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九章 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

  本栏编辑 朱岳

  报纸期刊

  “概况”2012年,全省有报纸74种。报纸年总印张数为313.83万千印张,年度总印数7.62亿份,年度定价总金额5.66亿元。全省有期刊164种。期刊年总印张数为22.62万千印张,年度总印数7208万册,年度定价总金额2.94亿元。

  报刊变更名称。《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报》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第一健身俱乐部》更名为《幸福家庭》,《南昌高专学报》更名为《地方文化研究》,《江西医学院学报》更名为《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江西图书馆学刊》更名为《图书馆研究》。

  加强对公益宣传活动的宣传引导。组织全省报刊开展“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全年刊发“全民阅读报刊行”稿件3082篇,组织各类宣传活动30余次,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向深度发展。在新闻出版总署4月开展的“全民阅读报刊行优秀组织机构(栏目、活动)”评选活动中,省新闻出版局被评为“全民阅读报刊行”优秀组织机构;经省新闻出版局审核推荐,江西日报《悦读版》和南昌晚报《读书时间》入选“全民阅读报刊行”优秀栏目。组织全省报刊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全省38家报刊开辟专刊、专栏、专版,共刊发报道及公益广告等322篇,组织各类宣传活动20余次。

  开展报刊年度核验。2月,省新闻出版局部署开展全省报刊年度核验。坚持“在年检上下功夫,在整改上抓落实,在管理上见成效”的工作思路,高效率完成报刊年度核验工作,受到总署表扬。

  加强报刊记者站管理。开展2011年度报刊记者站核验,117家中央报刊单位驻赣记者站参加,全年刊发稿件1.64万篇。对4家记者站缓验,2家记者站注销登记。结合记者站年度核验,开展记者站综合评估工作。通报表扬20家在2011年度综合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的记者站;批评17家负责人不符合要求的记者站,约请负责人谈话,并限期整改。开展报刊记者站规范提升年活动。要求报刊记者站组织从业人员集中学习法律法规及相关业务,开展自查自纠,完善记者站内部各项管理规定,在把好队伍关、新闻采编关、舆论监督关等方面下功夫。

  加强报刊队伍建设。开展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专项行动,依法查处4起非法或违规采编行为,对1家记者站擅自聘用无资质人员涉嫌新闻敲诈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核查并制止1家记者站以新闻报道做有偿宣传,对2家报社的违规问题下发《警示通知书》,受到中央督查组肯定。加强新闻记者证管理,全年注销117个不符合持证条件的新闻记者证。举办1期全省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班,全省有关报刊社和部分中央报刊社驻赣记者站333人参加培训。

  加强报刊出版质量管理。成立综合评估工作小组,制定《江西省晚报都市报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标准》,采取实地检查和材料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省11家晚报都市报开展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工作。

  “开展优秀期刊和优秀期刊工作者评选”2012年,省新闻出版局组织开展江西省第四届优秀期刊奖和优秀期刊栏目奖评选。评出江西省“十佳”优秀期刊12种,江西省优秀期刊58种,优秀期刊栏目26个。在此基础上,向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评审委员会推荐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优秀期刊工作者。根据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评审委员会终评,江西省推荐的47种期刊和50名期刊出版工作者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优秀期刊工作者。

  “率先完成第二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江西省是全国第一个完成第二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省份。截至5月25日,江西省第二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全部完成,全省47家报刊出版单位全部转企改制,共涉及人员656人。改制期间,报刊出版单位思想不乱,人心不散,工作不断,确保报刊出版工作的正确导向,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做到积极、平稳、有序。《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主流媒体集中采访2次,新华社内参专题报道1次,《中国新闻出版报》在6月11日的头版头条报道。

  “推进报刊项目建设”12月28日,省新闻出版局召开全省重点报刊产业项目推进会,对如何开展项目申报进行专题辅导,推进报刊产业项目发展。2012年江西省《井冈山报》报社和《家庭医生报》报社等2家报刊出版单位的产业项目申报入库并获国家财政发展资金支持。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项目库建设工程自2009年实施以来,全省已有6家报刊出版单位申报的报刊出版产业项目入选总署改革发展项目库,并获总计6000万元的国家财政资金资助。

  (刘宁 阙米秋)

