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无所不谈合集》

  在阳明山定居后,他继续为中央社“无所不谈”专栏撰稿。至1968年,写了近百篇。早在1965年2月,台北文星书店出版了《无所不谈》一集,收入39篇文章。1967年4月,文星书店又出版了《无所不谈》二集,收入50余篇文章。1974年10月,台湾开明书店则将一、二集连同后来所写的合为一集出版,书名为《无所不谈合集》,共收入180篇文章。林语堂为它写了序,说明了集中文章的主要特点:

  书中杂谈古今中外,山川人物,类多小品之作,即有意见,以深入浅出文调写来,意主浅显,不重理论,不涉玄虚,中有几篇议论文,是我思想重心所寄。如《戴东原与我们》、《说诚与伪》、《论中外之国民性》诸篇,力斥虚伪之理学,抑程朱,尊孔孟,认为宋儒之以佛入儒,谈心说性,去孔孟之近情哲学甚远,信儒者不禅定亦已半禅定,颜习斋、顾亭林已先我言之。此为儒家由动转入静之大关捩,国人不可不深察其故。《论东西思想法之不同》,是我一贯的中心思想,尤详述此议,心所谓危,不敢不告。

  对于林语堂“无所不谈”文章,在台湾有人有所非议。“一种是说中央社寄发这类文章,太没有意义……至少总该与国际政治经济以及时局有关系的文章。有的则说林语堂的文章总是那一套,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陈香梅就说过,“语堂先生似乎是关在太狭小的圈子里。外国的作家同社会与世界时时有多方面的接触,所以不会像他那样偏狭。”

  但也有不少人对林语堂的“无所不谈”持赞赏态度。马星野曾表示:“林先生这几十篇文字,虽然是每星期陆续写出的散文,可是一贯地表示出林先生对文学、哲学、宇宙人生的看法,对于中西文化的评价,对于当代人物的臧否,其中有经纬脉络可寻。”而香港著名作家徐更是认为:“现在《无所不谈》已经出全书了,我有机会整个的来看,觉得实在也足称是灿烂缤纷,琳琅满目,这正如我们走进美丽的山野,其中虽有纤弱的小草,但正多丰硕美丽的花木。”又说,“在那本集子中,尽管有许多篇我觉得平庸无奇,甚至有故作幽默之处,但整个的来看,那里正闪耀着语堂先生独特的风采与色泽。那里有成熟的思想家的思想,有洞悉人情世态的智慧,有他的天真与固执,坦率与诚恳,以及潜伏在他生命里的热与光,更不必说他的博学与深思,在许多课题前,他始终用他独特的风格来表达他有深厚的、有根据的见解,与确切与健全的主张。”

  实际上,《无所不谈合集》是林语堂晚年治学为文的总汇,体现了他重新用中文写作后取得的新成绩。它所涉及的话题还是比较广泛而多样的,真可谓不拘一格,无所不谈,大凡中西文化、哲理、文学、宇宙人生、现代人物、语言、绘画等等,都在所谈之列。而且不无见地,有其价值所在。至于其文笔,则纯朴、简炼,兼有一定的幽默感,可读性强。因而,《无所不谈合集》是林语堂的一部重要著作。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