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陶渊明研究会成立以来的工作回顾与总结

  龚斌

  龚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陶渊明研究会(筹)会长。

  陶渊明研究学会自2007年8月成立以来,已经有八年了。在这八年中,研究学会联络国内外的陶学研究者,为推进陶渊学研究做了一些工作。我代表陶渊明研究学会,对过去工作中的成绩与问题作一简略的回顾。

  一、历次会议简述

  自2007年学会成立至今,共开过六次研讨会:

  1.2007年,由九江学院主办、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九江学院学报编辑部及白鹿洞书院文化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陶渊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召开。这是继1998年、2000年九江学院(原九江师专部分)举办的第一、第二届中日陶渊明学术研讨会之后的第三届陶渊明国际学术会议,有全国及九江地区的代表近50人,大会共收到论文30余篇,因故未能出席会议的海外专家及部分国内陶学研究者向大会寄赠了资料,发来了贺信。这次会议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一是自2000年九江师专举办第二届中日陶渊明国际学术会议之后,沉寂七年之久,再度召开全国性的陶渊明学术讨论会,标志着陶渊明研究并未中断,老一辈和许多中年研究者重新团聚在一起,年轻的研究者出现了,来到陶渊明的故乡,感受庐山文化的悠久和博大。二是在许多与会代表的提议下,成立了全国性的学术机构“中国陶渊明研究会”,以联络国内外陶学研究者,扩大和宣传陶学研究成果。在九江学院领导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经过与会代表的协商讨论,推选了研究会的负责人。九江学院作为挂靠单位。中国陶渊明研究会是个民间的学术组织,在后来的几次陶渊明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及实施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2.2009年8月,由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学报编辑部承办的陶渊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九江学院召开。经过多次联络沟通,这次会议海外学者参与人数超过以往任何一届会议。日本学者有以六朝学术学会会长、著名汉学家兴膳宏为代表的8人。台湾方面有齐益寿、蔡瑜、陈裕良等8人。韩国有崔雄赫教授。国内学者有30多人。学术论文宣读与讨论后,赴德安考察陶渊明文化遗址。会议期间,经中国陶渊明研究会秘书处的提议,对研究会的领导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

  陶渊明研究会成立以来的工作回顾与总结3.2011年7月,由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办、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所承办的陶渊明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召开。这次会议在当代陶渊明学术会议的历史上具有特别意义。以前召开的陶渊明研讨会的地点,大多数在九江地区,如九江、星子、九江学院,少数在与陶渊明诗文有关的如湖南常德。从未在与陶渊明无关的地区开过会议。内蒙古草原上的研讨会,最能说明陶渊明是庐山的、九江的,也是中国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40余人,提交论文30篇左右。由于这次会议在北方的草原召开,与会者多数是北方地区的陶学研究者,这是历次会议中从未出现过的情况。会议讨论结束后,又观光了壮阔的草原风情,给与会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4.2012年9月,由陶渊明研究会主办,河南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天中学刊》编辑部、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陶渊明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河南驻马店黄淮学院召开。会议参加者约有40人,提交论文32篇。

  5.2012年9月,继黄淮学院会议之后,江西彭泽县召开陶渊明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者30余人,提交论文20余篇。会议期间,参观了古衙遗址。

  6.2012年12月,由星子县陶渊明研究会主办,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星子陶渊明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庐山南麓龙湾宾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陶学研究者,星子陶渊明研究会成员以及陶氏后裔、星子县有关人员百人左右,是历届陶学会议参加人员最多的一次会议,提交论文50余篇。会议期间,参观了传说中的渊明醉石、斜川、庐山康王谷。

  二、举办研讨会形式的多元化

  陶渊明研究学会是民间组织,没有经费。九江学院是研究学会的挂靠单位,给予学会工作的开展以财力物力上的极大支持。研究学会最主要的工作是学术会议的发起、制定及实施。而这项工作的实施及最后完成,人力之外,还需要经费的支撑。自2007年至今的八年中,陶渊明学术研讨会召开了六次,会议之频繁,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如果没有经费的支持,不可能有如此频繁的会议。

  2007年、2009年的会议由九江学院主办和承办,而2011年、2012年的几次会议,分别由黄淮学院、内蒙古大学传媒学院承办,经费由他们提供。2012年彭泽、星子会议经费,分别由这二个县的财政拨款解决。至今为止,举办会议的形式有三种:一是由研究学会的挂靠单位九江学院出经费主办,二是由其他的高等院校主办,三是地方政府主办,研究学会与他们合作,提供学术上的支持。从以前由九江学院主办的单一方式,发展到现在多元形式,是一种进步。如果一直由九江学院举办,经费上成为负担,领导热情减退。与会者多次来九江,也会丧失兴趣。研究学会意识到由一个学校办会的弊病,寻找有条件的其他学校共同办会。2011年内蒙古大学、2012年河南黄淮学院举办的两次陶学研讨会得以顺利召开,证明其他高校举办陶学研讨会是一条可行的道路。这种举办会议的形式,其实是双赢:提高了办会学校的名声,陶渊明研究者也得到机会显示其研究成果,了解外面的研究动态。

