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官经与官德

  中国人对于如何做官的“门道”,颇有资源。中国文化至今还流传着大大小小的“官箴”,也是老百姓心里评价“官德”的“一杆秤”,里面咏诵着做官的体悟和感慨,最重要的,乃是凸显了做官的德性。辨析其中精蕴,仍然属于儒家政治道德的一部分。细细品味,其间灌溉的官德,极为丰富又极为通俗,更是极为精到和精微,真可谓一语中的。里面也浸透着儒家的关切和孔子的用心。下面我们将从历代官箴摘取官经语录,作些点评:

  1.做好官须知当官大道理:对官道要有切肤认识

  《佐杂谱》:“做官原是苦事,以官为乐者必不想做好官;做官原是暂时事,以官为家者便难想做好官。”(不以当官为乐,而以当官为苦;不以当官为家里事,只以当官为国家事。)“居官则宜尽职”(道义论锁定)。

  《居官镜》:“居官以‘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为主。”(做官要有德性规范,以道义为主,讲义务讲责任。)“道府一官,有承上率下,察吏安民之责,必须中正和平,推诚布公。”(道府一级官员,既要接受上面指导,又要领导下面工作,所以要承担起考察官吏、安抚人民的责任,在德性上要求中正和平和推诚布公。)

  《学治一得》:“亲民之官,必须以民事为己事。”(称为“民之父母”官,就必须为民办事,“为己事”,就是责任和义务,就是亲民之官的道义。)

  《官箴》:“当官者,凡异色人不宜与之相接,巫祝尼媪之类,尤宜疏绝。要以清心省事为本。”(当官的,绝不能与从事鬼神迷信的“异色人”、“巫祝尼媪”一类搞在一起,做好官,就要远离这些人。)

  《官不易做》:“世上没个好做的官,虽抱关之吏,也须夜行早起,方为称职。”(大官小官,都要认真做好,承担做官的责任,努力去做好,就是称职。这是义务论上的锁定。)“居官不可作受用之想”。(当官不是图个名誉和知名度,也不是为了权利而玩弄权力。)

  《州县须知》:“居官之本有三,薄俸养,廉之本也;远声色,勤之本也;去谗私,明之本也。”(做好官离不开廉、勤、明,三德规范乃居官之根本。缺一不可。)

  《从政遗规》:“当官者,以理事为职,无论事之巨细冗杂,皆宜一一为之处分,若处得恰好,便是进德修业功夫。”(做好官,也是进德修业。当官有职,贵在理事得体和到位,这是官员进德修业的一类功夫。)

  《平平言》:“官不可贪”。(做官绝不可贪污,这是最起码的道德底线。)

  2.做好官须知入手处:从自身切入最紧要

  《佐杂谱》:“官无尊卑,视人立志何若耳。”(立志说)“何以做官?曰仁以育万物,义以正万民。”(做官以道义至上来权衡)“人好则官好,吾辈可终身不做官,而不可一日不做人。”(做好官,先做个好人。)

  《詹詹语》:“做官的只事事想一想,这事究竟是为百姓为自己,便可做循吏。”(牢记做官的原则:先民后己。仅一个“只”字,就是义务的要求。)

  《图民录》:“民尊官则官尊,官自尊则不尊。”(官要从人民那里获得尊严。人民是第一位的。)

  《从政遗规》:“为官最宜安重”。(做官要适宜、安民、庄重,才能有威信。)

  《居官镜》:“居官办事,全凭公心。”(做好官,全出于公道和公心。)

  《治谱》:“新官性情要把持得住,然后精神闲雅,器度豁然。”(新官上任,控制性情,才有作为。)

  《福惠全书》:“为官之道,必以操守为先。”(操守乃是德性,当官必须以德性为先。)

  《牧令书》:“居官之要,首要律身。”(严于律己,乃做官首要前提。)

  《居官通义》:“官自有体。”(体有大体和小体,大体管心、管道德规范,小体管五官、管情欲。居官要管好大体和小体。)

  《格言联璧》:“学古入官,须端心术。”(心术端正,做官而律身。)

  3.做好官须知路数:路子对头就好办事

  《佐杂谱》:“在官之人,一廉不足以盖众愆,一贪遂足以生万恶。”(做好官,要有好榜样,廉是份内事,贪则影响坏,害己又害人。)

  《宦游纪略》:“居官之要,莫要于谨言慎行,举止戒浮动,说话戒夸张。”(实事求是,乃为居官最本质。)