  图书

  “概况”2012年,出版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8792种,同比增长32.5%。其中,新出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4306种,增加42.8%;重印4486种,重印率51%。

  2012年,全省各图书、电子音像出版单位策划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出版重点选题22种,其中图书18种、音像电子4种。江西人民出版社的《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发展问题》《信仰永恒: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价值观的力量》入选中宣部和总署迎接十八大百种重点选题,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双百”出版工程首批100种重点选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0例》《中外道德楷模100例》,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离开雷锋的日子》和《魔法小仙子》入选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推介的100种优秀思想道德读物。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打造的国内首部美德童话全书《魔法小仙子》(10册)获中宣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文艺类图书奖。江西科技出版社的《大山作证》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的《红药》获江西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文艺类图书奖。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奔跑的女孩》获优秀出版物图书奖,红星电子音像出版社的《红色故事汇》获优秀出版物音像奖,江西教育音像电子出版社的《朗朗中文》获优秀出版物电子奖,江西教育出版社社长傅伟中撰写的论文《出版人的十大必修课》获优秀出版科研论文奖。此外,江西人民出版社的《中国苏区史(上下册)》、江西教育出版社的《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治国方略--法治与德治的辩证法》、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的《中华文化丛书(13册)》、江西美术出版社的《八大山人书法全集》和江西高校出版社的《糖球儿的虫虫王国历险记(6册)》等6家出版社的6种图书获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提名奖。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皮皮鲁送你100条命》《王晓明心情童话绘本(4册)》入选总署2012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

  进一步规范教辅出版行为。2012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新审定各出版社的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资质,经总署批复,人民社、教育社、科技社、二十一世纪社、美术社、高校社获全科(政治、语文、历史、地理、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教辅出版资质;文艺社获政治、语文、历史、地理、英语、数学6科教辅出版资质。省新闻出版局组织专家对拟进入江西省的50多家出版社的教辅材料,从资质、编校质量和著作权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与教育厅、发改委和纠风办一起确定25家出版社的教辅准入江西市场。

  2012年,组织开展春秋两季教辅材料审读和科技图书及文化历史类图书质量检查。全年审读图书123种,总合格率达86.5%。审批增补选题3286个,其中图书增补选题3172个,音像电子增补选题114个;审批一次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49项。申请重大选题备案7个。

  “开展2012年“喜迎十八大,推动新跨越”全民阅读活动”2012年全民阅读活动主题是“喜迎十八大,推动新跨越”,重点是抓好“赣版出版物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军营、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活动,开展读书征文、专家讲座、网络荐书和“我最喜爱的赣版出版物”读书评选等一系列活动。11月1日,新闻出版总署在湖南长沙召开“书香家庭活动座谈会”,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池红在会上作经验介绍。《中国新闻出版报》10月26日二版头条以《江西:唱响主旋律,播撒书香情》为题,对该活动进行深入报道。

  “获评2012年“出版物质量规范年”先进单位”新闻出版总署把2012年定为出版物规范年。针对一些出版社片面追求出书数量规模扩张,轻视出版物质量的问题。省新闻出版局要求各出版单位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对已有管理制度规定重新修订和完善,确保管理规范有序。专门组织人员对所属出版单位的图书质量情况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围绕“质量宣传、质量服务、质量整治和质量建设”四个方面做好相应工作,专门出台《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图书审读管理办法》。承办新闻出版总署质检中心在南昌召开的“2012年图书质量专项检查工作座谈会”。会上,江西省抓图书质量的经验做法得到总署领导的肯定。《中国新闻出版报》以“江西:做足四篇文章管好图书质量”为题进行报道。年底,省新闻出版局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2012年“出版物质量规范年”活动先进单位。

  (欧阳志荣 阙米秋)

  科技与数字出版

  “概况”截至2012年底,全省有互联网出版单位11家。数字出版总产值61.49亿元,其中手机出版(包括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手机阅读)达23.42亿元,网络游戏达19.00亿元,网络广告达15.29亿元,数字期刊达0.44亿元,电子书达1.04亿元,数字报(网络版)达2.30亿元。

