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我妈妈说要带我去金陵刻经处,我以为那里是个园林似的景区,当时我也不知道刻经处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刻经处就像现在的印刷厂,只不过只印刷佛经,就像阿弥陀佛之类的。

  我们到了金陵刻经处,也就是淮海路35号,金陵刻经处的吴伯伯就带我们进去参观。我们先参观的是杨仁山居士的墓塔,据说杨仁山的棺材就埋在这座墓塔下面。那杨仁山居士是谁呢?杨仁山就是金陵刻经处的创办人,他的住宅也在这里,等于说金陵刻经处也是他的家。

  接着我们参观了杨仁山居士读书的地方——深柳堂,为什么叫深柳堂呢?原来这间房子前面有一个池塘,四周都种的是柳树,他的房子在柳树深处,所以就叫做“深柳”,堂就是房子的意思,所以叫“深柳堂”。现在房子前面已经是砖头路,没有池塘了。深柳堂里放的全是经书,都用玻璃橱柜装着。如果不用玻璃橱柜装,直接放在书桌上,我爸爸说,那一定有很浓厚的书香味。

  从深柳堂出来,吴伯伯又带我们去了经版楼。在经版楼里我看到了经版、刻经版的工具,以及经版印在纸上的样子,我发现经版上的文字和印到纸上的文字是反过来的,它不像镜子照东西那样是左右颠倒的,它在版子上是反的,印到纸上就变成了正的了。这些展示的就是“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的流程,现在我知道了,这个流程就是:写版、校正、上版、雕刻、刷印、装帧。另外,我还看到一根功德柱,柱子上面写了一行又一行的字,内容大概是这样的:某年某月某日某法师捐献某元刻某经。经版楼里收藏了很多很多的经版,据说有12万多块,我们看到的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它们一块一块整整齐齐地码在架子上,就像书放在书架上一样。我还发现,有些版子上面被挖了一块,吴伯伯告诉我,被挖的一块是破损了的,现在挖掉重新雕刻。

  参观完这些展览,我们就去看真正的雕版印刷了。我们先看到的是雕版,看到两个年轻的大哥哥在雕刻。我妈妈还以为,做这些事的人都是年纪大的人呢,原来他们这么年轻。我看到大哥哥拿着刻刀,一笔一划地在版子上雕刻着,吴伯伯说,干这件工作是件很费力的事情。因为这个木头很硬,如果不使劲就雕不出来。我妈妈问一个大哥哥,雕一块版子需要多长时间?大哥哥说要两个星期,那个版子差不多有现在的A4纸大小,它印出来正好对折成两个书页。两个星期,我觉得和现在机器印刷的速度是天差地别。我们家打印机最快速度可以达到两秒一张,经济速度是一分钟两张。

  下面就去看刷印了。我看到那里的工人拿着一把刷子,快速地在版子上刷一下墨,然后快速地拿一张纸盖上去,再快速地拿另外一种刷子刷一下,一张书页就印好了。我觉得即使是手工刷印,他们的确很麻溜,和我家打印机的速度都差不多了。听那里的阿姨说,她们一天可以印2000多张。

  印刷完,就是排页了。只见那里的工人在一堆纸里面,刷刷刷把书页就排好顺序了,再刷刷刷就把一撂书页整好了,只是没有装订。说实话,我看她们手忙得我都眼花缭乱了。

  排完页,我们就去看装订。只见那里的阿姨先为书装上封面,再装上封底,然后用打孔机在书脊边打上四个孔,再用针把线穿到孔里去,固定书页,这样一本书就装订好了。

  到这里,雕版印刷的流程我们全部参观完了,我妈妈还在经书流通处买了几本书,打算回去学习学习。

  这次我参观了金陵刻经处,知道了它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觉得在活字印刷出来之前,雕版印刷技术真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你想想,如果那个时候世界上没有雕版印刷这项发明,就不会有活字印刷这项发明,也不会有后来的打印机、印刷机了,也就不会有现在的这么多书了。如果那样子的话,我觉得生活就会很糟。举几个例子,一个不会做饭的人,如果没有菜谱会怎样?一个不会装电脑的人,如果没有说明书会怎样?一个不会写字的人,如果没有教科书会怎样?所以,书是很重要的。我们要记住金陵刻经处这个地方,要记住雕版印刷技术这项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要记住杨仁山居士这个人,是他创办了金陵刻经处,把“中国雕版印刷”这项技术传承下来了!

  §§第三十章 我爸爸飞过方山的天空,我在方山“滚草”

  在以前,方山就是个——用现在的话来说——收费站。经过方山,要交费的。由于方山距离南京有40里,古人相送,感情再好,也只能送到方山。再往前送,就要交费了。因为很多送行的人都在这里住宿,渐渐的,方山就变得热闹起来了。

  在去之前,我爸爸告诉我,他曾经有一次,从赤山飞到了方山,他是用滑翔伞飞行的。滑翔伞跟滑翔机的工作是一样的,都是利用直径25英尺的上升气流提供动力。不同的是,滑翔机需要别的飞机来牵引,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才可以解开牵引绳,自己飞行。而滑翔伞就不用,因为滑翔伞本来利用山的高度来起飞。我爸爸是从赤山的顶上飞到了方山的脚下,我用谷歌地图看过了。他一共飞了9.89公里,这就是两座山之间的空中距离,用了半个小时。这两座山的地面距离有15公里,开车也要半个小时左右。

  我到了方山,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高高的山门,上面写着“方山”二字。进去之后,我看到介绍上说,方山是一座死火山,喷发过两次。所以它这儿有个特点,长长的山路上铺着火山浮石,连装路灯的小房子都是用火山浮石建造的。

  沿着火山浮石路,我们来到了一群火山蛋前。火山蛋也就是由火山岩里的铁冷却之后组成的,大大的,圆圆的,有的像煎鸡蛋,有的像蜗牛壳,还有的像UFO。我在上面爬了好一会儿,把每个火山蛋都爬了个遍,还把小国旗插在了上面,我爹说:“占领!”

  在火山蛋的前方,我还看到一座神奇的大石头。这块石头前面看着像龙,后面看着像凤,而我觉得像龙的这一面看着又有点像狼。

  就在这座大石头前面我又玩起了“滚草”,滚完之后,天也黑了,我就回家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