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九章 钟鼓洞

  钟鼓洞位于永丰县石马镇中华名山半山腰,洞口上方斜壁上“钟鼓洞”三字依稀可辨,相传是宋绍兴年间永丰县令吴南老手书。

  钟鼓洞千奇百怪,犹如一座海底迷宫,又似天庭仙境。整个洞可分为“六进”或“六室”,每室各具特色,形态迥异。

  持手电或蜡烛进去,蹲行四五米,站起时有一室,石壁滴水,仰视如浩渺夜空,繁星点点,灯照下,又见一股股圆混混的乳石突出,恰如朵朵白云飘浮于空中,此处可称为“云岩洞”。

  云岩洞左侧有通道,长20余米,有三处狭窄“玄关”仅可容一人爬行而过。第一道玄关是个扁长的“洞嘴”,宽五六十厘米,高三四十厘米,狭长有三四米,人必须紧贴地面放平双手,伸展四肢匍匐而进,游人戏称为子宫口。爬过洞口,犹如进入大地母亲的“子宫”,四壁皱折,干爽舒适,面积约20平方米。

  第二道玄关为一道横切洞面的“门槛”。门槛与洞顶的高度不到25厘米,最窄处只有20厘米,须再一次伸展四肢,如无足动物般滑行过槛。槛内如一间低矮的小屋,有10多平方米大,平躺在地,眼睛上方不足30厘米是“屋顶”,如火星表面,凹凸不平,稀奇古怪大小不一的酱红色粒状石乳布满“天花板”。

  第三道玄关是一道由六根间隔不一、粗细不均的石柱组成的“栏杆”。左侧栏杆间隙较大,远看就像张开的鳄鱼嘴,一根根石柱恰似它的牙齿,“豁口”处有细流水痕,正如鳄鱼流出的口水。人伏于地,慢慢爬过鳄鱼嘴,就过了三处玄关。

  过了三关,进入一小厅,人可站立。小厅右侧墙上有许多尊石佛像,其中观音送子、笑弥佛形态逼真。四周突起许多小石,排列有序,似八百罗汉图,几座或高或尖或斜的“宝塔”镶嵌其中,犹如一座恢宏的大寺院,令人惊叹。此处为第三室,可称之为“千佛洞”。

  站在千佛洞看对面,犹如站在一座山顶看绵绵群山,脚下是万丈深渊,四周大大小小的山峰林立,千山万仞,山涧幽深,与之相连的是一块巨石,恰如一座悬空的天桥,走过天桥可到第四室。

  第四室是整个洞的主体,险要、神秘、壮观。“天桥”上立一擎天石柱,上下粗细相当,直径有十多厘米,石柱笔直,一层层一圈圈的痕迹犹如刚刚被人剥去皮的棕榈树,而棕榈树上开着的不是棕叶,却是一只巨大的石菇,一扇扇质地厚实的菇心排得满当、齐整、有序,犹如慢慢拉开的手风琴琴片。站在狭窄的“桥上”,抱着石柱,探身望下去,是万丈深渊,以石击之,声如钟鼓,石入深涧,不闻回响,故名“钟鼓洞”。对面“山上”,以灯照之,见一匹白色骏马在黑黝黝的山峦间腾空飞起,远处仿佛传来肃肃的嘶鸣,神秘、奇特,让人可望而不可即。据传这正是石马镇名字的由来。

  游人至此以为休,其实美景更在幽深处。爬到悬空两米多深的“天桥”下,绕桥分左右两处而行,左侧可至对面白马山上,右方通“猪耳洞”。

  猪耳洞要跨过一条约30厘米宽的“裂缝”,裂缝如地震开裂,深不可测,头顶多是一片片如“猪八戒”耳朵的扇页石,人爬进去,犹如钻进一个大大的猪耳里,有耳郭、耳蜗,形态怪异。沿裂缝前行还有一洞口,可蹲行,里面蝙蝠成群,一惊扰,无数只蝙蝠向洞口蜂拥而出,声音恐怖,惊骇异常。

  最美的就是白马山。去白马山要经过一个“大厅”,此厅三面连体,一面悬空,沿悬空处望下去,犹如站在悬崖顶,底下是阴森森不见底的深渊,以石投之,未闻回响,悬空对面突出一扇形悬高60厘米长的“长凳”,上方则是一巨石挺垂,状若阳器,令人莞尔。

  走过大厅,爬上一段“山坳”,“白马”却又成了一只展开双翼、蹒跚向前、头一垂一垂正准备飞起的巨型“翼龙”。

  爬过“翼龙”山,进入了一个神奇的海底水晶宫。一路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的水滴声不绝于耳,脚下一路都是“梯田”,大大小小的梯田里,满是清澈冰凉的泉水,人呼出的气立即形成了水雾,似冬天,但穿着短袖却不冷,倍感舒适,真是奇怪。

  最大的两个水池在“水晶宫”最高处,内池干涸,像退潮的海滩,沙砾干净、平整。外池则满池泉水,水平如镜,一尘不染,池长四五米,宽有两米,水深四五十厘米,水池壁有四五厘米厚,弯弯曲曲,皱皱折折,似蜿蜒曲折的万里长城,又似美女裙裾花边。沿层层“梯田”而上,见“山顶”上倒挂着许多纯白色的小石笋,只有笔杆粗,末端挂着一滴随时准备落下的水珠,雪白、晶莹、透明,犹如正在溶化的冰凌,非常惹人喜爱,忍不住用手去抚摸,轻轻一捏即碎,原来中心是空的,如一个薄薄的空玻璃管,这是正在生长的石钟乳,那白白嫩嫩的“玻璃管”,也许已经长了几万年,这轻轻一捏,竟是穿越了万年时空。

  钟鼓洞目前只能探看到大约500米。传说从白马山再攀岩而下五六十米,有一地下河,水流很大,沿河而行,一路景色奇美、怪异,一般人不敢下去。神秘的钟鼓洞,惊、险、奇、美,是探险、游玩的好去处。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