  网络出版稳步发展。4月,江西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省内7家出版单位近20位编辑参加总署的第一期网络编辑资格培训班,通过率达100%,全部获得网络编辑资格证书。7~10月,新闻出版总署行政受理中心受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江西高校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申报互联网出版资质。10月,新增一家专业从事数字出版企业即江西新媒体出版有限公司。至此,江西省互联网出版单位增至11家。江西省出版集团数字出版中心数字出版经营收入达110万元,产值275万元,呈上升势头。“中文传媒移动互联出版平台”项目获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办公室“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资金20万元。

  “举办“江西省数字出版高峰论坛””6月28日,“江西省数字出版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本次论坛由江西省新闻出版局主办,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江西大江传媒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秉发、省政协副主席李华栋和省新闻出版局局长黄鹤出席论坛开幕式。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通信管理局、江西出版集团、中国联通江西省分公司、中国电信江西分公司、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省直单位的领导和各设区市新闻出版局、江西省各出版单位及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的领导及相关人员共200多人参加论坛。数名国内出版界专家莅临授课,省内各出版单位负责人就如何创新出版理念,开拓工作思路,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与到会专家进行面对面座谈和点对点指导。为推动江西数字出版发展进程,促进数字出版企业间横向交流,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有益的尝试。

  “启动互联网出版监管系统”上半年,启动全省互联网出版监控系统。对省内2000多家样本网站进行样本分析,涉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的互联网出版网站867家。其中,企业网站614家,占70.9%;商业网站71家,占8.2%;个人网站56家,占6.5%;教育科研机构网站44家,占5.1%;其他非盈利机构网站43家,占5.0%;政府门户网站28家,占3.2%;其他类型10家,占1.1%。

  (张薇 阙米秋)

  版权

  “概况”2012年,版权知识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周期间,省版权局与省电视台、省广播电台和迪卡传媒公司联合录制版权保护3集系列公益宣传动画片,分别在省电视台、省广播电台连续一周播放,全省各级版权部门在当地电视台进行播放。吉安市版权局探索版权宣传新模式,在《井冈山报》上以整版篇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诠释“版权与生活”的话题。上饶市版权局联合公安、文化、工商等相关部门在全市开展以“拒绝盗版,助力创新”为主题的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和“绿书签行动”系列宣传活动,发放《著作权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册1523份,张贴“绿书签行动”宣传海报和“扫黄打非”宣传画167张,并在上饶市师范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拒绝盗版、做诚信公民”签名活动。景德镇市版权局联合浮梁县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在浮梁一中校园内组织师生开展“加入绿书签”版权宣传进校园活动,发放由新闻出版总署统一设计制作的“绿书签”900余份,该校近百位师生在“拒绝盗版,助力创新”宣传横幅上签名。抚州市版权局联合司法局、知识产权局、工商局等相关部门,共同举办《著作权法》宣传咨询活动。

  遏制各类侵权案件。省版权局联合省公安厅、省通信管理局制定印发《江西省2012年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工作方案》,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加大对计算机软件领域大案要案查处力度,对全省大型软件市场、主要网站进行动态监管,建立联合执法、联合办案和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协调机制。2012年,全省版权行政执法处罚案件16件,移送司法机关2起,收缴盗版制品37万余件。省版权局、省“扫黄打非”办、上饶市版权局、上饶市公安局成立联合专案组查处上饶“6.24”侵犯著作权案。上饶市信州区人民法院于6月21日宣判,犯罪分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推进软件正版化。建立由省政府统一领导,省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省政府办公厅、省版权局、省财政厅、省工信委、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省政府各部门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按照动员部署、自查清理、核查统计、集中采购、培训安装5个阶段推进软件正版化检查整改工作,于5月底前完成省级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检查整改任务,共采购通用软件6220套。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新闻出版行业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通知》要求,江西省制定《2012年推进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计划》,将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江西日报》集团、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江西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省内新闻出版重点企业列为2012年全省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重点。5家重点企业分别建立规章制度,在企业内部普及软件正版化知识,增强企业职工的软件正版化意识。

  版权示范基地建设有新进展。4月,景德镇全国版权保护示范基地通过国家版权局审核,成为全国14个版权保护示范基地之一。开展省级版权保护示范单位申报评选工作,经企业申报、当地版权行政部门审核、实地考察、专家评审等程序,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有限公司、江西笛卡传媒有限公司、萍乡市凯天网络有限责任公司、景德镇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景德镇雕塑瓷厂、星子县渊明金星砚工艺厂和星子县金星宝砚斋等7家企业,成为江西省首批版权保护示范单位。

