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七章 柏郊塔的民间传说

  在永丰县和吉水县交界的地方,藤八河与恩江汇合处的“犀牛”下海小屿上(即八江乡小龙江边),有一座柏郊塔,始建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原计划建七层,一年建两层,两年半可竣工。后因战事频繁,仅修二层就停止了。一直至清朝嘉庆丙寅年,时隔164年,经当年任永丰知县的李金台倡议,全县士绅募捐,才将该塔建成。据说柏郊塔其实是座灯塔,是为来往船舶照明、导航的。

  柏郊塔为外墙内楼的砖木结构,9级6面,塔顶为葫芦铁刹,高28米。塔门向东,底层墙厚近3米,一至五层为双墙,双墙之间为逆时针螺旋而上的石阶,五层往上为单墙结构,中楼木梯架在塔心。游人可从底层两个不同方向的入口从一层至五层登上塔心木梯通顶,一至五层每层东南西北都有窗,从两个方面登塔的人可以在窗口相见,但不能相遇,让人顿生可望而不可遇的无奈。整座宝塔设计精巧,结构奇特,技术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塔内有一对联:“二水合流入大海,一峰独立锁恩江。”由于此塔设计奇妙,景色壮观,游人至此都忍不住题诗留句。有一首无名氏的打油诗道出了游人的感叹:“一座宝塔,二道玄梯,三面临水,四季美景,五光十色,六面玲珑,七分精巧,八面来风,九层相叠,十分雄伟,百年守望,千古传诵,万分凄美。”

  关于柏郊塔塔名的由来,民间流传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带有真实性。据文献记载: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今恩江镇水南背村有位叫程修的学士说永丰不出人才,缘于龙脉流到吉水去了,一定要在犀牛峰建一高塔锁住永丰龙脉,才会出人才。1644年,其弟程峋便在小龙江岸、犀牛峰处寻了块宝地,建了这座柏郊塔。从远处看,其处山水之组合形貌酷似一犀牛,而柏郊塔正好建在犀牛的鼻子上,起到了锁住永丰龙脉的作用,故永丰才子层出不穷,兴旺繁荣。

  第二个版本带有传奇性。在民间,又称柏郊塔为“望夫塔”,此间有个凄美坚贞的爱情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位书生,新婚第二天就进京赶考。新娘与他新婚宴尔,难分难舍。绵绵的情义欲语还休,二人携手相伴而行,缱绻的脚步走了一程又一程,嘘寒问暖的话儿叮咛了一遍又一遍,二人依然难舍难分。到了与吉水交界的“犀牛下海”的小屿上,二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然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见天色已不早,书生纵有千般不舍,却按捺住心中的离别之痛好言相劝娇妻:“娘子请回吧,为夫此去,多则一年少则半年就回,勿念,还望娘子珍重!”

  新娘含泪说:“此言当真?半载后,为妻定当天天在此迎候夫君。”

  书生疼惜娇妻:“万万不可!路程甚远,风雨难料,汝三寸金莲,何以受得了此等苦楚。切莫切莫!”

  然而,新娘却是打定了主意,坚定地说:“为妻在此建座望夫亭,恭迎郎君凯旋!”

  书生拊掌称好,二人便在此依依惜别。

  丈夫走后,娘子果真在二人分手处建起了一座小亭,唤名“望夫亭”。半年后,娘子每日天未亮就碎步赶往望夫亭中巴巴地守候,只待能在第一时间内望见归来的夫君。但是,那个期盼已久的身影,始终未出现在娘子的眼帘。

  一年过去了还不见回来。她并不灰心,相信一定能等到他的归来。于是又将亭子加高了一层,希望站得高能更早地望见丈夫。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每过一年,则加高一层,直至到了第七年,望夫亭已加高到第七层了。她站在最高处,翘首遥望。远处,只见天高云淡,孤雁独行,那心心念念的身影始终没有归来。思夫心切,忧夫更切,谁也不知这位美娇娘眉头深锁有几许,谁也不知这位痴情的妻子幽思哀怨有几许。

  又过了数月,这位忠贞的妻子突然消失了,再未出现。有人说她是找丈夫去了,有人说她思念成疾,魂寻夫君了。年年月月,这座凝聚着这位忠于爱情的女子的血与泪、象征着古代妇女对丈夫的坚贞不渝的七层宝塔,如今依旧孤零零地矗立在悠悠的恩江之滨。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