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章 《散步》教学设计

  青川县建峰小学 马晓斌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科:语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提高审美情趣。

  (二)能力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亲情的美好。

  三、教学设想

  在教师充满激情而富于亲和力的语言引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构建新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二)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结构线条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明确: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2.围绕散步这件事理出文章结构线条

  教师可围绕散步这一中心事件来启发学生。边答边板书。

  明确:“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了孙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师:家庭犹如天气,有时风和日丽,有时风起云涌。在散步的过程中,这个三代之家就像平静的水面涌起了波澜。在岔路口,“我”的母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小路难行,可是风景秀丽。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我”决定舍鱼而取熊掌。“我”认为,母亲年老体弱,余年不多,伴随她的机会已很少;儿子年纪尚幼,来日方长,伴随他的机会还很多。于是“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做出了“走大路”(板书)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明智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板书)的美德。同时母亲的选择是——

  生:走小路。(板书)

  师:这又体现了我国另一种传统美德,是——

  生:爱幼。(板书)

  (三)深入探究,挖掘尊老内涵

  过渡:这篇课文通过一件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散步颂扬了尊老爱幼的美德。它如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深深地叩击着我们的心魄。

  默读课文,思考: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个人?理由是什么?大家可以和同学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至少让两名学生回答。

  师:我先不评判大家的回答,请大家听培根怎么说的:“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文明之举。”谁能给我们解释一下?

  学生发言解释。

  师总结:尊老和爱幼都可贵,这既是一个人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但我更赞成培根的话,尊老更可贵。因为这是人类特有的高尚情感,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珍贵美德——孝的集中体现。同学们,你们知道“孝”字的最初写法吗?它是一个会意字,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古人解释“孝”为“善事父母者”。我希望同学们能深刻理解尊老的含义,把中华民族“善事父母”这一美德传承下去!

  (四)揣摩词句,体味语言

  过渡:好听的歌总是由优美的旋律传送的,美丽的花得由鲜绿的叶儿衬托,同样,美文得有妙语来表达。这篇课文的语言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读来的感受犹如背着花篮与作者边散步边交谈,于不经意间往花篮里采摘几朵并不名贵却很雅致的小花。

  下面请大家速读课文,与你的同桌共同找出你们认为写得最美的词句,如能说出你们的理由,我就更加欣慰。

  学生讨论后自由回答交流。

  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他们心心相印,语言又相映成趣。

  2.“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3.“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4.“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一句表现了妻子的贤惠。“在外面”这个限制语用得好,令人想到在家里就可能不是这样了,很可能“我总是听她的”。

  5.“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含义深刻。它以轻衬重,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还写出了中年人背负着赡养老人、哺育小孩的责任,也正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谱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篇章。

  6.“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段话对初春万物复苏景物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

  (五)总结

  散步只是件小事。而作者又只写了几个细节,没有铺开写,但由于不是停留在表现人之常情上,而是开掘出颂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深意,主要手法是:由小见大,平凡之中见伟大。这正是这篇文章我们所要学习的。

  五、感受实践

  为你的长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脚、洗衣、梳头等)。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