  提高版权公共服务水平。省版权局举办全省作品登记培训班,对各设区市版权局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作品登记工作实务培训,研究在新形势下作品登记工作的意义和作用。2012年,全省作品登记数量为347件,同比增长16%。全省图书版权输出206项,图书版权引进171项,均超出2011年水平,继续保持贸易顺差势头。

  “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创意中心获批全国版权保护示范基地”2012年,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创意中心获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批准,成为全国14个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基地)之一。以此为起点,江西省版权保护工作将探索构建陶瓷产业版权保护长效机制,抓住以版权保护“促进创新、推动发展”这一主线,将景德镇打造为具有鲜明江西特色的版权产业基地,使江西的版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获“2012版权金奖--推广运用奖””2012年江西省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获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颁发的“2012版权金奖(中国)--推广运用奖”,该奖项是WIPO在中国颁发的版权最高奖项,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立足文化创意产业与产业链发展,以维护原创作品权益、传承原创精神为出发点,旨在表彰在版权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代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长期以来创造性经营版权资源,在引进开发国际优质的版权资源、培育和挖掘国内本土的知识产权、版权国际输出、保护作者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在国内外产生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至2012年底,该社已引进出版国外作品1000多种,输出几百种图书版权,并在4月以中国为主宾国的2012年伦敦书展上输出图书版权98种。此次获此奖项的出版社全国仅此一家。

  (万静 阙米秋)

  印刷

  “概况”截至2012年底,江西省共有印刷企业1743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122家,包装装潢印刷品企业518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1088家,专项印刷企业15家。全行业固定从业人员7.09万人。

  全省印刷工业总产值222.14亿元,同比增长34.2%,其中出版物印刷34.74亿元,占15.6%;包装装潢印刷142.79亿元,占64.4%;其他印刷品印刷42.95亿元,占19.3%;排版、装订等专项印刷1.63亿元,占0.7%。资产总额214.77亿元,同比增长23.2%,工业增加值61.83亿元,工业总产出193.9亿元,对外加工31.38亿元。全省印刷业销售收入总额214.23亿元、营业税金及附加7.92亿元、利润总额27.86亿元。

  2012年,江西省印刷业发展呈以下特点:企业数量进一步增加,与2011年相比,产值超过5千万的企业增加16家,增长34%;规模进一步扩大,63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4.20亿元,占全省印刷工业总产值的51.4%;包装装潢印刷企业快速增长,在63家规模以上企业中,包装装潢印刷企业43家,占68.8%,实现工业总产值84.40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73.9%;全省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多集中于赣中南地区。

  “推进绿色印刷认证工作”2012年,省新闻出版局高度重视绿色印刷认证工作,多次举办绿色印刷知识讲座,邀请有关专家对绿色印刷知识和有关认证申报工作进行讲解。全省有4家出版物印刷企业通过绿色认证,5家出版物印刷企业正在申报中。

  (李琥 阙米秋)

  发行

  “概况”截至2012年底,全省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发行网点3598个,其中图书音像发行网点2451个,报刊发行网点1250个。全省出版物发行单位2348家,其中总发行企业2家,省内连锁经营企业2家,出版物批发企业165家,全省出版物零售企业2177家,外资企业2家。全省年销售收入139.06亿元,从业人员2.67万人。全省参加年度核验工作的发行企业有2346家,通过年度核验的有2169家,缓期登记的有61家(其中,批发企业6家,零售企业55家),注销登记资格的有116家(其中,批发企业5家,零售企业111家)。举办中级出版物发行员职业资格鉴定培训班和发行师职业资格鉴定培训班,全省260余人参加培训。举办出版物批发企业负责人法律法规培训班,近150人参加培训。

  “开展出版物发行企业监管专项行动”2012年,对南昌市52家出版物批发企业及9家零售企业进行集中检查活动,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处理。此次专项检查做到了“三个结合”,即将本次专项行动与教辅材料专项检查相结合,与行政执法报告评价工作相结合,与发行企业年度核验工作相结合。专项行动对发行市场取得有效监督作用。

