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节 论陶公之“花韵”

  王晓萍

  王晓萍,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谈到陶渊明,自言而然的就想到了菊花,其实,在陶公的笔下,梅、兰、桃、菊共同构成了陶公独特的情感,都同样的承载了陶公的缱绻深情。

  1.菊花:高雅的隐逸

  菊,绽于暮秋,耐寒傲霜,百花开尽后绚然绽放,由此赋予了菊花独特的人格意义。关于菊花最早的记录是《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此之后运用到文学之中,《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在屈原的笔下“菊”开始有了情感意义和道德内涵。而在汉朝《神农本草经》中则记载了菊花的药用价值“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而菊作为诗歌的意象,充分的运用进文学作品中,那要非陶公莫属了。在陶公的笔下,菊花已不单单是一株植物,更多的包含了陶公的些许真情和寄托。

  陶公笔下的菊展现了其隐逸的本心和向往。《归去来兮辞并序》云:“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松菊犹存”看不到半点的伤心,在此的菊是欢乐和喜悦的菊。在《和郭主簿二首》中“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烈。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通过菊来展现隐逸生活,赞美隐居避世,为人们营造了一个隐逸的纯美世界。

  《饮酒二十首》中的菊让我们看到隐逸后的自然与乐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东篱下采菊,抬头便可见南山。在此,“菊”的意象就是自然本真生活的最完美体现。在《饮酒二十首》另一首诗中“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万花纷谢后,秋菊独自开,尤其是沾上露珠摘得花瓣,更是美不胜收。诗人在《饮酒二十首》中,用菊描绘出了大自然纯美的风光,并在其中展现出本我爱菊的意识。除此之外“菊”还表现出他独有的价值,为诗人的生活平添了许多乐趣。在《九日闲居并序》中提到“酒能祛百病,菊为制颓龄”。在此提到的菊,不再是一朵或几朵可供观赏的花,而是上升到实用价值。

  菊,独立寒秋,百花开后却绚烂盛开;不畏寒霜,风吹雨打下依旧光彩;隐逸高雅,静静开放。由此不难想象,纷纭百花中,陶公为何对菊花情有独钟,单就菊花那一抹隐逸之姿,也值得陶公为其执笔不辍。

  2.兰花:幽香的品性

  兰花的意象在陶诗中也经常出现,其频率仅次于菊花,因此兰花意象的使用也有着它独特的意义。

  我国古代作品中关于兰的记载很多,在孔子《猗兰操》中“孔子历聘诸侯,莫能任。隐俗之中,见芳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得,今乃与众草为伍。’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逢时,托词于兰。”兰,承载了孔子一生的精神寄托和对后世子孙的殷切希望与情感。《孔子家语·六本》中写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荀子·宥坐》中“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这些都写出了兰的自身芬芳的特点,赋予了君子特征。屈原也表现出对兰的喜爱,在《离骚》中大量写兰:“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屈原将兰喻为君子,以香草美人的手法加以运用,可见兰对于屈原的独特而又深重的地位。

  论陶公之“花韵”同样,兰花自身所独具的特点,对于陶渊明来说也是独特而富有深意的,兰花般的君子之风正是陶渊明自我的真实写照。在《饮酒二十首》中描绘出高贵独赋才情的“幽兰”,“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杂草中的幽兰,含香等待清风,写出兰花的优雅和才情,陶公《饮酒二十首》中的兰是有着高贵纯洁的本质,正如富有才情的作者本人一样,满身含香。在《闲情赋并序》中陶公将此表现得更为直白和丰富。“佩鸣玉以此洁,齐幽兰以争芬。”“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馀阴。”这两句用玉以比高洁,与幽兰同芬芳,饮木兰之露,居青松之阴,此四者皆谓高洁正直之至,足可见其品性的高贵典雅,以兰之君子之风来喻自我君子之行。

  身处幽处却毅然含香,高贵优雅的兰花是陶公自身君子之风的完美写照,陶公坚贞不渝的品质也是兰所特有的内在隐喻之意,可以说兰如陶公,陶公如兰,二者不相分离。

  3.群花:美丽中多情

  陶公用花入诗,菊、兰的意象被人们所熟知,但是陶公笔下的其他花朵也是娇艳脱俗,独有美面,共同筑造了一幅群花图。

  陶公对桃花自然是喜爱无比,在《归园田居五首》中就写道:“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在罗堂之前遍种桃李,盛开时一片花海,足见桃花对于陶公来说的独特之处。在《桃花源记并诗》中,可以说是把桃花的意象发挥得淋漓尽致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这一段展现了一片绝美无比的桃花林,花朵艳丽,落英缤纷,美不胜收,自此桃花也就成了世外桃源的最好代名词。陶公笔下的桃花也就被赋予独特的意义:对美的希冀,对美好生活的理想追求。

  在陶公的笔下,描绘出了寒风中梅花绽放的美景。在其诗《蜡日》中“风雪送馀运,无妨时已和。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这是一首蜡日饮酒之歌,诗中柳吐黄蕊,梅绽白花,却依旧是寒风瑟瑟之时,但这又何妨,春色已经要跃然而出,岂是冬日寒风能够关住。在此,梅花的形象跃然纸上,“冬日寒风奈我何”,梅与陶公似合而为一,一个在寒风中怒放,一个在浊世中悠然。

  最美的容颜只在顷刻之间,昙花一现令人惋惜。木槿,同样如此,生于仲夏,朝开夕落,最美的一面仅在一天,又是怎样的一种慨叹。在陶公的《荣木并序》中就借由木槿花的意象来抒发无奈之感。

  “采采荣木,结根于兹。晨耀其华,夕已丧之。人生若寄,憔悴有时。静言孔念,中心怅而。”

  作者借由木槿花的形象感叹时光易逝,没有建功立业,可以说隐居田园的陶公依旧有为国为民之愿,但时光总是催人老,白首之年,回忆往昔,依旧不可释然。在此,诗人用木槿花的无可奈何来与自我身世产生共鸣。带有悲伤意蕴的木槿花在陶公笔下的群花图中展现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综上所述,陶公是伟大的,将生活中看似普通而美丽的花朵赋予不凡的象征意义。纵然,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掺杂了不同的色彩,但正如菊花的隐逸,兰花的高洁,桃花的热烈,梅花的不屈,木槿的悲伤,构成多彩文人世界的同时传达出内心不同的期盼与情感,才使得陶公之诗看似单薄而又内质丰富,描摹出各具特色的众花形象。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