  《官箴集要》:“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居官以公平中大为体,勤谨和缓为先。”(做官办事当要分个先后,出于道义,当以公为先为体;实现道义,靠践履官德为先。)

  《居官通义》:“在官必崇俭,必咬得菜根断,乃可行其志。”(当官要从俭上下手,这是当官志向上的考验。)

  《官箴》:“当官处事,但务着实。”(不搞虚的、假的、空的。)

  《三事忠告》:“治官如治家”。(家国一体,为官者要像对家庭那样对国家负有责任心。)

  《筮仕金鉴》:“居官有五要:休错问一件事,休屈打一个人,休妄费一分财,休轻劳一夫力,休苟取一文钱。”(做好官必须要有避免做的事。)

  《从政遗规》:“为官第一在清”。(做好官,第一路头是清廉。)

  《居官镜》:“亲民之官,须将亲字做到。”(“亲”,乃为民着想、为民办事,这是当官之首要。)“居官以忠爱为本,本立而道自生。”(先立忠爱之本,后有做官道理。)

  《居官日省录》:“居家宜俭,居官尤宜俭。”(治官如治家,俭为第一要务。)

  《州县提纲》:“为官者,当以廉为先。”(廉洁是做官之应当,是义务。)

  《嘉官捷径》:“当官者先以暴怒为戒”。(官员处事,首先不得向百姓、下属暴怒发泄。)“人立志要为好官,先从居家节俭、居乡宽厚习起。”(齐家治国平天下,须找准了做个好官的路头捷径。)

  4.做好官须知官与民关系:不枉称为“民之父母”

  《呻吟语》:“古之居官也,在下民身上做工夫;今之居官也,在上官眼底做工夫。古之居官也尚正直,今之居官也尚媕阿。”(好官工夫花在人民身上,这是正直的表现;坏官工夫专在向上逢迎,这是不正直的表现。)

  《宦游纪略叙》:“欲做好官,必自尽心始;欲尽心于民,必自廉其心。”(做好官,要尽心于民。)

  《居官寡过录》:“做官欲做好官,必加意于有关万民之事。”(做好官,首先而且必须要关注和解决人民的生计。)

  《官箴集要》:“天子为心,以百官为心;百官亦无心,以万民为心也。得民心者,可名为官。”(从天子到百官再到百姓,治国之心,应取百姓之心为心,这叫体民心为己心!)

  《图民录》:“官之与民何等亲切,但以官自居,而以民视民,失父母斯民之意矣。”(当好“民之父母”官,要爱百姓、视百姓为自己家里人,才有“何等亲切”!)

  《从政遗规》:“居官全活生民,有有形者,有无形者。”(实事、虚事,都是为百姓生计,“全活生民”,就是与民一体:“为官者,实实与民一体。”)

  《牧令书》:“吾辈居官,当事事从民生起见,计久远不计目前,尚实事不尚虚交。”(为民办事,有三条原则:从长计议,办实事,事事着眼于民生。)

  《为官须知》:“信者,居官立事之本,与民信则不疑而事可集矣。”(为官诚信,最后还是要落实到对人民的诚信上。)

  5.做好官须知官与德关系:以德居位上看出个端倪

  《官箴》:“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当官在位,首先要有“清、慎、勤”三德性来支配自己、管住位子。)

  《居官日省录》:“勤敏居官,职分所当然也。”(勤敏为德,以此居位,是职责所然。在此,德、位、责,为居官一体。)

  《牧令书》:“位者非己所得专,时者难得而易失。一日居官,则竭一日之心。要术无多,但于足下所谓诚者勉之又勉耳。”(位,来之不易,居官要用心,以德对待,用德用诚,勤勉不已,才能保位。)

  《学治臆说》:“当思官有去日”。(在位就得尽职尽力,留下好名声。)

  《佐杂谱》:“官不可好名。实者,名之形;名者,实之影。”(做好官,位是名,德是实,名与实的统一,就在于德与位的统一。)

  6.做好官须知官与责关系:知道自身担子有多重

  《从政遗规》:“居官)地位高一层,则责任更重一层。”(官位与责任是相一致的。)

  《居官致用》:“做官须替百姓办事,方为称职。”(职责与民是挂钩的,做好官,这就是责任。)

  《风宪忠告》:“君子居其官则思尽其职”。(居官有责,须常思之。《牧令书》将其改为“君子居是官则思死是职”,更突出了当官为民,虽死犹荣。儒家的生死观成为官德的基本价值取向。)

  《格言联璧》:“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这是应尽的职责!)

