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98、以礼待“e妹”

  在“e妹”(电子邮件的俗称)几乎完全取代传统信件的今天,电子邮件中的礼仪问题似乎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使用者在求快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其间的文化内涵。其实,电子邮件作为传统信札的变种或替代品,也有许多需要下番工夫研究的规矩。

  既然求快,前提必是简洁。因此,电子邮件适合提纲挈领的表达,不能使用含糊不清的标题,比如《嘿!》、《看看给你的东西》、《好消息》之类,不然很容易被接信者以为是垃圾邮件打入冷宫。

  重要信件一定坚持一人一信原则,试想,谁愿意在阅读一封重要邮件时先去查看同时收信的几十个邮箱名称或者原件中的主题、地址和日期呢?

  回信尤需技巧。回复邮件最好只将相关问题复制至回件后再附上答案,尽量不用“回复”键,因为那样会使来信中全部内容出现在回件中,给收信人徒增阅读筛选量,也容易将最想表达的意思淹没其中。

  要不要台头和落款是困扰很多发件人的问题。他们认为,电子邮箱不就是寄收信人的“身份证”吗,还有什么必要再去称呼对方和信尾签名?此言差矣,既然是传统信札的替代品,就具有与其相同的属性。鸿雁传书时代,信封上同样有收信人和寄信人姓名,但谁会不在内文中不署对方称呼和自己落款呢?同理,电子邮件也是这样,在邮件中注明收信者及寄件者大名是礼节体现,绝非画蛇添足,它表达的是寄件者专注地向收信者在叙述一件事情,征求一个意见或是请求一次支持,一台头,一落款,尊重与热情尽在其中。

  除一般交际外,目前,商务电子邮件使用最为广泛,数量最为巨大,其间的礼仪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商界有句流行语是“在商务交往中要尊重一个人,首先要懂得替他节省时间。”所以,商务电子邮件切忌长篇大论,重点不清,更不能使用生僻字、异体字,给对方增加阅读难度;引用数据、资料时,最好标明源头出处,以便收件人核对。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