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归来山庄诗集序

  钟稚鸥

  钟稚鸥,中山大学副教授,归来山庄(在彭泽县)主人。

  “归来山庄”之名,取自陶公渊明《归去来兮》,意在呼召回归故里。“归来”乃回家矣,出游久者必会思家。然则,此“家”非形式之小“家”,而乃精神之“大家”也。当年陶公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彭泽令挂冠而去,此为一失;回归故里,徜徉于山野,躬耕于垄亩,获独立人格,自由之身,又乃一得也。畅怀自然之妙美,思虑民生之艰辛,若有所悟,便作诗以为心得,此为一升华;其诗恬淡自然,寄情高远,真实质朴,精炼流畅,开创田园诗派,此为一境界。以其一己微薄之力,为后人建树精神“家园”,此乃大贤德矣!吾虽以为精神无形,却知无形需寄托于有形者,方得神形皆备也。归来山庄乃供后人敬仰贤德,身体力行之所。每于身心疲惫之时,可以远离喧嚣,归来田园得以修性问道,此乃“归来山庄”创立之初衷也。

  稚鸥愚钝,好学贤哲,尤仰慕陶公。于辛巳年(2001)冬,曾游历江西名胜,追踪先贤足迹。沿洪都(今南昌),经柴桑(今九江),至彭泽(今湖口、彭泽)。每至一处,索阅旧书县志,历览名人佳迹,所行亦远,所获甚多也。遍数先贤,感动吾心者,陶公为最。公弃权贵地位,甘为农夫隐士,躬耕之余,借酒吟诗,“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其刚正独立,返璞归真,求率真绝虚伪,早已为历代学人之楷模,追随者代有其人。

  时值戊子年(2008)中,吾退休于中山大学,欲追慕贤哲,萌生回归自然之愿。遂于彭泽乡里租地,一尝田园生活之志趣。自此,便有数亩地可依,有数间房可居。初始,道路泥泞,瓦房破旧。葺屋之先,路泥道窄,需填砂垫石以铺路;干旱缺水,水源贫乏,需掘井挖塘以储水;野竹苍劲,杂草昌盛,远遮南山,近覆茶林。治荒理秽三年,茶林始显,南山方现真容;继而两年,平高突、填沟渠、移花木、栽果蔬,田园得展葱绿,山庄初具雏形。五年荏苒,践行陶公,品其甘苦,自得其乐,趣味无穷兮。

  山庄虽为乡野清闲之所,然则稚鸥又岂敢闭门独享乎!独乐乐何如众乐乐,意在与大众分享,共探陶公人生之真谛耶!故近结芳湖诗社,交诗农良友,得乡贤张维、项儒珠、计冬生、许谷应、欧阳中端、张奎喜、许天华、张改元等鼎力相扶,呵护于危难之中,不至夭折于襁褓,以诗为媒,芳湖分会联姻山庄;员工何爱连、苏宗淮等辛勤劳作、坚持护守,实属难能可贵;彭泽县乡村新老干部张凤翥、朱直云、邵春霞、石腊庆、欧阳爱国、黄彭声、邓小林、吴应根、张平贵、欧阳宝生、刘小平等多次莅临指教,或力举,或声张,或励志,给予鼓励和援助;饶振群、刘中胜、柯朝正、崔喜贵、朱润富、张义明、柯艺全、邵璘、金光明、李玉林等亦彭泽古道热肠之人;乃至九江陶馆长王义华、教授蔡厚淳、陶校长高云亦慕陶仁爱之士;或同气相求,或伸臂相援,或作诗赋文,或执笔挥毫,皆竭尽一己之心意,添砖加瓦,令山庄初现人文气象。

  归来山庄诗集编后语远交陶研会,获更多良师益友。龚斌、吴国富、高建新、于东新、李剑锋、王振泰、邹耕生、王小转、曹林娣、高原、刘中文、李治中、韩国良、钟书林、李勤合、陈冬根等研陶学人,皆俱渊明气节,不为名利所诱,贵在得其圭臬也;甘守清贫,坚持操守,现赤子情怀之真性也。研陶诸公,躬耕于字里行间,著作累累,传渊明之精神,光陶公之亮节,欲使天下人尽知,我中华有如此高风亮节之先贤兮!故而,能在陶公桑梓学陶,乃三生之幸也,觅得众多诗友同道相与唱和,更乃平生之大幸也!

  夫天地者,无形之父母也。吾身得之于父母,生于斯,亦知于斯。劳作者,乃吾人与无形父母之问答也,寻觅真知之渊源。故莘莘学子归来学陶,皆乐于劳作。或锄草,或采摘,或拾柴,或烹饪,皆享乐于其中也。履近南山,方知荆棘深;经由劳作,才知菜根香。暂且抛开红尘,混沌于天地之间,弃却小我形骸,与自然融合为一;赏造物之精华,吸山野之清气,物我两忘,于身于心,莫不大裨益乎?

  归来习陶,大学开此风气,首试者乃中大师生。于庚寅年(2010)夏,山庄尚属荒凉,鞠实儿、冯达文、张军丽、李小五、钟东、冯焕珍、陈开华、何杨、李肖肖、黄丽霞等率先领军入寨,随之有华中科技大徐敏、蒋玉婷、范雅洁、张若愚等师生同行,前来赋诗、弹琴、摘豆、指顾南山。继之者,于壬辰(2012)夏,南京东南大学王俊、禤庆文,航空航天大学娄和标、王霞,海南大学滕琪等,皆率众前来。次年,癸巳年(2013)夏,王俊、禤庆文、姜余等东南大学诸人,再度集众师生前来。每逢归来,诸贤必与农友诗人酬唱,其情生动,其乐也融融。彼等虽非研陶学者,然心系桃源,不囿于学堂书本之中,放怀于花草树木之间,寄情山水,放歌林间、诗闲书野。足见陶公人格之魅力,高山仰止,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也!

  凡归来者,皆以为山庄主人也。冬春育林种菊,赏红梅观赤芍;夏秋摘瓜采豆,品甜瓜蜜梨黄桔;忙时埋首田里,闲来赋诗吟唱。学陶诗者,意求得其神韵也;效其德行者,贵在得其旨趣也。非为耕耘而荷锄,不为编篱而种菊,又何须为吟诗而畅饮乎?此三者皆为可视之物,俱为形也,暂借而已。意在格物致知,悟得个中之理,寻觅真我,始不枉短暂人生矣!一路走来,颠簸坎坷,有幸承蒙众陶友厚爱,八方同仁相扶携持,遂成今日“归来”之合唱。于壬辰年(2012)、癸巳年(2013)两办重阳诗会,芳湖诗友雅聚山庄于金秋,遥与千里之外陶研师友、慕陶学者赋诗吟唱,遐迩同声,共缅先德,其情其境,焉不动人乎?集诗约近二百首,意欲倡导清廉云水之趣,笃行厚朴淳真之德,以告慰陶公地下之明灵。诗集虽小,却字字传慕陶者之心声,篇篇显学陶者之真性情。千载之下,先生虽逝犹生。谨以此诗集敬献诸位友人,祈愿渊明精神传承久远。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