  “组团参加2012年北京图书订货会”1月8~11日,2012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举行。省新闻出版局组织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新华发行集团、江西人民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红星电子音像出版社、江西高校出版社、中国和平出版社为成员单位的江西出版代表团参加,江西省参展展位达20个,各出版社订货品种共2400种,其中新书品种810种。订货码洋达7043万元,同比增长5%。江西美术出版社在本次美联体举办的会上,被经销商评为“讲诚信、重服务”优秀出版社。

  “组团参加第二十二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5月27~30日,第二十二届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宁夏银川举办。由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新华发行集团、江西人民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红星电子音像出版社、江西高校出版社、江西省报刊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及15家期刊社共150人组成江西出版代表团参加。此次书博会江西省参展展位共22个,参展品种达2922种,其中新版图书879种。代表团还向宁夏农家书屋捐赠图书3035册,码洋5.29亿元。

  “组织参加第八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博览会”9月12~21日,以“书香两岸,情系中华”为主题的第八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台北举行。江西省组团参加,展示会上预定3个展位,遴选1313种图书,销售码洋达3.72万元,实现7项版权输出,通过诚品书屋旗舰店和天龙文创出版事业公司等考察活动,推进印刷合作业务项目,实现“双效”丰收,探索建立赣台出版文化交流工作常态机制。

  “制定民营企业走访制度”2012年,为帮助民营书业企业适应出版产业发展需要,做大做强企业,省新闻出版局针对民营书业企业的特殊性,提出“走基层,送温暖”民营企业走访制度,根据民营企业的经营类别,分类指导,引导帮扶,为民营书业快速发展做好服务。对新设立的民营书业列入重点服务对象,帮助这些企业起好步;对销售额达千万元的企业列入重点跟踪对象,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在政策、管理资源方面向这些企业倾斜,有针对性上门帮扶。民营书业年经营总额已超过40亿元,成为江西省出版产业的重要生力军。

  (何琼 阙米秋)

  出版物市场监管

  “概况”2012年,全省组织出动执法人员3.92万人次,检查出版物经营单位7.95万家次,取缔无证照游动摊点476个,查缴非法出版物52.04万件,其中违禁出版物6.69万件、淫秽色情出版物8859件、盗版音像制品28.06万件、盗版软件及电子出版物4554件、盗版教材教辅读物4.58万件、非法书报刊11.37万件。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敏感时期,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扫黄打非”工作,先后作出专门批示19条,其中省委书记苏荣作出批示2条,省长鹿心社作出批示2条。各设区市主要领导也加强对“扫黄打非”工作的领导,共作出专门指示、批示20余件,并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安排“扫黄打非”工作,特别把查堵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封堵查缴违禁出版物和有害信息。海关部门先后在海关旅检一线查缴违禁有害出版物20个品种30余本。省“扫黄打非”办多次与省新闻出版局组成联合督导检查组,对全省出版物印刷复制企业进行集中清查,全省开展印刷复制检查2209次,检查印刷企业1707家次,涉及的县、区86个。公安部门共删除、过滤、封堵网上有害信息1万余条,关闭违法违规网站1300多个,查封微博、微信传播的有害信息1400余条。

  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省“扫黄打非”办制定下发《关于深入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的通知》,通过全面清查市场、加强互联网管理、建立健全联合封堵机制等措施,清除淫秽色情和有害信息,构建网上网下全方位打击态势,网络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截至2012年底,全省各地共清理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1100余条,其中淫秽色情和低俗图片200余张、涉性用品药品信息70余条、“电视棒”等非法网络共享设备信息10余条,删除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链接近340个,涉及网页593个,封堵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的境外网站19个,关闭违法违规网站、频道和栏目1000多个。各类举报机构共接到群众举报信息300余条,核查确认淫秽色情及低俗网站158个。

  遏制各类侵权盗版行为。“426”世界知识产权保护周期间,省“扫黄打非”办组织召开江西省“扫黄打非”暨版权保护新闻发布会。并在次日举行的销毁活动中,集中销毁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43.3万件,其中盗版及非法音像制品20.7万件,盗版软件及非法电子出版物4万件,盗版及非法书报刊18.7万件。同时,在全省启动以“拒绝盗版、助力创新”为主题的“绿书签行动”系列宣传活动。全省11个设区市共选择65家书店(音像店)、11所中小学校、11家影剧院、36家网吧等文化场所,以及当地有代表性的1~2所中小学张贴“绿书签行动2012”宣传海报,派发绿书签及反盗版宣传资料等,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扫黄打非”。

