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七章 罗家大屋

  罗家大屋坐落在永丰县龙冈畲族乡一个秀丽的小山村——毛兰。原名“元善堂”,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由当地富商罗仕元耗时3年建成,屋长110米,宽50米,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除厅堂、楼道外,有6幢6厅、房间99间、天井12个。大屋为“回”字形走马梯式双层砖木结构,门槛、门框、门墩均用麻石精凿而成,内墙用青砖砌成,墙面平整;飞檐采用斗拱式结构,檐口有风格各异的绘画,门楼、窗棂及走廊墙壁绘龙画凤;屋内暗沟和墙外明沟交错连通,排水流畅。

  罗家大屋坐北向南,大门是一座造型别致的拱形石框门,古色古香,高大气派,正中门碑上是“爽气西来”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门两边有一副长楹联。陈旧的门框上挂着一把锈迹斑驳的老式铜锁,仿佛写满了故事。跨过一尺余高的石门槛,便是一个宽敞的外院,面积达300多平方米。院中地面用方砖铺成,院内有一口枯井。再从一个高大的拱形仪门进去,便是正厅,分前后两进,中有一口大天井,天井上方左右两端各有一对悬柱,厅上屏风、神龛都经过精雕细刻,油漆粉画。神龛上方有一个楼阁,阁上有藻井,立体图案工艺精湛。全屋以大门和厅堂为中轴,每层对称建房,房舍纵横并列联排,组合成两组三进院,大天井两侧是厢房,正面是上房,厢房与上房之间是耳房,耳房小于其他房间,耳房紧贴小天井,厢房与耳房之间有走廊相通。大门后旁设梯上楼,有一米宽木制楼廊环通四周,与赣南一带客家围屋的走马楼梯极其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200多年来,厚实的木板楼廊和梯阶被踏得凹凸不平,楼廊上的木栅栏也被磨得油光闪亮。整座房屋设计精巧,建造奇特,匠心独运,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为罗氏先人200多年前就能在如此精致的氛围中生活而暗羡不已。

  罗家大屋最大特点是“外不见木、内不见砖”。这种奇特构造,还有一段来历呢。乾隆年间,罗氏祖先仕元公辞去七品官职,弃政从商,以经营茶油为主,发了大财,富甲一方。为了光耀门庭,罗仕元请了当时江南一带手艺最好的泥工和木工师傅来建房。两个师傅在这里比本事,泥工不卖木工的账,木工不卖泥工的账,因而各做各的,互不谦让,最后形成了这种建筑风格。

  罗家大屋历经200多年却从未遭遇火灾,保存完好。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当年建房之际,罗仕元之妻刘氏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将平时整齐的头发弄乱,披头散发,在送别建房师傅时说:“你们看我忙忙碌碌,弄得像火焰鬼似的,就不送你们了。”师傅们忙说:“不着、不着、不着(火)!”师傅的意思是说不用送。师傅的话历来被认为具有某种神秘力量,聪明的刘氏终于为自家的新房讨到了一句好口彩!这,就是罗家大屋的神奇吧。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