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节 毛茛和木犀:国色天姿、香沁心脾的一群仙女

  小读者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种花儿了。下面我想适当收缩和简略一些,所以这一章我们把毛茛科和木犀科一起来谈,着重介绍两科的主要花卉。例如,毛茛科的牡丹和木犀科的丁香,将是我要讲的重点。

  说起牡丹,话就长了。牡丹的故乡就在中国,一种矮小的灌木,它们的花竟成为花中之王。它们的原产地在我国西部山区,在西藏现在还有大花黄牡丹,陕西秦岭和陕北有紫斑牡丹。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就记载着牡丹根皮可以入药。从南北朝开始人工培养,到现在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到了唐代,人工培育的牡丹已有100多种,在首都长安,上至帝王将相,下至百姓,家家养花。李白、王维等诗人,都有歌咏牡丹的诗篇。北宋时期,洛阳成为牡丹栽培中心,人称“洛阳牡丹甲天下”。明代,安徽亳州和山东曹州又先后成为牡丹栽培中心。到了清代,新的栽培中心在甘肃的兰州、临夏和临洮形成。

  早在8世纪,牡丹传入日本,日本人培育了很多品种。1787年,传入英国。现在,早已遍及各国,成为世界性的名花。

  在北京的大小公园里,都有一片或大或小的牡丹园。北京植物园的牡丹园面积最大,景山公园的牡丹园种类最多。牡丹花色比较齐全,白、黄、粉、红、紫红、紫、墨紫、雪青、豆绿,都有。我几乎那一种颜色的牡丹都喜欢,其中最喜欢豆绿色的牡丹。然而,绿牡丹花期最迟,有一年我连续跑了多少次,许多的牡丹花早已凋谢,才在景山的牡丹园看到绿牡丹开花。牡丹的花朵丰满,花瓣繁多,最多的品种魏紫,花瓣有600--700片。国色天姿,没有哪一种花可以跟牡丹相比。成片开放的时候,香味极浓,却又让人感到十分淡雅高贵。这种淡雅,是牡丹所独有的。

  到现在,野生的牡丹还有没有?在陕西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我看到了著名的紫斑牡丹。它们的花瓣较少,分布着紫色的斑点。在保护区的珍稀植物园里,它们的长势极为旺盛。这种牡丹在秦岭分布较广,1914年就有人在甘肃发现。1925--1926年,一位外国人在卓尼县一座喇嘛寺的花园里,采到了紫斑牡丹的种子,送到国外树木园播种,迅速传播到欧美各国。1938年,紫斑牡丹在美加英和瑞士等国先后开花,之后又形成许多新的品种。

  有趣的是,在海南尖峰岭,我看到过一种野牡丹,它们喜欢生长在林边和路边,开着紫色的花朵,同紫斑牡丹的花儿差不多,只是花瓣上没有斑点。但它们不是毛茛科植物,而是另有一个野牡丹科。

  我们来看铁线莲。这一属的植物,在全世界约有300种,中国约有110种。它们多数是木质或草质藤本,开着各种好看的花。在天山南麓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的雪岭云杉林中,这种铁线莲有成片的分布,它们缠绕在各种大乔木上,有的可以爬到20米高。在陕西太白山,铁线莲属植物有9种之多,一种开紫花的铁线莲,那花形花色,可以同任何一种莲花比美。在北京百花山,这种开紫花的藤本植物,又一次让我感到了它们的可爱。它们在林下喜欢攀援在别的大树上,而到了山顶草甸上,它们又直立起来,还是开着那美丽的紫色大花。人们告诉我,在北美,这种美丽的藤本植物,早已进入人工栽培,在美化着人们的生活环境。

  百花山的山顶草甸,最有名的花儿是金莲花,就是金黄色的莲花,它们也属于毛茛科。人们形容它们是草甸上的皇后。这种美丽的金莲花,由河南开始,一直到吉林,都分布在山顶草甸上。它们不怕寒冷,它们的分布高度在海拔2000米以上。

  大片大片的水毛茛,在山顶草甸上十分惹人注目。它们开放着金黄色的小花,形状很像梅花,水灵灵的,色调特别鲜艳。它们喜欢生活在比较潮湿的地方,所以在名字前面加了一个水字。在金莲花开放之前,草甸上只有水毛茛最美了。

  在青海祁连山南坡海拔3200米的高寒草甸上,我看到了一种毛茛科的一年生小草,美丽极了的飞燕草,它那紫色的花儿,就像是一只燕子在飞。它们的叶子也美,一再的分裂,最后成为线形的裂片。在这块草甸上,它们也够得上皇后了。这是我看到的海拔最高的毛茛科植物。它们的故乡在欧洲的南部和亚洲的西部。现在,一些地方早已把这种美丽的小植物,引下山来进行人工栽培,供大家观赏。

  在我国,毛茛科植物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例如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多姿多彩的美丽的毛茛科植物就有60多种,其中金莲花和银莲花8种。

  我们现在进入丁香花的世界。丁香花是木犀科植物,在世界上共有约30种,我国产23种,是公认的丁香花分布中心。只是陕西太白山一地,就有10种丁香花。河北的雾灵山自然自然保护区,也有6--7种丁香花。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的许多自然保护区,我不止一次的看到这种美丽的植物。

