江永嘉任太守,他的“想当祖父一样的大将军,想做堂曾祖父一样的名宰相”的抱负都无法实现了,但却在永嘉山水的滋养下,成为中国山水诗的鼻祖,诗歌领域的一代巨匠,留下无数珍贵诗篇,影响了后代无数诗人。

  §§第三十一章 南京晨光1865创意园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