  查处非法和违规报刊。针对“四假”和新闻敲诈、有偿新闻等问题,5月15日至8月15日在全省开展为期3个月的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专项行动。核查群众举报涉嫌失实报道10余件。依法查处7起非法或违规采编行为,对4家非法或违规设立的记者站(网站)从事采编工作予以取缔或处罚,对2家报刊违规出版问题进行处理,注销《经济晚报》《井冈山日报》等不符合条件的记者证18个。

  “查办大案要案”2012年,江西省共查处“扫黄打非”案件81起,刑事处罚9人,刑事审结案件1起,判决3人。查办九江“3.07”非法出版物案。3月7日,庐山管理局“扫黄打非”办会同公安部门在庐山景区内查获非法出版物22个品种2万余册,涉案非法图书及音像制品全部依法收缴,并处行政罚款。查办南昌“4.11”销售非法出版物案。4月11日,省、市“扫黄打非”办会同有关部门,破获一起出版物零售书店购销非法出版物案。当场查获该零售书店经营非法出版物45种131册。依据《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对当事人处以6万元罚款和吊销《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的行政处罚。查办江西九江“7.10”销售非法音像制品案。该案被列为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挂牌督办的重点案件之后,省委、省政府领导先后作出批示。成立九江“7.10”销售非法音像制品案专案领导小组及专案组。该案在江西省的情况已全部查清,根据《音像制品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作出吊销《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没收非法音像制品和违法所得5000元并处以12.5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欧阳东来 阙米秋)

  广播电影电视

  “概况”2012年,江西省有广播电台、电视台各11座,广播电视台81座。全年共办公共广播节目105套,播出时间36.12万小时,制作广播节目19.33万小时;共办公共电视节目113套,播出时间64.24万小时,制作电视节目9.33万小时。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2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40%。全省电视转播发射台292座,发射功率415.079千瓦。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干线总长9.19万千米,有线广播电视用户539.8万户。全省广播电视从业人员2.02万人。全省广播电视总收入42.36亿元,其中事业单位收入21.01亿元,企业单位收入21.35亿元。全省广播电视实际创收36.35亿元,其中广告收入15.01亿元,收视费收入10.73亿元,付费数字电视收入1.72亿元,其他网络收入2.56亿元,其他收入6.33亿元。省本级经营收入28.8亿元。

  广电改革成效突出。按照省委关于全省文化改革发展的总要求和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全省广电系统在100天的时间里完成各项改革任务:江西广播电视台挂牌成立,全省92个市县全部实现局台分设、两台合并;全省100个有独立前端的行政区划有线网络整合完毕,全面实现“一省一网”。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省委书记苏荣等领导给予肯定。

  舆论宣传引导有力。全省广电媒体加大宣传“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启动“喜迎十八大秀美江西行”等大型采访活动,推出“喜迎十八大特别报道:记者走基层--倾听江西”“我这十年”“我为党旗添光彩”等系列宣传;《中国红歌会》等品牌节目进一步扩大影响,《新闻110善行天下》等新栏目深受欢迎,特别是江西卫视的《深度观察》《金牌调解》《传奇故事》形成达两个半小时的收视高峰;电影《可爱的中国》、电视剧《红色摇篮》、广播剧《大法官梅汝璈》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电影《今天我出警》入选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十八大献礼片,电影《红色恋歌》、纪录片《中国心跳守碓人》获国际大奖。

  推进民生工程。推进“村村通”工程建设。2012年,完成1.42万个20户以下自然村(林场)的“村村通”建设任务。宜春市实现广播“村村响”。做好直播卫星“户户通”工作,初步完成全省直播卫星“户户通”用户调查摸底。开展国家紧急广播应用示范工作,集成建立本省紧急广播应用示范系统,南昌、赣州两地初步完成应用示范。加快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全省城市影院总数达87家,11个设区市城区实现多厅数字影院全覆盖,36个县(市)有数字影院,并实现乡镇级数字影院零的突破。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年公益放映26.75万场。

