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三家分晋

  春秋后期,晋国大夫智宣子专政,他想让儿子智瑶来继承家业。族人智果反对说:“你的另一个儿子智宵要强过智瑶。虽然智瑶有五个优点,那就是:第一,他仪表堂堂,身材高大;第二,他精通射箭,擅长驾车;第三,他技艺智伯决水灌晋阳出众,才华超人;第四,他能说会道,辞藻华丽;第五,他坚强果敢,刚毅勇敢。

  “但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他不讲仁义,刚愎自用,为人傲慢。以为自己优点众多,就盛气凌人,不讲仁义,谁能受得了呢?假如最终让智瑶继承家业,智家一定会灭亡的。”

  但是智果的建议没有被智宣子采纳。为了躲避智家的祸乱,聪明的智果就通过晋国太史证明,带领一小部分族人在智氏家族之外另立门户,改智氏为辅氏,成立辅氏家族。

  大夫赵简子的儿子里,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赵简子拿不定主意该让谁做继承人。于是他在两片竹简上写下训诫的话,交给两个儿子,让他们认真记住。

  过了三年,赵简子把两个儿子唤来,问他们竹简上的内容。伯鲁支支吾吾说不上来,让他拿竹简出来,竹简早不晓得丢到了哪里。再问无恤,无恤倒背如流,问他要竹简,他就从袖子里拿出来交给赵简子。无恤的表现得到赵简子的赏识,于是被立为赵家继承人。

  赵简子派尹铎治理晋阳,临走时尹铎请示说:“您这次派我去是要我大肆搜刮民财还是要让百姓幸福安康?”赵简子说:“当然是要让百姓幸福安康。”结果尹铎到晋阳后,轻徭薄赋,广施恩义,百姓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赵简子知道了,就对无恤说:“假如晋国有祸乱发生,你不要嫌晋阳城小,尹铎地位低下,也不要怕距离太远,一定要去晋阳投靠尹铎。”

  智宣子去世后,智瑶继立,做了晋国的执政,就是智襄子。智襄子专擅晋国大权,暴虐无道。他和大夫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喝酒,宴席上戏弄韩康子,还对韩康子的家臣段规大加污辱。智襄子的家臣劝说主公,让他以后以礼待人,以免招来灾祸,智襄子不予理睬。

  智襄子还亲自向韩、魏两家索要土地。韩康子和魏桓子由于力量还不足以与智襄子抗衡,只好暂时忍让,给智襄子土地,但心里都窝着一团火,发誓一有机会便要报仇。

  这时赵简子也已去世,无恤继承家业,就是赵襄子。智襄子又相中了赵地的蔡、皋狼两处,向赵襄子索要,赵襄子不给。智襄子大发雷霆之怒,召集韩、魏军队向赵地攻击。

  赵襄子害怕了,准备出逃,就问:“我该到哪儿避避呢?”

  随从建议:“离这里最近的城堡是您长子的,而且城墙坚固完好。”

  赵襄子说:“刚刚役使百姓夜以继日修好的城墙,现在又要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守城,谁还会跟我共同进退?”

  随从又建议说:“邯郸城的仓库里,谷物满盈,粮食储备首屈一指。”

  赵襄子说:“所谓粮食充足,还不是搜刮的民脂民膏,现在又要求他们冒死上战场,谁还会跟我共同进退?”

  于是大家商量说:“那还是到晋阳去吧,那是先祖的领地,尹铎又宽厚爱民,老百姓一定会感念恩德,和我同甘共苦。”他们就到晋阳避祸了。

  智襄子统领的联军把晋阳围得水泄不通,一年多后,又挖开汾水,引水淹没城墙。城墙被水浸没,露出水面的只剩六尺了,炉灶都沉在水底,到处爬满青蛙,可是被围困的老百姓宁愿把锅吊起来做饭,甚至互相交换孩子充饥,也没有一丁点怯意,誓死守城。

  魏桓子驾御战车,载着智襄子察看水势,韩康子在旁边保护。智襄子得意地说:“我现在才知道,原来水也可以灭亡一个国家。”

  魏桓子听了,暗地里用手肘碰到了碰韩康子,韩康子也轻轻踩了一下魏桓子的脚。两人同时会意:这么说来,汾水边上,魏的安邑城也不安全了;绛水边上,韩的平阳城也危险了。

  智襄子的谋士絺疵提醒他说:“您要注意提防韩、魏两家叛乱。”

  智襄子问:“你凭什么这样说?”

  絺疵说:“他们现在的表现已经出卖了自己。我们统率韩、魏两家的军队攻打赵家,赵家灭亡后,灾祸一定会波及韩、魏。本来互相约好打败赵家以后,赵家的地盘由三家瓜分。现在城墙快要被水淹没,城里的人都没有粮食吃了,靠人肉、马肉苦苦支撑。赵家快要灭亡了,韩康子和魏桓子眼看就能分到土地,但他们看上去一点儿也不高兴,反而愁眉苦脸的,这不是要反叛是什么呢?”

  第二天,智襄子和韩康子、魏桓子见面后,把絺疵的话告诉了他们,他们赶紧解释说:“絺疵这人专讲别人坏话,其实他才真的是想帮姓赵的说话,离间我们和您的关系,来动摇您攻打赵家的决心。您想,我们怎么会丢下唾手可得的赵家的地盘不要,反而要去做些只会带来危险,而且不可能成功的事呢?”

  两人告辞离去以后,絺疵走进来说:“您怎么把我昨天的话转告给韩康子和魏桓子?”

  智襄子说:“你又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絺疵回答:“他们见到我后,对我仔细端详,而且步履匆忙,我就什么都明白了。”

  智襄子最终还是不听劝告。絺疵为了避祸,便请求智襄子让他到齐国去了。

  另一头,赵襄子手下张孟谈被悄悄派出城去见了韩康子和魏桓子。张孟谈说:“我听说唇亡齿寒。现在智襄子带着韩、魏的军队攻打赵家。赵家如果灭亡了,韩、魏两家灭亡的日子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韩康子、魏桓子说:“我们也知道,打算背叛他。就是怕事情泄露,不仅成功不了,还要大祸临头。”

  张孟谈说:“这件事情你知、我知、他知,没有第四个人知道,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于是韩康子、魏桓子就暗中与张孟谈策划好了谋反方案,然后把张孟谈送了加去。

  到了约定的时间,赵襄子的人干掉堤坝的守军,决开堤坝放水直冲智襄子的军队。智襄子的人被大水冲得乱成一团,战斗力大减,韩、魏两家乘机从侧翼进攻,赵襄子也率领士兵冲击智襄子的前军,三家联手,智襄子大败。

  于是他们杀死智襄子,并把智氏家族全部诛灭,唯独智果因为另立门户辅氏而得以保全。

  此后晋国的朝政就被韩、赵、魏三家把持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王下令给予三家诸侯称号,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国灭亡。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