  与地方政府协商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是另一种办会的形式。江西九江县、星子县、彭泽县、德安县,都与陶渊明有关。地方政府重视文化,陶渊明是宝贵的文化资源,是无形资产。弘扬渊明文化,有助于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甚至在经济上也有好处。地方政府中的有头脑者意识到文化的力量,举办陶渊明研讨会,这对于我们的陶学研究是一种机遇,也能改善学术研究的外部环境。陶渊明研究会抓住这种机遇,协助彭泽、星子举办陶学研讨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7年8月的研讨会,组织参观德安县吴山乡蔡河林居社区,与当地农民一起活动,观看民俗表演傩舞,参观灵龟石、醉石、古驿道、明清陶氏墓葬,田野的古代遗迹,扩展了与会研究者的眼界,对陶渊明故里的研究增加许多感性的知识,也有助于理解陶渊明田园诗的创作环境和审美境界。

  在中国学术史上,学术借助政权的力量取得发展的助力,有不少先例。当然,学术应该保持自身的品格,不能阿世,不能媚俗。

  以上三种举办会议的形式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有效的,我们应该坚持下去。真正使陶渊明研究走向全国,并适当与社会力量结合,进一步扩大陶渊明研究学会的影响力。

  三、海内外陶渊明研究者的交流平台

  陶渊明研究学会实际上是一个陶学研究者学术展示和相互交流的平台。有了这个平台,就可以以文会友。学会几个负责人的工作,主要就是联络各地的陶学研究者,发起、组织并实施开会,搭建与维护这个学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既有学问的收获,也有友谊的收获。

  陶渊明研究早已走向世界。日本和韩国的陶学研究有很好的基础。我们与日本学者交往的历史已有数十年。2007年陶学研讨会,本来邀请日本学者,因故日本学者最后未能来中国。2009年会议,日本学者与会者8人,台湾学者也是8人,还有韩国学者1人,这是海外学者参加会议最多的一次。海内外的陶学研究者得到充分交流的机会,双方展开对话,了解对方陶学研究的方法和成果,扩大了学术视野。2012年在黄淮学院的会议,也有韩国学者参加。同年12月在星子的会议,有台湾学者参加。虽然人数不多,但多少能了解彼地的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交流就更充分。每次会议的与会者,既有长期重视陶学研究的专家,也有新近开始研究陶学的中青年学人。所以,既有老朋友,也有新相知。陶渊明研究学会民间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学会的松散自由以及成员的不断流动。但学会也有基本的研究队伍。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变化,一成不变意味着保守和衰落。陶学研究不断有新面孔出现,正是这门学问常新的标志。我们非常希望有新人参加进来,最终出现卓有成就的专门家。

  四、陶渊明研究学会的学术成绩

  一个学术组织存在的唯一目的在于创造学术成果,推进学术的发展。它不存在其他的影响力,唯一的影响力是学术。陶渊明研究学会成立至今的八年中,通过几次研讨会集中展示了学会的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随着老一代陶学研究者逐渐淡出学坛,一批中青年研究者成为陶学研究的主力军。从历次研讨会与会成员来看,老一代研究者如赵治中先生、魏耕原先生、丁永忠先生、王振泰先生,几十年来坚持陶渊明研究,至今宝刀不老。但毕竟人数不多了。中青年占了与会者的大多数,而且每次会议都有新人出现。这实在是学术研究后继有人的体现。陶学研究学会中有一二十个中青年研究者,作出了很有特色的研究成果,为国内外同道所称誉。例如李剑锋教授的陶渊明接受史的研究,出版了多部专著,成绩斐然,享有很高的声誉。吴国富教授充分挖掘乡土资料,考辨陶渊明故里及其行踪,同时研究陶渊明与道教的关系,令人耳目一新。高建新教授关于陶渊明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涉及陶渊明的思想、生死观、人格价值等许多方面。李寅生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介绍日本陶学研究状况和学术成果,为国内学者开阔学术视野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刘中文教授近年则着重研究20世纪初以来的陶渊明接受史,重现民国时期陶渊明研究的历史以及湮没不闻的成绩,是非常有意义的。范子烨教授借鉴西方的文艺理论,解读陶诗,同样令人耳目一新。也有不少老一辈学者仍在辛勤耕耘,如赵治中教授,魏耕原教授,常有新成果问世。其他如高原、钟书林、王明辉、韩国良、马晓坤,都是近十年来陶渊明研究领域的活跃人物,不断有论文或专著问世。从全国范围来看,陶渊明研究学会在陶学研究领域是非常重要的集团军。

  2012年彭泽、星子先后召开的陶渊明研讨会,当地政府热情邀请我们学会参加,事实上成为支撑会议的最主要的学术力量。这是学会影响力的最好表现。如果没有学术成绩,这种局面完全不可能出现。

  五、今后工作展望

  陶渊明研究学会是民间学术组织,没有经费支撑,开展学术研究是很困难的。早有设想办一份“陶渊明研究通讯”,因经费不足,时断时续。有些好的研究课题,只有设想,也无法实施。比如两年前我们曾申报名为“陶渊明诗文整理及研究”课题项目,想凭借陶学研究会的集体力量,完成一个较大的项目,但能不能进入推荐名单,到现在仍是未知数。申报课题是一项“功夫在学术之外”的公关,或者是比投资还复杂的事情。如果还不能进入课题名单,我们是否转向民间,也就是争取民间人士的资助,这一问题值得熟虑。

  联络各地陶学研究者,包括以陶渊明为题材而写作的作家和艺术家,了解这方面的情况,这一工作也有进一步加强的必要。

  江西九江是陶渊明的故乡。九江、彭泽、星子,以及宜丰,都有民间的陶渊明研究者,星子基础尤好。保持并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交流,也有必要。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