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节 乡愁益浓

  1962年,林语堂突然飞到香港,看望在香港工作的女儿林太乙(香港《读者文摘》主编)和女婿黎明(在香港政府新闻处工作)。林太乙凭直觉,感到“爸爸一个人飞来看我们,他好像在寻找什么”。

  林太乙夫妇陪林语堂在香港到处游玩。林太乙对林语堂说:“香港有山有水,风景像瑞士一样美。”林语堂却说:“不够好,这些山不如我坂仔的山,那才是秀美的山。我此生没有机会再看到那些山陵了。”

  林太乙夫妇带领林语堂来到新界落马洲,站在那山峰上,遥望大陆的一片片田地和薄雾笼罩着的山丘。林语堂眯着眼睛看,眼巴巴地看。但他说:“不,这里看不到坂仔的山陵。”林太乙问他:“坂仔的山是什么样子?”他说:“青山,有树木的山,高山。香港的山好难看,许多都是光秃秃的。”

  林太乙夫妇又带领林语堂登上了山顶,那里有树木,是青山,从山顶往下望四面是水。于是,林语堂说:“环绕坂仔的山是重重叠叠的,我们把坂仔叫做东湖。山中有水,不是水中有山。”这时,林太乙恍然大悟地明白了:“原来他在寻找那些环绕着他的快乐的童年的山陵。那时,他还没有离开那深奥的山谷。还不识愁的滋味。”

  林太乙所悟到的,是对的。林语堂这时确实是身在香港,而心里却在思念着坂仔。这年他正在写一部有关他童年生活的小说,深深地陷入了乡情、乡思和乡恋之中。他这次一人来港,也许就是想在香港静静地感受到一些乡情吧。这也就难怪他从报上得知九龙寨有个妇女贫病潦倒的消息后,便和林太乙去连警察也不轻意去的地方,找到那妇女,给了她数百块钱呢。

  1963年,林语堂果然出版了充满着浓郁的乡情和初恋之情的长篇小说《赖伯英》。

  1964年11月中旬,马星野自巴拿马(担任“大使”五年期满)返台出任中央通讯社社长,路过纽约。在一次晚宴上,他约请林语堂为中央社写专栏。林语堂表示可以考虑。他返回台湾后又写信给林语堂说,专栏内容可以无所不谈,没有什么限制。林语堂立即回信表示,就以“无所不谈”四字作为专栏的名称。他在专栏第一篇文章《新春试笔》中说:

  承星野兄之好意,嘱我撰稿。政治既不足谈,唯谈文艺思想山川人物罢了。我居国外,凡三十年,不教书,不演讲,不应酬,不投刺,唯与文房四宝为老伴,朝于斯,夕于斯,乐此不疲,三十年如一日。星野兄叫我拥重兵,征西域,必谢不敏。叫我挥秃笔,写我心中所得,以与国内学者共之,则当勉强。

  这专栏自1965年2月10日开始发稿,每月四篇。这些文章,都是中文写的。他虽然停止中文写作30年了,可是一旦挥起笔来,依然驾驭自如,文味甚浓。

  因而,一时间,“无所不谈”专栏颇受人们的青睐。仅在台湾就有十三家报纸订户。在中国香港地区、菲律宾、泰国、美洲(纽约、旧金山、多伦多)等地也有12家报纸订户。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