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殷人的“帝”,转化为统治人世间的异在力量

  我们注意到,卜辞和《商书》中的这类证明有这样几个重要环节从而使“帝”从至上神具有了道义论转向。

  第一步,上帝主宰一切自然现象。卜辞中有关这类的记述真实鲜活、不可胜数。例如:“贞,帝令雨足年。”(《殷虚书契前编》1501)“贞,今三月帝令多雨。”(《殷虚书契前编》3196)“羽(翌)癸卯帝其令风--羽(翌)癸卯帝不令风?”(《殷虚文字乙编》2452,3094)

  第二步,上帝主宰一切人间现象。卜辞中这类记载大都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如征伐:甲辰卜,贞,我伐马方,帝受我又(佑)?一月。“殷虚文字乙编》5408)如畎猎:戊戌王卜,贞,田戈,往来无灾。”《殷虚书契前编》2287)如生产:我受黍年?二月。“殷虚书契续编》1371)如建邑:王乍(作)邑,帝若?”《卜辞通纂》373)如灾害:丑卜,贞,不雨。“龟甲兽骨文字》12513)”帝其乍王囚(祸)。(《殷虚文字乙编》4861)

  第三步,上帝乃为众人之保护神。卜辞中有不少记述以“不丧众”向帝请示。如“壬戌卜,不丧众。其丧众?”(《殷虚文字甲编》381)“贞,我其丧众人?”(《殷契佚存》487)“贞,竝亡灾?不丧众。”(《殷虚书契后编》下351)

  第四步,升华上帝为统一本体。卜辞中的相关记述表明殷人开始使“帝”越出族类界限。如甲骨文有“乎王族先”“令多子族从犬侯璞周载王事。”(《殷虚书契续编》522)

  第五步,对帝的祖先崇拜。卜辞中反映出殷王祖先与上帝崇拜之间的关系。如辛酉卜,贞,季(崇)王。“殷虚书契前编》5405)”贞祖辛我。(《殷虚书契前编》1115)

  经过这样的五步证明的转化,殷人提升了“帝”的统治性地位,成为了一种外在性的规范力量。如在《尚书盘庚》,殷人记录对帝的主宰性、不丧众性、本体性和祖先崇拜性,最终转化成了统治人世间的不可抵御的异在力量:“古我先后,既劳乃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汝有戕,则在乃心,我先后馁乃祖乃父。乃祖乃父乃断弃汝,不救乃死。兹予有乱政同位,具乃贝玉。乃祖乃父丕乃告我高后曰:‘作丕刑于朕孙!’迪高后丕乃崇降弗祥。”帝乃殷王先祖,殷人之“帝”是宇宙统一的最高存在;殷人对帝的祖先崇拜已具体落实到社会政治生活中,帝获得了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按这一“帝”的方式和命令去干事做事,就是属于正义的,就被证明为是有德性的。这实质上就是儒家道义论立场中对最本质性、最普遍性存在根据的朴素猜测,是在“巫言”(卜辞)中的解释,离哲学证明还相差甚远。至周人,距离缩短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