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译介中国古代小说名作

  林语堂在坎城住了较长一段时间(中间曾去瑞士,但因为瑞士要交纳的所得税奇高,不久又搬回坎城),编写了《老子的智慧》等书后,又偕廖翠凤回到纽约。

  此后几年间,林语堂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方面,主要是致力于译介我国古代的小说名作。1950年,他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改写成《杜十娘》(Miss Tu)一书,由伦敦威廉·海涅曼公司出版。1951年,他将《杜十娘》和节译的《老残游记二集》等,合成《寡妇、尼姑、歌妓》一书,由约翰·黛公司出版。1952年,他又在约翰·黛公司出版了《英译重编传奇小说》(Famous Chinese Short Stories)。此书共收入20篇唐宋传奇、话本小说和清代志异小说,用英文改写,并写有导言。这些书出版后,销路很好,颇受读者欢迎。

  《英译重编传奇小说·导言》,是一篇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文章。它除了说明该书编选的宗旨外,还阐述了林语堂对我国古代短篇小说的看法。他认为,我国唐代以前许多记述神怪的作品,“皆失之浅陋”。短篇小说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始于唐代的传奇,其特点是,“类皆简短,通常皆在千字以内,为古文体,遒劲有力,异乎寻常,极能刺激想象”。宋朝的话本则是短篇小说的新发展,由民间口语文学发展而成,大都称得起“佳妙”之作,“文笔极洗炼”。对于明代的短篇小说,他却认为“主题皆陈陈相因,叙述亦平庸呆板,其中趣味浓厚之故事虽亦不少,唯不能显示人类个性,意义亦不深刻”。此外,他对清代蒲松龄的小说极为赞赏。称“中国神怪小说作家数以百计,其描写深刻入微,故事美妙生动者,唯蒲氏一人”。这些说法都是符合实际的,有助于西方读者了解我国古代短篇小说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林语堂所译介的有关小说,并不是将原作直接译成英文的,而是采用“重编”的方法,用现代短篇小说的形式和技巧写成,对若干作品的故事有省略或增加,“冀其更能美妙动人”,成为“精心结构之作”。可以说,他的“重编”,是对原作进行改写,是“再创作”。这对于向西方译介我国古代文言小说,是一个成功的创举,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