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八章 大仙岩溶洞

  永丰县陶唐乡的大仙岩溶洞,是永丰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旅游景区。相传“八仙”云游四海,曾在此洞相会,故此得名为“大仙岩”。洞内扑朔迷离,曲折幽深,游程面积3万平方米,游程3公里,景点30多个,分上、中、下三层通道,是江西最大的溶洞之一。

  若从永丰县城出发,驱车50公里,便可来到了大仙岩。走过通往大仙岩的引桥,映入眼帘的是高大巍峨的洞口。据传,引桥俗称“阴阳界”,盛夏,洞外酷热难耐,洞内凉爽如春,真可谓“阴阳两重天”。这洞常年气温18摄氏度,是夏日避暑的好场所。沿着“嗒嗒”滴水的逶迤通道步入洞内,洞室高大,宽敞,没有丝毫的压抑感。通道一旁每隔一段便置一盏彩灯,柔柔的,如黑夜点点星火。灯光照耀之下,可见巨石之下清泉外流,各段深浅不一,却均清冽见底,卵石棋布。借着灯光,上下凝眸,左右顾盼,如同进了古代神话故事中的魔宫,天然石钟乳、石笋、石莲、石塔、石幔叠生密长,千姿百态,蔚为奇观,因内含微量元素的差异,呈现出红、黄、蓝、紫、黑、白等不同的色泽,在灯光的折射下,五彩缤纷,炫人眼目。一处平坦顶岩上倒挂着无数指头般粗的小石乳,玲珑剔透,晶莹璀璨,与人工布设的电珠争放异彩,这叫“群珠争辉”。有一块石钟乳,与女性乳房极为相似,丰满圆润,极具艺术美感,名为“哺育大地”。据传,当地妇女对“哺育大地”敬若神明,每有烦心事只要到此触摸“哺育大地”,便会母性大增,身心释然,将一切烦心事抛之脑后。“哺育大地”也意味着辛勤耕耘和大地丰收。男人触摸“哺育大地”后,会增加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从中汲取创业拼搏的灵感与激情。当然,这些说法仅仅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追求。

  越往洞深处走越有看头。在洞中,大自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艺术匠心”,制作出了一件件“艺术贡品”,令人惊叹,叫人倾慕。不论是“鸟、兽、虫、鱼”,还是“花、草、树、木”,或是“人物山水”,既具有雕塑作品的造型美,又具有写意画的韵味,其中有些堪称“杰作”。你看这个“千佛洞”,一座山头上端坐一佛,如聚神讲经状,其左右圆形石台上,众多罗汉正齐集在倾听。再看这座“千年仙龟”塑像,龟身有一米见方,龟头有碗口大,正憨头憨脑地在水中缓慢地爬行,真是惟妙惟肖。还有这张“神仙床”,一块奇石,上部平坦如床,栩栩如生的石钟乳如蚊帐倒挂,一边悠悠勾起,一边轻轻垂落。相传古时“八仙”赴大仙岩圣会,这石床便是他们歇息的“神仙床”。据说,游客就此小憩,可得仙人指点造化,保佑一生鸿运高照。迷人的传说使“神仙床”显得仙气氤氲。

  江西省地质考古专家曾对大仙岩作了考察,初步断定这里石灰岩层的形成已经历了一亿多年的历史。据考证,原先这里是一段地下河道,后来地壳上升,便形成了石灰岩溶洞。雨水沿着岩顶裂缝渗入洞内,溶解洞中的碳酸钙类石块,在洞顶凝结而成石钟乳,在地面堆积成石笋,石乳与石笋对接成为石柱,石柱相聚成石幔、石墙。这确是一场韧性的战斗,一丝一毫,一点一滴,年复一年,无休无止。大自然就是舍得下这个功夫。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