  《牧令书》:“亲民之官,其要有三:曰息讼、薄赋、兴教而已。”(在官身上,责任具体而重要。)

  7.做好官须知与榜样关系:己正好影响,不正影响坏得快

  《贡愚录》:“做官最重声名”。(当官的要特别注重声誉:好声名可以带来好影响。)

  《牧鉴》:“居官不得做意营、办奇丽之服、嗜好鲜腴之味,如此则奸民猾吏多方觅致,以为钓饵,而一任之间为其所制,莫敢谁何矣。”(当官做事,必须考虑影响,要自觉按官德要求自己,不留下可乘之机。)

  《柅政》:“然则治民先治官乎!”(官对民有引导作用,所以先要把官治好,才有好的导民作用。)《州县须知》:“官有惠政,官有廉名。”(做好官要名实相副,才有感召力。)

  《嘉官捷径》:“当官一日不勤,下必受其蔽。”(当官第一习勤,不勤,下面就会受蔽。)

  8.做好官须知与利益关系:取义重于利

  《励治撮要做官要办事》:“做官不要钱,诚善矣。”(做官不要钱,更不为钱而做官。)

  《官不可与民争利》:“官不可与民争利”。(当官有利益,但千万不可与老百姓争利益。)

  《莅蒙平政录》:“服是官者,须先要见得义利二字分明。盖作县之始,异日立朝事业,俱于此定义。唯义利明。”(从小官做起,就要义利分明,仕途事业离不开这个分明。)

  《官箴》:“当官之法,直道为先。”(做好官,必须先走正道。这“正道”就是义先于利,按道义办事,就是“直道”。在这里,仍然是个道义论立场优先。)

  《居官事宜》:“奈为官者,见利生贪。虽或暂富,犹如冰山。其子孙非但贫贱,且而果报,有难忍言者。”(贪官只图一时眼下,见利忘义,想不到会殃及其子孙后代。要警惕啊!)

  9.做好官须知与守则关系:不得胡作非为

  《自治官书》:“居官循理,守法惟谨。”(做好官,定要循理守法,谨慎行事。)

  《牧令书》:“亲民之官,位虽卑而所系甚重,百姓之休戚,天下之治乱,恒必由之。惟其甚重也,故选用不可不精;惟其位卑也,故体恤不可不到。”(亲民之官,无论位高位低位重位卑,“所系甚重”,乃是做应该做的。)

  《筮仕金鉴》:“做官如做文章,要反覆思维。”(做官要思考,守则最紧要。)

  《居官通义》:“当官无他术,只务合人情事之,顺民情者可行,拂民情者不可行也。”(按民意做官,顺民情行事,是当官之道。反之则行不通。这是儒家民本意识的表现。)

  《福惠全书》:“夫居官之处事接物,所凭者,唯理与情而已。理所应执,则据理以用法。”(以理为法,调节情,理情合用,是为官处事的原则。这里包含了法理与情理、道德与法律的协调规则。这是符合儒家的政治道德。)

  10.做好官须知与生活关系:小节也注意到一丝不苟

  《居官日省录》:“居官仆从,总宜择其诚朴者量才器使,亦不必太多,只将就足用而已。”(身边人一要德性好,二不宜太多,精简实用即可。)“凡居官嗜酒、嗜淫、嗜杀,皆起于嗜财,嗜财之病,皆起于纵意成习。”(要注意生活小节,万事皆有开始,要有慎始德性。)

  《嘉官捷径》:“官心不可偏向,有则人窥知。”(凡有偏好,就会给别有用心者行贿之机。)

  《学治臆说》:“勿使家人有居官之乐”。(一人当官,全家升天,会坏官的。)

  《牧民忠告》:“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居官不能被家人奢侈所拖累。)

  《居官事宜》:“居官惟以寡交为第一法。”(要慎重交友,三教九流者,远之!)

  《宝善堂居官格言》:“今日居官受禄,须思当日秀才时,又须思后日解官时。思前则知足,思后则知俭。”(居官期间,受益要想到官前官后,知足知俭乃为处官法则。)

  所列官经十个方面,还仅仅是些许的介绍,其实还包括好多做官的“门道”,但不管怎么说,官经的主要之处,还是按照儒家精神为官吏设计的做官准则和官德理想。其中可见儒家的官德用心,还可以看出从周、孔、孟以来的政治道德精神的历史惯性。

  §§第二章 道义论义务论规范论德性论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