  我记得在野外第一次丁香花,是在宁夏第六盘山自然保护区,那是7月里的一天,已是炎热的夏季。一株满树白花的暴马丁香,把我们招到它的树下。它枝杈极多,树冠很大。那花儿的香味竟然和蜂蜜的味道相似,沁人心脾呢。后来,在北京的松山自然保护区,我看到一条山溪两边的山林下部,好多株暴马丁香正在盛开,传来一阵阵的浓浓的香味。那是6月,花期比贺兰山早一个月。而在更高的山坡上,也有一些暴马丁香还没有开花。

  在宁夏和内蒙古两个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着同一种丁香--贺兰山丁香。分类学者认为它们是羽叶丁香的一个变种。羽叶丁香比较珍稀,它的叶子像鸟儿的羽毛。贺兰山周围是荒漠地带,春天来得早些,4--5月,丁香花开放,香满贺兰山,当地常常举办丁香节,准备好饮食、住宿和交通工具等条件,让大家来贺兰山赏花。

  在山西,给我印象极深的是到处都分布着丁香花。那是5月里的一天,我们乘车到五台山森林公园去。车子走在一条沟中,我向车外望去,那一面好高好长的山坡上,由山下到山顶,覆盖着油松和侧柏人工林,而在林下,则是天然分布的丁香花,也是由山下到山顶,满坡都是。我还记得,我在吕梁山区采访的时候,几乎每天都在一片又一片的丁香花中穿过。那紫色的和白色的丁香花,把一阵阵浓郁的香味不断地向我们吹过来,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后来,在太岳山区,前往灵空山自然保护区的路上,我看到,天然油松林下有几种美丽的花儿,但最美丽的花儿还是华北紫丁香。在自然界,几种颜色的配合,因为都很鲜艳,特别在雨后,那是很醒目的。

  在北京的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几乎是每一处都有丁香花;当然,最多的是百花山。那是6月下旬的一天,北京城里,丁香花早已凋谢,百花山上却正在盛开。不但有散生林中的,还有成大片分布的,不是一片,是好多片。绝大部分是开白花的北京丁香,也有一部分是开紫花的华北紫丁香。在一片北京丁香林中,我们走了好久。我们的前后左右,都是北京丁香;走了好远好远,周围还是北京丁香。浓而又浓一阵又一阵的丁香花的香味,不断地向我们扑过来,我想,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最高享受了。我又想,要是我能够在这儿搭一间小屋,每年到这儿来欣赏丁香花,那起步是神仙过的日子嘛?

  在我的记忆中,有几次是关于丁香花的。那都是人工栽培的。在吉林省会长春,有一条斯大林大街,大街的南段两边,栽种的全部是丁香花,一年5月,我在这条街上住了一个月,天天散步的时候去闻花香。在山西省会太原,有一条迎泽大街,大街的中心地段有一座迎泽公园,那公园里占压倒多数的花木就是丁香花,一水的华北紫丁香。我一进公园,就几乎完全陶醉在丁香花的花香里了。但是我要说,人工栽培的丁香花,确实也给人以享受,但跟大自然里的丁香花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呢。因为在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丁香花的周围是一个广大的绿色世界,有各种各样的花卉作它们的伴侣。例如。虎耳草科的大花溲疏和小花溲疏,一片片的,开着美丽的白花,分布在丁香林附近,给丁香林增加着色彩。

  从丁香花的颜色看,紫色的最多,白色的较少,红色的更少。少就更珍贵,也更想看到。有一种分布在东北的丁香,叫做关东丁香,花儿是红色的,也是我到处追寻的。好长好长的时间里,特别在黑龙江和吉林,我注意寻找,连红丁香的影子也没有找见。后来到辽宁,还是打听不到信息。也许是我的追求感动了上帝,那次,在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攀登最高峰的时候,到半山腰,看到野蔷薇欢喜了一阵;接着,又向上爬了一段,我看到了一片开着红花的小灌木,它们就是我追寻多年的红丁香。开花的盛期虽过,却还有一些花朵没有凋谢,像是知道我这远道的客人要来似的,特意留下些让我欣赏。我看那红丁香花儿,从形态上同紫白丁香并没有很大差别,只是颜色不同罢了。当然,颜色不同可不是小事,它是多了一个花色和品种,使得丁香花的色调更加丰富了。遗憾的是,这种红丁香的引种驯化作的不够,以至于就是在它的故乡东北,也很难看到它们。

  在木犀科中,我还要介绍一下连翘。那是在山西阳城的蟒河自然保护区,山坡上到处是开着黄花的连翘。那花儿的颜色不是一般的金黄,而是一种特殊的鲜黄,发散着浓浓的的春天的信息。它们是春天开花最早、先花后叶的植物之一。它们早已是著名中药连翘解毒丸的原料,而且因为花儿美丽早已被人们广泛栽培,成为大家最喜爱的观赏植物之一。在城市里,每年连翘开放出那鲜黄的花儿,人们就知道,春天已经来到了人间。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