  广电产业加快发展。2012年全省广播影视产业总收入达124亿元。有线网络收入达16.4亿元,增长47.67%。影院票房收入达2.7亿元,增长64%,高出全国平均增幅33个百分点。影视内容产业收入超过6.28亿元,增长60%以上。电视风尚购物收入达4.28亿元,增长78.96%。“中部国际汽车文化节”达成近7000辆汽车销售意向。广告产业收入达14亿元。江西省已有广播影视制造企业56家,年收入68.6亿元。江西广播电视台创收31.3亿元,增长30.16%,占全省广播影视服务业的67.05%,占全省广播影视产业总收入的25.20%。

  加强行业管理。实行局台分设、管办分开之后,省局与各级广电行政部门转换职能,由办广电向管广电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面向广电系统内向面向全社会转变,履行“规划、指导、监管和服务”的职责。出台广播电视高山台站建设标准、演播厅建设标准、安全播出技术标准、数字影院规划建设标准、广播影视产业统计规范等一系列指导性意见。协调达成以省政府名义与国家广电总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争取到“村村通”工程、“户户通”工程的一些扶持政策,并且把高山骨干台升级改造、广播影视产业转型升级、广播影视创作和园区基地建设等项目列入部省合作计划;协调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意见》,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争取到具体政策。组织开展抵制低俗之风、防止过度娱乐化专项行动;加强监听监看工作,将全省广播电视报纳入宣传管理范围;加强对播出机构、频率频道、节目制作经营机构和广告播出的管理,强化互联网站视听节目管理,关闭13家违规开办视听节目服务的网站;加强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无线电、电影放映活动等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安装、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非法设立农村有线网络前端,偷漏瞒报票房等行为;加强全省广播电视设施安全保护指导、协调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2869人参加全省广播影视系统知识更新岗位(远程)培训;500多人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省广电局的1名副局长职位在全省公选,拿出2名正处长职位在局内竞争选拔。加大全省广播影视“名家”工程和“四个一批”工程的人才培养、推荐工作,1人获长江韬奋奖,多人入选省级“名家”和“四个一批”人才库。

  “完成全国“两会”报道任务”全国“两会”期间,省广电局组织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江西电视台等局属媒体,及时、准确做好报道工作,完成报道任务。“两会”期间,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江西电视台加大向中央“两台”的供稿力度。其中,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在中央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播发稿件53条,其中头条4条、提要21条。江西电视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用稿18条,其中单条2条,提要1条;在央视新闻频道用稿16条。3月13日,省委书记苏荣,省长鹿心社,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赵智勇,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达恒,到江西报道全国“两会”新闻媒体驻地,看望江西省参加全国“两会”报道的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

  “江西广播电视台挂牌成立”6月7日,江西广播电视台挂牌成立。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姚亚平,副省长朱虹出席成立大会并为江西广播电视台揭牌。新成立的江西广播电视台由原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原江西电视台及其各频率频道,以及原省广电局所属的16个媒体宣传单位、节目传输单位、经营性单位组建而成,为正厅级事业单位,由省委宣传部代表省委实行领导。江西广播电视台使用原江西电视台台标,继续保留“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和“江西电视台”呼号;保留原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的综合新闻频率、都市广播、文艺音乐频率、信息交通频率、农村频率、民生广播、旅游频率;保留原江西电视台的卫星频道、都市频道、经济生活频道、影视频道、公共频道、少儿频道、红色经典频道、数字付费电视节目风尚购物频道。各套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的名称、定位、传输方式、覆盖范围和技术参数不变。合并组建后的江西广播电视台集广播、电视、报纸、电影、出版社、网络等各类传媒形态于一体,实行资产重组,形成统一、高效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2012年“中国红歌会”再度掀起红歌热潮”“中国红歌会”是江西电视台的品牌活动和大型节目。2012年“中国红歌会”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6月初设立南昌唱区、北京唱区、南京唱区、广州唱区、昆明唱区、天津唱区、成都唱区、武汉唱区、西安唱区、东南亚唱区、网络唱区,吸引海内外数万人报名参赛。9月16日,历时4个月的“2012中国红歌会”落下帷幕,阿普萨萨问鼎总冠军,王芳、王新鹏分获亚军和季军。12月30日,阿普萨萨通过层层筛选,入围央视《直通春晚》前三名,获春晚邀请书,并登上2013年央视蛇年春晚舞台。

  (胡小玲)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